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漁夫的秘密、穿越之悠閑修仙生活、鳳華權(quán)臣、穿成團寵小師妹,干翻修真界、男神暗戀日記、國公府二三日常、有鳳來儀(嬌花別哭)、為了泡那個男人我什么都干得出來、[ABO]高嶺之花被裝乖E標記了、小池春漪(古言1v1)
元末風云四起,韓山童、彭瑩玉、張士誠、陳友諒,還有就是朱元璋……原本的農(nóng)民階級,翻身要把解放唱……只是不同的群體卻都是為了共同的利益,無論誰會成功,將來都不是農(nóng)民階級了,只會是地主階級的代表,凌駕于農(nóng)民兄弟的頭上,如此結(jié)果……必然的 “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九字箴言一般,若是當年的陳勝能夠舍棄蠅頭小利,也許歷史就會重寫了。可惜,智慧的凝固是千百年來的點滴積累,不會如同暴發(fā)戶那般,也不是影視明星的一夜成名那么突如其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厚積薄發(fā)!大概是源于八百年前一家人的緣故,朱升老先生的話成就了朱元璋,而朱元璋同志的虛懷若谷也成全了朱老先生的智慧與先見性、預知□□!從來,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即使是借力打力也好…… 徐達、常遇春、李善長、劉伯溫,還有那個一直很討厭的胡惟庸,不太熟悉的藍玉,以及最近因為木府風云(我很好奇,為何是木府呢,史料記載明明是水木清華的沐,而且《鹿鼎記》里也有沐府的小郡主,不是嗎?難道我記錯了,還是編劇導演另有深意?)和一部只看了開頭的穿越小說《燕傾天下》而知道的沐英,當然絕不可以缺少了我們大腳的馬皇后,那位可敬的女人。不知道這些與朱元璋生活在一個時代的人,到底是幸還是不幸了呢?只是到了最后,卻都是敵非友,千頭百緒之下還是為了利益……讓人唏噓不已…… 靖難,很熟悉的字眼,也許和一千年多前吳王劉濞所打出的“清君側(cè),誅晁錯”本就沒什么區(qū)別,只不過結(jié)果迥乎不同,劉濞輸了,朱棣贏了,這大概就是“成王敗寇”的意義所在了……利益的被侵犯,僧道衍的鼓動,也許才會有這場長達持續(xù)了四年(假如我沒有記錯)的戰(zhàn)爭,朱棣輸不起,因為一旦輸了,就會失去一切,同樣,朱允炆亦是如此。只是,朱允炆終究還是輸了,輸在了哪里,我們無需知道,只是我們卻都知道這么個結(jié)果……誅十族的慘劇,九族者,父四母三妻二,還有第十族就是師生了……血腥,累累白骨堆砌下的永樂盛世,就是如此而已……鮮花著錦,烈火烹油……鄭和下西洋的傳奇、《永樂大典》的編纂,這些都還只是配襯,算不上主角,想來當年乾隆皇也是想建立不世功勛才修的《四庫全書》吧! 明朝最短命的皇帝大概就是泰昌朱常洛和洪熙朱高熾了,也不是歲數(shù)短,只是即位都不足一年就早早駕崩了,真是可惜沒享受皇帝的特權(quán),卻在當初為了皇位擔驚受怕……兩人都有共同點,之前都不怎么受父親待見,臣下的拼死保護中才修的皇位,真是不容易……只是精神一旦放松,那么,離死也就不遠了…… 宣德朱瞻基,對他真沒什么影響,算是個好皇帝吧?只不過,兒子是否有種讓他被氣活的感覺,假如沒過奈何橋的話?