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嫁給了山村老尸、星際稽查官、一次沒卵用的重生、少爺要混娛樂圈、殿下,妾身很低調(diào)!、五代刀鋒(出書版)、清穿之佑康皇后、軍婚纏綿之爵爺輕點寵、重生之江湖那么大、倒插門[綜武俠]
轉(zhuǎn)眼間,柴大郎好不容易才穩(wěn)定住的局面,就被幾個地痞無賴們攪了底兒朝天??h城東門口,又亂成了一個大粥鍋。已經(jīng)回頭準備跟柴大郎并肩而戰(zhàn)的漢子們,也猶豫著紛紛停住了腳步。 “放屁,土匪都攻打縣城了,怎么可能還守著往日的規(guī)矩?”就在此時,先前那個給柴大郎幫忙的方臉公子哥,再度開口。一句話,就粉碎了所有人心中的幻想。“明明就是想豁出去干一票大的,然后逃去遼國。你們不信就盡管跑,看看能不能跑得過山中的那群虎狼!” “跟他們拼了!” “抄家伙,跟他們拼了!” “沒活路了,大伙拼了算逑!” “拼了,他們不讓咱們活,咱們也……” 堵在門口的百姓,特別是過路的行商和伙計們,個個紅了眼睛,咬牙切齒地轉(zhuǎn)身。土匪很少攻打縣城,除非他們已經(jīng)豁出去了跟官軍拼個魚死網(wǎng)破。而豁出去了性命不要的土匪,自然也不會守什么“不涸澤而漁”的規(guī)矩。將商販們堵住之后,肯定殺光搶凈,人芽不留! “要拼你們?nèi)?,爺爺恕不奉陪!?/br> “跑啊,快跑??!再不跑真的來不及啦!” “快跑啊,誰不跑誰傻!” “讓開,讓開,老子……” 擠在門口處的地痞無賴們,卻叫嚷得愈發(fā)大聲。唯恐秩序不夠混亂,耽誤了自己渾水摸魚。 正叫嚷得歡暢間,忽然,半空中掃過來一道閃電。 “噗!”有把冷森森的斧子從人群外圍呼嘯而至,將叫嚷得最大聲的地痞頭目,砍得踉蹌數(shù)步,當場氣絕! 注1:張金稱、朱粲都是隋末有名的好漢。前者喜歡生吃人心,后者喜歡將人蒸熟了下酒。李淵曾經(jīng)派使者招降朱粲,朱粲先打算投降,后來又因一言不合,將使者和隨從全部蒸熟了分給左右食之。 注2:南霽云,張巡麾下愛將。與張一起守睢陽,殺敵無數(shù),最后因缺乏食物被叛軍抓住殺死。 第一章 初見(四) “啊呀——!” “娘咧——!” “殺人啦,殺人啦!” 眾地痞嚇得大聲尖叫,抱著腦袋就朝城外鉆。還沒等他們將身體鉆進城門洞,耳畔又傳來“呯!”的一聲巨響,第二把明晃晃的斧頭又呼嘯而至,砍在老榆木做的城門上,深入數(shù)寸。 “敢妖言惑眾替土匪張目者,死!”有一個略顯稚嫩的聲音緊跟著在眾人頭頂炸響,硬邦邦寒氣四溢。 眾地痞流氓瞬間全都變成了啞巴,癱在城門口,雙腿瑟瑟發(fā)抖。他們當中,有一部分人純屬想趁火打劫,另外一部分人卻是鷹愁嶺眾匪徒專門安插在城里的眼線,試圖替自家山寨制造混亂。后者原本以為按照常理,只要自己身份不暴露,即便在城中由著性子折騰,倉促之間,也沒人敢拿自己怎么著。誰料想恰恰就遇上一個根本不打算講道理的,上來二話不說拿起鐵斧子就朝大伙腦門兒上掄。 “沒種留下來殺賊衛(wèi)家室的,自己走。別大呼小叫,也別胡亂擁擠。否則,休怪某家拿你當山賊的jian細!”散發(fā)著寒氣的聲音再度傳來,一下一下地敲打著眾人的腦袋和心臟。 眾地痞流氓如蒙大赦,連滾帶爬逃之夭夭。