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jié)
“你這又是犯的什么風?” “娶她,你想都不要想。。?!?/br> 程峰盯著程啟決然的開口道。 程啟看著這樣的程峰,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半晌之后反應(yīng)過來,無奈的撫了撫額問道: “你這小子。。。不是也,看上人家姑娘了吧?你不是和她有過節(jié)的嗎?” 程峰緊緊抿著嘴,不發(fā)一言,只眼神直直的鎖著程啟。 到這時程啟還有什么不明白的,這是有過節(jié)有著有著喜歡上了的節(jié)奏啊,程啟一屁股頹然的坐在了后頭的椅子上,滿臉郁悶的攤手道: “這個。。。這個。。?!?/br> 這個算是個怎么回事! 半晌之后程啟支起身子望著程峰商量道: “要不這樣,咱們再過些時候再說,反正這丫頭也不算大,離嫁人還遠著呢,等她能嫁人了再說?” 程啟翻動著眼睛打著商量,程峰則一言不發(fā)的看著他,眼里的決然顯而易見,臉上的神色也陰沉的可怕。 程啟等了半晌見這小子依舊這幅無情不容反駁的樣子,登時氣惱了起來,站起身來回的在屋中走了兩趟,轉(zhuǎn)回身點著程峰叫道: “你個臭小子,你。。。你。。。你。。。好好,算你狠!” 程峰看著咬牙切齒的罵著他的義兄,長長的松了一口氣,這才放松的靠回了身后的藤椅上,端起了一旁的茶碗喝了一口。 二日一早,文夫人帶著柳星竹和冬雪一同去了自家在東街百花巷新開的鋪子。 說來這鋪子的地點并不算特別好,原是一家布莊,后來生意不好店主便準備脫手不干了,趕上文管家得了夫人的命在外頭尋摸商鋪,就定了下來,州府不同縣城,初來乍到的文夫人也不敢太大張旗鼓的做生意,想著先從小店開起,慢慢再說。。。 之前娘倆已經(jīng)來過幾次了,瞧著店鋪的生意著實冷清不少,又見這里連著開了好幾家成衣鋪子,顯然同行不少,這競爭壓力自然很大,娘倆后來商量著決定將這家店改換門庭,具體下定決心要開小飯莊的主意還是柳星竹出的,她總覺得民以食為天,開什么也趕不上開飯店賺錢啊。 小飯莊的名字是文軒給起的,就叫文記飯莊,上面匾額的字是文大人親筆題寫的。 文管家暫時代理這里的掌柜,手下又招了兩個小伙計,白嬤嬤也時不時的過來幫忙,后頭的廚子則是在外頭花錢雇的。 文記飯莊走的是中端路線,主營大眾家常菜。價錢中等適中,是老百姓完全能接受的標準,又不會太便宜。這些都是柳星竹依據(jù)現(xiàn)代的模式琢磨出來的。 。。。。。。 ☆、岑南州府的乞巧節(jié)(一) 鋪子剛剛開起來的時候,生意并沒有想象中的好,這里其實離集市很近,平時人來人往的也算熱鬧,周圍的店鋪形色各異的,同行卻幾乎沒有,按說也沒有什么競爭力,可是不知道為什么就是生意不見起色。 柳星竹連著看了幾天便有些著急,想不出自己到底什么地方出現(xiàn)了問題,按照現(xiàn)代各式各樣的家常菜館推斷,結(jié)果也不應(yīng)該是這樣的啊。 文夫人倒是心態(tài)好,對此倒是不以為然,她是曾經(jīng)跟在父親身邊做過生意的,這么多年在民安的時候,也開過鋪子,做生意本來就是這樣,總會有起有落的。 不過看著閨女皺起的眉頭,文夫人安慰道: “傻閨女,沒關(guān)系,慢慢來,做生意哪有一開始就生龍活虎的狠賺錢的啊,不都是一步一步慢慢積累起來的?!?/br> 柳星竹嘟著嘴不情不愿的點著頭,也知道自己著實有些cao之過急,可是她之前沒怎么接觸過這些,想著從前那些生意紅火的家常菜館,總覺得自己開的店應(yīng)該差不到哪去。 