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節(jié)
康熙思來想去,最終去了趟慈寧宮,同太后說了圖門寶音的事。 哪怕知道太后中意寶珠,他心中也有隱憂,擔心太后經(jīng)不住求,真打算給那個只會搞事的倒霉格格做主。 事實證明,他多慮了。 太后先前就知道個大概,這會兒聽康熙細說一遍,她搖搖頭。 不知天高地厚! 好好的姑娘都讓人寵壞了。 草原兒女灑脫是不假,她這般作為顯然越界了,就是不知羞。 再者說,正因為她是科爾沁人,反而不能遂圖門寶音的意,名聲差無妨,她出身好背后有人撐腰總能嫁得不錯。要是真給老九做了側(cè)福晉,這輩子再別想有任何盼頭。 同先帝一樣,老九是個癡情種。他有一點好,好在疼的是嫡妻。左右他也沒有繼位的可能,這輩子最多混成親王,那身份,只疼福晉一個無妨。 太后瞧著胤禟和寶珠之間絕插不進第三人,圖門寶音看走眼,喜歡錯了人。 好在還來得及,只要及時止損。 同康熙聊過之后,太后使人給寶珠傳話,讓她趕明帶阿圓幾個進宮來,有些時候沒見三個小的,想得很。寶珠也很喜歡配太后談天,高高興興應下,當晚只許胤禟鬧了一回就早早睡去,第二日起了個早。 寶珠帶著兩大丫鬟三位嬤嬤進宮去了,一到慈寧宮,阿圓就撲騰著往太后跟前去,嘴里還嚷嚷著“要要”! 太后深感意外,她趕緊吩咐鐘嬤嬤抱阿圓過來,脫了金甲套將胖小子摟在懷中,好一陣親昵之后,才道:“如今也才半歲,就開口了?” 寶珠頷首:“胡太醫(yī)說聽得多了就學得快。” 太后不信這套:“凈瞎說!說話早那是我曾孫聰明。” 寶珠一個沒忍住就笑了:“我們爺老說我生了三個蠢的,您還夸他聰明……真為難孫媳不知該信誰?!?/br> 太后嗔她一眼:“哀家還不知道你?” 便當此時,嬤嬤端了荔枝送到寶珠跟前,太后催她嘗嘗味道:“這是昨日送來京中,哀家特地給你留的,叫妃子笑?!?/br> 天冬幫著剝了一顆,rou厚,核小,味甜,委實不錯。 寶珠感覺像是喝了蜂蜜水,蜂蜜水里還有四溢的果香,她滿心歡喜,眼都瞇起來。寶珠吃著好,就讓天冬多剝了幾顆,還沒剝好,阿壽就鬧起來,他可勁兒朝寶珠跟前撲,嘴里啊啊個不停,嬤嬤險些沒抱住。 別人不明白,寶珠能不明白親兒子要什么? 想到他們的鐵胃,寶珠就私下丁點果rou,試探性的喂到他嘴邊,都沒給人喊停的機會,阿壽就已經(jīng)吃下去了。 太后嚇了一跳。 “這才多大,能吃這個?” “太醫(yī)呢?請?zhí)t(yī)來。” 寶珠趕緊把人叫住,解釋了一番,太后才放下心來。 第103章 妖風 這三只在許多方面都像極了胤禟, 尤其是小習慣, 父子如出一轍。 發(fā)現(xiàn)他們都不愛吃蔬菜之后, 寶珠還同宜妃吐槽,宜妃順勢揭了胤禟的底,爆出不少趨勢。 說到口味, 胤禟幼時并沒表現(xiàn)出對蛋羹情有獨鐘, 也談不上愛吃奶, 反而很喜歡糖水。宜妃好一陣感慨,表示不是誰家奶娃都能半歲開葷, 腸胃不鐵的哪敢那么早喂rou? 事實上,滿周歲之前她都沒發(fā)現(xiàn)胤禟無rou不歡。 有很長一段時間,胤禟都是甜甜甜過來的, 他那會兒長得很敦實, 渾身都是rourou,胳膊腿兒就跟胖藕似的, 宜妃還擔心過,看他這么能吃生怕長大了也不抽條。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聽得寶珠直樂,她回府之后就拿筷子頭沾了點點蜂蜜給乖兒子嘗味道, 還別說, 小兔崽子吃得賊歡, 還嫌不夠鬧騰了好一陣。 胤禟回來就聽說福晉今日進宮了,看她沾著蜜水逗兒子,恨不得轉(zhuǎn)身進宮去好好同額娘講講道理。 