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jié)
目前擺在方天林面前的只有兩條道,要么將水泥生產(chǎn)改進一下,減少污染,或者直接將水泥弄成一種環(huán)保建筑材料,要么研究一下乾元族筑路材料配方,在荒谷一帶找到替代品種,去外面運就免了,這太過麻煩,要這樣,還不如直接做成石子路,這個多簡單,現(xiàn)在就能動工,就是維護路面比較費事。 為了選定修路材料,方天林這陣子整日埋頭案牘,除了上午例行去校場那邊轉(zhuǎn)轉(zhuǎn),順便cao練一下之外,其余時間基本看不到他的人影,連帶著沈璧露面的機會也大大減小,小家伙一做完自己分內(nèi)事,便陪在方天林身邊。這事,家里能幫上方天林忙的也就沈璧,其他人都是有心無力。 看著還小小一只的大兒子跟著自己忙活這些,說實話,方天林還真有些心疼。不過這種情緒并沒有持續(xù)多久,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自家這三個娃那么早慧,注定比別的孩子要辛苦一些,同樣,成就也大,站得會比他們更高更遠,這就是有失必有得吧,他為自家兒子們感到驕傲。 第163章 方天林這邊很忙,沈家河那頭也不遑多讓。 因著提前知道可能要遠赴千里之外,沈松這一代就都沒有成婚。 沈松還好一些,男孩子成親晚一點沒事,沈梅翻過年可就十七了,也就個把月的事情,這個年紀再不說親,沈家海夫婦真要著急上火。 就此事,方天林跟沈家河仔細談過,方天林的意思是最好不要往外嫁,就在荒谷現(xiàn)有優(yōu)秀子弟中找。沈家不需要聯(lián)姻,況且嫁到外面不確定因素太多,要是親家拿沈梅做文章,不用明說,直接言行中透露一二,明示暗示沈梅從娘家為他們謀取利益,這還真是個麻煩事。 以沈梅現(xiàn)在的家世,外嫁的話,必然會嫁進當?shù)厥考澕抑小D抢锟刹幌裨诨墓饶敲醋杂?,要守的?guī)矩眾多,頭頂搞不好還不止一重婆婆,這日子鐵定輕松不了,最為關鍵的一點是,那些家中男子哪個不是三妻四妾?沈梅打小在鄉(xiāng)下長大,這樣的家庭接觸不多,估計很難適應這種生活。 嫁在谷中,這些便都不會碰上。荒谷是沈家的地盤,哪個沈家女婿敢這么干?當然,也不是沒碰到問題,就是這個夫婿人選一時很難選定。 荒谷中人終究底子太薄,普通雇工下人先排除,管事又年紀稍大,不是合適的成親對象,沈梅能選的也只有那些目前還在書院中,年紀跟她差不多大的人,這個數(shù)量就少了,好在又進了一批人,總算將選擇范圍擴大了一些。 沈家河只將兩人商量好的意思跟大哥大嫂這么一說,最終決定還是要他們下,沈家河不會自作主張。 “三弟,良賤不通婚,谷中不少都是沈家下人,排除這些人,松兒、梅丫頭可沒多少選擇???”一想起兩個大的終身大事,姚大嫂眉頭都快打結(jié)。 “大嫂,跟你透個底,我們名下這些下人,過不了幾年,恐怕會有不少人能脫去奴籍。我們家孩子要是有誰看中他們,他們也愿意的話,脫籍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你是擔心他們后代對參加科舉之類不利?大嫂,你要是去看過書院,就不會這么說??婆e考學的那些,書院里雖然教得不深,但也不是沒有,我要說的是剩下那些科目,那真正是外頭無法比的,很多知識外面壓根就學不到?!?/br> 沈家人進谷晚,緊接著就是臘月,書院都快放假,沈家孩子便沒進書院,打算來年開學時再入,是以,他們對書院了解不深?,F(xiàn)在經(jīng)沈家河這么一說,在場所有人都起了好奇心,同時心里也是一咯噔,老三一家從哪弄來這么多比外面還好的夫子? 疑慮歸疑慮,眾人也沒在這上頭多打轉(zhuǎn),自打方天林進沈家門之后,他們不理解的事情多了,聽著看著就好,別的不需要也不能去過問,否則就是自己為難自己??