土木堡之變,王振、英宗朱祁鎮(zhèn)、于謙、京城守衛(wèi)戰(zhàn),還有那首我們很早就接觸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據(jù)說是他在十七歲時寫的,說實話,詩文平平無奇,若是終其一生都碌碌無為的話,這首詩怕早就遺失了,只是到底是于謙,說到就做到了……清白,這東西最不好說,尤其是在明朝,在那時,所謂的言官可以如同瘋狗一般亂咬人,看誰不順眼就參他一本,感覺和幾十年前有點像呢……于謙也不例外,只是即使歲月流逝總會有人記得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的,公道自在人心……也許,當初的李賢就是為了這微妙之處才會忍辱負重,只為那人的清白吧!也許,徐階亦是,為了夏言……當然,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抱負,夏言希望站在高位之上掌握國家機器的運轉(zhuǎn),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國泰民安……也許摻雜了些雜質(zhì)……所以楊廷和必須走人。 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就死在沙灘上了唄!人走茶涼,也許,也可能不是……人之初,無論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卻都有良善、良知的存在,要不楊慎也不會在嘉靖皇帝的痛恨之下卻還能“逍遙”的生活,當然這個逍遙只是相對的而已。其實明朝最初讓我記憶深刻的人是朱元璋,大約是因為歷史教科書上的那張臉,說不出像什么。再然后就是成化皇帝朱見深,一生最愛的女人比自己大了十八歲,要知道在古代女子十四五歲嫁人,十六七就可為母親了,這簡直就是母子戀嘛!當然,患難之后,真情彌加珍貴,只是身為皇帝,多情和專情,似乎就是矛與盾吧!只是可憐了他當初年紀小小就飽嘗世態(tài)炎涼,也難怪只相信這么一個女人——萬貞兒,明朝的皇貴妃里最出名的就是萬貴妃和鄭貴妃了,無異于皇后,起碼皇帝對之很癡情…… 之于朱祁鎮(zhèn),我只覺得恨其不爭,可是卻沒想到他會有那么大的人格親和力,覺得我不應該使用魅力一詞,因為他不配!但是他的確有這種本事,讓身邊的人信服他……景泰朱祁鈺,最大的印象就是景泰藍了,半個世紀前林徽因苦苦拯救的工藝…… 大概是源于對父親的失望,和對母親不幸遭遇的悲憫,弘治朱佑樘只有皇后,后宮佳麗三千只是虛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統(tǒng)統(tǒng)沒有,就連我最喜歡的劉秀也抵不過他,畢竟劉秀有郭氏和許氏,盡管一生只是最愛陰麗華。當然,我們不知道朱佑樘是不是也偷過腥,但是卻還十分漂亮的面子工程。只不過,慈父多敗兒,正德朱厚照可是荒唐天子呢……一直被《小魚兒和花無缺》誤導,以為劉瑾很厲害,皇帝很無能,后來才知道那皇帝竟是正德天子,英年早逝的他,才覺得真是荒唐了!弘治一朝有唐伯虎、楊慎、李東陽……可謂人才濟濟……當然也有王明陽這位天才式的人物!說來也奇怪,明朝時,建立不世功勛的武將多是出身文官:于謙、王守仁、孫承宗、袁崇煥……想想也真是諷刺,明朝雖不像是清朝那樣,馬背上打出來的江山,卻也是一群人腥風血雨下的征戰(zhàn),才締造了這個王朝。可是偏偏朱元璋眼里不但容不下沙子,也容不下人……屠殺,也許這個詞并不為過吧!胡惟庸案、藍玉案,這其間牽扯了多少……怕是就算是史料也記載不清了吧!管你什么功勛,我只知曉: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 ☆、194.194 不滿意 當然,絕對的權(quán)力也不見得是什么好事,而后王熙鳳弄權(quán)鐵檻寺正是其權(quán)力泛濫的征兆。 而對于王熙鳳這個人,其實感情蠻復雜的。其一,她是榮國府大房的兒媳婦,卻又是王夫人的內(nèi)侄女,這邊親疏什么的著實是為難的。