第123節(jié)
想到這兒,寶珠不再多說,倒是阿滿,仰起頭來回道:“是太后娘娘說的,說都好,讓我們照原話說給額娘聽,讓額娘別擔心。” 哪怕已經整理好心情,聽說這個,寶珠險些沒收住眼淚,她又要哭,淚珠子在眼眶里打了個轉,掉下來之前被硬生生收回去了。 皇祖母應是不想看她掉眼淚的。 皇祖母疼她,盼她多笑呢。 寶珠拿手帕沾了沾眼角,平靜下來之后又同兒子們說了幾句,就打發(fā)他們出去玩,她則在床上靜坐了好一會兒,又接著繡那幅經文。 寶珠還在月子里,啥事都不用她做,胤禟就苦得多,這幾日不僅要處理積攢下來的公務,還得往宮里跑。內外命婦也排著隊哭了好幾場,索綽羅氏不放心還想來看看閨女也沒擠出時間,倒是胤禟,逮著機會給岳父遞了個話,說寶珠現(xiàn)在挺好的,先前大哭了一場,讓他勸住了,眼下在給皇祖母繡經文。 別看馬斯喀是個大老粗,能做一品大員總歸還是有腦子的,他只覺反應是想噴胤禟,女兒剛生完,不好生歇著做什么繡活……話還沒出口他就反應過來了。 眼下這個情況,讓她歇著反而能悶出病來,不若找點事做。 這么想著,他就拍拍胤禟的肩,讓女婿好生照看著,胤禟頷首應下,他手邊事多,正想先走一步,卻聽岳父說:“你府上小四小五聽說很像辰泰那個兔崽子?是不是真的?” 胤禟也是聽寶珠說的,他哪知道大舅子從前長啥樣,他略一遲疑,馬斯喀又道:“長得像倒不妨事,要是連腦子帶性子都像那就糟心了……我這么多兒子最蠢就是老大,外甥像舅是不假,那么多舅咋就偏偏像了他?” 說著他又在胤禟肩頭上拍了兩把,嘆口氣走了。 徒留胤禟風化在原地。 老丈人是誠心懟他來的? 咋就沒句好話呢? 那頭辰泰倒是樂呵,還想著等國喪過了去妹夫府上拜訪,看額娘說的真不真。 富察家這邊關注點在小阿哥的容貌上,一眾皇子則是感慨。 這倆小的就生在皇太后薨逝當日,本來不是個吉利的事兒,結果皇阿瑪聽說老九福晉是因為太后歿了,心中大慟,趕著要進宮來,這才鬧到提前發(fā)動……他就丁點脾氣也沒有,直說小阿哥與太后有緣。 就這事,老十四關上門就是一聲呸。 皇阿瑪這心可真夠偏的。 第161章 狐疑 因在孝期, 小四小五洗三滿月百日酒都沒辦, 這幾個月府上啥樂子也沒有。不止瑞郡王府, 滿京城都差不多,明知道皇帝對嫡母親情厚重,誰敢觸他霉頭? 及至國喪結束, 季秋都快過了, 眨眼又是一年冬, 寶珠房里的炭盆已經點起來,天氣好的時候她還會領著兒子們去湖上坐坐, 不出太陽天就靠在榻上讀書,或者寫兩頁字。從科爾沁過來伺候太后四十年那位嬤嬤在梓宮入土之后捧著個三寸高的木盒來到鐵獅子胡同,隨她來的還有幾口大箱子。 那木盒里裝的是太后留給寶珠做念想的物件, 是一串活佛開光的天珠, 這是太后心愛之物,生前時常把玩。除此之外還有一封由太后口述宮女代筆的書信, 就是幾句沒來得及親口說的囑托,大意是希望寶珠能保持本心,相夫教子, 安樂一生……那上頭還蓋了一枚印章, 寶珠看過之后就仔細放回木盒之中, 妥善收撿起來,至于那串天珠,則被她套在手腕上。 嬤嬤早先聽說了,聽說從來都笑瞇瞇的九福晉在聽聞噩耗之后流了幾籮筐的眼淚, 還是郡王爺出面才把人哄好了。時間的確能沖淡許多東西,當初難過得心都揪到一起,如今想起來也就只剩遺憾和悵然,難過卻已經沒有了。 看到寶珠滿是懷念,卻不顯悲痛,嬤嬤也放下心來,緩聲說:“先前太后娘娘問小阿哥,想要弟弟還是meimei,都說要meimei,太后娘娘就允諾說,等福晉生下小格格就為她備一份厚重的添妝,今兒個抬來這些便是了?!?/br> 寶珠失笑:“然這胎還是兩個小子?!?/br> “不打緊,太后娘娘說了,假使這胎不是閨女,讓福晉加把勁,往后再生一個出來?!?/br> 寶珠扶額,她很想問皇祖母可知道富察家的生子玄學?