還好又過了幾天之后,文記飯莊的客人總算是較之前多了一些,柳星竹每日里都帶著冬雪跑一趟鋪子,觀察著來來往往的顧客和那些在外面只觀察不進來的人,總算心里有了些眉目,想來她家這樣的鋪子還是個新鮮的事物,一時間很難被人接受。 從那些站在外面打量的人的眼神之中,柳星竹清楚的看到了好奇兩個字,其實這也沒什么,州府的飯莊總體分為兩種,一種就是比較有檔次的那些大酒樓大飯莊,平常出入的不是達官顯貴就是有錢人,再有一種就是比較低端的飯鋪子,相當于現(xiàn)代的大排檔,這樣的鋪子光顧的客人大多數(shù)是那些販夫走卒的底層百姓,價錢也很是便宜,柳星竹從一開始就將自己的鋪子定在中層的位置,也就是高端和低端之間,也就是中端,這樣的鋪子從來沒有在這里出現(xiàn)過,所以算是屬于新鮮事物,自然需要有一個慢慢被人接受的過程。 柳星竹后來想了個主意,那就是讓白嬤嬤將店里的一些食物擺了架子放在鋪子外面,這樣比較便于人們一目了然,也省的那些觀察者不知道里面的情形一時間舉步維艱,然后再叫伙計站在外頭宣傳叫賣。。。 功夫還是沒有白下的,這樣堅持幾天,果然便有人忍不住開始打聽起來,待有人真的忍不住好奇上前嘗試之后,伙計就熱情的招呼請他們里面坐著吃,柳星竹趁熱打鐵,還推出了買二送一的優(yōu)惠,比如買兩個包子送一碗粥或是送一碟小咸菜什么的,果然之后上門的顧客開始增多了起來。 生意總算漸漸的有了起色,柳星竹看著每日不同的賬目,長出了一口氣,若是一直這樣堅持下去就好了。 當然,若是將來能夠賺夠錢,到時候就砸銀子出來開一個高檔次的大酒樓,賺更多更多的錢。 柳星竹就這樣每日里忙著鋪子上的事情,文夫人則是一邊忙著鋪子的事,一邊開始留意起周圍接觸到的各家夫人身邊的少男少女了。 兒子閨女都大了,這婚事也該提上日程了,盡管現(xiàn)在還沒到要娶要嫁的時候,先留意著總歸沒有錯。 日子如流水般劃過,轉(zhuǎn)眼就到了元歷的七月初七,這一天就是大商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乞巧節(jié)。 乞巧節(jié)顧名思義,就是以七夕為節(jié),全國各地舉辦多種多樣的乞巧活動。 柳星竹是知道這個節(jié)日的,徐嬤嬤在世的時候,每年都會過這個節(jié)日,目的就是為了柳星竹。 農(nóng)家里過這個節(jié)日幾乎沒什么規(guī)則的,更談不上熱鬧,不過是家人幾個坐在一起,晚上聚在庭院之中,擺上香案,上面擺上各種瓜果,然后女眷們一起祭拜天上的七jiejie。邊拜邊唱:“天皇皇,地皇皇,咱們請七jiejie下天堂。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比缓竺咳四弥桓?、七根線,借著香頭的微光穿針引線。誰穿上線,誰就算乞得巧了,穿得最快者最巧。 還有一種就是漂針乞巧,用一碗水在太陽底下曬一中午,然后將針或谷物的芽放進碗里,讓它飄浮水面,看水底的針影,成各種花紋者為得巧,如針影粗直、細微則是拙的征兆。柳星竹對這個最是印象深刻的,從前過乞巧的時候,徐嬤嬤總是要逼著她做這件事情,不過每次的結(jié)果都是差強人意,每次都會讓徐嬤嬤為此郁悶好幾天的。 相較于農(nóng)家人過乞巧節(jié),城里人過這個節(jié)日就要精彩熱鬧多了,人們會在七夕做巧果與巧燈。巧果與巧燈都有各種各樣造型,巧燈造型有菊花、荷花、月季、牡丹、芍藥、玉簪、蘭花、海棠、佛手、文官果、玉蘭、梅花等花卉燈,還有八仙過海、群仙祝壽、童子拜觀音、福祿壽等人物燈。人們還會把做好的巧果和巧燈作為節(jié)日禮品送給各府本家和親友。 