其二,王夫人是個佛口蛇心的,她在王夫人眼皮子底下討生活說來也不容易。其三,其實除了府里的幾個小姐誰手頭上沒沾了點血腥?王熙鳳也不能例外,何況大家族的后院本就是如此殺人不見血的。只是違了一條而已:君子愛財取之以道。 發(fā)現(xiàn)曹雪芹鐘愛女兒,討厭女人呀。瞧瞧,那老尼活脫脫一個拉皮條的人物似的,真是好一個饅頭餡兒。 應承了秦可卿的臨死托夢,賈府迎來了其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盛世繁華——元春省親。 有個小片段,覺得貌似王熙鳳和賈蓉賈薔倆小伙子有些糾葛呀,而且前面賈瑞起歹念的時候,王熙鳳也是讓這兩人去收拾的賈瑞。這般放心,還替兩人說話,有點惹人嫌疑了未免。 趙嬤嬤隨在賈璉和王熙鳳吃飯的時候,三個人的話倒也是挺有意思的。圣祖爺南巡,那銀子花的如流水,卻也不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么賈家這建造省親別墅的銀子,出在哪里?紅樓同人小說看多了,都說是林家的款項。這一樁公案倒是有些意思,回頭再找答案。 賈寶玉隨著賈政在大觀園里題匾額這一段很有意思,其實最引我興趣的是詹光、卜固修等幾位清客相公的名字,曹公委實罵人的厲害。 其實今天查資料的時候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兒,百科上說秦可卿死的時間是臘月初二,王熙鳳開始協(xié)理寧國府。可是林如海捐館是在九月初三,這期間昭兒回來了一趟,若是林如海死在秦可卿前頭,怕是賈府早就該得了信兒的??墒俏闹胁o提及,若是秦可卿死在林如海前頭,那么這就算是停棺七七也不至于到了秋日里。到底秦可卿什么時候死的,再去找找資料。 元春省親,卻也是君臣父子綱常,史老太君那一下跪,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其實對于元春的冊封,心底里到底也是有些疑問的。 賈元春才選鳳藻宮。依照賈元春的年齡而言,應該是不下二十歲的,畢竟她親自教導過寶玉認字讀書的。一個二十多歲的老姑娘忽然間晉封妃子,封號還是賢德妃。這里就有些可疑了。 四妃的封號一般是貴、淑、賢、德,而且一般是單字的,這里元春封號賢德妃,冠之以姓氏,豈不是賈(假)賢德?薛寶釵進京本是為了選秀,而如今薛寶釵依舊在賈府,選秀應該是結(jié)束了的,那么在秀女如云,年輕貌美的那么多姑娘面前,賈元春又是憑什么脫引而出的?值得商榷。 許是導演為了給人明確的宮里宮外的概念,元春說話時聲音很是拿捏,很是皇家做派。只是一句:萬不可再如此奢靡。莫非她還在奢望著再出來一趟?許是我想多了。 至于而后的作詩一節(jié),大抵是為了凸顯黛玉寶釵二人才情。其實對于寶釵的才情,也是有些值得探究的。 寶釵同黛玉不同,并非出自書香門第,而更多的是皇商的氣息,皇商,皇商最終也擺不脫一個商子。士農(nóng)工商,商排在最后一位,地位可見一斑。 而薛寶釵才情幾乎與林黛玉不相上下,究竟誰高誰低,爭辯比較多,我個人偏向是黛玉。畢竟,她是探花郎林如海親自教誨過的寶貝女兒,又豈能比別人家的差了去? 而薛寶釵才情高于賈府的眾姐妹,也許是在暗示,究竟是薛寶釵心思重才情生意頭腦俱佳,還是賈府已然末路窮途,姑娘們也不過是一般罷了? 又或者,薛府這個女兒本就是為了進宮爭寵而培養(yǎng)的? 其實無論是哪一點,都是悲劇。 寶玉去了花自芳家看望襲人,這一段比較有意思,覺得襲人心思還是挺重的,話里話外來試探寶玉。個人覺得,襲人無論性格還是樣貌都與寶釵相近,而晴雯則與黛玉相似。 襲人的要挾從小了方面講是寶玉愛花護花,而大了去則全然是沒規(guī)矩而已。