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jié)
另有專門給客人煮酒換湯的“焌糟”;或是像剛才那個專門給人跑腿的“閑漢”。如果是夜晚,酒樓更熱鬧,“廝波”啊,什么“打酒坐”,都會來酒樓掙些打賞。 林三哥正說著,來了個一手提兜一手挎籃的,挨個散著干果,散到了郁容跟前,也不管他要不要,直接擱上桌子。 正是人們所謂的“撒暫”。 郁容無言以對,掃視了一圈,默默地學(xué)著其他食客,扔了幾枚文錢到“撒暫”的籃子里。 “撒暫”是個年齡不大的少年,笑盈盈地沖他作了揖在,嘴巴特甜,說了一通吉利話。 “小郁大夫真心善,”林三哥感慨道,“這一把果子可值不到一個錢。” 郁容搖了搖頭……總不好說,觀念一時扭轉(zhuǎn)不過來,看這一文一文的銅錢,潛意識總當(dāng)成一毛錢使了,又不是在金錢上特別愛計算的性子,有時候就挺大手大腳的。 “撒暫”也走了,這一回終于沒什么人來打擾了。不過酒樓是喧鬧的地,可別指望什么清凈的。 堂倌終于送來兩人的飯菜。 到底可以安安靜靜地吃一頓飯了。 郁容讓林三哥不要客氣,盡管吃那幾道葷菜,自己卻是對一大早吃太油膩的沒什么興致。不得不承認(rèn),城里的酒樓跟鄉(xiāng)下的客棧不一般,倒不一定說食物多好吃,但菜色非常漂亮,光是擺盤看著就精美,給人十分可口的感覺。 煎夾子也算酒樓的特色之一,吃在嘴里,沒什么好挑剔的,湯元子的味道卻讓郁容有點糾結(jié)——這家的湯元子,不是平常旻國人熟悉的湯圓,一顆一顆的做得跟薏米差不多大小,挺像現(xiàn)代的小圓子——竟是咸的,還放了茴香、姜末,簡直不能忍! “不能忍”的湯元子,最終被吃光了。 休息消化了好半天,郁容二人離開酒樓時,天才麻麻亮。太陽還沒影子,街市上來來往往的,挺多人,商鋪開了門,攤席也陸續(xù)準(zhǔn)備開張了。 光線雖不明朗,路邊有些商家門口的燈籠尚且沒熄,郁容這一刻總算能大概看清楚雁洲城的面貌了。 第一感覺是……買吃食的還真多。 向左看,除了剛剛的酒樓,有四五家正店;向右看,更多二三家。別提,還有沒能力獨占一棟樓的小食店,賣包子的,賣炒貨的,賣糖的,賣茶湯的,甚至還有從北方倒賣來的乳酪店…… 堪稱“美食街”了。 郁容不得不再一次感嘆,旻國真的與大天朝太相像了,說不準(zhǔn),這里與原本的世界是“平行時空”的關(guān)系呢! 剛吃飽了肚子還不餓的年輕大夫,沒在“美食街”多停留,跟林三哥大概說了今天的計劃,決定先去金行。 在路口停了一下,買了幾個餳。 咳,不吃點甜的,壓一壓湯元子殘余在口中的可怕味道,著實難受! 不耽誤正事。 去金行是為了換錢,金子換銀子,銀子換銅錢。 為了建新屋,置辦家什,郁容把那幾貫光錢基本花完了,就留著點零用的,肯定不夠今天用——除非特大的交易額,民間基本上用文錢進(jìn)行買賣最方便。 林三哥是個牙儈,對銀錢有關(guān)的,最熟悉不過,建議郁容去金行兌換,劃算又保險。 金行雖不是官方的,但具有一定的權(quán)威性。 官方一兩銀子換一貫錢,可實際上金稀銀貴,民間兌換,往往會把金銀的價格抬得更高。比如在金行,一兩足銀一般能換一千二到一千四文錢……不是最高,但是信譽(yù)好,外面時常出現(xiàn)拿偽劣的破錢騙人的情況,這里基本杜絕。 對郁容來說,金行很方便。 十兩的銀子換到了一萬三千六百萬的銅錢,比官兌多了近四貫,著實不錯,如果…… 如果這十三貫銅錢,加上零散的六百,沒那么重就好了。不僅重,拎著這么多錢也不安全呀!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分外懷念一下現(xiàn)代了,紙幣、銀行卡算什么,出門一部手機(jī),一毛錢不帶也不擔(dān)心。 可惜旻國還沒有“官票”,“銀鈔”是有的,從南方傳過來的,不過多是私人鋪戶印制的……郁容對這種紙鈔不太放心。