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節(jié)
路邊縮著的難民感受到了趙含章的體貼,有板車來不及完全拖到路邊,她也只是扯著馬避開,沒有發(fā)火,沒有殺人,更沒有搶掠。 這才有人注意到“趙”字大旗,麻木的臉上不由露出笑容,使勁地沖她招手,不懼灰塵,大叫著“大將軍”。 趙含章瞥眼看見,心中好似流過一陣暖流,倉促間和他們揮了揮手便帶騎兵經(jīng)過。 軍隊經(jīng)過難民身側(cè),村莊和城鎮(zhèn),果然如傳言中所言,趙家軍秋毫無犯,消息比趙家軍的行進速度更快的傳開,于是再遇到難民,撒腿跑的人就少了,絕大多數(shù)人都只避到路邊,目送他們經(jīng)過。 走在路上的明預(yù)聽到這個消息,不由咧開嘴笑了笑,和左右道:“使君速度倒快,看來上谷郡談判很順利,我們不如在此等候,和大軍一起回程?!?/br> 左右道:“此時是有了消息,但等大軍趕上恐怕還要幾天,我們已近蒙縣,不如先回去?” 明預(yù)正考慮呢,突然感覺到地面震動,他臉色微變,脊背一寒,問道:“什么動靜?” 他的親衛(wèi)立即趴在地上聽,然后跳起來道:“有騎兵,且數(shù)量不少,聽動靜在三千數(shù)以上?!?/br> 明預(yù)不可置信,“快要靠近豫州了,哪來來的這樣多不知來歷的騎兵?” 領(lǐng)頭的參將程達跑過來道:“請先生暫避。” 一邊說,一邊組織全軍防御,這騎兵來得太快,他們還不知是敵是友呢,先謹慎點。 不過,程達心臟怦怦跳,有點害怕。 因為他們這一支隊伍,士兵只有千來人,余下的全是后勤、文吏,以及需要帶回豫州的一些文書、輜重、棺槨…… 不錯,趙仲輿和趙濟的棺槨,還有好些名臣的棺槨都要和皇帝的棺槨一起送回豫州去。 明預(yù)當初沒有跟著趙含章去上谷郡談判,他和后勤、文吏們先行一步回豫州,就是因為這些東西太多,人也多,他們這些人大多是做文職工作的,雖然上馬騎射也不成問題吧,可基本用不上他們。 他們跟著趙含章是因為全國各地的消息匯總過來需要趙含章處理,所以他們這一支隊伍相當于半個小朝廷。 為了減少糧草消耗等問題,他們才沒有跟著趙含章去上谷郡,而是跟著明預(yù)先回豫州。 沒想到一路平安,卻在快進豫州時發(fā)生意外。 所有人都戒備不已,然后他們就看到路盡頭先出現(xiàn)一騎,還沒等他們看清人呢,就看到了飄揚的“趙”字旗,明預(yù)神色一松,程達更是眼睛一亮,立即讓隊伍有序的退到兩邊。 隨著騎兵隊伍靠近,程達已經(jīng)認出馬上的趙含章,于是扯開笑容就要迎接,趙含章卻只避讓到一邊,然后揮揮手讓趙寬帶人繼續(xù)前進。 趙寬沒有停留,只是壓了壓速度帶著大軍通過。 明預(yù)在看到他們一人雙騎時便自覺不好,所以趙含章一停下,他立即問,“可是豫州出事了?” 趙含章頓了一下后道:“沒有,是蓚縣有亂軍,不過已經(jīng)平定了。” 明預(yù)他們十天前經(jīng)過武邑縣,還在信都停留了兩天收集冀州郡縣的信息,然后才繼續(xù)南行,并不知道身后的蓚縣叛亂的事,聞言心中一緊,問道:“死傷嚴重嗎?” 趙含章安撫他道:“還好,他們降的快,只是蓚縣和鄆城兩位縣令都殉城了?!?/br> 明預(yù)知道他們,選人時是他和趙含章一起考校的人,一個叫趙甲適,一個叫趙乙誠,皆是學(xué)堂里很出色的學(xué)生,且他們是育善堂出身,對趙含章忠心耿耿。 明預(yù)聞言心情有些不好,同時反應(yīng)過來,“此事莫非是有心人挑撥,使君怕豫州也出事嗎?” 