敗象已生,注定的樹倒猢猻散。 前言:老媽從來不告訴我好消息:老村長去了,生前喝了兩頓酒,心臟不是很好的我,往后戒了。 薛寶釵十五歲生日,老夫人的意思是大辦,差不多也算是表明了薛寶釵再無進宮的可能。 芳官和齡官受了老夫人的打賞,可是王熙鳳這里忽然拿齡官取笑卻又是何解? 這不是自討林黛玉的厭惡么?府里丫頭婆子都知道黛玉素來是個小性的,不比寶釵性情溫和。可是鳳姐卻敢觸其霉頭,到底是誰給了她這個膽子? 王夫人是不管家的,鳳姐兒雖是一把手,可是最大的依仗卻是老夫人。老夫人對黛玉這個外孫女兒的疼愛是自己的幾個孫女兒都比不上的,何來鳳姐竟敢去挑了黛玉下手? 想突出鳳姐的沒學識?拿著大家小姐和戲子什么的作比?不應該呀,她掌家多年,卻也是個八面玲瓏的,不至于如此目光狹隘。 想彰顯史湘云的心無城府個性爽朗?可是史湘云和黛玉一樣都是寄人籬下,甚至于史湘云比黛玉還要慘烈?guī)追?,自來不該是個口無遮攔的人。這里卻忽然間又不加遮掩,是想表明在大觀園,史湘云能夠不同與在史家那般謹慎,可以暢所欲言? 可是在賈府,史湘云過的也還是寄人籬下的日子,何來這種自信? 但是,明朝之于世人,卻也有這么個好處……只要你刻苦學習,有了知識、也有能力,總會通過科考進入國家機關(guān)的……不必費盡心機去找關(guān)系,因為你就是優(yōu)秀的……倘若在進入政府部門前你沒有把所有人都得罪光的話……當然,我想傻子才會這么做吧!明朝考試也分南北卷,就好像地域保護一樣,才智不同導致的水平不同……我想今天的高考也有其意味所在,只是“演繹”得更加劇烈了而已……前些天看新聞,“北京大學”與“北京人的大學”還真是這么回事……想想也覺得自己可悲吧…… 其實,我影響中的明朝一直是灰暗的,不堪的……昏庸的帝王、貪婪的朝臣還有當權(quán)的宦官,以及罪大惡深的廷杖制度……都是什么事嘛!可是想想,明朝有言論自由權(quán),言官隨意攻擊朝臣,好像是窩里斗一樣,敢于在皇權(quán)面前爭奪機會,這大概就是其勇氣所在吧!死諫,最早的認知是關(guān)于海瑞的,誰讓嘉靖皇帝那么昏庸無道了呢?誰知道,在他之前還有那么一個楊繼盛……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裴多菲的詩句楊繼盛肯定不知道,可是他知道千年前有這么一個人說過:富貴不能yin,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他知道自己活著的價值所在,甚至他知道自己死去的價值所在……人呀,總是會在紛紛擾擾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甚至于人生,可是楊繼盛骨子里是偏激的、固執(zhí)的,卻也是最可愛、可敬、可嘆的……他不會圓滑的處事,只是堅持自己的原則,如此而已……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也許這就是悲哀吧,但是這也是慶幸,慶幸這世間還會有人義無反顧,哪怕所追求的不過是看不清的渺茫而已…… 楊繼盛的死,夏言的下臺,這都是徐階目睹的悲劇,一個個的悲劇……可是自己卻只能這么看著,不是無動于衷,只是愛莫能助……政治就是那么個東西,會讓你在一次次的跌打中學會了隱藏,或者說是隱忍……這一如之后的高拱、張居正……也許在我們眼中,權(quán)力所代表的是權(quán)威,是身處高位的榮耀與危險,可是之于他們卻不過是一塊敲門磚,權(quán)利帶給他們的是夢想的曙光,那般炫目,所以不惜一切到達頂端…… 朱元璋死的時候大約是不甘心的,憑什么自己奮斗了大半輩子卻只能當三十年的皇帝?可是嘉靖還有萬歷只是廝混在宮闈中就四十多年過去了,所以說人比人氣死人嘛!