峙孪肫颇X袋他們也鬧不清楚里面的緣故,還會把自己給折騰壞了,何必呢? 其實就算沒有現(xiàn)在這一出,姚大嫂也得為大女兒的親事憂心,剛才三弟說的那些,在外頭同樣適用。梅丫頭這一輩正好位于尷尬的當口,嫁進大戶人家她就得為女兒以后的日子發(fā)愁,她也沒經(jīng)驗傳授大女兒,怎么斗得過那幫子打小就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下,口蜜腹劍、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精?更不用說跟小妾們的爭斗,更是無從入手。 “老大媳婦,趁著現(xiàn)在谷中人還不知道,我們家會在他們中間物色媳婦女婿人選這個空檔,你跟老大趕緊睜大眼睛瞧清楚,挑個有能力人品也還過得去的女婿跟兒媳婦,還有老二媳婦也是,桃丫頭也不小了,也可以相看起來。”張老太太發(fā)話,此事就這么定下。 眼下確實沒有其他選擇,老太太這些天跟沈老爺子整日在谷中晃悠,聽了不少事。在這邊,女娃子地位比外頭高,他們自然更不能把孫女往外嫁,不算上之前所憂心的事,光這一條就足矣。只要疼孩子的,哪個不為孩子著想?荒谷雖然偏僻了一些,但在這里能比外面生活得更舒服,怎么選擇,還不是一目了然? 小輩們的嫁娶之事商定后,接下來便是明年孩子入學之事。其他都好說,符合年齡的直接送進書院便成,需要商議的依然是過了年齡的沈松沈梅兩人。 沈家河的意思很簡單,自是希望兩人能入學,不求學得有多好,至少其他人該會的,他們都得了解一二。沈梅還好說,以后未必出來工作,沈松那是必定要管事,若連手下在說些什么都聽不懂,這場面想必他自己也不愿意見到。 年齡大不是事,荒谷什么都是沈家說了算,沒誰會沒眼色拿這點說事,只要沈松自己不覺得有問題,那一切都好辦。 “三弟,松兒跟著我們做事有幾年了,現(xiàn)在再進學堂,這他能聽進去?”沈家海額頭擰成一個川字。 “不進書院也沒事,可以請夫子上門有針對性地教,松兒這樣沒問題,學習效率還高,梅兒我建議還是進書院比較好,在那里她能結(jié)識一些同窗,以后進了婆家,也能有自己的小姐妹說說閑話,不用整天待在家里,那樣太悶了?!?/br> “行,那就這樣。” 田地是根本,方天林并不打算把荒谷中的土地分下去,但沈家人也不能沒個收入來源,讓他們?nèi)ド瞎つ强隙ú怀?,剩下的就是做生意一途?/br> 如今整個荒谷中人算上沈家海他們帶過來的婢仆,加起來總共有將近一千六百人,可以算得上一個小鎮(zhèn)的人數(shù),目前都還是沈家雇人提供一日三餐,當然,會去食堂用餐的多半是單身之人,有家庭的除非實在是忙,一般都會在家里自己開火。 不光食堂,其他一切生意相關,都握在方天林一家手上,這對于長遠來說,并不利于發(fā)展。沒有競爭,開始還好,時間一長,就失去了活力,沈家湖他們的加入正是時候,辦作坊也好,開店鋪也罷,只要能賺錢的營生,隨他們選。 就是人手限制了沈家湖沈松他們的選擇,沒辦法,沈家河一家的下人雇工都有活要干,他們不能動用,能派上用場的只有他們幾家下人,全部加在一起也就百來人,這點人手,開鋪子辦個小作坊倒是夠了,想做點大的,恐怕不成。 想來想去,沈老爺子他們最終決定,沈家湖去小青山口那邊發(fā)展,留守之人在荒谷開一家雜貨鋪子,從人們手中收購多余的山貨,再進一些谷中暫時還沒精力顧及到的東西,想來生意不會太差。 ****** 在書房中連著悶了好些天,方天林總算趕在過年前,將一號環(huán)保水泥給弄了出來。這是他翻了許多乾元族留下的資料,結(jié)合荒谷中擁有的礦物,所能達到的目前最理想的狀況。 這種新型水泥呈細顆粒狀,不會一開袋便粉塵漫天飛,同時還兼有瀝青的部分特點,能使路面快速成型。