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jié)
駱宜修目光一利。 聰明人說話,從不需要太多言語。從留下他開始,顏舜華就打著這樣的主意! 顏舜華從一開始就打算讓他留在這里,把改造農(nóng)具之功推到他身上,助他在朝中更進(jìn)一步! 到時他在京城步步兇險,他們躲在通州怡然自樂,算盤打得可真響! 駱宜修把臉一橫,罵道:“程應(yīng)星,我在你心里就是這樣的人嗎?!”這些事他沒有出半分力,卻要他把功勞往身上攬,把他當(dāng)什么人了! 程應(yīng)星也是剛轉(zhuǎn)過彎來。 見駱宜修滿面怒容,程應(yīng)星哭笑不得地看著顏舜華,也罵道:“你這小鬼,凈給我惹麻煩。你駱先生的為人你又不是沒聽說過,他豈會愿意做占人功勞的事?” 顏舜華卻不慢不緊地問:“舅舅他也不曾參與,駱先生您為什么直接把功勞算到他頭上呢?” 駱宜修一怔。 是的,這計劃顯然是眼前這小丫頭的手筆,他卻直接把它算到沈大郎頭上。 原因很簡單,顏舜華即使得了這功勞也沒半點用處。沈大郎受嘉獎,顏舜華自然也能受益,畢竟顏舜華與沈家是一體的。 顏舜華這么一問,駱宜修徹底明白了。顏舜華是想把他和通州這邊綁到一起。 駱宜修說:“你可真放心我啊,小家伙?!?/br> 顏舜華笑了起來:“我相信先生的眼光。先生能和駱先生您當(dāng)這么久的朋友,說明駱先生您與先生一樣都是品行高潔之人?!?/br> 程應(yīng)星聞言不由捋了捋胡子。他斜眼看向駱宜修,發(fā)現(xiàn)老友也在做同樣的動作,手驀然一滯。 程應(yīng)星笑罵:“你這小丫頭,嘴巴太甜了,我得防著點,免得下回著了你的道都不知道。” 駱宜修也回過味來。顏舜華嘴巴確實甜,嗓兒更甜,一句話就把他們兩個人都夸了進(jìn)去。 駱宜修說:“我不是迂腐之人,既然你是這樣打算的,我便厚顏一回攬了這功?!?/br> 顏舜華高興地向駱宜修討書稿。 駱宜修想到自己一直被顏舜華牽著鼻子走,還是有點不痛快,刺了一句:“你不是叫我先放著嗎?” 顏舜華笑嘻嘻:“我剛才是對駱先生您使激將法嘛。若不是這樣,駱先生您怎么會跟進(jìn)來呢?” 駱宜修望向程應(yīng)星:“我算是明白你為什么總在信中訴苦了?!边@小丫頭確實難纏得緊,你明知自己被設(shè)計了,還是愿意一腳踩進(jìn)圈套里。 顏舜華驚訝地望向程應(yīng)星:“先生您還向駱先生訴苦?” 程應(yīng)星沒好氣地瞪她:“你覺得是因為誰?” 顏舜華進(jìn)書院后就沒消停過,才兩個月的光景,整個鹿鳴書院都快變成她家開的了。 關(guān)鍵是她做的事都有她的一套道理,而且成效頗為顯著,程應(yīng)星如今聽到她喊“先生”都會頭皮發(fā)麻,生怕她又提出什么讓他左右為難的主意。 顏舜華一臉認(rèn)真:“誰???一定是成金哥哥吧?我去幫您教訓(xùn)他!” 程應(yīng)星:“……” 程應(yīng)星擺擺手說:“去去去,忙你的去?!?/br> 這小丫頭打不得罵不得,還怪她不得,還是眼不看為干凈! 駱宜修在一旁笑呵呵地看著。 程應(yīng)星答應(yīng)開鹿鳴書院培育人才,但不是特別樂意把人送入朝廷。有這么個小娃兒在旁邊推動,他倒是省心了不少。 顏舜華一走,駱宜修含笑說:“這孩子不錯,有生氣,也聰明。詠絮也聰明,只是更像你一些?!?/br> 程應(yīng)星瞟了他一眼,不想和他聊這個。女兒隨他,脾氣剛直,認(rèn)定目標(biāo)就不回頭??伤妙^破血流、心灰意冷,便回通州閑居。駱宜修看似灑脫,實則比他更為固執(zhí),縱使志向難申也仍留在京城。這一點上,他們誰都別笑誰。程應(yīng)星說:“當(dāng)今圣上我不說,太子那脾性,你也要一路幫扶下去嗎?” 駱宜修沉默。 也就是只有他們兩人在,才可以這樣談?wù)撌ド虾吞?。