趙含章點頭道:“為了攻打幽州和平定匈奴,大軍在外,豫州此時只有一支趙家軍。” 明預(yù)道:“還有荀修的荀家軍呢,使君在豫州名聲極好,趙氏又經(jīng)營多年,就算一時有人挑撥造反,也定打不到陛下跟前。” 趙含章沉著臉沒說話。 明預(yù)略一思索便一驚,心頭一悚,低聲道:“難道是荀修……” 趙含章道:“我要先走一步了,先生慢行?!?/br> 明預(yù)哪里還有心情慢行啊,當即從隊伍中扯了一匹馬道:“使君,我與你同行回去?!?/br> 趙含章道:“我們是一馬雙騎,路上不做停留,直接換馬,先生單馬跟不上我們的速度?!?/br> 明預(yù)立即把隨從的馬也給搶了,道:“我也是雙馬” 明預(yù)的隨從不由著急,左右轉(zhuǎn)了轉(zhuǎn),發(fā)現(xiàn)他找不到合適的馬。 因為他們這里都是拉東西的駑馬,除了幾個人有自己的馬外,其余人不是擠在牛車和駑馬車上,就是靠著兩條腿。 這也是他們行軍速度這么慢的原因之一。 明預(yù)上馬,和著急的隨從道:“你與大軍同行吧?!?/br> 說罷,拉著馬就去追趙含章。 趙含章追上大部隊,明預(yù)也打馬跟上,在旁邊扯著嗓子問她,“使君可派人回去通知了?” 趙含章:“已先一步派信使回去?!?/br> 荀修沒有這個心思最好,他們可以防備其他人;若是有,希望信使能夠早一步,讓荀修知道她就要回來了,好忌憚一二,不要拿自己的命來試探。 可惜,信使還是慢了一步。 第965章 趙申 此時,荀修正帶著荀家軍攻打蒙縣的一個宅子,這里是小皇帝的居所,也是朝廷的臨時辦事處,趙銘等人都在里面。 與此同時,一支由游俠和流民組成的隊伍也到了蒙縣城門外,趙申正要讓隨從去城門口找人溝通,亮明身份,他好帶著朋友進城去。 突然,一支百人隊伍靠近城門,突然拔刀砍向看守城門的人,進出城門的百姓驚叫一聲,立即驚恐的四散開來。 趙申目光一凝,臉色頓時一沉。 隨從也嚇了一跳,當即問道:“郎君,這是有人作亂還是……都穿著差不多的盔甲,我們幫哪邊?” 要幫的吧,畢竟這是豫州,是趙家軍的地盤,他們一路艱險從蜀地到荊州,一路被趕著從揚州到徐州,又經(jīng)過兗州,為的不就是回來襄助趙家軍嗎? 趙申立即摸出懷里的龜殼,沉著臉起了一卦,龜殼一落地,他只掃了一眼便伸手掏起塞進懷里,然后刷的一下抽出長劍來,沖著城門口大聲喊道:“兄弟們,城中有人作亂,隨我沖啊——” 最后他才喊道:“給我殺頭盔上有紅色布條的人,殺啊——” 他身后稀散的隊伍立即一振,拿起各式武器,跟著哇哇叫著“殺啊——”便沖殺過去—— 看守城門的施校尉看到荀家軍的荀平領(lǐng)著一隊人馬過來,似乎在巡邏,他心中冷哼一聲,面上卻擠出笑容,正要上前和他打招呼。 郡守說了,大將軍回來前要以和為貴,荀盛被郡守處決,荀修和荀家軍有怨氣,這都要等大將軍回來才好處理,他們就忍一忍這口氣。 結(jié)果他才上前幾步,荀平突然抽出刀來,他眼睛瞬間瞪圓,立即便跟著抽出刀來,大喝一聲,“堅守城門!” 話音未落,荀家軍來的這一隊人馬已經(jīng)朝他們砍殺過來。 趙家軍對他們沒有防備,動作慢了一瞬,就這一瞬便處于劣勢。 但施校尉很快找到節(jié)奏,大喝一聲道:“結(jié)陣,三人陣,給我把他們殺回去!” 有些混亂的趙家軍很快找到主心骨,聞言快速的和身邊的人結(jié)成陣,不過三十息的功夫,他們勉強抗住了荀家軍的進攻,同時在慢慢找回節(jié)奏。 正在此時,又有一支隊伍從城內(nèi)疾馳而來,施校尉抽空看了一眼,心中一涼,那是荀家軍。 