原本堵在城門口的人團也瞬間為之一松,膽小怕事和舍不得父母妻兒者,低著頭,匆匆出城逃難。有些膽子稍大或無牽無掛的漢子,則紛紛讓開出城的通道,掉頭朝柴大郎與何縣令身邊走去。 一邊走,大伙一邊拿眼睛偷偷尋找先前飛斧殺人者。這才發(fā)現(xiàn),有個身材魁梧高大,臉色卻非常白凈的少年鏢師,手里頭拎著一把寒光四射的鐵斧子,正對著城門口虎視眈眈。毫無疑問,若是哪個心思齷齪的家伙敢再鼓動唇舌擾亂民心,這把斧子就會毫不客氣地飛過去,直接劈開他的腦門兒! “這是誰,是跟郭大郎一伙的么?”幾個主動留下來殺賊的商隊伙計按耐不住心中好奇,一邊用眼角的余光朝少年鏢師身上逡巡,一邊壓低了嗓子交頭接耳。 “好像不是,我昨天入城的時候,在一伙行腳商販的隊伍里見到過他。應該是那邊商販臨時湊錢雇的刀客,沒想到居然雇到了一個絕頂高手!”一名土黃色臉孔的大伙計正巧從旁邊經(jīng)過,四下看了看,快速搭腔。 “怪不得下手如此狠辣,原來是個走單幫的獨行客!”周圍的伙計們恍然大悟,紛紛點著頭嘟囔。 易縣地處中原與遼國的邊界,非但南來北往的商販會選擇由此歇腳,一些江洋大盜,有命案在身的惡徒,以及在權(quán)力傾軋或者搶地盤戰(zhàn)爭中輸光了所有本錢的將門子弟,也會把此處作為逃命的一條重要通道。只要平安渡過了城北面的淶水河,就算徹底逃出了生天。無論是中原官府,還是諸侯麾下的私兵,都絕對沒有膽子追到河對岸的遼國去喊打喊殺。 當然了,逃到了遼國之后,是投奔遼國軍隊,給契丹人帶路。還是從此隱姓埋名,在平淡中終了殘生,就要看個人的選擇了。在這個皇帝和諸侯爭相給契丹人當兒子的時代,“禮義廉恥”早就成了傳說。 然而,無論是江洋大盜、背負命案的惡徒、還是落難的將門子弟,想要去遼國,肯定都得有人給指路。所以,把自己打扮成刀客鏢師,接受行腳商販們的雇傭,就成了這類人的最好的選擇。一則行腳商販們?yōu)榱颂颖芄俑睦蹇ǎ龀呛笸叩萌青l(xiāng)間隱秘小徑,輕易不會被官差堵在半道上。二來行腳商人們大多都是臨時搭伴兒,彼此間并不是很熟悉,更不會多嘴互相過問隱私。 所以使飛斧的少年鏢師,很自然地就被商販和伙計們,默認做了大盜、惡徒或者將門子弟三者之一。這類人性子最惡,脾氣也最古怪,所以大伙一般都會“敬而遠之”。 然而,使飛斧的少年鏢師,卻對周圍的異樣目光渾然不覺。只是繼續(xù)一眼不眨地盯著城門口,隨時準備將第三把斧子丟在搗亂者的腦袋上。直到城門口的人團徹底松動了,緩緩形成了人流。才搖頭笑了笑,策馬前行,從城門和門洞下的尸體上,將自己丟出去的兩把飛斧一一回收。 正在出城逃難的百姓們,紛紛主動側(cè)身讓開一條通道。唯恐自己哪個動作不對勁兒,惹惱了這位亡命江湖的殺星。少年鏢師這才察覺到眾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怪異,又笑了笑,把飛斧插入馬鞍后的皮囊里收好,然后緩緩走向最先提議抵抗土匪的柴大郎。 那柴大郎正與趙姓公子哥兩個一道,協(xié)助縣令何晨將自愿留下來的壯士整隊備戰(zhàn),見到少年鏢師走近,立刻轉(zhuǎn)過身,主動迎了數(shù)步,抱拳施禮:“在下柴榮,多謝小哥方才仗義援手。若不是小哥你出手果斷,柴某差點就著了那些歹人的道!” “柴大官人客氣了!”