兩人加起來基本上小一個世紀了,也正是這一個世紀終于把明朝推向了萬劫不復之境地……仙丹,不,是金丹;美人,溫柔鄉(xiāng)……這是這樣,如同硫酸腐蝕了精鋼的儀器,一切都再也無法挽回了……哪怕崇禎皇帝驚采絕艷卻也再無力力挽狂瀾了,更何況,他并不是不世出之人,只不過也是凡夫俗子,只是戴上了皇帝的寶冠而已…… ☆、195.195 超級杯 這幾天孫海一直有些心神不安,進凈身房前不知道為什么忽然間想起了前兩日的事。 那天他原本是去東六宮的,凈身房在西華門旁,與東六宮之間隔著小半個皇城,其中去東六宮必經(jīng)之路便有一個是翰林院。 孫海倒是聽說皇上隆恩,新科進士前三甲都入了翰林院,跟著幾位老資格的翰林院士們編修《乾元全書》。孫海自幼入宮,學識不高,最為仰慕的便是這有學問的人,心想著怎么著也要順帶著見上一遭,便瞧瞧溜了進去。 “這大昭若非是閹人當?shù)?,豈會三世而亡,以致于始皇帝雄才偉略最后卻是被宵小之徒曝尸荒野?”說話者很是憤懣,孫海聽著也不舒服。 閹人,說的不正是他們這類人嗎? 他剛要悄聲走開,卻聽到剛才那人開口問道,“謹之,你怎么看?” 謹之,新科狀元郎杜謹之,大周朝第一才子,后宮那些春心萌動的小宮女莫不是仰慕此人,弄得自己都知道大周朝有個神一般的存在,□□字叫做——杜謹之。 鬼使神差的,孫海停下,想知道這狀元郎會是什么意見,半晌卻只聽見聲音冰涼宛若寒冬冰刺,帶著森森然的冷意,“死太監(jiān)?!?/br> “干爹,干爹?” 耳邊重復著響起,孫海終于回過神來,看著一旁伺候著的小太監(jiān)問道,“綁好了?” 孫??磥?,凈身房的活是整個皇城最為關(guān)鍵的,若是沒有凈身房走出去的太監(jiān),這滿皇城的主子們誰去伺候?宮女兒們一個個嬌氣的很,這些粗使重活還不都是落在了這太監(jiān)們的身上? 小太監(jiān)一臉討好,“小順子辦事,干爹還不放心?不過這小子犟得很,硬說自己是被冤枉的,干爹你說哪有這道理?白紙黑字畫了押的,這說話不算話是誰家道理?宮里還缺了他這一個太監(jiān)不曾,非要這么犟脾氣?” 孫海聽了這不由皺了皺眉,看著昏迷了的人,對著小順子道,“去把我的刀準備好,這次好好看著,下次你來。” 小順子聽到這不由一喜,恭敬地拿起了早就準備好了的凈身刀,雙手呈給孫海,“干爹,請?!?/br> 孫海看了眼那炕上綁著的男子,眼中沒有一絲動容,他這把凈身刀下不知已經(jīng)毀了多少人的下半輩子的性福,也不差那么一個。 手起刀落,動作干凈利落,一旁小順子看得目瞪口呆,見那男人,不,見那新鮮出爐的太監(jiān)醒來要大叫連忙往他嘴里塞了一個雞蛋。 “好好看著他,別想不開?!苯淮?,孫海凈了手便走出了凈身房。 凈身房外天空湛藍,偶爾飛過一抹彩色,那定是宮里的皇子公主們的玩物,饒是如此,與里面的狹小氣悶猶如天地之別。不知道愣神了多久,孫海扯了一下衣服剛想要回去,卻聽到身后一陣嘈雜。 “干爹小心!”尖銳的叫聲忽然響起,猶如利箭劃破長空發(fā)出的嘶鳴聲。 孫海轉(zhuǎn)身望去,只覺得一道黑影向自己撲來,他還沒來及后退就覺得胸口忽然一涼,似乎有什么東西刺穿了自己小心翼翼保護的心臟似的。 低頭望去,看著插在自己胸口的凈身刀,孫海不知道為什么忽然翰林院里那冰涼的嘲笑聲——“死太監(jiān)”。 如今,他就要變成死太監(jiān)了。這杜謹之是不是一語成讖了? 身子不受控制地倒了下去,四周是自己認下的一群干兒子們呼天搶地的哭喊聲,凈身房的凈身大太監(jiān)孫海忽然覺得死了也不錯。 起碼解脫了,說不定自己下輩子再也不用當太監(jiān)了。也不知道小順子這猴孫兒知不知道他把寶貝放在了觀音像香爐下面的隔層里……萬一小順子找不到自己的寶貝,孫海忽然有些擔憂了,六根不全的死去,好像也不太好。 …… “你要答應我,要答應我……” 纏纏綿綿的聲音讓孫海不厭其煩,做鬼也不省心嗎?他一向好脾氣慣了,卻也不禁沖著那瘦弱的鬼魂吼道,“答應你什么呀!” 迷霧般的鬼魂被他吼散了似的。 “答應我,答應我,往后你是晉江,孫晉江……” 忽然霧嵐環(huán)繞,孫海只覺得眼前一黑,便又昏了過去。 “紅袖,你說咱們小姐還醒的過來嗎?” 紅袖一身粉色的衫子,一副持重模樣,“夫人生前曾為小姐算過卦,說小姐命中會有一劫,但是會有貴人相助,想來是不會有事的?!?/br> 那小丫環(huán)很是不相信,“可是這都三天了,小姐滴水未進,再這么下去……” 小丫環(huán)不說倒也罷了,一說這話孫海頓時覺得肚子在咕咕叫。頓時坐在外間的倆丫環(huán)齊齊跑向了內(nèi)間,異口同聲道,“小姐,你醒了!” 孫海只覺得自己又死了一遍似的,耳中雷鳴般的響起著小姐兩個字,久久不能平復自己的心情。 “環(huán)兒,你去請老爺和夫人過來,我在這里伺候小姐?!?/br> 孫海沉浸在自己重生的悲喜交加中,并沒有聽到紅袖這番話。他六根不全的死了,還以為這輩子都不能再生為人了,誰想到竟是重生為女人了。 果然該撐著最后一口氣,把命根子一起帶走嗎?說不定自己就能重生為男人了。 孫海正遺憾之際,忽然聽到那粉衫丫環(huán)道,“小姐,這門婚事是老爺定下來的,小姐您就算是死,老爺也會把您嫁入杜府的。杜公子驚才絕艷,你又何必這般想不開?” 還定了婚事?孫海咽了口口水,艱難道,“我知道了?!?/br> 一時間兩人再無話可說,孫海干脆躺在那里閉目冥思。 他自幼窮苦,八歲便入了宮,后來機緣巧合在凈身房當差,年紀輕輕的二十五歲便做了凈身大太監(jiān)。這十年來宮里多少太監(jiān)的性福斷送在了自己手上,孫海早就記不清了。不過現(xiàn)在想來,人總是要積陰德的,否則下輩子的性福都不知道還有沒有。 孫海正嘆氣的時候,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便傳了過來,人未至而聲先到,“我可憐的晉江,受了這么多苦,終于醒過來了,太好了,太好了?!?/br> 晉江?這家小姐的名字未免也太出塵脫俗了吧?孫海心底里默默念叨了一聲,只是孫夫人卻并只是坐在床頭,似乎不敢接近自己的樣子。 孫海皺了皺眉,半晌才道,“娘,我沒事了?!?/br> 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rou,聽孫晉江這略微使點兒力氣似乎就會斷了氣似的聲音,孫夫人一陣心疼,看向?qū)O老爺?shù)溃袄蠣?,不然就別讓晉江嫁給杜……” “婦人之見!”孫老爺一聲厲喝,嚇得孫夫人一哆嗦,孫海倒是沒啥感覺,他混皇宮的時候一不小心被砍了頭都用可能,難道還會怕孫老爺不成? “你就算是死了也要嫁到杜府去,我孫道海在商言商,從不言而無信?!边@后半句卻是對孫海說的。 孫夫人看著氣沖沖離開的丈夫,連忙解釋道,“晉江,你爹爹他向來就是這個犟脾氣的,娘一定幫你想辦法,不再讓你……” “娘,杜公子他現(xiàn)在何處?”思索再三,孫海還是決定謹慎些好,萬一被這孫夫人看出端倪來,自己就算是八張嘴也解釋不清呀。 孫夫人連忙抹了抹眼淚,心想著現(xiàn)下孫晉江不至于提到婚事便是要死要活的,許是對這門婚事不那么抵觸了?想到這里孫夫人連忙道,“杜慎現(xiàn)如今在京城,他……” “娘,我累了,你先回去歇著吧?!贝掖掖驍嗔藢O夫人的話,孫海干脆閉上了眼睛。宮里行事最是要察言觀色,孫夫人似乎不敢親近自己似的,這逐客令孫海下的很是順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