荀家軍援軍到,正在施校尉咬牙要以命守門時,突然城門外一片喊殺聲。 他心中一悚,以為是荀家軍要搞里外呼應(yīng),他一腳將身前的人踢開,一刀殺了,正要回頭迎敵,為首的一個落魄青年已經(jīng)越過他,直接一劍砍向荀平。 連著砍了兩刀,哦,不,是兩劍以后,青年手中的劍一轉(zhuǎn),轉(zhuǎn)身躲過攻擊捧起劍看了一眼后道:“失敬,失敬,這不是刀,而是劍。” 說罷,他的劍微微垂下,再抬起時便靈巧如龍,身姿如猿猴般閃轉(zhuǎn)騰挪,劍也不知如何動的,他越過荀平時劍刃從他的脖子上劃過…… 施校尉瞪大了眼睛,見他帶來的人呼啦啦的從城外沖進來,直接就迎著荀家軍殺去,因為人數(shù)眾多,趙家軍這一方瞬間就占了優(yōu)勢。 他們快速拿下兩隊荀家軍,重新將城門奪回。 雖然剛剛并肩作戰(zhàn)過,但施校尉也不敢相信青年,一邊讓人去通知郡守荀家軍造反了,一邊盯著青年這一行人,“你們是誰?” 看他們衣衫襤褸的,似乎是流民軍。 但青年姿態(tài)從容,眼睛清亮,又不像是流民,倒有種世家公子的恣意,施校尉看著看著,覺得他很眼熟。 趙申就不是會賣關(guān)子的人,聽問,當即道:“在下趙申,家父名諱銘?!?/br> 施校尉就在腦子里慢吞吞的換算,名諱銘,那就是叫銘了,又姓趙,趙銘唄…… 他反應(yīng)過來,眼睛微微瞪大,上下打量過他后問,“有何憑證呢?” 一個更亂糟糟的青年扛著刀從后面擠進來,喊道:“憑證在我這兒?!?/br> 他在懷里掏了掏,掏出一張紙給他看。 這是一張路引,實在沒想到,這年代了還有人用路引,自天下大亂后,這東西名存實亡,誰還看路引出門??? 不過施校尉還是接過來看,上面有趙申的身份信息。 路引嘛,戶籍上有的,上面都有,還有趙申的樣貌描寫。 不過趙申離家時才十四歲,這一走就是五六年,樣貌已大不相同,至少上面寫的,膚白,眼大,眉如遠山他是沒看出來的。 他就覺得眼前的人膚黑,眼睛明亮,眉如利劍,胡子拉碴,頭發(fā)散落…… 但別說,細看,還真有些像郡守。 于是施校尉將路引還給他,抱拳道:“末將拜見郎君?!?/br> 趙申也沒覺得他的拜見有什么不對,揮了揮手道:“不必客套了,這是怎么回事,城中有人作亂?” 他一臉驚訝,“不是說我們趙家軍極其利害,三meimei德高望重嗎,為何城中會有人作亂?” 施校尉快速的解釋了一下他們和荀家軍的恩怨,“前不久荀將軍對陣石軍時重傷昏迷,荀家軍不聽軍令私自撤退,郡守大怒,斬了荀盛,從那以后荀家軍便頗多怨氣,加上前段時間大將軍收降了石軍……” 趙申并不知道荀盛是誰,但不妨礙他理解這一長串的講解,搞了半天,這還是他爹的鍋。 趙申當即問道:“城中有多少荀家軍,有多少趙家軍?” 施校尉道:“趙家軍一萬,荀家軍也只有一萬,但城外有荀家軍三萬多?!?/br> 趙申:“各處城門是誰看守的?” “都是我們趙家軍看守,”施校尉頓了頓后道:“本來是荀家軍看守兩個城門,趙家軍看守兩個城門的,但自從荀將軍醒來,郡守便做了調(diào)整?!?/br> 看來他爹還是有所防備的,但是…… 趙申當即道:“立即選出三十人來,三人為一隊,拿上令信,命其他三個城門立即關(guān)閉,不許進出,余下七隊,分往寧陵、睢縣、武平和陳縣求援,要快!” 說罷,他舉起長劍,對他身后衣衫襤褸的眾人道:“兄弟們,你們跟著我一路從蜀地奔波到此,不就是想建功立業(yè)嗎?今日,你們建功立業(yè)的機會到了!” 第966章 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