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jié)
既然皇家如此,徐家跟著學樣倒是沒錯的。 進了屋子,素波最擔心的就是膠東王被叔父和何老先生看出問題,因此便坐在他身邊守著。不想她是白擔心了,膠東王皮相好,只坐在那里就有模有樣的,他身份又高貴,誰也不敢上前說笑,因此先入為主就生了敬畏之心。而且他雖然很少開口,但卻能在叔父和何老先生說起學問中偶爾插上一句圣賢之語什么的,更讓人無端地景仰了。沒一會兒,叔父便將他一向寶貝得緊的幾部藏書捧了出來,這原是他自江陰帶出來的,一路不論逃難怎么艱難都沒丟下一點兒,平日也不許素波亂動的。 可是他卻舍得給膠東王看! 也不怪叔父和何老先生被騙了,膠東王今天真是特別的乖,他坐得端端正正,英俊的臉龐帶著一絲微笑,沉靜而恬淡,烏黑黑的眼睛一直落在書本上,多么聰明謙和好學的一個皇子呀! 素波聽著叔父十分感念地道:“皇上真是圣明,將徐家故宅還回,又加封老夫為散佚大夫,如今老夫唯盡心竭力以報皇恩?!?/br> 何老先生亦道:“如今本朝已經過了草創(chuàng)之時蒙昧混亂之時,特別是前些時候皇上抄斬了搶占徐家舊宅的那伙子貪贓枉法之徒,同時又有上百家追回了被侵占的田舍房產,京城肅然清明;而朝中在丞相、太尉之外又曾設了御史大夫,可以風聞奏事,亦能糾查百官,政務日漸有序。天下安寧,百姓休養(yǎng)生息,再不復先前篳路藍縷、萬里無雞鳴的慘狀了?!?/br> 膠東王便微微頜首,十分高端大氣,他看起來真是好有欺騙性??!素波悄悄搖了搖頭,便轉身出了屋子,膠東王雖然有問題,但是他在這方面是神童。這里又有留福照料,自己不如與何老太太說說話。 何老太太正在廚房,素波見她帶著一個婢女正在整治酒菜就奇怪地問:“廚娘呢?怎么你們親自做菜?” 說起此事,何老太太便很生氣,“我將廚娘趕走了!” 第45章 儲香保味 徐家人口簡單, 當日搬到徐宅時加上何老先生和何老太太也不過四個人,因此老太太作主買下人時只要了一個廚娘, 但平日卻完全夠用了。而且那廚娘, 的確挑得好, 做菜的手段相當不錯, 素波在家里時就很喜歡吃她的做的菜, 只是因為出嫁在即老太太一直盯著她備嫁, 倒沒有時間多來往,此時就可惜道:“她手藝很好的,我吃著她做的菜,倒比相府精舍的廚師都不差。” 何老太太性子一向溫和,但是她畢竟是世家出身, 年輕時管過上百人的何家,因此也是有脾氣的,不道:“手藝再好,也要遵從家里的規(guī)矩, 她那樣的人,我是不敢用的, 且我把話放在這里,這個廚娘早晚是要出事的!” 素波就趕緊問:“什么事這樣嚴重?” 婢女就陪著笑說:“先前我們都說膠東王未必隨著王妃回門,可老太太說王爺必回來的,因此昨日就帶著我們在各處鋪子里訂了許多山珍海味,又將所有的醬味調料皆買了新的,只說王爺王妃千金貴體, 家里的宴席必要潔凈。不想燉湯時廚娘不知從哪里悄悄拿了一包調味料想悄悄加進去,被老太太看到了,一氣之下便將人趕走了,連那燉了一夜的老湯都扔了!” 何老太太還在生氣,就道:“我原說了,要用什么,我們一同去買了新的,她明明答應了,卻暗地里拿舊的哄我,我豈是容易被人騙了的!” 原來是這么一點兒小事兒,素波就道:“也許那調味料是廚娘的家傳絕技,不愿意讓別人知道,因此才偷偷拿出來的?!焙孟袼犨^有個名廚就是自己配了調料,就是上央視的美食節(jié)目也不肯說明配料。 婢女就小聲說:“廚娘也后悔了的,又再三說那調料其實沒什么,只是家里有規(guī)矩,傳媳不傳女,不能告訴外人,才悄悄拿出來用的?!?/br> “難道我冀州何家的人還會貪她家傳的食料?”何老太太固執(zhí)起來是誰也勸不動的,“沒了廚娘難不成就不辦席了?你們是不是以為我不會做菜?