聽說,新安府與滄平這一帶,一些有名的商行,已經(jīng)在商討聯(lián)合印制銀鈔了。 那是以后的事?,F(xiàn)在,郁容只能提著一布包的銅錢,候在金行門口。 有一種“跑車”不是車,指代的是專門用板推車搬貨、載人的人。 林三哥就是跟候在金行附近的“跑車”討價還價去的。 郁容準(zhǔn)備那么多現(xiàn)錢,就是要大采購,不找個“跑車”拉貨,肯定很麻煩。 六十文請“跑車”先跑兩個時辰,超過了半個時辰就再加十五文……是林三哥據(jù)理力爭的價格。 要是郁容本人,大概不會為了十文錢爭論半天,直接包車一天吧! 跟林三哥比,他還真不懂得精打細(xì)算。 車有了,錢也約莫足夠了,就該去買東西了。 終點定在了東渡碼頭的南船北馬,有林三哥這個行走的“地圖”,只要按照著“物品清單”,順著便捷的路線,挨個就能找到商鋪。 第一個目的地,是成衣鋪。 立冬將至,系統(tǒng)送的衣物,不適合這個節(jié)氣了。再者,這兩套深衣,不太方便一些日常勞作,所以增添新衣很有必要。 郁容習(xí)慣性的思維,是去店里直接買新衣。然后發(fā)現(xiàn),在古代逛成衣鋪,跟在現(xiàn)代逛商城,感覺十分相似。但凡看上眼的,都覺得貴。 哪怕是勞作服,他選的是舒適的棉布料,從上到下一套,也要六百文。不至于穿不起,畢竟千金一斤的麖rou他都買了……可花在難得一見的美味上的千錢,總覺得比普通一套衣服的六百錢劃算。 郁容不是糾結(jié)的人,今天要去的地方多,不想在成衣鋪浪費太久的時間。 選了一套適合初冬穿的深衣,和兩套勞作服,又有備無患,買了一身棉衣……布包里,沉甸甸的文錢,一下子少了三串。 好歹林三哥出了個兩全其美的主意,適時阻止了郁容的“敗家”行為——照這個速度,才換的一萬三千錢,恐怕不到中午就給花光了——提議他去布坊,扯幾匹布,回頭回村找裁縫做上幾身。 郁容恍然,倒是險些忘了還有裁縫這種營生……到底是初次當(dāng)家,總是有想不到的地方。 布坊不遠(yuǎn),正好在這條路的盡頭,拐一個路口就是棉坊。棉坊沒被他忘記。這兩天住在義宅,晚上睡得可受罪了,床鋪鋪著稻草,花了點錢從客棧買了床舊被子,對折一下,墊一半、蓋一半,夜里不算冷,就是不舒適。 等郁容看到張大娘給老里長捉虱子的場景,再看那床在客棧不知被多少人睡過的被子,渾身都不自在了……雖然被子洗過、曬過,心理陰影仍揮之不去。 ……還是買新被子吧! 有剛才買成衣的經(jīng)歷,這一回郁容一下就記起來了,棉被也能請人做,自家提供棉花,花點工錢請人打棉。他沒有棉花,先花錢買棉,才讓人做成被子,要比直接買成品便宜多了。 不過,考慮到不想再睡“二手被”了,郁容決定,先買一床薄衾用著吧! 第14章 郁容行動力十分足。 盡管臨時添加了布料與棉花的采買,好在不耽誤什么:布莊在跟前,棉花在棉坊里就有賣的,雖說都比從鎮(zhèn)子上的鋪席或者農(nóng)戶自產(chǎn)的貴了一些,可品質(zhì)是毋庸置疑的,且提供的種類應(yīng)有盡有。 布莊和棉坊都是剛開張,客人還沒幾個。 不到兩刻鐘的功夫,郁容迅速買好了布料——這讓習(xí)慣在交易時慢慢與人磨價的林三哥,有點沒眼看下去。 倒不至于被宰了,可在精明的牙儈看來,價格還能壓得再低一成。 青、灰二色的棉布各一匹,半匹印著暗花的綢子,做十幾套衣服都綽綽有余??紤]到要做幾床棉被,才會買這么多。 除此,麻布與棉紗也扯了幾尺。 這里的麻布工藝十分奇巧,可以直接用成濾布,制藥的時候正好需要……當(dāng)然也不乏生活上的用途,毛巾啊澡巾啊抹布什么的,誰家都少不了…… 棉紗是布莊的獨有技術(shù)——別家不是沒有,但技藝遠(yuǎn)不如這里的——對郁容來說,則是個意外之喜。這棉紗處理一番,手動進(jìn)行消毒殺菌,之后完全可以制成現(xiàn)代的醫(yī)用棉布。 幾樣布料共花了一千六百錢,五十文的零頭掌柜的主動給抹去了 ?;ㄙM看著是挺多的,跟買成衣比,簡直不要太便宜了。 