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唐門刺客[全息]、重生現(xiàn)代馭獸錄、金主他八成有病、重生之紈绔嬌妻拽翻天、忠犬調(diào)教手冊(NPH)、公子多情(np 高H)、小狼狗今天也想撲倒漂亮jiejie、明盞(1V1)、帝國女將軍、眼里月色(1v1 H)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勝利而告終。朱棣于南京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文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登基后,為了處理政務(wù)之需,決定起用一批資淺而干練的文臣參預(yù)機務(wù)。八月一日,選侍讀解縉、編修黃淮入直文淵閣,同預(yù)朝廷機密重務(wù)。九月間,又命侍讀胡廣、修撰楊榮、編修楊士奇、檢討金幼孜和胡儼等同直文淵閣,參預(yù)機務(wù)。七人朝夕侍從左右,協(xié)助皇帝辦理政事。因其在大內(nèi)殿閣行事,故稱“內(nèi)閣”。內(nèi)閣參預(yù)機務(wù)從此開始。不過,此時的閣臣品秩遠在六部尚書之下,而且不設(shè)官屬,不轄諸司事務(wù)。到了明仁宗、明宣宗時,開始由六部尚書兼任大學(xué)士,閣職漸崇。明英宗天順以后,閣權(quán)益重。明世宗朱厚熜鑒于前朝宦官專權(quán),更使閣臣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之上。內(nèi)閣大學(xué)士協(xié)助皇帝決定方針大計,檢準諸司題奏,草擬皇帝詔令,儼然成為百官之長。 永樂元年(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 永樂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鄭和與王景弘奉命第一次出使西洋。其船隊總共二萬七千八百多人,分乘二百零八艘船,其中,最大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其次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船隊由蘇州劉家河(今江蘇劉家港)渡海到福建,又從福州五虎門揚帆啟航,開始了長達兩年多之遠航。 永樂十四年(1416年)于謙十九歲,與翰林董鏞女訂婚。兩年后,正式娶董氏為妻。 永樂十八年(1420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又在東華門北設(shè)立東廠,專理刺探臣民謀逆妖言、大jian大惡之事。朱棣擔(dān)心外臣徇私,不能反映實情,特命親信太監(jiān)做東廠提督。從此,太監(jiān)提督東廠,成為常例。太監(jiān)作為提督,具有隨意逮捕、刑訊臣民的特權(quán)。朱棣為平衡錦衣衛(wèi)與東廠權(quán)勢,既由錦衣衛(wèi)調(diào)充東廠屬員,又令東廠太監(jiān)監(jiān)視錦衣衛(wèi),使之相互依賴、彼此制約,共同對皇帝負責(zé)。 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明朝改京師為南京,北京為京師,正式遷都北京。于謙會試中式,主考官大學(xué)士楊士奇、侍讀周述視其為“國士”。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明成祖朱棣死于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師途中的榆木川(今內(nèi)蒙古烏珠穆沁東南),年六十五。八月初十,靈柩至京,皇太子朱高熾迎入仁智殿,加殮納梓宮。九月十日,被奠謚為體天弘道高明廣運圣武神功純?nèi)手列⑽幕实?,廟號太宗。葬長陵。事隔百余年后,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謚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圣武神功純?nèi)手列⑽幕实?,廟號成祖。太子朱高熾即位,改元洪熙,是為明仁宗。