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團寵小師妹,干翻修真界、男神暗戀日記、國公府二三日常、有鳳來儀(嬌花別哭)、為了泡那個男人我什么都干得出來、[ABO]高嶺之花被裝乖E標記了、小池春漪(古言1v1)、錦繡竹韻、無法隱瞞、兩攻相遇誰胖誰受
趙國的事情引得天下震動,這個本來就小有名氣的人,更是一舉博得世人眼光。叫多少君王扼腕嘆息,這等賢才當初怎地沒有找他們? 趙國根基深厚,百年的根系盤踞,縱然轟然傾塌也不免有諸多叛逆黨羽,意圖東山再起。 然而,因為攻打趙國的足足有四國,使那些黨羽也四分五裂。即便起義,也成不了大氣候,很快就被鎮(zhèn)壓下來。 尤其是在楚國,實施了一系列懷柔政策,主攻對象還是低賤的平民們,卻意外取的良好收效,叫世人驚掉了下巴。 前幾天商討此時的時候,謀士們都道那是張培青早就算計好的,要不然憑著趙國毫無防備,楚國連同魏國,想踏平趙國還不是早晚的事情。 就算為了穩(wěn)cao勝券,頂多再加上一個秦國。趙國幾十萬精兵被滅,打下邯鄲還不是小事一樁。 明明可以獲得更多的肥rou,張培青卻非要叫上一個韓國,不得不叫人多想。難不成……就是為了分散日后起義軍的勢力? 韓國一介小國,分不了多少土地,可是他們攻打的卻是趙之都城,是趙國宗廟祖地百年根基的邯鄲。趙國人恨楚國這cao盤手,難道就不恨挖他們祖墳的韓國? 這個計策毒啊…… 韓國就算知道是坑不也乖乖跳了。唾手可得的土地,誰能抵擋住誘惑,何況是急需擴展的韓國? 齊王目光復雜,再次心中嘆息。韓國有個百里仲華,楚國有個張培青,他大齊的‘伯魯’又在什么地方? 各方人士悄悄打量張培青,她也在觀察這些人。 記得上一次諸國匯合還是在趙王的壽宴上,如今不過一年時間,再見面已是時過境遷。上次王衡跪坐在她旁邊,這次他們統統被擋在門外,就她一個人。 搖搖頭,她兀自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因為提純技術不到位,酒水基本上沒感覺。再說王宮的酒又不摻水,正宗醇厚的很,品上一小口足以回味半晌。 諸國前來交談接待的都是楚國其他臣子,張培青自覺沒什么事,優(yōu)哉游哉裝起小透明。一些國家臣子見此,干脆直接起身過來。 “張先生有禮?!?/br> 張培青眨眨眼,對面前陌生的山羊胡子中年男人回禮,“不知先生是……” “鄙人秦國公孫冶和,早聞先生多才,今日才得以一見,實在榮幸之極?!?/br> 她恍然大悟:“原來是信義君,失禮失禮。信義君以仁義誠信名揚天下,能同您敘話才是張某福分?!?/br> 公孫冶和笑了笑:“先生此次伐趙之計,可謂精妙絕倫,寡君聽聞之后對先生甚是欽佩,臨行前特交代某一定要與先生說上兩句話?!?/br> 這些吹捧的話張培青自然不在意,她關注的是秦國君主。 和其他國家不同,秦國把持朝綱的,其實是秦太后。 現在王座上的秦王,并不是秦太后的親兒子,只是秦太后用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傀儡。一個性格懦弱整天要死不活的病秧子。 話說這秦太后也是一位傳奇女性,當初不過是個大臣的女兒,后來嫁入秦王宮位份低微,因為其生性聰穎頗受秦王寵愛,后遭到算計被驅逐出秦國。 然而沒有人想到,她臨走之前在秦王宮留下暗棋。她同另一名相嫁的女子關系至好,那女子得寵之后千方百計將她接了回來,之后為了掃清障礙甚至不惜毒害王后。 王后雖然沒死,但也重病將薨,秦王大發(fā)雷霆之時,她挺身而出大義滅親,將至交好友供出。那女子最后賜以車裂,而她卻扶搖直上,一路成為威名赫赫的睿后。 