有這樣的君主和儲君,要說不失望肯定是假的。駱宜修嘆息一聲,說:“若是你也不做,我也不做,豈不是更糟糕。” 程應(yīng)星也沉默下來。 君王不仁,苦的是百姓;君王昏庸,苦的是百姓;君王殘暴,苦的還是百姓。當(dāng)今圣上和當(dāng)今太子,怎么看都不是明君。想到寬厚英明的前太子,程應(yīng)星站起來走到窗邊,背著手看著窗外的山色。前路茫茫,他們做了可能是錯,不做也可能是錯。 駱宜修和程應(yīng)星沒有親歷過未來,卻已經(jīng)看見了未來的一角。程應(yīng)星失望了灰心了,駱宜修卻沒有。 在小小的鹿鳴書院和小小的顏舜華身上,駱宜修看見了一絲希望。即使這絲希望那么地微小,仿佛隨時會消失,他依然感覺身上充滿了喜悅。一切會好起來的,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就像一滴滴水會匯聚成河流一樣。 顏舜華是親眼見過“未來”的。 她也沒有灰心失望。 顏舜華拉上程詠絮,開始搞“動員大會”。學(xué)習(xí)會的人知道這事是駱宜修和沈大郎牽頭的,紛紛踴躍參與,每個人都摩拳擦掌地表示保證會完成任務(wù)。 顏舜華忙完已是傍晚,沈云初領(lǐng)著她與其他人道別,兩人齊齊回了莊園。 夕陽之下,李卓然正在訓(xùn)練孩子們。他站在一旁,依然是一身緇衣,英俊的臉龐沒有絲毫表情,冷酷地教訓(xùn)落后的人要跑快些。 顏舜華掙開沈云初的手跑了過去,說道:“卓然,你在讓他們鍛煉嗎?” 李卓然點頭。 他隨口提了句:“西瓜發(fā)芽了?!?/br> 顏舜華目光灼灼:“看來今年我們可以吃上西瓜了!” 李卓然“嗯”地一聲,沒再開口。 沈云初在一旁看了一會兒,說道:“該去吃飯了,卓然也一起來吧?!?/br> 李卓然看了眼正在跑圈的那群小孩:“我?guī)麄兂??!?/br> 顏舜華說:“那我也一起,讓我瞧瞧他們平時吃得怎么樣?!?/br> 李卓然說:“好?!?/br> 沈云初只能說:“我也一起?!?/br> 顏舜華對這批孩子這般重視,自然沒人敢在吃喝上虧了他們。晚飯分量很足,飯多rou多,還用大骨頭熬了湯。 沈云初粗粗一掃,便發(fā)現(xiàn)孩子們都長得比同齡人要健壯些,臉色也紅潤得很,顯然都是飯食飽足和勤加鍛煉的功勞。 瞧見這批孩子望向顏舜華的崇敬目光,沈云初放心了。 雖然不知道日后這些孩子會不會知恩圖報,至少眼下他們都對顏舜華十分敬服。 想到顏舜華周全的計劃,沈云初心中也有了緊迫感。 再這樣下去,他恐怕要被表妹拋到身后了。沈云初頓了頓,開口說:“晚晚,收種子的事由我來跟進(jìn)吧。” 顏舜華本來就沒打算讓沈云初閑著,聞言自然是一口答應(yīng):“那就交給云初哥哥了!”她一臉的認(rèn)真,語氣鄭重其事到極點。 沈云初莞爾。 顏舜華吃完飯,散步到謝蘊清那邊學(xué)琴。顏舜華和林州丞學(xué)了幾天笛子,沈云初便送了她一支玉笛。 謝蘊清擅琴,其他樂器也不差,見顏舜華來了,叫顏舜華取出橫笛試著合奏。 笛曲大多是凄切的,顏舜華卻吹不出那種哀婉之情,倒是把謝蘊清的琴聲也帶得活潑了些。 一曲奏完,謝蘊清臉上也多了一絲笑意:“你是越發(fā)心寬了?!?/br> 與顏舜華相處是很愉快的事,你總是不知不覺就放松下來。 謝蘊清也一樣,她如今依然避開所有前來拜訪的人,在顏舜華面前卻有了不同的表情,也不再像最開始那樣惜字如金。 顏舜華說:“那是自然的,值得高興的事那么多,我每天都開心極了?!彼p手捧著臉頰,眼睛亮亮的,看著謝蘊清笑彎了眉,“先生您也要開開心心的?!?/br> 謝蘊清無奈地看了她一眼,說:“你彈一曲給我聽聽?!?/br> 顏舜華欣然從命。 一彈一教,時間飛逝。 接下來的日子里沈家的鍛造坊齊齊運作,韓夫子也緊鑼密鼓地給潘成金等人傳授要訣。