想要個閨女哪有那么容易!不過看胤禟心心念念的程度,緩幾年怕是還要接著生,這么想總歸還是有指望的。 “我當真是不孝,累得皇祖母臨終前還不放心,直至梓宮入土,我也沒親眼去看一回……” 這可說是寶珠最耿耿于懷的事,嬤嬤也能猜到她的心情,太后走在伏天里,哪怕那會兒正在降雨,總歸還是悶熱的,縱使擺足了冰盆梓宮也停不住,哭喪的哭完,儀式走完,梓宮就被扶去新陵。新陵如今已更名做孝陵,是大清第一座皇后陵,仁憲太后便是墓主人,陪葬在這里的還有先皇的好幾位妃嬪。 從太后薨逝到下葬,寶珠都沒機會去看一眼,阿圓他們倒是至純至孝,生怕額娘遭人詬病,該皇子福晉出面的場合做兒子的全替了,代母下跪,代母哭靈。 當然也不是自發(fā)的,其實就是胤禟在攛掇,這幾個小兔崽子和親爹是不大對盤,但事關親娘,他們從來都很能忍讓妥協(xié)。 聽說額娘因為在太后薨逝當天臨盆引來不少人在背后說長道短,小阿哥就憋著氣呢。 又聽見有人說太后生前最疼九福晉,怎么不見九福晉人呢……他們就啪嘰跪成一排,生生爭了口硬氣。 別看還不滿三歲,再聰明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可他們認死理。 下了決心就非得去做,任誰都拉不住。 胤禟看他們跪得筆直就拍拍兒子的腦袋瓜,滿是贊許模樣。 親爹沒見多心疼,一眾叔伯心疼壞了,就連老四回去都感慨來著,說平素看著不著調,倒是比預想的還要懂事,胤禟這仨兒子當真聰明,可惜沒見當?shù)馁M心教導,只怕要糟蹋上好的天賦。 太子回府之后看了看自家弘曄,瞧著沒老九府上三個侄兒那么通透,也還是機靈,好生教養(yǎng),往后應不會辜負他當?shù)囊黄嘈摹?/br> 感慨完畢,太子就使人給胤禟送去兩盒御用的活血化瘀除濕藥,讓他抹上推拿推拿,這幾日跪得太多,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住,下著雨濕氣重呢。又說這藥配得溫和,給小侄兒用些也無妨,控制好用量就成,還說兄弟們都明白九弟妹不容易,讓他也別太拼了,小娃娃生得嫩,為爭口氣跪傷腿不值得。 太子自打不鉆牛角尖,整個人就通透起來,他能不知道三歲奶娃有多少心智?再聰明也想不到這里來,擺明是胤禟拿的主意。 換做別的皇子,都是先疼兒子再疼福晉,寧可聽些閑言碎語也不能讓兒子跪壞了根基。 胤禟根本就是反過來的,他對富察氏當真沒話說,疼入骨血了。誰要是當面說一句就能和你翻臉,天王老子拖不住。 可憐小侄兒跟著遭罪。 …… 有句話叫,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雖然點子是胤禟出的,三個小崽崽都很樂意,只要想到這樣就能讓額娘少遭詬病他們跪著也感覺有滋有味,一點兒不勉強。 一開始是辛苦一點,第二天康熙發(fā)現(xiàn)孫子們又來了,跪得比誰都筆挺,他既心疼又欣慰,讓老九別糟蹋奶娃,趕緊把人帶回府去,卻聽阿滿脆生生開了口,說本來做曾孫子就該給老祖宗跪,他們額娘又沒法來,為人子替母下跪也是理所應當,如何能回? 這話是出府之前跟親爹學的,他記性當真好,哪怕對其中含義一知半解,至少這幾句全給默下來了,康熙聽了心里越發(fā)熨帖,他感覺胤禟這幾個兒子同皇額娘之間就像他當年同太皇太后,他太明白那種心情。 想到這里,他就沒再攔,而是讓梁九功拿了三個軟和的蒲團過來,讓乖孫子跪那上頭,那之后就輕巧多了。 誠郡王看康熙吃這套,也想學,可惜沒給兒子坐好思想工作,帶來那幾個阿哥比阿圓他們大不少,卻跪得很不踏實,時不時的動一下,這就是活生生的畫虎不成反類犬,康熙滿心不喜,回頭就訓斥了老三。 