秦睿后手段殘暴,但凡反對者皆以酷刑殺之,所以到現在秦國基本上沒什么人敢反抗她的統治。 也是因此,張培青對他口中“寡君對先生欽佩”的話一點都不相信。秦王那個蠢材,除了斗蛐蛐什么都不知道。“寡太后”倒是差不多。 心思千回百轉,其實只發(fā)生在瞬間。那方公孫冶和又道:“先生年紀輕輕入世為臣,然關于先生親戚家人之事卻是個謎團,著實不能不叫人好奇啊?!?/br> 對上他深意的眼神,張培青呵呵笑了。 似乎大家都對她的家事特別關心呢。 作者有話要說: 然而沒爆發(fā)出來……照我這個作死程度,復習沒成功,碼字也沒成功……嗚嗚嗚 ☆、第69章 王牌 “流民野人爾,不足為道也。” 公孫冶和早料不會輕易打聽出來,倒也不在意。話說張培青此人著實古怪,調查了這么久,關于她的消息不過一星半點。 資料中她首次出現大約是在六年前,只是那時候她尚且年幼,也沒有表現出什么驚奇之處,只是因為一張臉太黑,所以被人家記住了,故而才能查到一丁點線索。 可是再往前,就任何消息都沒有了。 這人就像是從墻縫里蹦出來的一樣,橫空出世。 “先生前段時間一舉蕩平趙國之事,不可謂不叫人欽佩。趙國原是三大國之一,現今趙國滅國,天下格局再次變動,不知先生對此事作何感想?” 張培青認真想了想,道:“大爭之世,本該如此。群雄逐鹿,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這是不爭的事實?!?/br> 公孫冶和眸光閃了閃,試探道:“先生對天下分合之事,難道就沒有什么看法嗎?” 張培青知道他的意思。這個世界本就是如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只是這樣的話,卻不能從她嘴巴里說出來。 現在三國中趙國被滅了,剩下楚齊兩國獨大。 楚國既然能聯合諸國滅了趙國,自然也可能滅掉其他國家,這不得不讓諸國人心惶惶動蕩不安。 信義君此意,就是想從她口中,試探出楚國有沒有接下來的動作。 這種話,一個不留神就會引起軒然大波,甚至可能使得諸國聯手,共同先對付楚。 她委婉笑了笑,“天下之事自當順其自然,非我等凡夫俗子可知?!?/br> 公孫冶和皺起眉頭,一時間也猜不透她這話什么意思。 但聽得張培青突然慨嘆說:“楚國這次興兵伐趙,直面抗衡幾十萬趙軍,不可謂不損失慘重。楚之地,怕有些年要修生養(yǎng)息了。” 公孫冶和眼皮子一跳。 楚國直面趙軍不錯,可也不看看趙軍當時都是什么狀態(tài)。說楚軍損失慘重,鬼才相信。張培青這意思也就是說,楚國并沒有攻打其他國家的想法? 他這才將一顆心放回肚子里,說話也放松起來。 “先生之才舉世可見,楚國當真好福氣,只可惜,我秦國卻沒有先生這等的才子?!?/br> “信義君這話就客氣了,誰人不知信義君在秦國的功勞。再說,秦國勵精圖治,前往秦國的賢士猶如過江之鯽,先生之國,前途無量啊?!?/br> 兩人深意對視,公孫冶和雙手疊合,大笑行禮:“楚國百色繁華秦國自是比不上的,只是秦國的牧野碧天,先生大抵也沒見過,日后若先生有空,請一定要到秦國來看看?!?/br> 張培青回禮,心中嘀咕。也就這個年代,挖墻腳才能挖的如此光明正大。 各國之間雞毛蒜皮的小事多了去了,不是一天兩天能談完的。眼見已經到了晌午,日晷上的時間到了,上半天的峰會也就到此結束。 中午齊王安排用膳,下午時分休息過后,眾人會一起到齊國的演武場觀看劍術比試。畢竟齊國劍客聞名天下,這一大特色沒道理不看。 演武場在齊王宮外的狩獵場旁,面積之大,堪比古羅馬斗獸場。且建筑層都差不多,一圈圍著一圈逐漸加高,正中央最底下是比演的地方。 眾人一看這架勢都熱血沸騰起來,男人嘛,誰沒有個為國殺敵的英雄夢。也就張培青個偽男沒什么感覺。 “齊國演武,果然名不虛傳!”楚荊向來淡定的眸中閃爍著深意,看向演武場的目光也帶了幾分熱烈。 齊王得意地捋著胡須,口上客氣:“楚太子謬贊。” 眾人落座之后,演武臺上,從地下暗門中走出上百名身穿精簡武士服,腰佩長劍的齊國劍客。劍客們朝著齊王和眾人行禮之后,兩人留了下來,其他人遠遠站開。 “這是寡人專門為諸君安排的劍客,以便諸君觀看我齊國劍術。這些人都是我齊國五段以上的劍師,皆為有名之士?!?/br> 他話音剛落,諸國使臣中便小聲炸開了。 “五段以上的劍師?嘶……齊國不愧是劍客之國,就是大手筆!” “也只有齊國擁有這么多劍客!” 尋常劍客不過兩三級,高了也就是四五級,且極為少見。齊國這般著實叫人艷羨。 宮正給眾人解釋了臺下兩人的姓名和一些簡單事情之后,比試正式開始。 兩人都是五級劍師,手中長劍凌厲的晃眼。比斗才一開始,二人幾乎同時躍出,劍影在瞬間拉開黑色殘影,下一秒鐺地碰上,劃拉出一片火花。 但見一名武士反手轉動劍刃,于此同時彎腰躲開迎面而來的長劍,將自己的劍迅速朝對手心臟刺了過去。他的速度快,對手也不甘示弱,一擊不成立即轉身避開劍鋒,一個回旋轉高舉長劍,朝武士脖頸徑直砍下! “快躲開!”當場有貴族驚呼出聲,人們心都提到嗓子眼,那武士第一招刺空的劍,此時精準地擋住砍向自己脖頸的利刃,成功在電光火石之間成功反轉。 他們身法快如閃電,揮舞速度叫人眼花繚亂,幾乎看不見影子。人們只能聽見一片叮叮當當脆響,再者便是武士飛舞的衣角。來往間招招直逼死xue,毫不留情,刺、挑、揮、劈看的人磨掌擦拳,躍躍欲試。 “齊國劍術當真了不得!好極!好極!” “看得我都想上去試試身手了!” 齊王聽著他們的贊嘆聲,更加得意:“諸君莫急,今日比演,自然不可能只讓諸君看的著,試不著,那豈不是猶如美人在前而摸不到,未免太不人道哈哈哈?!?/br> 人群聽了笑話都跟著笑起來,一片歡聲叫好,聽的張培青頗為無語。 “諸君且好好看看,待會兒選擇自己中意的比試。” 齊王說完,人們都趕緊睜大了眼睛看。張培青偷偷看了看楚荊,見他面無表情,也不知道有沒有試一試的心思。 本來只是一眼,哪知道楚荊敏銳的很,立即扭過來,正對上她的眼睛。張培青嚇了一跳,嘿嘿笑笑,別開臉。 楚荊倒是意味深長盯著她看了半晌,也不知道在盤算些什么。 看了幾十場之后,大家都有些心累,此時齊王說可以去選擇自己比試的武士,人們頓時恢復了精神,興致勃勃挑選開來。 張培青正觀看之時,忽然一道聲音響起在耳邊。 “張先生不準備比試嗎?” 那聲音溫和儒雅,帶著笑意,仿佛三月春風撲面芬芳。 張培青心道這貨怎地又來煩人了,回頭一看,果真是百里仲華。她皮笑rou不笑:“百里先生好閑情,還有空管別人的事情。” 之前他多次暗里明里欲把她置之死地,那些賬,她可是一筆筆記得清楚。估計后來要不是快十年峰會,很多事情要準備,這人還不打算放過她。 百里仲華低低笑了:“先生還是一如既往的幽默?!?/br> 張培青翻白眼。 “楚**隊來齊國的路上遇到敵襲,這事先生有什么看法?” 張培青立刻鎖定他,眸色有些陰沉:“百里先生想說些什么?”那群來歷不明的人到現在沒什么線索,難不成這事和百里仲華有關?他這是報復自己在伐趙中算計了韓國的事情? 看她的臉色,百里仲華便知她心中想些什么,“此事與韓國無關?!彼UQ?,頗為無辜。 對上張培青狐疑的視線,百里仲華咧開一口白牙。 “這般大動靜的襲擊,只怕早就傳遍了各國人的耳朵。韓國還沒有那么傻,明目張膽動手腳。依照先生的態(tài)度看來……目前對那些人似乎還沒什么線索呢。” 所以說百里仲華這個人就是煩! 沒事兒生的如此聰明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