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節(jié)
“只要有強大的夷人部落出現(xiàn),他們就會蠢蠢欲動,我們盡力阻止,但畢竟還有阻止不了的時候,”鐵石說著就拍了拍自己腰間的長劍道:“所以最重要的是,不管什么時候我們都要比他們強才行!” 第221章 死心 青木的羊皮第二天送來了,寧婉好奇地到鋪子里看了看,原以為是比較差的皮子,結果每一張都是上等的好皮子,又大又厚,明顯是精挑細選的。 想起鐵石說他先放了人,然后青木才帶著財物來贖自己,越發(fā)覺得青木真是個純樸的人。但是,他這個人如果在自己的部落強大了之后,會不會也要南下呢? 先前沒有與鐵石說起夷人南下的事時,寧婉心里總是不安。雖然算著時間還早,而且萬一她的夢也未必準呢?畢竟已經(jīng)有許多事情變了呀!如果謊報了軍情,自己丟人不算什么,只怕會出更大的亂子。 但是昨日聽了鐵石堅定的話語,寧婉的心立即就定了。是啊,就算夷人還要南下,但是有鐵石這樣的人早想到了前頭,他保住了多倫百戶所,又將它強大起來;盡力制衡夷人各部落,避免一支獨大生出野心;現(xiàn)在他又在修繕虎臺縣的城墻,就像自己曾經(jīng)知道的,他一直做到了最好,而現(xiàn)在比過去還要好。 那么自己就如虎臺縣里所有百姓一樣,只安心過自己的日子就好了! 就算這個青木將來強大了,也要帶兵南下,她也不怕,畢竟鐵石會比他還要強! 放下了心頭大事,寧婉再看鋪子的帳本,開心就像一串串的泡泡一般向上冒,就拉了鐵石的胳膊說:“當時你只說要幫青木的忙,我只當青木的皮子不是太好,寧愿虧本也收了呢,不想我們鋪子這次可賺大了!” “青木如今的處境是艱難了些,但是他怎么也不敢來欺騙我,故而那皮子一定是上好的?!?/br> “原來你早知道我會賺的!” “那當然了,否則我為什么讓你來收那些皮子呢!”盧鐵石理所當然地說,媳婦那樣喜歡銀子,自己給她介紹的生意怎么能是不賺錢的! 寧婉鄙夷了一下自己,如果不是對鋪子有好處,鐵石早自己攬了過去,連說也不會對自己說的,他正是這樣的人,自己竟然一時糊涂忘記了,因此就纏在他身上一時舍不得下去。 盧鐵石就舒舒服服地將人抱在懷里,“青木的部落雖小,但是牛羊還是有一些的,定期就要賣上一批,下一次他再到虎臺縣還會找洛大哥,將皮子送到你的鋪子里,價錢就按今天的算?!?/br> “哇!”寧婉就叫了一聲,立即就盤算了起來,“皮毛鋪子還是要再多添幾口熟皮子的缸,否則就做不過來了!再有,硝了這么多的皮子,虎臺縣里未必能賣得了,我正可以告訴德聚豐的那些大客商們,如果誰要往京城帶皮毛,就可以在我們家買,到了京城自己用也好,送人也好都是上乘的,就是倒手賣了,也有不少的利!” 盧鐵石一向什么都支持她的,就說:“你要去德聚豐,我也陪著你去看岳父岳母?!蓖駜簩δ锖?,自己也要對岳父岳母更好呢! “這事倒不急,”寧婉卻沒像平時一樣,聽了要回娘家就喜笑顏開,而是道:“我還有一件事要辦好了才回家一并說呢。”說著拉了鐵石一同騎馬去了城外的迷覺寺,安排了些事。 諸事定下后正是清明時分,寧婉陪著大姑、喜姐兒到迷覺寺上香,她有如男人一般地騎在馬上走在馬車的前頭,同行的還有洛冰、洛嫣,以及鐵石派給她的兩個親兵。 原來這一次寧婉打算讓喜姐兒見高峻一面,因此不許鐵石陪著過來,一來怕大家尷尬,二來就是修繕城墻的事情重新開始了,鐵石正忙著。但他畢竟不放心幾個女眷出門,正好洛冰要帶著meimei給父母親人辦法事,就又撥了兩個人讓他們同行。 