優(yōu)點被強化的同時,缺點也異常明顯,一號環(huán)保水泥不大適合刷墻,不是不能刷,而是要比他記憶中的水泥刷墻麻煩許多。 房子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靖朝建房技術早就趨于成熟,沒有水泥混凝土之類,最多也就是無法建高樓罷了,就居住舒適度而言,差別并沒有那樣明顯,甚至頂尖那些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嫂,你總算出關了,再在屋里待著,我看三哥都要抗議了?!绷缺е鹤樱χ蛉?。 “是呀,三弟妹,這一個多月都在整什么?平日里基本都見不到你的人影?!标惗┩瑯颖е鹤?,教他喊三嬸。 “我們這邊就谷中道路平坦,其他地方那路況你們也知道。這些天我一直在翻文獻,找那合適的修路材料,目前已經(jīng)有大致眉目了。”方天林拉著大兒子,和在場之人打招呼。 眾人聽了并不以為意,沈老爺子等人只當方天林找到一種古老配方,隨口夸了幾句,便說起其他事情。 “三媳婦,不是我說你啊,璧兒這么小,你怎么一直讓他圍著你打轉(zhuǎn)?可別累到他?!鄙蚶蠣斪诱Z重心長地說道。 這陣子,三胞胎中就璋兒出現(xiàn)在人前的時候最多,璜兒也還能隔三岔五見到,璧兒就只比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方天林要好一些,他幾次問起老三,都說是在跟著方天林學習。翻過年才八歲的娃,這么見天一點空都沒有的學,可真有些過了,老三兩口子不心疼,他這個當爺爺?shù)目戳硕加X得不忍心。 “爺爺,我不累。” “還不累?你瞧瞧,眼下都有青黑了?!辈淮蚶蠣斪映鲅?,老太太聞聲直接拉過沈璧,“馬上就過年了,這幾天可不準再悶在書房里,找你二弟他們玩去?!?/br> 方天林一臉無奈,老人家的好意,他不能不領。的確,大兒子身體是有些疲累,但精神可好著。他當過兵,知道就沈璧目前的狀況,完全不會影響他的身體,現(xiàn)在條件簡陋還好,以后真要搞起科研,這個程度并不算什么。 方天林自己就算了,光把乾元族傳承融入靖朝現(xiàn)有科技,就夠他忙活的,大兒子跟小兒子兩個,肯定不會止步于此,自我研發(fā),建起這個世界獨立的科技樹,才是他們努力的目標。 第164章 這次過年,可不像方天林他們剛來那時,連個鞭炮都沒有,只有最為簡陋的爆竹?,F(xiàn)在荒谷人手多,護衛(wèi)們已經(jīng)徹底從勞動中抽出身來,只負責保護沈家,護送人出谷便是他們的職責之一。 由于買了小青山口一帶山林土地,方天林手頭上銀錢不多。本來,他是打算將村子建設先放一放,等他賣出一些貨物,收攏部分資金后再來建村。 沈老爺子和沈家海他們得知此事后,經(jīng)過商議,除兩老之外,每家出一部分錢,湊了五千兩給沈家河。 別以為這些錢不多,這已經(jīng)占據(jù)沈家海三家近半的資金。他們可不像沈家河一家,賺錢跟撿錢似的,頭一年就能賺上幾千上萬兩,他們?nèi)乙簿褪刂鴥杉覠镜?,要不是調(diào)料配方獨特,恐怕一個月能賺個幾十兩就頂天了,哪可能每家年收入都達到近千兩之巨?再加上從方天林一家薯片生意上分潤到的利益,這才在刨去一應花銷后,還能每家攢個兩三千兩。要擱以前,這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當方天林從沈家河口中得知這事,并在庫房中見到這些錢時,臉上笑意不經(jīng)然間浮現(xiàn)。其他那些他并不強求,只要不是白眼狼就好,那會證明他看人的眼光出了大問題,木屋弊端太大,在荒谷中還好,大家都會注意,也沒人能潛進來縱火,在外面這么做顯然不成,最低要求也得是泥墻茅草屋。 