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節(jié)
嚴懿嘴快,“不會,我可受不了整天坐在蒲團上念經!” 素波也趕緊道:“我也不會,因為我喜歡吃rou!” 真應該讓慧心師太來聽一聽,她認為心性好的人就是這樣想的。但的確,自己其實也不喜歡青燈禮佛,也愛吃美味的食物,但回絕時卻不會如此直接地說出來??磥碓谶^去的十年里,自己失去的是率真。 由此薛清又想了開去,自己為什么不愿意出家?當然絕不只是不喜歡念經、愛吃rou之類的理由。自己還是希望有那么一天的吧,盡管幾乎不可能了。 車聲轔轔,素波和嚴懿熱熱鬧鬧地說了一會兒話便都困了,靠著車廂打瞌睡,薛清也和上了雙目,但是她心里卻沒有一刻停止了翻騰。 車子突然慢了下來,就聽馮律在外面問道:“河間王妃的車駕就在前面,我們是不是超過去?” 薛清想也沒想地道:“超!” 素波和嚴懿也都醒了,一同瞪大眼睛看薛清,“薛jiejie,我們支持你!”剛才報復河間王妃的時候薛清是不贊同的,現在她竟這么快就轉了性子,但是她們都絕對支持! 河間王妃的隊伍來時特別拉風,現在就遜色多了,把那些受驚了的西域名馬追回來并不是容易的事,隨從們個個鬢發(fā)散亂,華麗的衣裳上沾滿了泥巴和青草,大約還有不少的馬沒有及時追回,便兩人一騎趕路,簡直就像一隊打敗了仗的游兵散勇,早沒了早上的神氣。 所以呢,膠東王府的車隊整齊而又堅定地從他們身邊走了過去,路過河間王妃那輛華蓋朱輪車時,素波便同嚴懿笑了起來,早上時河間王妃就冷笑來著。不想薛清也高聲大笑,比她們倆的笑聲還響。 膠東王府的車駕過后,留下的便是一串串銀鈴般的聲音。 就聽身后一個尖利的聲音傳了過來,“我知道是你們干的!” “知道又有什么用?你們有證據嗎?”素波和嚴懿又一同笑了起來,“沒有證據我們什么也不會承認的!” 薛清也大笑道:“河間王妃現在愁回去怎么交待呢!”但這還不算完,接著自己還要找上門去。 快馬輕車,素波回到王府時膠東王和留福還沒有回來,她一點也不累,精神又好,立即就做了豆腐皮包子。可她并沒有完全按冷月庵的餡心,而是加了蝦仁、瑤柱等海鮮,然后也將春韭整根加入餡中,留下一端放在包子收口處,估量著火候,將春韭抽了出來,雖然沒能全部成功,但也成了大半,一時十分自得,“我還真有做名廚的天份呀!” “小的早看出王妃有名廚的天份了!”留福說著從后面伸過頭來,“果然是冷月庵的豆腐皮包子!” 素波笑吟吟地把包子端到桌上,“這是我自己做的?!?/br> 還沒有嘗到留福就十分肯定,“一定比冷月庵的還好吃!” 的確,加了許多好料的包子自然比素齋味道更豐富,更有層次,春韭的辛香特別配蝦仁、瑤柱的鮮味,膠東王與留福吃得好開心。素波就一面咬著包子一面講著蕭美人的傳奇,還有今天遇到的種種事情,最后告訴他們,“我本想在冷月庵里給你們打包帶回幾屜的。但是,我的運氣可真好,慧心師太把做包子的秘密告訴了我,所以我就決定回來自己試一試,果然成功了!” 膠東王就笑了。 留福忍不住說:“我們今天運氣也好,皇上命我們王爺接管文瀾閣了!” 第104章 輾轉反側 素波就是再不懂朝中之事, 也明白主管文瀾閣要比在宗正寺里修玉牒要重要, 不, 應該是重要許多許多。 新朝初立,差不多所有的學者、所有的書籍都集中在文瀾閣,可以說掌握著整個帝國的文化命脈,素波不知道用前世的什么單位來相比合適,總之就是非常非常地重要了! 如今,這么重要的責任就壓在小美男的身上了。 可是素波這一次并沒有擔心,因為文瀾閣太適合小美男了。他雖然有些小小的問題,但是在讀書學習上卻是天才,想當初他可是一入文瀾閣就得到了薛大儒的青眼, 然后傳出了才名, 自己教導他時也常被他讀書的本事驚呆。如今,他先前癡傻的名聲似乎很少聽到有人提及, 大家都說他是一個好學、聰穎、賢明、公正的王爺。 由這樣的一代賢王管著文瀾閣真的很好, 素波很滿意, “王爺運氣是好!到了文瀾閣里與大家在一起讀書修書, 再不必再參與到皇家家譜的那些亂事多好呀,而且還顯得特別高尚呢?!比缓笏陀帜X補了一下, “一定是諸位皇子們都嫌文瀾閣太沉悶,整天對著的不是書本就是老學究,所以皇上才把這個差使給了我們王爺,也算是人盡其材?!?/br> 嗯,也只有王妃會這樣想, 因為她的心思都用在豆腐皮包子上去了,反而于朝局竟一無所知。 文瀾閣的重要,在一兩年前就突顯出來了,當時鄧家一派的人便有人提議由太子自陸相手中接管,皇上也是贊同的。只是文瀾閣原本是陸相提議創(chuàng)建,所藏書籍大半為陸相自戰(zhàn)火中保下來的,更主要的是朝中及閣中的儒生們沒有一個愿意與鄧家有一點關系,當年鄧家割據一方時曾對讀書人大開殺戒,進京時又燒了許多典籍,現在鄧家的外甥想沾指文瀾閣哪里那樣容易?