洛冰雖是書生武功不行,但年少時鮮衣怒馬騎術亦佳,現(xiàn)在看著寧婉昂首挺胸穩(wěn)坐馬鞍就笑道:“遼東女子,果然巾幗不讓須眉!” “我這算什么!”寧婉見過真正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子,因此并不覺得自己會騎馬了不起,倒是更好奇洛嫣,“你meimei今年多大了?”似乎洛嫣回京城后沒幾年就被選為皇子妃,可現(xiàn)在看卻只是十分不起眼的黃毛丫頭。 “她已經(jīng)十歲了,只是長得小,”洛冰提起meimei立即嘆了一口氣,“當初我們家遭了難,轟轟烈烈的一大家子立即就散了,到了流放的時候只有十幾口,就這十幾口人也各有原因漸漸去了,最后只剩下我和meimei兩個了。” “還記得母親只有一口氣了,指著只有一只小貓大的meimei向我說,”洛冰不由得哽咽了一下,“她把meimei交給我了,能養(yǎng)大也算是給我做個伴,養(yǎng)不大也別傷心,讓我一定想法子活下去,將來給洛家申冤?!?/br> “我背著meimei到了多倫百戶,知道在軍營中她活不了,就將她寄養(yǎng)在百戶所里一個老mama家里,不想她果真命大,竟然一直活下來。這一次我跟著副千戶到了虎臺縣,就把她也帶了回來,如今又寄養(yǎng)在謝媒婆家里?!?/br> 無怪洛冰后來娶了謝媒婆的女兒,就是成了中極殿大學士也沒有休妻!當初洛冰的故事在虎臺縣里流傳時,最濃重的一筆其實不是洛冰,而是謝媒婆和她的女兒。謝媒婆的女兒早年喪夫回了娘家,品行不大端正,相好的不知凡幾,后來不知怎么就在洛冰回京城前硬賴著嫁了他,再后來就是洛冰在京城立住了腳還把謝媒婆也接了過去養(yǎng)老! “咳!”寧婉想說洛冰還真是沒眼光,竟把meimei放到謝媒婆這樣的人家寄養(yǎng)!可是她又及時閉上了嘴,謝媒婆和女兒再不好,洛嫣將來也成了尊貴的皇子妃。 可洛冰是多聰明的人?立即就說:“我初到虎臺縣的時候,舉目茫然,又無法帶嫣兒去軍中,副千戶要我將嫣兒送到吳夫人處,我怎么也不好打擾,正好遇到謝媒婆,且她不嫌棄我的身份,就將嫣兒托給她?!?/br> 洛冰是罪人,他甚至比不得最貧窮的莊戶人,盧鐵石能將他自多倫帶到虎臺縣就費了許多波折。而他的meimei洛嫣自然也是一樣,果然能有人容下她就不錯了,洛冰哪里還能挑揀呢?寧婉趕緊點頭,“其實你meimei能長到現(xiàn)在真很不容易,你對得起你母親的托付!” “我多少次擔心她活不了了,好在她現(xiàn)在雖然長得還小,但也平安地到了十歲?!甭灞錆M信心地說:“等她再長大些就能更好了?!?/br> 馬快車輕,還不到巳時,一行人就到了迷覺寺的山門。一路見前來拜佛的人絡繹不絕,不過他們輕車快馬的到得很早,寺里人還不多。兩個兵士留在山門前看守馬和車,寧婉和大姑陪著喜姐兒到大殿上香,而洛冰帶著meimei到另一處做法事。 排著隊進殿,寧婉抬眼見滿目慈悲的菩薩,深深地行下禮,夢中之時她特別相信迷覺寺,有了難事都要過來求菩薩,許愿、還愿、上香,一年總要來上幾次,與寺里的主持都熟識了。如今她雖然來得少了,但虔誠的心卻沒有變過,上前向菩薩誠心祈禱。 拜了佛后,寧婉站起來,突然又想,“迷覺”這個名字起得真好,但愿喜姐兒從此就覺悟了又拿出二十兩銀子捐了香油錢。