七夕之夜,城府州府的各家,還會擺設(shè)巧果與巧燈,各家庭院和花山頂上,也會擺以巧果為主的點心和茶水。入夜,府中人坐庭院中仰望牛郎織女會面。這是各家里的情形,外頭街上則更加熱鬧。 大街小巷從入夜開始就點起了漂亮的巧燈,從街頭到街尾一路點下去,亮如白晝。街頭兩邊舉辦著各種各樣的節(jié)日活動,大多數(shù)都是帶有競賽性質(zhì),這就是所謂的斗巧的風俗。 人們聚在一起,湊在巧棚中斗雞、鳳凰、鯉魚跳龍門、戲出子、轉(zhuǎn)燈、轉(zhuǎn)金鐘等。還有姑娘們聚在一起,明燈蠟燭,斗歌拉巧。 柳星竹早在幾天前就從八卦冬雪的口中得知,這州府的七夕是與別地很是不同的,很是熱鬧非凡,早就按耐不住要見識見識的,為此還纏了哥哥好幾天,就為了在那日能讓他帶著她出去逛一逛的。 文夫人對今年的乞巧節(jié)也頗為重視,往年家里就她一個女人,對于這乞巧節(jié)過不過都是一樣的,今年則不然,家里不僅搬到了州府,更是多了個漂亮的小閨女,而且眼瞅著小丫頭再過兩月就要及笄了,這針線女紅什么的于女人而言那就應(yīng)該是必備的技能,否則將來嫁出去好說不好聽,沒準還可能被婆家嫌棄的,雖然經(jīng)過這一年多的觀察,文夫人覺得自家這小丫頭著實是在女紅上沒什么天分,可是她這個當娘的總歸心里還是留有期盼的。 七夕的前一天,文夫人、柳星竹和白嬤嬤坐在院子里聊天,說到了今年的乞巧,文夫人感嘆著自家小閨女生了一雙笨手,白嬤嬤則笑著寬慰說自家小姐才不是生了一雙笨手,不然怎么可能寫得出那么一手好字。 文夫人聽著一邊安慰一邊又憂傷,忍不住瞧向了自家閨女,柳星竹哭笑不得看著自家娘親的那復雜的眼神,一時間真是不知道應(yīng)該哭還是應(yīng)該笑。家長們就是這樣,外人面前總是嫌棄著自家的孩子這里不好那里不好,等到別人夸贊自家孩子的時候,又覺得高興得不得了,比孩子還像孩子。 七月七日的傍晚,月上柳梢的時候,文家的院子里開始擺上了香案和供奉的瓜果,文夫人先領(lǐng)著柳星竹和茶茶冬雪,外加白嬤嬤一起對著香案三跪九叩,口中默默地祈求著天上的七jiejie能夠保佑著柳星竹換得一雙巧手。 柳星竹默默看著文夫人小聲的念叨著,雖然聽得不清楚,心里卻跟明鏡似的,娘親大人一定是在祈求織女大人大發(fā)慈悲,讓自己長點女紅上的才能吧,別總是拿不起來針線了,不然將來怎么嫁人啊! 文夫人祈禱完畢,轉(zhuǎn)過身示意著身邊的柳星竹拿起一旁的繡花針,柳星竹看著異常熟悉的物什,實在有些不情不愿起來,架不住文夫人瞪起了眼睛,這才嘟著嘴拾起繡花針,然后隨意就投到了白天暴曬了一天的一碗水里,之后就轉(zhuǎn)頭再不看了。 直到身旁傳來一陣笑聲,柳星竹這才破罐子破摔的回過頭望了過去,只見剛剛自己投的那根針此刻正安靜的落在碗底,那針投在碗底的影子細細長長的如同一根細線,柳星竹忍不住自己都跟著笑了。 要按照這投針乞巧的架勢,若是投出了什么花啊,云彩什么的,那就證明這人是個手巧的,要是像柳星竹這樣投出一個細線模樣的,那這妥妥的就是織女大人瞧不上的拙婦??! 文夫人恨鐵不成鋼的點著手指到底沒舍得說什么,柳星竹不以為然的跟著起了身,轉(zhuǎn)頭開始望著身旁一一上前投針的幾人,她倒是要看看,這東西就真的這么靈?那繡花針投進水里真的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影子? 結(jié)果真的讓柳大小姐很是失望,院中一眾女人除了柳星竹之外,都投出了各式各樣的影子,沒一個像柳星竹似的投出細細的長線出來,柳星竹不信這個邪,待眾人都投針完畢,自己圍著這碗水,拿了繡花針使勁的投了起來,投來投去,半晌之后柳星竹突然高興的叫了起來。 “哎呀,出來了出來了,我投出云彩了!” 這時大家都已經(jīng)坐在旁邊納涼賞月了,忽地聽到她叫了起來,紛紛轉(zhuǎn)過頭望了過來,一直沒他什么事的文軒更是猛然之間大笑了起來: “丫頭,你投了那么多次,一定是把那織女大人給煩著了,索性只好給你個云彩嘍!” 一言既出,哄笑聲一片。 。。。。。。 ☆、岑南州府的乞巧節(jié)(二) 好不容易熬到了乞巧結(jié)束,柳星竹看了看天色,見天上滿月如圓盤,心里便躍躍欲試起來,轉(zhuǎn)頭示意了一下優(yōu)哉游哉的扇著扇子在椅子上晃悠的哥哥。 文軒無奈的看著小丫頭,知道她有些按耐不住了,遂站起身對著父母請示道: “爹,娘,我和朋友們約好了,今兒要去外頭看花燈去,估摸著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到街上了。。。” 文夫人看了看兒子,這個她倒是知道了,前兩天兒子就已經(jīng)跟她報備過了,不過再看看旁邊閃著亮晶晶的眼睛看著自己的閨女,文夫人心里好笑的想著,兒子往年也沒張羅著看什么花燈,今年這么反常不說,竟然還要好幾天前就和她打招呼,不用問一定是這小丫頭在作怪。 不過文夫人倒也不在意這個,小丫頭正是愛玩愛鬧的年紀,兒子雖然有些不著調(diào),可是對meimei還是很上心的,兩人出去玩玩她也放心。遂只簡單的叮囑了幾句就放行了。 和父母說好了,兄妹兩個就結(jié)伴一起出門了。 從棉花胡同出來,轉(zhuǎn)過兩條街就到了乞巧花燈的街市,燈市從西街綿延到東街,一直到府城的煙霞湖。 街市上人來人往,摩肩接踵,好不熱鬧,往兩旁的街邊看,一色的全是各式各樣的花燈,照的整條街燈火通明,燈攤子的中間間或的夾雜著賣各種各樣的小吃和點心。 來看燈的大多都是結(jié)伴而行的青年男女,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還有拖家?guī)Э诩w出門的,年輕的父親把小兒女抱在懷里或是舉在肩上,人太多擋住了小孩子的視線,孩子在父親懷里著急,伸手指著要往更熱鬧的花燈處過去,父親眼見著她們著急的小模樣,情不自禁的就會哈哈大笑,然后一路抱著他們過關(guān)斬將往那處風景好燈光亮的地方走過去。 文軒一路帶著meimei來到了西街路口處,見那里早就等著三四個人,趕緊牽了柳星竹的手走了上去。 柳星竹睜著大眼睛看過去,借著燈光的照耀之下,對面站著四個人,兩男兩女,均是不過十六七歲的青年男女。 兩個大一點的少年就是文軒在程家書院的同窗,也是出自望族,正是府君季大人家的三公子季明和四公子季理,兩個女孩個子高一點的是季大人家的小閨女,也就是季明和季理的meimei季福,矮一點比較圓潤的是通判徐大人家大小姐徐紅芳。 柳星竹打眼瞧著這兩個新認識的女孩子,見季大人家的季福十四五歲的模樣,長得面孔白皙精致,圓圓的杏核眼,頭上僅插了一支水晶釵,一身杏黃色的衣裙,俏麗可愛。小丫頭說起話來也是嬌嫩清脆,一點不見羞澀忸怩之態(tài),讓人一見就知道是個明快的姑娘,柳星竹見此頓生好感。 另一個通判家的小姐徐紅芳看起來年紀和季福不相上下,長得圓圓的臉蛋,身上看起來也很是圓潤,一身白綢羅裙,手腕上明晃晃的兩只金鐲子,耳朵上同樣帶了一對金明鐺,頭上更是帶了一支碩大的鑲了金剛石的金步搖,脖子上掛了一個鑲了金鎖的項圈,通身的金光閃閃,閃的柳星竹眼睛都快放金光了,看著她就像在看一個移動的小金庫,讓她莫名的想起了從前看到過的程三小姐程佳玲,說來那也是個移動的金子一般。 