少年鏢師飛身下馬,非常禮貌地拱手還禮,“其實沒有某出手,大官人也肯定能收拾得了他們。在下寧,在下鄭子明,自問還粗通武藝,愿留下與大官人并肩殺賊!”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柴大郎喜上眉梢,上前數(shù)步,一把拉起寧子明的手,“小兄弟,不瞞你說,柴某剛才就想過去邀你。只是怕你還有要事在身,不敢耽擱了你的行程而已。走,趕緊去跟我去見過縣令,咱們想守住此城,肯定少不得他全力支持!” 話音未落,那趙姓公子哥也帶著他的長腰同伴走到了近前。笑呵呵地抱了抱拳,大聲自我介紹,“涿郡趙元朗與舍妹韓晶,在此有禮了!小哥剛才那兩斧子,劈得可真叫利索!若不是顧忌著情勢,趙某真的想給你大聲喝彩!” “在下,在下太原鄭子明,見過趙兄,韓,韓姑娘!”寧子明猶豫了一下,將鄭字咬得更為清晰。 他不愿給常思招禍,離開澤州后,就不敢再用“寧”這個姓氏。而對于石敬瑭的“石”姓,他又打心底里頭有一種抵觸。所以想來想去,干脆就換了石延寶當初的封地為姓。反正后者曾經(jīng)遙領過鄭州刺史,即便自己真的跟他是同一個人,也不算辱沒了他的身份。 那趙元朗怎么能猜測得到,寧子明的身世竟然如此之復雜?見少年人說話時有些口吃,還以為是不習慣跟女性打招呼。便笑了笑,大聲補充:“舍妹雖然是女兒身,卻也弓馬嫻熟。等閑土匪蟊賊,對付十幾個不在話下。所以我們兄妹兩個,見到柴大官人肯帶頭,就想留下來助他一臂之力!” “鄭某,鄭某不是,不是,不是那個意思!韓,韓姑娘英姿颯爽,一看,一看就知道是巾幗不讓須眉!”寧子明臉色頓時一紅,趕緊又朝著趙元朗身邊的細腰同伴拱手。禮施了一半兒,他忽然又覺得自己當面恭維一個女人未必合適,愣了愣,兩條胳膊全都僵在了半空中。 “噗哧!”見少年人如此緊張,韓晶被逗得抿嘴而笑。雖然隔著一道防塵的面紗,卻依舊如牡丹初綻,令周圍的日光,都頓時為之一暗。 寧子明被笑得愈發(fā)尷尬,匆忙將頭轉(zhuǎn)開,朝著柴榮問道:“賊人距離此城有多遠?大概多少人?咱們這邊呢,肯留下一起殺賊的壯士全加起來有多少?” “一概不知!到目前為止,只知道賊人是從鷹愁嶺上下來的。大頭目姓邵,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混世魔王!”柴榮搖搖頭,滿臉苦笑,“至于咱們這邊,大概能有兩百人上下。但其中至少一半兒以上連牛羊都沒殺過!不過據(jù)縣令說,武庫里長短兵器倒是很充足,駐守在此城的一整營義武軍將士,全都跑光了。留下來的家伙,剛好可以給咱們使用!” “這——?”寧子明又是一愣,頓時就忘記了先前的尷尬。 好歹也是個帶過兵,有過數(shù)月剿匪經(jīng)驗的底層武將,他當然知道兩軍交戰(zhàn),不能光憑著一腔熱血。然而,眼下除了一腔熱血之外,他卻沒有任何可憑。 兩百余沒摸過兵器的民壯和伙計,十幾個刀客鏢師,一個書呆子縣令,再加上自己、柴榮和趙元朗兄妹,卻要面對一伙已經(jīng)破釜沉舟的慣匪,這仗,無論怎么算,都算不出贏! “士氣可鼓不可泄,你先跟我去見了縣令,明確了身份和位置再說!”柴榮的眼神非常敏銳,僅僅憑著寧子明的面部表情的瞬間變化,就猜到了他心中的大致想法。以極其輕微的動作搖了搖頭,低聲叮囑?!拔业南敕ㄊ?,把人分成三隊。