其實我們冀州何家有許多家傳菜譜的,今天我自己來做酒席,絕不會差!” 素波瞧著何老太太鼓著嘴的樣子十分可愛,知她是為了自己好。還在自己沒嫁的時候,她就再三告訴自己到了王府所有的一切都要特別謹慎,如今自己帶了膠東王回門,她更是小心到了極點,只怕膠東王有點點的意外。其實素波覺得她有些過了,就像叔父和何家老夫妻給自己行禮一樣,他們太把皇權當成一回事了,其實呢,皇家的人也是人呀! 但是,這樣的實話是不能說的,他們從來不認為人人平等,因此素波就順著老太太的話說:“可不是,我吃過老太太燉的湯,特別的鮮!” “只是現(xiàn)在時間有些晚了,來不及再燉一鍋湯了?!?/br> 素波也蠻可惜扔掉的一鍋湯,老太太一定是夜里都沒怎么睡的看火候,要么怎么廚娘加點調料都能被她發(fā)現(xiàn)呢? 何老太太看出她對自己如此的嚴厲不以為然,就說:“你們都小,不知道的事情多著呢。當年我們家鄉(xiāng)那邊一個世家,女婿回門,家里擺宴,主人忙著招呼嬌客,便在廚房那處疏忽了,偏家里的老廚子病了,換了新人,弄得不潔凈,結果新姑父用了酒菜就開始拉肚子,病勢越來越嚴重,沒兩天竟過世了!兩家從此成了仇家,最可憐的就是新嫁娘,想守節(jié)婆家不許她留下,回娘家也難堪,后來竟自盡了結?!?/br> 事情雖然是真的,但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少見了。素波就見婢女正向福兒和壽兒吐舌頭便知道她一定聽老太太嘮叨幾回了,只得點頭道:“老太太說的原本一點也不錯?!?/br> 可是,老太太雖然發(fā)出了豪言壯語,但其實廚房的活她沒真正干過,對著這許多的食材頗有些力不從心,那婢女也沒做過廚房的事,手生得很。 素波轉了一圈,看看案上的山珍海味,再看看地上一排紹興老酒,靈機一動,自己倒可以做一樣特別的菜!從被封為膠東王妃后,素波就很少有機會到廚房,更沒做過什么菜了,因為叔父和老太太不許呀! 今天她手癢得不成,又正能解了娘家的急,就道:“只你們兩人定然來不及了,我?guī)Ц汉蛪蹆簬兔Π??!?/br> 何老太太竟然一口答應了,“好?!彼m然覺得王妃喜歡做菜有失身份,但是偶一為之卻沒什么,尤其眼見著今天中午酒宴未必能及時,她眼下心里已經急了,而她又知道素波是真會做的。 素波一聲歡呼,“看我的吧!”讓何老太太幫著她捆了袖子就做了起來。 雖說是要做菜,但素波卻先把墻邊的幾大壇紹酒都打開了,將酒另盛在別處,空出壇子里面只留了一點點的酒,又將豬排骨、鹿筋、羊肘、雞脯、鴨珍、鮑魚、魚翅、干貝、魚唇、魚肚、鱉裙、瑤柱、花膠、香菇、冬筍、猴頭、鴿子蛋……總之家里幾十樣山珍海味分別處理后按著一定的次序加了進去,用荷葉蓋住壇子口,上面再倒扣一個碗放在火上煨了起來。 四個壇子就并排在灶上,讓婢女看著火,素波就又蒸了饅頭,這時候的饅頭里面是要放rou餡的,但她什么也沒有放,只簡簡單單地做了饅頭,若說有些不同,主是饅頭做得大些,這樣會特別有面味兒。接著就是幾道小菜:拌銀芽,將綠豆芽去了頭尾掐成一寸長,開水略焯加上鹽醋糖一拌就好;拌黑木耳,也是水焯加調料;黃瓜切絲再一拌;量后一道更簡單,她出嫁前吃不下飯弄了些蓑衣蘿卜配飯吃,現(xiàn)在還有兩小壇,打開直接擺在盤子里就好。 何老太太就咂了咂嘴,“就這樣?”雖然王妃已經將差多所有的好料都加到了幾個大壇子中,但外面還是留有許多東西的。 素波就神秘地一笑,“這才是今天宴席的妙處——好菜都在壇子里,配的主食和菜就要越簡單越好,否則就是喧賓奪主了。” 何老太太卻半信不信的,“怎么一點香氣也沒有?”她一向長于熬湯,每次湯熬到了一定的時辰,香氣四溢,遠遠地飄了出去。 “還沒到聞香氣的時候呢!”素波篤定地說。佛跳墻,就是佛聞也會跳墻而來,怎么能沒有香氣呢?