三月中旬,農(nóng)具、種子以及“指導(dǎo)員”都已就位,新農(nóng)具的推廣便正式開始了。 駱宜修多留了一段時間才回京,回去之日通州已開了不少荒田。通州多山地,有了新型水車和新農(nóng)具作用頗大,其他州卻不一定能用上。駱宜修一路上忙著整理奏本,到京城時已將整個推廣計劃做出來。 顏舜華寫的計劃是實用型的,官員拿到便能用。駱宜修要呈上去的奏章卻必須多加潤色,將這事往利國利民的方向吹,吹的篇幅必須比正經(jīng)內(nèi)容要多,否則很難體現(xiàn)它的重要性。 駱宜修本來是寫慣了這種文章的人,不知為何這次卻寫得極為艱難。等他把厚厚的奏本潤色完畢,不由重重地嘆了口氣。 不少人讀書識字,學(xué)的都是這種錦繡文章。要他們寫出顏舜華那種條理分明的計劃,恐怕沒幾個人能做到吧? 駱宜修一進(jìn)京,馬上進(jìn)宮面圣。他這次在通州留了這么久,圣上已來信催促過幾次。如此恩寵,朝中也只有他才能享有。 君臣見面,聊了許久。 當(dāng)今圣上顧弘德其實也不是昏庸之人,只是迷戀比他年長十歲的貴妃,一心想改立小兒子為太子。對現(xiàn)在的太子顧成晁,顧弘德一貫是不喜的,怎么都看不順眼。 顧弘德的搖擺落到投機(jī)之人眼里,便讓朝中出現(xiàn)了不同的黨派,有些暗暗改換門楣,投到了貴妃與小皇子那邊;有些則依然支持顧成晁,一心要維護(hù)正統(tǒng)。 殊不知,顧弘德最不愿聽的就是“正統(tǒng)”二字。前太子死得蹊蹺,前太子之子?xùn)|華郡王也病得蹊蹺,若不是東華郡王病得那么重,這天下也輪不到顧弘德來坐。 若論“正統(tǒng)”,顧弘德自己就名不正言不順。 要是朝臣正正經(jīng)經(jīng)地論起“正統(tǒng)”來,是不是得將東華郡王迎回來當(dāng)皇帝? 這是顧弘德的逆鱗,駱宜修一向不會提起。 有些事,他連程應(yīng)星都不曾說起。比如他已見過東華郡王,知曉東華郡王病體已愈。比如他考校過東華郡王的才識,知曉東華郡王的心性、品行、學(xué)識都遠(yuǎn)勝于旁人。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他會第一個站出來提出立東華郡王為儲君——即使那可能會給他找來殺身之禍! 駱宜修將推廣新農(nóng)具之事提完了,便出宮回了家。 * 已是晚春時分,慈孝寺的桃花才剛開。有新茶在,慈孝寺的香火始終好得很,賞花的人也多。 好在東華郡王的禪院被其他居住的禪院緊緊圍在中間,得繞過許多地方才能進(jìn),倒也還算清凈。 小沙彌釋靜跑進(jìn)東華郡王住處,悄聲說:“殿下,人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您隨時可以出發(fā)?!彼麖男淅锾统鲆豁敱∶贝鞯筋^上,“殿下您看,這樣是不是瞧不出我沒有頭發(fā)了?” 東華郡王說:“確實看不出?!?/br> 小沙彌又樂顛顛地跑了,過不了多久他便跑回來,在東華郡王面前轉(zhuǎn)了一圈,亮出他的整身裝束。釋靜年紀(jì)小,永遠(yuǎn)坐不住,這回東華郡王準(zhǔn)備北上,釋靜自然一心跟著去。 上回的奔波不僅沒把他嚇著,還讓他興致盎然地等著第二次出遠(yuǎn)門的機(jī)會! 東華郡王說:“那我們過幾天就出發(fā)?!?/br> 小沙彌朗聲應(yīng)道:“好!” 東華郡王看著小沙彌轉(zhuǎn)身往外跑的身影,眼底露出一絲笑意。他身邊的人之中,釋靜算是他看著長大的。當(dāng)初他晚到了一步,不僅慈孝寺被洗劫一空,圓空大師也在大火之中圓寂。 經(jīng)歷了那樣的慘痛,釋靜一夜之間像是變了個人,再也看不見曾經(jīng)的飛揚跳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