你、我、趙壯士兄妹各帶一隊。然后咱們就埋伏在城門口,殺賊人一個出其不意!” “你的意思是,不憑墻死守?”寧子明的眼神頓時就是一亮,壓低了嗓子,快速追問。 僅憑著兩百民壯,死守城墻肯定守不了多久。而以義武軍先前那個營的表現(xiàn),恐怕賊人不走,孫方諫兄弟也不會露面。所以,大伙唯一的取勝機會,就是放棄城墻,主動出擊,趁賊軍原來不備,殺其一個措手不及。 “不能死守,兩座城門,四面城墻,護城河還早就廢棄多年了。死守,等同于尋死!”通曉兵略的,不止是柴榮和他兩個。趙元朗也壓低了聲音,快速插嘴。 “的確,眼下主動出擊,是唯一可行之策!只是……”柴榮看看他,又看了看年齡明顯不到弱冠的寧子明,眉頭緊鎖成了一個疙瘩。 他自問熟讀兵書,也得到了自家義父郭威的幾分真?zhèn)???裳巯逻@種情況,著實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除非,除非等會戰(zhàn)事剛一開始之時,自己趁著士氣尚在,帶隊直接沖擊匪徒中軍。可那樣取勝的機會固然會大增,失敗的風險,也一樣成倍增加。并且萬一不能將敵酋快速陣斬,自己這一邊,恐怕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他此刻能想到的,寧子明恰恰也能想到。略作斟酌,便低聲提議,“等會兒,咱們只能速戰(zhàn)速決。柴兄帶人在城門口坐鎮(zhèn),鄭某可以……” 一句話沒等說完,趙元朗卻又搶先插嘴,“有了!擒賊先擒王!咱們這邊人少,訓練也沒有,只能靠將領之勇力。趙某算得上個將門子弟,在槍棒拳腳上頗有些心得。等會兒若是看到機會,趙某就立刻策馬殺出,直取匪徒中軍。兩位若是能帶著弟兄們跟在后面給趙某壯一壯聲勢,則感激不盡!” “這是什么話?”柴榮聞聽此言,立刻一改先前謙謙君子模樣。倒豎起雙眉,大聲抗議,“你是笑柴某武藝不如你么?那就戰(zhàn)場上見。等會兒你策馬直沖中軍,柴某愿意與你并肩而行!” “柴兄誤會了。趙某與你素昧平生,怎么可能知道你身手如何?”趙元朗也不生氣,立刻笑著拱手謝罪,“既然柴兄已經(jīng)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那等會兒咱們兩個就一起上,有你這樣的豪杰相伴,勝算至少又多了三分!” “好!”柴榮用力點了下頭,隨即又將目光轉(zhuǎn)向?qū)幾用鳎班嵭「?,等會兒勞煩你帶領刀客與民壯……” “兩位既然要并肩沖陣,鄭某怎么好落在后面?”寧子明被趙元朗和柴榮兩個的舉動,燒得熱血沸騰。毫不猶豫地擺了下手,笑著打斷,“吶喊助威,干擾敵軍視聽的任務,有縣令大人與韓姑娘就足夠了。鄭某今天就跟著兩位,一道去稱稱這伙土匪的斤兩!” “好!”柴榮與找元朗兩個,沒想到鄭子明小小年紀,卻有如此膽魄。齊齊眼睛發(fā)亮,異口同聲說道:“那就同去,只要柴某(趙某)今日僥幸……” 話說了一半兒,二人卻又同時發(fā)現(xiàn)對方跟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居然一模一樣。頓時不約而同地停住了嘴巴,然后互相看了看,哈哈大笑。 笑過之后,趙元朗忽然大聲提議:“我們?nèi)私裉焱毡焕г诖顺?,又俱不愿做那望風而逃的沒膽鼠輩,也算彼此有緣。