立皇長子朱瞻基為皇太子。進楊士奇、楊榮、楊溥、黃淮、蹇義、金幼孜、夏原吉等秩,又進大學(xué)士楊榮工部尚書,從此文淵閣者均相繼進尚書,閣職漸重。大學(xué)士為正五品,比正四品的知府還低。尚書正二品,大學(xué)士兼尚書后,品級才符合執(zhí)政官地位。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十一日,明仁宗朱高熾卒,年四十八。上尊謚仁宗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圣達孝昭皇帝,廟號仁宗,葬獻陵?;侍又煺盎椿实畚?,是為明宣宗,大赦天下,以明年為宣德元年。尊母后張氏為皇太后,立正妃胡善祥為皇后。漢王朱高煦(朱棣第二子)謀反,朱瞻基御駕親征,擒叔父朱高煦。朱高煦及諸子先被囚禁,后被殺。 宣德二年(1427年)明宣宗朱瞻基廢皇后胡氏,立孫貴妃為皇后,立孫貴妃所生之子朱祁鎮(zhèn)為皇太子。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三日,明宣宗朱瞻基逝世,年三十五。上尊謚章皇帝,廟號宣宗,葬景陵。大學(xué)士楊士奇、楊榮等擁太子朱祁鎮(zhèn)為帝,是年九歲,即為明英宗,年號正統(tǒng)。以王振為司禮監(jiān),明朝宦官亂政自此開始。 正統(tǒng)元年(1436年)閏六月十四日,巡撫河南、山西兵部右侍郎于謙上疏言十事:接濟邊儲,優(yōu)養(yǎng)軍士,減省吏役,清理軍伍,查勘逃戶,禁止攬納,中納鹽糧,取用監(jiān)生,辯理刑名,存恤孤老。疏下禮部,由大臣會議。除官府給予在途軍士口糧,恐造成淹留難行,監(jiān)生不勤慎者宜黜退為民外,其余均如于謙所言,付諸實施。 正統(tǒng)三年(1438年)于謙之子于冕與提刑按察使司副使邵悰之女結(jié)婚。 正統(tǒng)九年(1444年)于謙之女璚英嫁給錦衣衛(wèi)武官朱驥。 正統(tǒng)十年(1445年)于謙妻子董氏去世。于謙與妻子感情深厚,終身不納侍妾,也未再續(xù)娶。 正統(tǒng)十二年(1447年)于謙五十歲,父于仁(字彥昭)病故,泣請回鄉(xiāng)守制。朝廷不許,令有關(guān)部門辦理營葬事,遣行人汪琰諭祭。于謙回鄉(xiāng)參加葬儀,請吏部尚書王直作墓表。墓表言:“公,子二:長即謙,今為大理寺少卿;次泰;女一,嫁錢塘朱濟。孫男一,即冕;孫女一,即璚英?!庇谥t事畢回京,恢復(fù)兵部右侍郎職,留部理事。 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于謙五十一歲,佐兵部尚書鄺埜經(jīng)畫軍務(wù),奏遣兵將,鎮(zhèn)壓福建鄧茂七、浙江葉宗留起事。于謙母喪,復(fù)懇守制,朝廷以邊事緊張,不許。于謙于喪事完畢后返部理事。 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也先入寇,英宗聽信王振之言,御駕親征,土木堡一役,明軍潰敗,英宗被俘。京師大震,有遷都南京之議,于謙力加阻止,決定戰(zhàn)守。九月初六,郕王朱祁鈺即皇帝位,是為明景帝,又稱明代宗。以明年為景泰元年,遙尊英宗為太上皇。瓦剌首領(lǐng)也先挾英宗大舉入犯攻北京,京城告急,景帝亟詔各地諸王遣兵入衛(wèi)京師,命兵部尚書于謙提督諸營,將士皆受其節(jié)制,都指揮使以下不聽從命令者可以先斬后報。于謙保衛(wèi)北京,也先潰退,擁英宗北逃。京師之圍遂解。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十五日,英宗還京,百官于安定門迎接。景帝迎拜英宗于東安門,又送英宗至南宮,大赦天下。 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皇太子朱見深(明英宗子)被廢,立皇子朱見濟(明景帝子)為皇太子。加于謙為少保,兼太子太傅。 景泰四年(1453年)石亨舉薦于謙子冕為府軍前衛(wèi)副千戶。于謙懇辭:“決不敢以子濫功?!比圆猾@準?;丶颐銊顑鹤印绊频Z名節(jié)”,不辜負朝廷獎勉之意。十一月,皇太子朱見濟亡故。于謙一品秩任期屆滿,例封四代。 景泰五年(1454年)時序失和,雨雪不降,有災(zāi)異象。于謙數(shù)次上疏請求罷職,景帝再三挽留。