柳星竹之前只知道哥哥和同窗約好了,沒想到竟然還有女孩,心里也高興了幾分,畢竟雖說有自己的哥哥在身邊,可是身邊有不熟悉的男子跟著總歸有些別扭,現(xiàn)在好了,還有同齡的女孩在身邊,這樣緩解了許多的尷尬。 幾人相互打了招呼之后,就結(jié)伴一同往街市里走了過去。季小姑娘是個自來熟的,見柳星竹生的明麗漂亮,立刻就歡喜的湊上來,拉了她說起話來,一旁的徐紅芳見了則不著痕跡的撇了撇嘴,尤其見柳星竹一身青藍色羅裙,頭發(fā)只簡單的用了根玉簪挽了起來,渾身上下普普通通,更是撇了撇嘴。 街上的人實在太多了,文軒和季家的兩個公子一前一后的將三個姑娘夾在中間,叮囑她們莫要亂走,以免走散了。 季福是個小話嘮,嘰嘰喳喳的一刻也不停歇,柳星竹一邊轉(zhuǎn)頭看著兩邊,一邊聽著她說著話,顯然一點也沒覺得厭煩,說來這季小姑娘雖然話多點,但知道的還挺多,入眼所見的這條街上,但凡哪個稍微顯眼的鋪子,顯眼的物事,她都能知道一二,顯見著常日里沒少在外面逛過。 柳星竹初來乍到,還沒熟悉這邊的情形,此時聽她說起這些,倒是覺得很是受用。 一旁的徐大小姐本就有些不屑,這時見著季福只顧著和柳星竹說話,初時還沒覺得什么,這會兒倒覺得不是滋味了,自己和季福不僅是表姐妹,還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本應(yīng)該最熱烙才是,沒成想這小丫頭見了新人就把她扔在了一邊,尤其見那丫頭雖然穿的不怎么樣,可是人樣子卻生的不錯,瞧著季家的那兩表哥的眼睛時不時的落在她身上就能知道了。 徐紅芳越瞧越氣,嘴上便不自覺的酸了起來: “這有什么好看的,除了人還是人,福兒,我早就跟你說過,咱們就應(yīng)該在醉霄樓定個雅間,在那里面看著多好,非要跟這些百姓們混在一起,無端降了身份不說,這除了人擠人,什么都看不了。。。” 季福和柳星竹正聊得起勁,聽見一側(cè)的表姐說這樣的話,登時就不樂意了,松開挽著柳星竹的手,轉(zhuǎn)過頭看著徐紅芳道: “我說芳表姐,早幾天我就和哥哥說好了出來街上看燈的,本來也沒打算帶你的,是誰非要跟著的,那時候就跟你說清楚了,要是怕擠怕人多就不要跟著,是誰說沒關(guān)系的,現(xiàn)在你又開始抱怨起來,就知道你會是這樣的人?!?/br> 徐紅芳聽她揭自己的短,立刻有些紅了臉,反唇道: “我那會兒不是不知道會有這么多人嘛!誰知道外頭這么多人啊,走路都緊挨著,真是別扭死了。。?!?/br> 徐紅芳剛說完這句話,剛好身邊不知道誰擠了一下,正好擠在她身上,徐大小姐登時一個趔趄,差點摔倒,還好后頭的季四公子季理手疾眼快一把扶住了她,這才避免她摔倒。剛說完話就應(yīng)驗了,徐大小姐鼻子都快氣歪了。 季福最見不得自己的這個表姐太過嬌氣的模樣,見她果然如之前想的那般受不住的模樣,不由撇了撇嘴想著再數(shù)落他兩句,被身邊的季三公子季明一把拉住了。 “好了,你們兩個,咱們是出來看燈的,又不是來斗嘴的!” 季福這才住了嘴繼續(xù)和柳星竹說起來話來,柳星竹看著小丫頭嘟著嘴不樂意的模樣,不由覺得好笑,又見那頭的徐大小姐眼睛氣憤得瞪著她們兩個,明顯不待見的樣子,柳星竹覺得自己這是躺著也中槍了,不過被那樣復雜的眼神瞧著身上著實不太舒服,眼珠一轉(zhuǎn),柳星竹計上心來。 裝作不經(jīng)意似的對著身邊的季福道: “我聽說每年的花燈節(jié)上的偷兒都特別多,專挑人多的時候?qū)τ绣X人下手,咱們得看好了身上的物品才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