不如干脆結(jié)個兄弟,哪怕同年同月同日死了,黃泉路上,也能一道喝酒吃rou耍子!” “柴某正有此意!”柴榮心中此刻,對能否克敵制勝毫無把握。聽趙元朗明知道九死一生還要跟自己相交,也頓時熱血上涌,拱起手,大聲回應,“好教兩位兄弟知曉,柴某本姓柴,后隨了義父姓郭。今年已經(jīng)二十八歲,應該長兩位甚多。兩位兄弟叫我一聲柴大哥,郭大哥,俱可,俱是某的榮幸!” “在下趙匡胤,表字元朗!”趙元朗接過話頭,大笑著重新做自我介紹,“今年已經(jīng)二十有二了!比柴兄略小,但是應該比鄭兄弟大上許多!” “小弟鄭子明,見過兩位哥哥!”寧子明自打從死人堆里爬出來那時起,幾曾見過如此慷慨豪邁男兒?頓時心中被燒得一片guntang,紅著臉,彎下腰向柴榮和趙匡胤二人行禮。 他并非有意相瞞,可自己到底姓什么,多大,卻是一筆糊涂賬。所以還不如就先糊涂著,今后有了機會弄清楚之后,再向兩位兄長謝罪。 柴榮和趙匡胤兩個,卻只以為他臉紅是因為少年人面子嫩,再度哈哈大笑。然后跑到路邊一家已經(jīng)沒有人的雜貨店里,取了三根粗香。直接插在了地上,拉起寧子明的手,學著折子戲里的說辭做派,沖天而拜,“我等三個雖然異姓,卻一見投緣。今日在此結(jié)為兄弟!從今往后同心協(xié)力,福禍與共?;侍旌笸?,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并棄!” 三拜之后,又互相拉著手站起身。跟早已目瞪口呆的縣令何晨交代了一下戰(zhàn)術(shù)安排,隨即各自取了兵器,跳上戰(zhàn)馬,沿著空蕩蕩的街道向西門而去。 縣令何晨與眾刀客民壯等人,雖然也明白此乃唯一的取勝辦法。卻更清楚,三人此番一去,恐怕沒多少機會能活著殺出重圍。頓時心中凜然生寒,一個個站在長街上,肅立相送。 那韓晶身為女子,早已淚透輕紗。卻咬著牙,始終不肯說一句挽留趙匡胤的話。待三個背影已經(jīng)快走得看不見了,才忽然沖進路邊的店鋪中,取了一面鼙鼓出來,奮力敲響。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激越的戰(zhàn)鼓聲,瞬間響徹全城。眾刀客鏢師們聽了,一個個愈發(fā)熱血澎湃。也紛紛取出兵器,跳上戰(zhàn)馬,朝著三人身后尾隨而去,再不旋踵。 須臾,鼓聲漸熄,空曠的街市上,卻隱然有一陣陣戰(zhàn)馬的嘶鳴縈繞不散。 風乍起。 旗獵獵。 馬嘶聲若隱若現(xiàn)。 風蕭蕭兮,易水寒! 第一章 初見(五) 易縣在秦漢之時隸屬于上谷郡,城外有一座荊軻山,相傳乃為猛士荊軻與燕太子丹送別之所。在隋代和唐代,此地俱為軍事重鎮(zhèn),城高池闊,堅固無比。然而世事難料,滄桑易變。自打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易縣就屢屢遭受戰(zhàn)火,舊的城墻和樓臺,很快就全都化作了瓦礫堆。廢墟上重新建立起來的縣城,規(guī)模連原本的四分之一都不及。城門也只剩下的兩座,一東一西,被城內(nèi)唯一的一條石面街道,簡陋地穿在了一塊兒。 就這么一個彈丸之地,卻不小心成了中原和燕云之間的商路咽喉,怎么可能不招來土匪的窺探?