還說永遠是她的心肝寶貝,哪有隔三岔五被親娘拆臺的心肝寶貝? 其他人就算了, 在兒媳婦面前也不幫兒子維護高大勇武的形象! 這真是親生的? …… 看兒子吃得這么高興,寶珠就想起當日之事,也跟著笑起來。 太后作為先皇的繼皇后,沒比今上大多少,掐指一算,她進宮也有四十多年了,幾十年中什么妖魔鬼怪沒見過,像寶珠這樣的,真真少有。 看她抱著胖小子笑得眉眼彎彎,像是泡在蜜罐里似的,渾身都是甜蜜幸福,太后蒼老的心也跟著柔軟起來。 初初進宮之時,她對先皇也是抱有期待的,先皇一點兒也不像他生母孝莊皇后,他是個情種,可惜身份不對,也愛錯了人。 身為一國之君重任在肩,他不能像胤禟那樣任性。 董鄂妃比起寶珠,妖風過重。 你不去動她,她照樣吹枕邊風讓你日子難過,擠兌低位妃嬪只是閑來無事的消遣,針對皇后的種種動作才是她身為寵妃的日常。董鄂妃自以為是帝王真愛,理應成一國之后,與先皇舉案齊眉……可惜,前有姑母孟古青,姑母被廢,孝莊太后又扶她上位,踩著董鄂妃做了先皇繼后,她險些就步上姑母的后塵,虧得玄燁登基早。 經(jīng)歷這些的時候,覺得日日都是磨難,說是熬日子也不過分。 如今想起來倒不剩多少怨懟,董鄂妃作孽太多,活該命短,她死了那么些年,再多仇恨也煙消云散了,如今想起來反倒是緬懷更多。 當時后宮里有好些個科爾沁女人,要找人說話并不難,反倒是如今,除了淑惠太妃,說得上話的也就只有皇帝和老九福晉。 其他人啊,太后見也不想見,她們過來就是阿諛奉承。 “先前皇帝過來,同哀家說起,小阿哥半歲了還沒起名,胤禟怎么想的?” 寶珠有點懵,愣了好一會兒才說,“剛生下來那會兒他們瘦瘦小小的,我這當娘的都不敢伸手去碰,爺就說取個小名喊著,賤名好養(yǎng)活,等兒子長大些再正式取名……他們也爭氣,吃得飽長得壯,唯獨一點,小名喊順了,我給忘了那茬。” 太后讓她逗得直樂:“難不成老九也忘了?你回去記得問問,要是挑不好,就讓老九求他皇阿瑪去。” 寶珠頷首:“孫媳領命?!?/br> 太后還想說說圖門寶音的事,就有小宮女急匆匆進來,說敬嬪等人過來請安。 太后當即冷了臉。 “平素沒人過來,今兒個全湊一塊兒了,真當哀家不知她們在圖謀什么?” “凈是些無利不起早的?!?/br> 來通傳的宮女不敢應聲,太后到底沒指望她能說個什么,擺手吩咐道:“行了,傳她們進來。” 今兒個過來的妃嬪真不少,瞧著有六七位,嬪位上有,貴人以及常在答應也有。身份最高就是敬嬪,說起來,她進宮早,進嬪位也早,在這位置上坐了有二十年,后來進宮的都生了,她膝下也沒一子半女。 敬嬪比宜妃沒小多少,這年歲,按理說爭不起來,哪怕你有那個心,皇帝也不見得想睡你……她本來已經(jīng)絕望了,聽說皇城根下的傳言,又生起些許期待,哪怕老蚌生珠很不好意思,還是想努力一下。 如今后位虛懸,皇貴妃以及貴妃都沒有,后宮里四妃做主,她身為嬪地位不低,因為沒兒子,處境十分尷尬。 說句大不敬的,待萬歲爺百年之后,有兒子的能出宮榮養(yǎng),沒兒子就只能留下來熬日子,而她不想冷冷清清熬日子。 這想法本身沒錯,但人世間的可憐兒太多了,活著就別想指望旁人援手。 旁人很忙,沒義務,也幫不過來。 敬嬪可憐,可她走到這一步,必有前因,日子過得慘那是自個兒作的。再者說更慘的也不是沒有,如今后宮里少有波瀾,尤其膝下無子的,怎么斗都沒你的事,只求安穩(wěn)度日一點兒也不難。 太后就沒生過,沒生也有沒生的活法,她一點兒也不可憐敬嬪,傳她進來就是看戲來著。 想看看她們編了怎樣的說辭,對寶珠有什么算計。 