御史鐘同、禮部郎中章綸請求復(fù)立沂王為太子,景帝怒而收捕鐘、章二人。于謙請求解除兵權(quán),告歸田里,又不允準。 景泰六年(1455年)于謙五十八歲,所居僅蔽風(fēng)雨,景帝賜給房屋,懇辭不允,僅將平日所賜袍帶、金帛、圖書、盔甲之類移入,以封條貼于門上,仍居舊廬。 景泰七年(1456年)于謙勤于王事,自奉又過于儉約,身體虧損,風(fēng)痰疾作。帝迫太監(jiān)興安、舒良看視,又追太醫(yī)董宿視疾。病少,于謙多次請求罷職歸鄉(xiāng),仍不獲準。景帝特降手敕諭留,可免朝參。十二月,景帝病重,于謙同百官問安于午門外。同御醫(yī)董宿進宮問疾。 景泰八年、天順元年(1457年)春正月,景帝病重而儲位未定,中外憂懼。正月十七日,徐有貞、石亨等迎英宗復(fù)位。正月二十一日,英宗告即位于宗廟陵寢。下詔大赦天下。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當(dāng)日即命徐有貞以原官兼學(xué)士,入內(nèi)閣參預(yù)機務(wù),次日,加兵部尚書。不久又以奪門之功,封石亨忠國公,張軏為太平候,張輗文安伯,楊善興濟伯,曹吉祥之嗣子曹欽都督同知。逮捕于謙和大學(xué)士王文下獄,誣以迎立外藩之罪,正月二十三日遇害。臨刑時,于謙神色不變,口占辭世詩一章,從容就義,年六十歲。抄沒,家無余資。二月初一,廢景泰帝仍為郕王,遷之西內(nèi)。貶生母皇太后吳氏復(fù)為宣廟賢妃,廢后汪氏復(fù)為郕王妃,削孝肅皇后杭氏謚號,皆稱孫太后制行之。二月十九日,郕王死,詔喪葬悉依親王例。毀所營壽陵,葬之西山,謚曰“戾”,以其后宮唐氏等殉葬。三月初六,英宗復(fù)立沂王朱見深為皇太子。 天順三年(1459年)石彪謀鎮(zhèn)大同,明英宗覺其詐,以罪下獄。十月,英宗罷石亨之職,絕朝參。石亨敗。 天順四年(1460年)正月二十四日,錦衣衛(wèi)指揮同知逯杲等奏石亨怨望益甚,與其從孫石浚制造妖言。而且蓄養(yǎng)無賴,專伺朝廷動靜,不軌之跡已著。廷臣皆言不可輕宥,乃下石亨于詔獄。從“謀叛律”應(yīng)斬,籍其家。二月十六日,石亨瘐死獄中,英宗命革“奪門”功,窮治石亨黨羽,由石亨而得官的盡行罷黜,朝署一新。 天順五年(1461年)七月初二,太監(jiān)曹吉祥反失敗,其家無論大小盡誅。 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明英宗朱祁鎮(zhèn)死于乾清宮,年三十八歲。臨死罷宮妃殉葬。上尊謚睿皇帝,廟號英宗,葬裕陵。正月二十一日,皇太子朱見深正式即皇帝位,是為明憲宗,時年十八歲。大赦天下,以翌年為成化元年。憲宗即位后不久,為于謙平反,赦免于氏家人。于謙子于冕任兵部員外郎,上疏申訴,憲宗遂恢復(fù)于謙官職,賜祭。于謙婿朱驥再度出任錦衣衛(wèi)長官。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進于謙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謚號肅愍,賜在墓建祠堂,題為“旌功”。萬歷中,改謚忠肅。 塞北窮冬候,無風(fēng)也自寒 ——蒙古大事記 1352年,郭子興起義,朱元璋參加起義。 1353年,伊利汗國滅亡。 1358年,紅巾軍攻陷上都。 1361年,元將孛羅帖木兒與察罕帖木兒發(fā)動內(nèi)亂。 1363年,元御史大夫老的沙、知樞密院事圖堅帖木兒叛,投奔孛羅帖木兒。 1364年,元順帝妥歡帖木兒解除孛羅帖木兒兵權(quán),孛羅帖木兒舉兵逼京師,復(fù)其職。 1365年,元順帝妥歡帖木兒遣人殺孛羅帖木兒。 1368年,元順帝妥歡帖木兒退出中原,趨上都。明軍占大都。 1369年,明太祖詔修《元史》。明軍占上都,元順帝退居應(yīng)昌府。 1370年,元順帝妥歡帖木兒病逝于應(yīng)昌府,其子愛猷識理達臘即位。明軍取應(yīng)昌,愛猷識理達臘走哈剌和林。帖木兒推翻察哈臺汗后裔在馬維蘭納爾的統(tǒng)治,建立帖木兒帝國。 1381年,明將傅友德征云南,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自盡。 1387年,明將馮勝征納哈出。納哈出降。 1388年,明將藍玉在捕魚兒海打敗元帝脫古思帖木兒。脫古思帖木兒逃走,至土剌河被也速迭兒襲殺。 