磚瓦沈家自己就能燒制,只是中間隔著那么一大段山路,運輸不方便,方天林便讓沈家海領著燒磚師傅們,在小青山口定好的村莊邊上砌了個小窯,生產(chǎn)出來的磚瓦不往外售賣,只供應村子建設所需。 近期方天林一直窩在家中,哪都沒去,并不清楚小青山口那邊建設進度具體如何,但大致情況他心中有數(shù),沈家河每天都會抽空跟他說谷內(nèi)谷外一應事務。況且,村子的設計圖紙還是出自他手,沈家河一說,方天林就能明白個七七八八。 村子就得有個名稱,要不然老叫小青山口那個村子,說起來麻煩,旁人聽著也怪別扭,連村名都沒有的村子,實在是有點不像話。 沈老爺子集合沈家人商議,最后將村名定為“星火村”。 目前星火村還處于一期工程中,主要建筑是連排屋,選擇這種戶型是為了省事,同等人力物力下,這么做可以多建一些。 至于建村人員,大部分都是雇傭的當?shù)卮迕?,從沈家分出去的很少?;墓戎杏胁簧偈虑椴荒転橥馊酥?,外放人員需要經(jīng)過層層篩選,不是誰都能出去。 這才是方天林需要用到大筆銀子的原因,要不然,就荒谷中現(xiàn)有的資源和人手,不用花費多少錢就能搞定一個村落。 林山縣城袁家。 “老爺,下面報上來,小青山口一帶全被沈家買下,如今正在沈大老爺帶領下修建村子。我親自去那邊看過,星火村已經(jīng)起了一排墻連墻的獨門小院,清一色青磚瓦房,用的都是沈家自己燒制的磚瓦。我跟沈大老爺有過接觸,他透露出,沈家以后可能會在星火村開辦一個交易市場,沈家貨物將會在那進行中轉(zhuǎn)甚或直接出貨?!?/br> “沈大老爺?以前沒聽說過有這號人?!?/br> “年前才到的,前陣子衙門兵房里不是多了個姓沈的胥吏嗎?那人就是沈家四老爺,據(jù)底下人打聽到的消息來看,應該是方老爺托莫知縣的關系將人弄進去,我們的人只能探聽到這個地步,內(nèi)里究竟如何打探不出。” “沈家什么來路,依然沒有更多消息?” 申管事?lián)u了搖頭:“還是老樣子,只知道沈家來自腹地,離林山縣很遠,再多查不到?!?/br> “我們袁家跟沈家做過幾次生意,同方老爺有些交情,你多去星火村走動走動,想來沈大老爺應該會給點面子,要是對方有什么需要,我們袁家能辦到的,就行個方便,到時候沈家想要買賣貨物,頭一個想到的不會是其他商家,而是我們袁家?!痹砂惭劾锕饷㈤W動,沈家總算有大動作了。 之前一年,雖然兩家之間成交了幾筆生意,可那點交易量,甭說林山縣幾大富商,就連他們袁家都不怎么看在眼中。那為何他還要堅持同沈家交好,想方設法拉近關系?還不是因著沈家是外來勢力,又不受林山縣當?shù)厥考澼犞?,是目前唯一可能打破林山縣固有格局的人選。不然,你以為袁成安真會這么好心? 能在林山縣這樣的地方立足的地主鄉(xiāng)紳,有哪一個是善茬?要真這樣,恐怕早就被吞得骨頭渣子都不剩。 “是,老爺。”申管事仔細聆聽,將袁成安的吩咐一一記下。 “對了,你剛才說沈家可能要在星火村建一個交易市場?”袁成安剛想將人揮退,突然想起一事來。 “是的,老爺。” “年后你去探下沈大老爺?shù)目陲L,問他袁家可否在村子里開鋪子,嗯,擺攤也行?!?/br> “老爺,您這是?” “沈家是外來勢力,他們最佳的策略便是在荒谷扎根,小青山口新建的這個星火村,我估摸著只是對外的一個橋梁。要我是沈家當家之人,便不會把家人都拉到星火村,若不然,沈家人就太蠢了,隨便哪家去引些山匪過來,沈家就得完蛋。”袁成安說的是事實,星火村只是一個村莊,沒有城墻保護,被人盯上,還真是一件麻煩事。 就連在衙門當差的沈家溪身邊都有四個護衛(wèi)保護,沈家海這邊護衛(wèi)人員只會更多,輕敵的下場,方天林再清楚不過。 在方天林看來,他手上握有遠超這個世界的科技,其他一切都可以舍棄,唯獨人不行,不光沈家人,就連庇護在沈家的下人雇工,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會舍棄。 