但是真正的佛跳墻做的過程講究的是儲香保味,所以選紹興老酒的壇子一是為了借酒的香味兒,另外就是要用這種大肚小口的容器將香氣蓄住,而且還要用荷葉嚴嚴蒙在壇口。是以在做的過程中,幾乎就沒有香氣泄露出來。 有的飯店宣傳本店的佛跳墻香氣如何撲鼻引人,懂行的人一聽就是噱頭,要知道佛跳墻是含蓄的,就像頂級的美女,不到了最后的時候是不會摘去面紗,艷驚四座的。 素波看著時辰,吩咐擺了酒席,外面兩席是王府的隨從、車夫和府里的下人,里面也是兩席,婢女們一處,主家一處。四壇子佛跳墻大致相同,但在食材上卻有細微的差別,畢竟不是哪一種食料都剛剛好,便會有所增減,但佛跳墻本也沒有固定的食材限制,最多的可以用幾十樣,最少的□□種東西也能做出個簡易版的。 素波先世曾吃過一次名店名廚出品,齒頰留香,余味不絕數(shù)日,心心念念不能忘記。后來她在家里做就選的簡易版,用的是小壇,也很好吃。今天這幾壇可是用了頂級食材做成,她有信心壓倒名店名廚出品! 先上的自然是四碟小菜,何老太太在徐寧和自家老先生的目光下頗覺得有些無地自容,是有些太寒酸了,就是家里來個打秋風的也不好如此簡陋。正想再解釋幾句,素波已經笑吟吟地讓兩個大漢抬上大酒壇了,“這就是今天的主菜!” 佛跳墻就在叔父、何老先生、何老太太、留福以及膠東王驚奇的目光之下撩開神秘的面紗——素波很確切地看到膠東王的目光里帶了驚奇,他其實并不是什么也不懂,否則怎么會背那么多古籍呢?因此當他看到一個大壇子被端到桌子有些吃驚也沒什么不可理解的吧。自己的菜能將問題兒童唬住,素波還是很得意的,她便輕輕地拿下扣緊壇口的蓋碗,然后將包著的荷葉輕輕打開一道細縫。 香氣驀地彌散開來,讓人猝不及防,先是酒香,接著就是不知多少層次多少滋味混雜在一起的濃香,直入心脾。這氣味簡直就是一種誘惑,素波看著大家都露出恨不得立即上前打開壇子嘗一嘗時,才將荷葉完全揭下,拿出木勺分盛出來,只見湯濃色厚,名品薈萃,這就是“福壽全,我們江陰徐家的家傳名菜!” 徐家哪里有這道菜,但是叔父早已經習慣于素波的精靈古怪,她不知又別出心裁做了新菜然后安到了徐家的食譜上,也不揭破,笑著請膠東王,“福壽雙全,正是極好的喻意,王爺請!” 其實這個菜名還真不是素波自己杜撰的,佛跳墻本名就叫福壽全,這么多上等的食材,福壽當然都全了。 第46章 忍辱負重 佛跳墻這道菜一經出現(xiàn)就引起轟動, 很快聲譽就傳遍了大江南北,成為當之無愧的中華名肴, 每每出現(xiàn)于名宴之上, 自然有道理的。 眼下素波將幾十種食材煨于一壇所做出的大菜香而不膩, 各種材料的味道既相互滲透, 味中有味, 又有各自的特點, 因為煨得久,十分軟嫩可口。 膠東王到徐家的目的之一就是吃一頓飽飯,先前看到幾碟子素菜時他是很傷心,冒著那么大的危險到了徐家,結果徐寧與何老夫子雖然有些才華, 但也不至于驚才艷絕,而盼望的大餐卻只有蘿卜、豆芽、木耳、黃瓜,還個個清湯寡水的,讓他后悔不迭, 已經決定再不來徐家了。 當然這頓飯還是要吃了再走的。 然后就見到了一個大壇子抬了上來,膠東王著實被嚇了一跳, 接著他繼續(xù)吃驚,因為從沒聞過如此的香氣,沒吃過如此的美味。他竭力控制著自己要慢些,但還是忍不住一樣樣地把各種的好東西不停地送到嘴里:鴿子蛋真好吃;鮑魚真好吃;就連他平時最討厭的鹿筋也溶入了那么多的鮮味,變得好吃極了…… 這時候送來的一盤大饅頭便也恰到好處了,如此豐富多彩的菜最適合配的就是最簡單的饅頭, 質樸的面香將醇厚的菜肴提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無以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