之后當真就是一出鬧劇,眾妃嬪說是過來慈寧宮請安,幾句之后就現(xiàn)了原形,聽著像是在奉承太后,實際可勁兒將話題往寶珠身上引。 說太后有眼光,老早就知道董鄂氏不是個東西;又說九福晉模樣生得俏,性子也好,勿怪能討太后歡心;再夸夸阿圓她們……嫁給胤禟有些時候,寶珠才發(fā)現(xiàn),后宮妃嬪都這么會說話,從前她在慈寧宮同八福晉斗過嘴,那時候她們?nèi)紣烆^聽熱鬧,無人相幫。 風水輪流轉(zhuǎn),當日她們是個什么嘴臉,今兒個寶珠都給還回去了。 你夸太后,我聽著。 你夸我,我謝謝你全家。 你夸阿圓阿滿阿壽,他們隨胤禟,再往上推一推,是皇阿瑪和額娘好。 …… 太后還擔心寶珠太單純,跳了她們挖的坑,眼下看來,她的單純也是看對象的,在外人面前說話做事可說滴水不漏,你想見縫插針都難。 又聽了幾句,寶珠猛的一拍腦門:“險些忘了,還得去翊坤宮一趟,孫媳改日再來陪皇祖母說話,今兒個先行告退?!?/br> 太后心下一哂,這機靈鬼,面上倒是正直,問說:“怎么了?找你額娘有事?” 寶珠笑道:“替我們爺送東西去,也有兩件小事想請額娘幫忙拿主意?!?/br> “不留你,趕緊去吧。如今天氣好,多帶小阿哥進宮來,一日不見哀家就想他們?!?/br> 寶珠連連應是,走之前還讓乖兒子給太后作揖,把太后逗樂了才轉(zhuǎn)身退下。與此同時,太后跟前的老嬤嬤也跟出來,她親自送寶珠出去,順便有幾句話說。 “今兒個不巧,太后娘娘還有幾句話,眼下這樣,只得等下回說?!?/br> “還請嬤嬤透露一二?!?/br> 老嬤嬤跟出來就是奉了太后之命,當即提醒說是圖門寶音格格的事,她已經(jīng)在來京途中,不日就要抵達。又說紅川那檔子事太后已經(jīng)知道了,并沒有遷怒或者怪罪的意思,太后幫理不幫親。只不過,往后若再有接觸,但凡格格不太過分,懇請福晉忍讓一二,就當全科爾沁的顏面,太后畢竟是科爾沁人,夾在中間多有為難。 大抵就是這么個意思,寶珠耐著性子聽完,頷首應道:“改日我再進宮親自同皇祖母說,今兒個還請嬤嬤遞個話,就說我不介懷,也不阻攔,更沒想上趕著落人臉面……那事成不成全看皇阿瑪以及額娘的意思,我不想說什么,說了也不作數(shù)?!?/br> 她沒講得很明白,意思已經(jīng)傳達到了。 后院女人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圖門寶音想嫁給胤禟做側(cè)福晉,她無所謂,胤禟同意就好。 然而胤禟也是一樣的態(tài)度,已經(jīng)盡力想攔著不讓她跳火坑,假使她排除千難萬險都要跳進來,那沒辦法。 寶珠瞧著就跟面人兒似的,沒半點脾氣,嬤嬤心里門清,哪怕九福晉再寬容大度能忍讓,她也不會吃虧,真讓人占去便宜九爺也要幫著討回去。 她不爭是因為有人幫忙爭。 這些想法也就在心里打了個轉(zhuǎn)兒,沒說出口來,嬤嬤聽她說完只是應下,表示一定把話帶到,就回去里面了。 太后這會兒還津津有味看著戲呢,寶珠說有事要先走擺明是在使壞,她不想搭理這些個妃嬪,既然都說是來給太后請安的,總不能看她走了也跟著告辭,戲得做全套。 寶珠就是故意說要走,太后其實還有話說,想到她不走這些個妃嬪也得厚著臉皮杵在慈寧宮,就痛快把人打發(fā)了,徒留這些趕來求子的在原地尷尬。 她們想追出去,又找不到托詞。 想到太后其實不喜歡搭理眾妃嬪,平素過來經(jīng)常見不到人,見到也待不了多會兒。她們還指望太后表示精力不濟,讓大家伙兒退下,今兒個卻見了鬼,她精神頭賊好,就是不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