就是皇上也不好硬壓著天下的讀書人,因此這提議很快就無聲無息了。 今年寒食節(jié),長沙王重提此事,這一次陸相也道自己公務繁忙無暇顧及文瀾閣表示了贊同,倒是皇上沒有點頭,只讓長沙王去了少府。說到底,皇上還是想太子接了文瀾閣。畢竟想天下大治,沒有儒生們誠心擁戴的儲君地位總有些尷尬。 皇上越是重視文人,文瀾閣主事之爭就越發(fā)激烈起來。幾個皇子明著向皇上表白自己尊儒重道,暗里相互使絆子,已經打了好幾個月的架,王爺之所以沒有陪王妃去冷月庵,就是因為這幾日正是最關鍵的時候。 老謀深算的陸相早已經打算要將長沙王扶到文瀾閣,此時借著太子出征的機會一步步地鋪墊:先是再三陳述他已經無力主管文瀾閣諸多事務,又有光祿勛張宗等人出來上奏示意證明河間王、江都王一向偏重武學,不適合主管文瀾閣個修書。在他們看來,長沙王接手文瀾客就是理所當然的。 可是,鄧家一系的皇子豈能放棄?雖然文瀾閣的儒者們對鄧家一向沒有好感,但是朝中鄧家的勢力還是很強大的,豈容陸相想將文瀾閣變成他的禁臠?在他們看來,太子雖不在朝中,但河間王也可以接任文瀾閣。 就在爭論最激烈的時候,膠東王太傅上表,犀利地指出如今太子不在朝中,諸皇子中唯有膠東王的才學足夠執(zhí)掌文瀾閣。 當時大殿上的場面實在是精彩,陸相一系和鄧太尉一系全都呆住了,整個殿內一片沉寂,然后以御史大夫嚴正為首的幾位大臣們紛紛站出來附議支持,皇上想了許久還是應允了。 想到當時的情形,留福依然興奮得坐不下,這可真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呀!不,應該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王爺在朝中完全沒有自己的勢力,從文瀾閣之爭開始就謀劃著借丞相與太尉的矛盾脫穎而出,如今一朝實現。 兩年前從宮里走出來時,至少留福是萬萬沒有想到王爺會有如此的進境。他好想向王妃講一講文瀾閣有多重要,而王爺得了這個位置又有多不容易,而將來文瀾閣又能將王爺推到多高的地位。 留福才要再開口,就遇到了王爺的目光,將就要脫口而出的話收了回去,笑著上前給王爺和王妃布菜,“王妃說的不錯,王爺在文瀾閣里清清靜靜的再好不過了?!?/br> 素波就笑,向膠東王說:“好像有一句詩是這樣說的,‘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春夏與秋冬?!鯛斠院缶瓦@樣,在文瀾閣里讀書修書,不管外面的風風雨雨。” 留??粗鯛敵练€(wěn)地點了點頭,心也慢慢靜下來。既然促成王爺成功接管文瀾閣的最大功臣能不知道文瀾閣的重要性,不以為然地把文瀾閣當成一個平常的書齋,那么自己又何必激動得心怦怦跳得都蹦出來一般的呢? 是的,王妃為王爺進入文瀾閣做出了最大的貢獻,不只王爺這樣總結,就是一心偏著王爺的留福也十分認可。 當時王爺不為了弄些吃食去了還沒有成為王妃的徐家小姐那里,無意間得到了幾根刻了字的竹簡,受到啟發(fā)想出了印書的辦法——期間經歷了說服服那些堅持古法不能改的酸儒們,又費了許多心思將印書真正做了出來,當然還要有與許衍搶奪功勞,最后王爺全贏了,如今天下傳誦的經書都是用這樣的方法刻出來的,真是一舉成名天下知,從根本上奠定了王爺在天下讀書人心目中的地位。 還有,薛大儒之所以選擇支持膠東王有王妃與薛家小姐關系融洽的因素;支持王爺入主文瀾閣,并在廷議中起了決定性作用的御史大夫,也是因為王妃的為人有對膠東王府有極好的印象。 王妃表面看起來不似太子妃、河間王妃、長沙王妃一般出身顯貴,能成為夫君的助力,但其實她的為人就有如春風一般能溫暖人心,不經意間為膠東王府拉了許多人緣,就是皇上也對王妃十分喜歡。正好彌補了王爺一向過于冷淡的性子。 王妃就這樣很好。 也免得她知道了反而會擔心王爺。 可是留福就是想到了,也很難能像像王爺一樣完全不露聲色,不管是用餐還是之后服侍筆墨、打點洗漱,他都顯得特別快活,動作也輕盈。 素波看出來了,就笑他,“在家里高興也就算了,明天隨著王爺去文瀾閣時壓著點兒,別讓人看了笑話?!?/br> 比起八風不動的王爺和不知實情的王妃,自己的確太輕浮了。留??粗鯛斞劾锔〕龅囊唤z笑意面露赧色,自己什么時候能比得上王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本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