這么多布料放一般鄉(xiāng)村人家,幾年都不需要再買衣服的了。 郁容自然覺得很劃算。 其后的棉花交易,速度就更快了。 ——看樣品,問價,還價……五十斤的棉花,夠做兩床厚被、四床薄被,一口價一吊錢。薄衾的布料用了絨,有些貴重了,憑著林三哥犀利的口才,總算壓到了千錢。 滿打滿算在棉坊只待夠一刻鐘。 兌換的文錢已去了半數(shù),郁容在心里算了算,還是沒選擇折回金行再換些錢。 出了棉坊,原想先去鐵鋪,又聽林三哥說鐵鋪多半還要晚上半個時辰才開門——官營的鋪子都是這樣。 郁容果斷換了主意,正好附近有許多賣雜貨的,商人逐利,各家營生差不多都跟著早市一起開張,可以一路朝著鐵鋪慢步走著,一邊在街邊攤位或者商店采購用得上的物事。 前天去鎮(zhèn)子雖補(bǔ)充了些暫時要用的小東小西,但還是有一些日用品不可或缺。 比如,燒爐子用的炭。 農(nóng)村里家家戶戶有柴禾秸稈什么,沒誰特意買炭來燒。郁容卻是一個人住,做飯、燒水,用個爐子最方便了,比起費大力氣的,自己去拾柴砍柴,他寧愿學(xué)這兒的城里人,多儲備點炭。 然后就看到了有專門賣炭的店。 出乎意料,店里不僅有不同品質(zhì)的木炭,竟還有石炭與竹炭。竹炭不算稀奇,只是價貴用的人少,不過考慮到新安府的竹林面積不算小,有燒賣竹炭的也正常。 真正讓郁容訝異的是石炭,或者換個名字稱呼——煤炭——店里不僅有,數(shù)量還不算稀少。 鑒于旻朝與天朝古代的高度相似,他習(xí)慣參照天朝歷史,來認(rèn)知這個世界……不過他了解的歷史,多數(shù)與中醫(yī)藥學(xué)有關(guān),所以記得《綱目》將煤炭列為藥材,記載得十分詳細(xì),倒不清楚具體是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煤炭再被廣泛利用的了。 天朝的石炭史尚不清楚,可對旻國利用石炭的現(xiàn)狀,在店家的積極“科普”下,他算明白了大概。 石炭的使用不算太普及,平民百姓用得不多。 不過,由于在新安府北邊發(fā)掘到了大量石炭,近年來,漸漸在新安府以至京城這一帶流行起了用石炭作燃料。主要是高門大戶在用,算是貴重消費品了。 郁容大概知道了石炭的情況,問了價,確實挺貴的,推拒了店家極力推銷的、攙著香料制作而成的石炭“香餅”,只稱了五斤,準(zhǔn)備研究一下其藥用價值,偶爾或能應(yīng)急。 倒是竹炭賣了幾十斤——要不是考慮新房沒建成,板推車不夠裝,恨不能一下子買個三五百斤——這算是清潔能源了,制藥時用它燒火,最好不過了。 除此,還能做干燥劑、添加劑等多處用法。 當(dāng)然了,木炭同樣是必需的,平日里做飯燒水或是取暖,非常方便。相比竹炭,可謂物美價廉。 郁容付了錢,心里想著,回頭去鎮(zhèn)子上看看,有小兒山、大惡山的存在,想必木炭、竹炭都有賣的,比在城里買賣方便又劃算多了。 買了炭,如何少得了爐子。 不過爐子主要不是為了煮飯用的,現(xiàn)在暫居義莊,有鍋灶、土爐,不急這一時。 卻是找了個土陶坊,請人“定制”大小不同、結(jié)構(gòu)各異的藥爐,為以后制藥作準(zhǔn)備。土陶坊能做的不只是爐子,順便又臨時增加了各號瓦罐與砂鍋的“訂單”……哦,水缸、壇子也不能少。 大大小小的東西細(xì)數(shù)下來,得有好幾十件了,少不得定一份正式的契約,約好了交付時間,坊主承諾會送貨上門,郁容則需交足三成的定金。 又去了一大筆錢。 真是花錢如流水,乃至,在隨后去胭脂店——可別誤會,郁容沒有什么特殊嗜好,胭脂店賣的也不光是胭脂——原想買澡豆,面對昂貴的定價,他總算有了省錢的想法……不買了。 花千金買澡豆,不如回去自己研究怎么做一個。 這之后,郁容多看少買,零零碎碎又添了些日用品,沒花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