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jié)
那邊過了很久才接,聲音慵懶,應該還沒有起床:“喂~三兒,你不是應該在上課么?怎么會打電話給我?” “楚響的電話,發(fā)我短信?!?/br> “楚響?你要他的號碼干嘛?哎,不對,你怎么知道我有他的號碼?”范凡從床上爬了起來,睡意全無,以為自己的那點兒小心思又被她猜到了。 “想碰碰運氣的……”巴小三斜著嘴角,壞壞地笑了起來。這幾天騎車的時候,范凡總是在她面前提起楚響這個人,說得時候小臉兒還紅撲撲的,“聽這口氣,你真有?” “巴小三,你……”范凡知道,憑借一己之力,是斗不過她的,“188******17!”她以光速報出一串兒數(shù)字之后,立刻掛了手機。 巴元對著電話忙音,欣慰地說了句:“thank you~”她對數(shù)字敏感,方才的時間,已經(jīng)足夠她記住了。 按照范凡給的號碼,她撥了出去。 那邊。 “喂?”因為是陌生號碼,楚響遲疑了兩秒。 “我找過臻,麻煩請他接電話?!?/br> “哦!”電話這頭的楚響愣頭愣腦的就答應了,也不問對方是誰。很明顯,平常被過臻奴役慣了。 “過臻,電話找你!”他把手機遞到沙發(fā)那邊。 過臻看了一眼手機,又抬眼看了看他,沒有高興伸手去接:“是誰?” “不知道!”楚響實話實說。 “問他!”兩個字平平淡淡的。 電話里應該是聽到了他們的對話,吼了一聲:“巴元!” 過臻一聽,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瞪楚響,眼神好像在說,為什么她會有你的號碼? 楚響聳了聳肩,一臉無辜,我怎么知道??? “我是過臻?!彼舆^電話坐了起來。 巴小三聽著那沙沙沉沉的聲音,莫名想要抒一口氣:“你在哪?” “楚響家!” “地址,我去找你!” “……”電話里沒有了聲音。 巴小三咽了口唾沫,壯壯膽:“地址……” “你找我干什么?”過臻躺了回去,似漫不經(jīng)心地翻翻書頁,也看不進去什么。 “巴旗打電話給我的,說大姐夫聽說之后,很擔心你……” “撒謊,”過臻打斷她的話,“我和大哥解釋過了,他沒表示過任何擔心?!?/br> 其實兩個人,一個沒收到巴旗的電話,一個也沒和過橋解釋,都是人精兒,憑著一張嘴瞎扯。 明顯,后者占了上風。 “……”巴元漲的滿臉通紅,該死的過家男人,給個臺階下會死哦。 后面的朱倩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趴在桌子上等巴元。心里隱隱著急,其實她明白,自己根本什么也做不了。 電話那邊的人,挑了挑手指,隨性把手機扔給楚響:“你家地址告訴她?!?/br> * 趙蘇的爸媽離開南城的時候,他7歲。 趙家在南城北條大街,山的那頭,不靠海。爺爺奶奶是謙謙讀書人,儒雅翩翩,對趙蘇也是及其寵愛的。 “趙蘇”取自父母雙方的姓。這種取名的方式在南城還算常見,父母離家,成為留守兒童,這種生活也是常態(tài)。 多半因為家族文化,他從小就乖巧有禮,書生氣十足。跟在趙老爺子后面,神態(tài)神情都學的有模有樣的。 活脫脫就像古代科舉里走出來的小狀元。 同齡的孩子都覺得新奇,特別喜歡跟在他后面聽他講故事,也不知道呀呀作語講的什么,就是看他搖頭晃腦的勁兒,特別好笑。 7歲,是個很為難的年紀。 說不懂事兒吧,確實不懂事,才剛剛開始記事。 可記下來的事卻能留一輩子。 趙蘇的父母是典型的畢業(yè)之后回到南城發(fā)展最后失敗的例子。 他們堅持了七年。算是長的。 南城的孩子大多從小就不在父母身邊,長大之后發(fā)現(xiàn),其他人也沒有,就不會有落差對比,自然不會有情緒。 可趙蘇又有些不一樣。因為他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 趙家兩位離開的時候,坐的就是港口的輪船,那時候南城還沒有對外的其他運輸設施。只能先去b市,然后轉(zhuǎn)乘。 一家全都去了港口送行。小趙蘇以為是去玩兒,一路蹦蹦跳跳的。那時候,從山那邊的北條大街來到這邊的海邊,對孩子來說就是禮物。 輪船起航的時候,趙老爺子把他招呼到自己懷里,讓他沖著遠去的輪船招手拜拜。 他不聽,推開了又蹲在淺灘上累沙子。如果趙蘇知道這是最后一面,他想至少他會好好說聲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