說他不敬祖母,太后薨逝他還拿這個做戲就為博個好名聲,內心之涼薄,由此可窺一二。 本來十四還遺憾呢,遺憾自個兒尚未大婚膝下無子,否則也能學起來。 不得不說,胤禟雖然文不成武不就真本事沒多少,歪點子當真多,他還總能討上頭歡心,真是個能耐人。十四這頭好一通感慨,回頭就聽說老三挨了訓,心道這種事果真還是走前頭才能討好,跟在后頭總有逐利之嫌。 同一件事看在不同人眼里真是天差地別。 十四怎么都不信胤禟并三個小侄兒是真心實意在做這種事,和他同樣想法的也不少,暗地里多少人豎起大拇指,九阿哥能封郡王還得瑞這個封號當真不簡單,他太會把握機會了,高!實在是高! 外頭的閑言碎語寶珠一句也沒聽,聽說兒子替自個兒送太后娘娘去了,她心里還是很欣慰的,每天等阿圓他們回來,寶珠都親自監(jiān)督他們上藥,哪怕其實沒跪出多少淤青,還是每天都搓了藥膏。 那藥膏倒不是太子送來的,還是富察家家傳的,她娘家世代都是武將,滿門武將,對跌打損傷格外有心得,達春三歲就跟著扎馬步,打了好幾年基礎,這些年他沒少擦藥,那藥經過幾代人認證,很好使的。 這些事,嬤嬤都看在眼里,她日日在心里默念,讓太后別走得太快,睜大眼看一看,九福晉是好的,小阿哥也至純至孝,太后沒看走眼沒疼錯人。 嬤嬤一路送梓宮入土,回來之后將另一份遺物送去恒郡王府親手交給胤祺,聽胤祺緬懷了一通,之后才將這一份送到鐵獅子胡同,也就是從這時起,她徹底離了深宮,往后遵從太后意愿,一輩子守著九福晉,替她掌眼府上的事,替她照顧小阿哥。 聽說嬤嬤就在府上住下,往后就跟著她,寶珠挺高興的,以后想起皇祖母有人能陪她聊幾句,再有……府上的小兔崽子的確是越來越多了。 大的才兩三歲,又出來倆小的,這倆小的還和大哥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想也知道不是安生的人,往后當真有得鬧騰。 寶珠隨口一嘲,結果一語成讖,剛生下來那會兒不覺得,到滿月,小阿哥就長開了很多,那時看著就不太妙,滿百日之后,小不點看著同辰泰當真一模一樣,達春過來了一回,看見小表弟就懵了,懵了好一會兒才扭過頭去看他娘:“額娘額娘,阿瑪縮水了!” 他娘險些噴了嘴里的茶。 這蠢貨!凈瞎說! “那是你表弟,不是你爹!” 聽得這話,達春還耿直的擺出狐疑臉,只差沒直說我人小你別騙我……誰家表弟長這樣的? 寶珠她大嫂懶得和蠢兒子解釋,就打發(fā)達春一邊玩去,同寶珠閑話起家常,本來想說同輩幾兄弟真坎坷,先前想看好人家,結果因為胤禟禁足半年,讓準親家排隊打退堂鼓,他們后來另擇了品性上佳的,正要定親,太后歿了,跟著就是國喪三月……這親事當真一波三折。 話出口之前,她想起太后的心腹嬤嬤如今到瑞郡王府伺候小姑來了。 這話當著天冬半夏等人說不妨事,當她面說就不合適,她把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心道好事多磨。 哪怕出了國喪,這個冬依然沒多少喜氣,康熙悲傷過度,他吃不好睡不香,看著清減了很多……也有好消息,這幾個月朝中大小事幾乎都是太子經手,太子拿了注意之后也會到御前聽他指點,一開始還有些問題,到現(xiàn)在已經非常妥帖了,胤礽已經不是瑟縮在他羽翼之下的雛鳥,他是展翅翱翔的海東青。 這幾年,康熙太累了,本來還有些擔心胤礽能不能肩負起重任,既然他已經證明了自己,康熙也堅定了一開始的想法,他準備在五十整壽時宣布退位,扶太子登基為帝,自個兒過幾年清閑日子。 掰起手指頭算算,也就還有半年時間。 第162章 禪位 這半年, 說長也長, 說短很短。 