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先生三托出茅廬
茅屋里的書童揉了揉眼睛醒了過來,儼然不知自己已睡了多久,他睡眼惺忪的看著眼前的先生。 白衣羽扇,儀表堂堂,君子風(fēng)度,儒生風(fēng)雅。 ”看來,你作了大夢啊,春秋大夢?”那先生也不多看他一眼,只是背著身子自顧自的說道。 ”先生,我……我是!”書童難受的拍著自己的腦袋,卻是什么都想不起來,好似記憶里的東西被憑空挖了去一般。 ”無妨,有人來了,你替我接,這些日子少不了他們的叨擾,你一定要好生招待!”先生說話柔柔的,卻又好似將一切都裝在了言談之內(nèi),大家風(fēng)度。 ”哦!”書童不再多想其它,起身走出茅屋去。 屋外是一小庭院,木格草做,卻又在山水之間,好不雅致,可見這先生定是一位歸隱山林的奇才。 山清水秀,鳥鳴聲靈,書童的心情剛沉浸在這山水畫里,就被外面的敲門聲吵亂了,想也是一位大漢的聲音,”喂喂,快快開門,我家兄長前來拜見,諸葛孔明!” ”諸葛孔明……”書童心里忽的一念,這是丞相? 可不自覺的還是打開了柵欄,向外探出頭去,”今日先生不在,前去拜會友人,各位來日再來一敘吧!” 那大耳之人倒是眼波如何,連忙道”正是,正是,敢問孔明先生何日探友人歸來?” 書童心想,這人還真是有些禮數(shù),身旁的紅臉長旭的大丈夫莫非就是關(guān)云長,關(guān)二爺?那這位扣門的想必一定就是張三爺。 不對,不對,為什么自己的腦子里,在不斷的蹦出許多東西,偏一想又什么都不記得,還總是想要不停的吐槽。 ”許是幾日,許是幾月,有時遇上心致來時,或是山洪暴雨,我家先生也是半年不歸的!”他不自覺的說出了此話,轉(zhuǎn)念一想還真是些個sao語。 ”你家先生倒是好活,這亂世里的孤兒老母,九州災(zāi)民怎地?”黑臉的大漢不爽道,卻被長耳之人勸下。 這一日后,書童每天在茅屋內(nèi)看著一屋子的書,也不知看了多少,記得多少,只是長聽先生說義,十分有趣,有一天的落日時分他問出了自己壓在心底許久的疑惑”先生,你常自比管仲樂毅,說人要淡泊明志,可如今群雄并起,民不聊生,你為何還要躲在這茅屋之內(nèi),做個縮頭烏龜!” 先生只是笑了笑,并未回答,反而指著平鋪開來的竹簡道”上一次我們將鼎有三足,然如今天下亦可三分,你還記否?” 半月后,這三日又來拜訪,這一日輕扣門環(huán),許久,書童正要開門,卻聽到有人言”兄長乃是中山靖王之后,皇室宗親,是當(dāng)今天子的皇叔,這諸葛亮怎敢如此無禮,不如你們我兄弟二人將這廝綁了去!” ”三位,可是又來尋我家先生的?只可惜,我家先生前日里托人捎來了家信,說是那邊桃花正好,美酒也香,要多待些時日!”書童撒著慌卻也臉不紅心不跳的,他偶爾還會心里嘀咕,若是從前,他說不定還會笑出聲,從前,他連睡醒前做過什么都忘了,哪來的從前。 大耳之人果真氣度不凡,未曾氣惱半分就帶走了兩位暴怒的兄弟,還禮貌道”若是孔明先生觀賞桃花歸來,一定要告知!” 書童心想,先生只是不想見你們而已,哪有那么多說辭,又何必強(qiáng)人所難,只是他恰巧回頭時卻看到了先生臉上透露的擔(dān)憂之情。 這一夜,有個老先生前來找小先生喝酒,那老先生一直嘰嘰咕咕的說著一些書童也聽不懂的詞匯,大致就是幾個詞,什么錢小寧,大魔王,神座沉睡,人有自我封閉的保護(hù)功能…… 末了,老先生還遞給了書童一個筆記,揚(yáng)言看誰不爽寫上名字,再輔之理由,此人必死。 好殺人器件,即是這樣的話,老先生為什么不寫上所有亂臣賊子的名字,還一個萬世太平,書童心想。 一個月后,鵝毛大雪已經(jīng)不知在山中下了幾日,這樣的時分,山路也被封了,書童想要開門賞雪,卻被一人擋住,那人就要沖入茅屋,書童連忙解釋道,”先生正在午睡,打擾不得?” 先生終是回應(yīng)了”無妨,即是劉皇叔,亮已久仰大名,有失遠(yuǎn)迎,請到茅舍一聚!” 書童詫異的看著先生,卻見先生走到了他的面前,再一看時間都仿佛停止,雪不落,水不流,人不動,天地之間,唯有先生與他。 ”我教你的天文地理,政治兵法還記得嗎?”先生笑道,已為書童束冠。 ”我告你的三分天下可莫要忘了?”先生還在笑著,書童身添白衣,手里一把羽扇。 ”我的奇門遁甲,機(jī)關(guān)算術(shù)你也當(dāng)記得!”先生再次囑托道,卻是心中擔(dān)憂。 ”先生何意?”書童心中有個家伙在注視著這世界,久久沒有動響。 先生捏了捏他的臉道”三個月前,有個剩半條命的人闖入了院子,他一直唧唧歪歪的說著一堆我也不懂的話,不過那一夜他發(fā)顫的告訴我說,他不想要去一直一直毀滅了,他害怕一個人,他想要做一個救世主,去守護(hù)很多人!” ”他呀,睡了很久很久,再醒來就成了個呆子,做了我書童,還一口一個先生的叫,現(xiàn)在你也該醒了,既然你要守護(hù)很多人那就用我教你的一切去試試吧!”先生輕聲細(xì)語,唯怕書童受驚。 ”可是,先生,我這樣貌不是你啊!”此刻這書童已是錢小寧,這一次他的路角色是救世主。 ”這天下的是非之人,自來只看表面,所謂美人看皮不看骨,丈夫觀語不觀心!說什么不同,若不看靈性魂魄就都是一個模子里的臭模樣!”先生抬起鋤頭變出門而去。 時間流逝重歸,錢小寧迎著皇叔入屋,深明大義,定下三分天下之策,這馬兒一牽就要離開茅廬。 那茅廬外正有一童子在忙著覆雪埋種,還抬頭看了眼馬上的錢小寧,笑道”先生這一去可要當(dāng)心啦,要護(hù)的,為的是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