寺里的和尚見如此大方的施主十分歡喜,請她們到殿后嘗了寺里烹的好茶,又送三人到后山,“小寺此處頗值得一看,女施主們不妨轉(zhuǎn)轉(zhuǎn),待午飯時分寺里還有素齋,領了再回去亦不晚。” 寧婉點了點頭,她本也要到后來來呢。原來高峻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山賊被打斷了腿,正是在迷覺寺下面的大路上,后來被和尚們發(fā)現(xiàn)了抬回來治傷,即便高家的人來了,也因為他傷了腿一時無法移動,就留在迷覺寺里養(yǎng)傷。 寧婉正要借上香的機會來探望高峻,她早與高家留在此處的一個仆婦說過了,眼下請她帶喜姐兒進了里間,自己拉了大姑說:“我們就在外面轉(zhuǎn)轉(zhuǎn)吧,高家的仆婦我早打點好了,能替我們照應著。” 大姑也知道自己不好在眼前看著,雖是不放心,但也只有跟著寧婉在附近走走,這里古木參天,別有一番景致,而寺里的和尚又早將地面打掃干凈,又設了些石桌石椅,正是踏青的好去處。 寧婉倒還好些,大姑哪里有心思看景,坐也坐不寧,站也站不住,悄悄與寧婉嘀咕,“我打聽過了,那高峻沒娶過妻,現(xiàn)在落下殘疾,萬一答應了喜姐兒娶她,我們可怎么辦?” 寧婉握了她的手,“大姑放心吧,高峻定然不能答應的!”不比大姑沒怎么見過大戶人家的公子哥兒,寧婉可是深知他們的德行,在外面風流放蕩時可以任性不羈,但真到了娶妻的時候,可就要講門當戶對、家族聯(lián)姻的。高峻不過是一時色迷心竅,卻不是喜姐兒那樣的癡情人,無論如何也不會娶喜姐兒,尤其是喜姐兒還曾是他的表嫂。 大姑擔心的時間并沒有多久,只一會兒高家借住的院門就開了,那仆婦扶著喜姐兒出來,向?qū)幫裾惺郑瑢幫襁^去將一對銀鐲子塞在她手里,與大姑扶著喜姐兒找了個背靜的地方坐下,“你愿意哭就使勁兒哭吧,再別犯傻就行了!” 喜姐兒原用帕子塞著嘴,哽咽得渾身都在顫抖,現(xiàn)在果然放聲大哭起來,“他騙了我!” 看著大姑要勸,寧婉就拉住她,“讓表姐哭個夠就好了?!?/br> 喜姐兒從嚎啕大哭慢慢到只剩下輕輕的抽咽,寧婉才與大姑上前扶了她,“過去的事情就都忘記了吧,吃了素齋回到家里好好睡一覺,再起來一切全重新開始!” 三人正要向寺里去,寧婉眼尖,就見一棵大樹后面露出毛絨絨的頭和兩只晶亮的眼睛,才要出聲,洛嫣已經(jīng)跑了過來,乖巧地笑著,“夫人、姨姨、jiejie,我大哥讓我來找大家吃素齋呢!” 第222章 敲打 大家轉(zhuǎn)到寺里的五觀堂,寺僧們已經(jīng)為香客們擺上了素齋。寧婉帶了大姑、喜姐兒和洛嫣坐在一處吃了素齋,洛冰因為是男子,卻在另一處。 迷覺寺的素齋一向有名氣,但是第一個喜姐兒什么也吃不下,勉強吃了一個素餃子就放下筷子,大姑見狀便也不想吃了,寧婉雖然對迷覺寺的素齋頗有興趣,倒也不好大吃,只好每樣都略嘗了嘗,一眼瞧著洛嫣,只喝了半碗清粥。 無怪她現(xiàn)在看著還不如七八歲的孩子長得高! 大姑一向是愛管事的,今天雖然心里不自在,但畢竟又不同前些天事情懸著,而是已經(jīng)塵埃落地,且一切都如婉兒所說,倒更放下心來。因此就給洛嫣夾了一個素包子,“小孩子吃這么少可不行?!?/br> 洛嫣就又乖巧地道謝,“謝謝姨姨,我吃不下?!?/br> “你這么大的孩子應該是吃什么都沒夠的,怎么能吃不下?”大姑不信,哄小孩子一般地勸,“你吃就是了,今天多吃個包子明天就能長高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