沈家有天然優(yōu)勢,方天林偵查的手段很多,望遠鏡,獵犬還有信鴿,三管齊下,匪徒想要突襲并沒那么容易。 不過就像袁成安說的那樣,在村子防御措施沒有建成之前,方天林壓根就不會讓其他沈家人出現(xiàn)在那邊,刀劍無眼,人數(shù)一多,他真不敢保證所有人都能完好無損。 “既然如此,那他們在荒谷中生活要很多物資吧?下人雇工不講究,讓他們吃飽穿暖就行,沈家人肯定不滿足這些,衣食住行,筆墨紙硯,我們能做文章的地方多了。以前他們都是進城采買,我們要是把店鋪開到星火村,就算是同樣的價格,你說他們是買我們的,還是特意繞遠路去城內(nèi)購買?”袁成安頓了一頓,接著說道,“還不止如此,沈家貨物會在星火村中轉(zhuǎn),我們在那邊派人常駐,便能優(yōu)先挑選,這么一來一去,賺取的差價可不小?!?/br> “老爺,我明白了。”申管事垂手而立,“老爺,您真這么看好沈家?” 說來說去,袁成安這么做有個前提,那就是沈家得是個消費大戶兼還能往外售賣大量物資,不然交易額上不去,這么做雖能多賺一些錢,但實質(zhì)上意義并不大。 “我們消息不算靈通,只能從收到的信息中判斷出,沈大老爺他們應該是跟著上次那些送軍糧的兵丁一同過來,具體帶進來多少人根本無從推斷,往低了算,怎么也得有一兩百之數(shù),加上之前那些,七八百人跑不了。這么多人,每天耗費的物資就不在少數(shù),你再看他們買的東西,嚴重低于這么多人的需求。你覺得沈家是沒錢購買,還是他們不用買這些?”袁成安半斂眼眸,一想到這些,他眼里的光芒更盛。 “老爺,您認為……這個沈家舉家搬遷,一看就是有備而來,他們不會也是逃難吧?” “這個誰知道呢。你去星火村辦事的時候,記得約束好下面的人,可別讓他們跟沈家人起沖突。這個沈家讓人想不明白的地方太多了,別說我們袁家,就連上頭那幾家一直壓著我們的富戶,都處于觀望中,誰都不想先行試探沈家的底線。沈家那些護衛(wèi)可不是擺設,一個個訓練有素,光瞧著就很是嚇人,真要對上了,這還真不好說?!?/br> ****** 年根下時,星火村那邊已經(jīng)停工,因著大都是空房子,除了磚瓦木料之外,壓根就沒什么好偷,留下部分護衛(wèi)看守之外,其余人全都撤回荒谷。忙碌了一年,過年就讓大家好好休息一下,免得累出毛病。 方天林最近一直在琢磨環(huán)保水泥一事,荒谷所有事務都是沈家河在打理。停工那天,沈家河便照著方天林曾經(jīng)提起過的做法,根據(jù)眾人的職位和表現(xiàn),每人都發(fā)了一些米面rou蛋之類,算是對他們?yōu)樯蚣夜ぷ饕徽甑目隙ê酮勝p。 額外得了賞賜的人都高興壞了,雖然大家現(xiàn)在都不缺吃少穿,但要說有多富,那還真不可能。要知道不管是雇工還是下人,進谷時基本都沒什么家底,不至于兩袖空空,但身上沒幾兩銀子倒是真的。 他們要攢錢買房,說媳婦嫁女兒,要用錢的地方太多,沈家就算再厚道,也不至于一年時間,就讓為沈家工作之人,都賺個盆滿缽滿。否則,就該沈家欲哭無淚了。 第165章 西南地區(qū)氣候濕熱,不過荒谷壞境特殊,可謂是冬暖夏涼,四季分明,倒是很適合生活。當然,這是相對林山縣這邊的天氣來說,跟靖朝北方相比,年均氣溫自是要高出許多。 這樣的氣溫,正適宜作物生長?;墓痊F(xiàn)如今開墾出來的田地,一年兩作非常輕松就能達到,稍微合理規(guī)劃一下,平均兩年五季也不是難事。 農(nóng)家人對糧食很是看重,沈家人都是農(nóng)戶出身,現(xiàn)在日子好過了,也沒能改變他們這一習性,方天林也不例外。 民以食為天,糧食平常時候不顯,一旦鬧饑荒,它的重要性便顯露無遺。 方天林可不想看到因缺糧而引起的各種慘狀,所以,除了荒谷安全之外,他最上心的便是糧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