胤禟剛給寶珠過了生辰, 剛給他爹備了份五旬重禮,剛送出手還等著挨夸呢,迎面一天驚雷, 康熙在朝會上提起他準備退位, 這不是在同眾大臣商量, 而是例行告知。 那些個有野心有圖謀的朝臣全慌了手腳,排排跪下懇求皇上三思, 說什么龍體康健,五旬就退位委實太早些。 太子并一眾皇子都跪在御前,然而康熙心意已決, 他本來就有些歲數(shù), 再加上最近幾年天災人禍不斷,并且他還滿懷悲痛送走了嫡母, 以至身子骨虧了很多,來看診的太醫(yī)不怕觸怒龍顏,直說這么不愛惜自己恐將折損壽元, 康熙早先就冷了心, 看太子威儀越盛器宇非凡, 做事更是滴水不漏,覺得是時候讓位于他。 內心里多少還有留念,開口之前他反復斟酌過,真正說出來反而輕松很多, 那點猶豫也消散了個七七八八。 御前跪著這么一大片人,有多少是純粹的挽留呢? 他們之中半數(shù)都是被突然的決定殺了個措手不及臨時想出緩兵之計,拖時間罷了。 康熙從來爽利,不是會瞻前顧后的人,他很快就發(fā)下禪讓詔書,親自將皇權移交到最引以為豪的兒子手中。胤礽登基之后連發(fā)幾道圣旨,首先改元天福,表明自己能登帝位一來承皇天眷顧,二來肩負著他阿瑪?shù)钠诖?,他在這道圣旨上用一二百字將康熙皇帝從頭到尾夸了一遍,跟著自謙一番,表了決心說定當不負所托。 改元是其一,之后還有大赦天下,冊封百官,廣封兄弟,大封后宮。 想當初胤禟稀里糊涂封了貝勒,后來稀里糊涂封了郡王,而眼下他已經是瑞親王了。這回胤誐跟著封了郡王,封號敦,沒錯,就是敦厚的敦。 這封號當真天地良心,再襯他也沒有。 倒是胤禟,就指著這一買賣能把瑞字兒換掉,圣旨下來之前他還去找皇帝二哥聊過人生,建議說取剛毅勇武啥都成,瑞什么瑞呢? 新登基的天福皇帝并沒有采納他的建議,他委實沒那么大膽,不敢撤皇阿瑪給老九的封號。 胤禟滿懷希望進宮,垂頭喪氣回了府,不知情的還當他挨了削,背地里嘀咕說看吧,皇帝爹和皇帝哥到底不同,爹能忍你,當哥的還能忍你?又不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 后來的事狠狠打了這些人的臉。 新皇登基之后,做兄弟的為避諱都要改名,簡單地說,皇帝叫胤礽,這胤字其他兄弟就不能用了,紛紛改作允,唯獨有一個例外,沒錯,就是老九。 新皇允他不更名,還是叫胤禟,只這一點就看出他二人關系非比尋常,接到這樣的旨意,胤禟非但沒半點惶恐,還樂顛顛的謝了他二哥。這名他從出生就用起,這么些年都用習慣了,乍然說要改,還真不順口,這樣就挺好,皇帝二哥英明!胤礽新登基,跟前一堆堆的事,懶得同他廢話一句,只是問他還想不想在工部待著,照胤礽的想法,老九頗有才干,換去吏部刑部這些地方也挺好,尤其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勛封等等,是非帝王心腹不能進的關鍵部門……能交給胤禟,他放心。 然而胤禟并沒有興趣,他出門之后閉上眼也能走去工部衙門,他對工部感情深厚,非說那頭適合他發(fā)光發(fā)熱,讓二哥考慮考慮把老八老十調走。 工部廟小老八發(fā)揮不出才能,至于老十,讓他待這兒真就只能喝一輩子茶了,他人是蠢,武功還成,有一把子力氣,去八旗軍營里練練也好,或者擱巡捕衙門去……這兩樣都比在工部消磨時間好多了。 胤礽就想起幾年前,老十大婚之后,皇阿瑪給他派差遣,原本是想把人丟兵部去的,他倆吵著要去工部會師,怎么眼下嫌棄起來? 想到這里,胤礽就順便問出口來,胤禟也回了,他就坐在南書房里,吃了兩口點心,又拿茶水漱了漱口,方才回說:“那會兒生怕攪進亂局里,哪敢往機要部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