1389年,明置兀良哈三衛(wèi)。脫古思帖木兒子恩克卓里克圖即汗位。 1391年,兀良哈泰寧衛(wèi)阿札失里舉兵反明,被明軍鎮(zhèn)壓。 1392年,建昌衛(wèi)指揮月魯帖木兒反明,被藍玉殺。恩克卓里克圖汗故。 1399年,額勒伯克汗殺衛(wèi)拉特浩海太尉,立其子巴圖拉為丞相。瓦剌首領(lǐng)烏格齊哈什哈殺額勒伯克汗。 1400年,額勒伯克汗長子坤帖木兒即位。 1402年,東部蒙古始稱韃靼。 1409年,明設(shè)奴兒干都司,統(tǒng)領(lǐng)兀良哈、女真諸衛(wèi)。蒙古汗本雅失里殺明使郭驥。 1410年,明成祖朱棣親征蒙古。 1411年,答里巴汗即位。 1412年,答里巴汗與明通使。 1413年,瓦剌拘殺明使。 1414年,明成祖親征瓦剌。韃靼、瓦剌軍與明軍戰(zhàn)于忽蘭忽失溫,敗北。 1415年,巴圖拉遣使至明京修好。 1424年,明成祖朱棣再征蒙古,死于途中。 1425年,阿岱汗即位,親征瓦剌,殺巴圖拉,俘虜其子脫懽。 1438年,脫懽太師殺阿岱汗,立脫脫不花為汗,自為丞相。 1439年,脫懽故,其子也先繼父職,稱太師淮王。 1443年,也先統(tǒng)一蒙古。 1449年,也先率二萬蒙騎在土木堡大敗明軍五十萬,俘明英宗朱祁鎮(zhèn)。 1451年,也先與脫脫不花汗宣戰(zhàn)。脫脫不花弟阿噶巴爾濟濟農(nóng)投奔也先,脫脫不花汗兵敗。 1452年,脫脫不花逃往郭爾羅斯部被沙不丹所殺。 1453年,也先自立為汗,稱大元天圣可汗,建元添元,封其子為太師。 1454年,瓦剌右翼領(lǐng)主阿剌敗也先,也先逃亡中被永謝布之孛渾所殺??哳I(lǐng)主孛來敗阿剌,立脫脫不花幼子馬可古兒吉思為汗。 1465年,孛來殺馬可古兒吉思汗。毛里孩敗孛來,立摩倫為汗。 1466年,毛里孩殺摩倫汗。 1473年,兀良哈三衛(wèi)攻遼東。 1475—1479年,滿都魯汗在位。 1480年,達延汗即位。金帳汗國亡。 1483年,達延汗攻明大同、宣府和亦思馬因太師。 1485年,達延汗攻明蘭、涼州等地。 1486年,達延汗命郭爾羅斯的脫火赤等率部襲擊亦思馬因,殺之。 1488年,達延汗遣使,要求明朝開設(shè)互市。 1492—1497年,達延汗部署攻明大同、宣府、甘州、蘭州、涼州、寧夏等地。 1498年,明與蒙古開通互市。 1509年,阿爾圖斯領(lǐng)主伊布拉、滿都賚殺達延汗派遣的右翼三萬戶濟農(nóng)(達延汗次子)烏魯思博羅特。 1510年,達蘭特哩滾戰(zhàn)役,達延汗敗右翼三萬戶,伊布拉逃往青海。達延汗派三子巴爾斯博羅特為右翼三萬戶濟農(nóng)。 1517年,達延汗死,巴爾斯博羅特攝政。 1519年,巴爾斯博羅特歸政于卜赤汗(博迪阿拉克汗),其子袞必里克嗣濟農(nóng),稱袞必里克墨爾根濟農(nóng)。 1524年,袞必里克與俺答(阿勒坦汗)出征兀良哈。 1531年,袞必里克與俺答二征兀良哈。 1532年,袞必里克與俺答攻入青海,敗伊布拉、卜兒孩。 1533年,伊布拉死于哈密。袞必里克與俺答越杭愛山,再征兀良哈。 1537年,兀良哈反擊濟農(nóng)、俺答和卜赤汗。 1538年,袞必里克、俺答出征兀良哈,兀良哈敗,兀良哈萬戶被分解。蒙古左右翼會盟,尊卜赤為庫登汗。卜赤汗授予俺答索多汗號。 1542年,俺答入青海,收降卜兒孩,擊潰撒里畏兀兒,占領(lǐng)青海。卜赤汗授予俺答土謝圖徹辰汗號。 1546年,明殺俺答使臣。俺答率十萬騎進犯明邊。 1547年,卜赤汗死。俺答遣使求互市,明朝拒之。 1548年,卜赤汗子達賚遜即汗位。 1550年,俺答舉兵南下,圍攻明京師。釋戰(zhàn)俘,持書入城,要求通商。明從之,后退兵。 1551年,明開大同、宣府、寧夏馬市。 1552年,明殺俺答汗使臣于大同。俺答攻大同、遼陽、寧夏。明關(guān)閉各邊馬市。 1557年,達賚遜汗故。 1558年,圖們汗即位,立札撒。史稱圖們札撒克圖汗。俺答汗入青海,征收貢賦,遇西藏商隊,釋放千名喇嘛。 1566年,鄂爾多斯萬戶之忽圖克臺徹辰洪臺吉入藏族地區(qū),與喇嘛結(jié)交。 1568年,俺答汗征衛(wèi)拉特,將二女兒妻其首領(lǐng)。 1571年,明封俺答汗為順義王,俺答給明帝送順義王俺答謝表及貢品。明與俺答汗達成協(xié)議,建立和平互市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