鷹愁嶺的眾好漢,只是其中動手最果斷的一波而已。再晚些時日,恐怕還有其他“綠林豪杰”,會對著這塊肥rou張開血盆大口。 “都給我打起精神來!拿下了易縣后,永不封刀!”鷹愁嶺大當家邵勇,也知道自己不可能長久占據(jù)縣城。所以干脆做起了一錘子買賣,拿破城之后隨便燒殺搶掠的承諾,作為鼓舞士氣的籌碼。 “嗷!”“嗷!”“嗷!”跑得氣喘吁吁的大小嘍啰們,興奮地舉起長槍短刀,一雙雙暗紅色的眼睛里充滿了饑渴。 按照綠林道規(guī)矩,每當攻破大戶人家的堡寨,嘍啰們都會獲得一定長短的肆意燒殺yin掠時間。一方面可以威懾其他不愿按期繳納保護費的莊主和堡主,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讓嘍啰們以最快速度忘記戰(zhàn)死的同伴。而時間一到,土匪的大當家就會下達“封刀令”,結(jié)束嘍啰們的任性狂歡,給被攻破的堡寨留下幾分“人根”,以方便下一次“收割”! 但是今天,鷹愁嶺的好漢們,卻從大當家邵勇嘴里,聽到了“永不封刀”四個字。那意味著他們可以搶走自己看到的任何東西,jianyin視線所能觸及的任何女人,殺死城中任何一個來不及逃走的老弱,直到整個易縣城,徹底化作一座巨大的墳冢。 “但是,爾等一會兒攻城時必須傾盡全力!”在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里,大當家邵勇雙手下壓,紅光滿面,“是化龍化虎還是繼續(xù)躲在山溝溝里做泥鰍,就看這回了。誰要是膽敢往別人身后縮,休怪邵某人手狠!” “大當家放心,小的們等知道怎么做!” “大當家,您就等著聽好吧,小的們一口氣就把縣城給您拿下來!” “可不是么,義武軍算什么東西?當年咱爺們橫著走的時候,孫家哥倆還要飯吃呢!” …… 眾嘍啰七嘴八舌,不停地向大當家邵勇表態(tài)。 彈丸大的易縣,里邊只駐扎了四五百鄉(xiāng)勇。而自家這邊,所有兵馬加在一起穩(wěn)穩(wěn)超過了三千。甭說盡全力,就是每個人都把一只手藏在褲襠里,也能輕松將城門給拿下來。 拿下來之后,就是大當家兌現(xiàn)承諾的時候了。春天正是商販們結(jié)伴北去塞上的時節(jié),城里邊此刻肯定聚集著數(shù)不清的金銀細軟。而周邊很多大戶人家的女兒媳婦,也會趁著這個時候由家人陪著走進城內(nèi),采購一年用的胭脂水粉,頭面首飾。城破之后,金銀細軟誰先搶到就是誰的,細嫩女人誰先按倒就算誰的,即便過后少不得要拿出一些來上供,至少大伙還能嘗個新鮮! 想著此行的收獲,大小嘍啰們的雙腿就充滿了力氣。才剛剛過了正午,易縣城那簡陋的土墻,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眾人的視野里。 守軍肯定是聽到信兒不戰(zhàn)而逃了,整個西側(cè)的城墻上,根本看不到任何旗幟。狹窄破舊的敵樓里,也沒響起任何警報聲。只有兩面黑乎乎的戰(zhàn)鼓豎在城門正上方位置,孤單而又凄涼。倉惶而去的守軍,甚至連城門都沒顧得上關(guān),任由其四敞大開著,猶如一張黑咚咚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