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節(jié)
一個憨厚的中年男人看江逸連沒人吃的“毒蛋蛋”都要了,轉(zhuǎn)頭和他家婆娘商量了一會兒,就回家去拿東西了。 不過一盞茶的工夫,男人就抱出來個黃澄澄的大瓜。 他把東西捧到蘇云起跟前,訕訕地說:“要是不麻煩的話,您看看這個?撿它的時候我以為是個瓜,回家一吃才知道一點(diǎn)不甜,還發(fā)澀……” 蘇云起接過來看了看,不認(rèn)識。 “老大,顏色這么艷,怕是有毒吧?”小川在一旁提醒道。 男人有些失望地說:“倒是沒毒,不過也確實(shí)不是好東西,若是不收也沒關(guān)系?!?/br> “不行嗎?”男人的妻子在一旁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問道。 “行!太行了!”江逸蹦著跑過來,把男人手上的瓜搶到手里,臉上抑制不住的狂喜。 剛剛他跟著二毛去他們家上了趟茅房,回來正好聽到女人的話,他一眼看到蘇云起手上的東西,差點(diǎn)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黃澄澄、扁圓形的美麗東西不會是他想的那個吧? 江逸歡喜地抱著這只小瓜左看右看,甚至還不過癮地啃了一口——雖然嘴巴澀得直哆嗦,可他臉上的興奮勁卻遮掩不住——真的是南瓜! 雖然還沒有完全成熟,但真的是南瓜。 南瓜湯、南瓜餅、南瓜燉小排……江逸仿佛看到一大波香甜的美食朝他涌來。 蘇云起看到他這個樣子,就知道不會有什么問題了。就連江逸直接拿嘴去啃,他都淡定得沒有阻止。 “這個能換棉鞋不?”婦人期待地問。 江逸連連點(diǎn)頭,“能換!不過這個還沒熟,對我用處不大,你家還有沒有?” 婦人有些著急地看著他家男人,“你先前跟我說這物件是擱哪兒摘的來著?人家問呢,還有不?” 男人搓著手,不好意思地說:“前日我去山上放羊,一不留神兒被樹根絆了一跤,跌到了一個石窟窿旁邊。那里就掛著這種瓜,我揪著倆最近的摘了,窟窿旁邊還有更大的,我沒敢往那邊走?!?/br> 女人拍著胸脯,直說:“幸好幸好,咱們可不能為了口吃的把命搭上?!?/br> 為了檢驗對方話里的真假,江逸又問道:“你看到的這個瓜是長在樹上的,還是長在土里的?” 男人連連搖頭,肯定地說:“當(dāng)時我看得分明,這物件是長在蔓上的,一根不太粗的蔓上掛著好幾個大瓜,當(dāng)時我還奇怪呢,怎么就沒墜折了!” 江逸笑笑,這就沒錯了,“那地方你還能找到么?” 男人點(diǎn)點(diǎn)頭,“我常去那個山頭放羊,熟悉得很!” 江逸心頭一喜,把蘇云起拉到一邊,說:“我想讓他領(lǐng)路,把那些成熟的都摘回來。這可能會耽誤你們的行程,可我并不是為了一時的口腹之欲……” 蘇云起捏住他尖瘦的下巴,打斷他的話,“并不會耽誤什么,你想去摘,便去?!?/br> 江逸笑笑,小聲地補(bǔ)充道:“這是南瓜,種子撒在土里就不用管了,一棵藤上能長好幾茬,在災(zāi)荒之年是保命的東西?!?/br> 蘇云起慎重地點(diǎn)點(diǎn)頭。 江逸和男人說好了,請他領(lǐng)路去摘南瓜,然后按照摘取的數(shù)量給他鞋子。 男人一聽,驚得連連搖頭,“可不行!我看到的這個瓜少說也有十來個,我可不能要你那么多雙鞋,兩雙,兩雙就行,我家就兩個女娃,夠穿?!?/br> 旁邊的女人聽到他家男人的話,雖然覺得有些可惜,卻也沒有什么意見。 江逸心里熨帖,嘴上說道:“那就到了再說,怎么也不能虧待你?!?/br> 男人樂得嘿嘿直笑。 小川把山貨打包好,打算隨身帶著。 江逸想了想,把布袋拎起來,交到二毛娘手里。 他早就看出來,寨子里似乎隱隱以這個女人為首,而她也確實(shí)是個有本事、有義氣的——她家的山菌子是這批山貨里品質(zhì)最高的,而她等到其他人換完了才過來換,并且只要了一雙二毛能穿的棉鞋,怎么也不肯多要。 她把裝山貨的口袋系好了口,向江逸保證道:“你們盡管放心去,這些東西就放在我這兒,保管沒人敢動一下。” 江逸道了聲謝,想了想,又說道:“剛剛說的芋頭和南瓜,你若是得了空可以帶著大伙再去找找,要熟的,爛些也沒關(guān)系,有多少我收多少,如果不想要鞋子,也可以給你們換糧食、rou或者其他東西。” 二毛娘聞言眼睛一亮,歡歡喜喜地應(yīng)下了。 ****** 中年男人在前面領(lǐng)路,江逸他們在后面跟著。 人家登著山石拽著草根爬得靈活自如,江逸這邊卻險象環(huán)生,每每驚得一身冷汗。 蘇云起一刻都不敢走神地護(hù)著他,小川和二牛也從前面轉(zhuǎn)移到了后面,隨時準(zhǔn)備著以防萬一。 男人很有耐心,走一小段就停下來等他們一會兒,不僅不著急,反而拿話安慰江逸:“一看小哥就是讀書人,這山路走不慣也是自然的。不像我們,一年到頭天天走,這兩只手兩只腳仿佛長出了鉤子,就是為了攀山石抓草根生的?!?/br> 江逸身上疲憊,心里卻在慶幸——棗山那倆山頭,跟這個一比那就只能叫小土堆了,如果當(dāng)初他看到的是這座山,恐怕連奮斗的勁頭都提不起來吧! “山這么陡,在哪里種地???”江逸問道。 男人笑笑,“于家寨建在這山坳里,哪有地種哦!” 江逸不解地問:“沒有地你們吃什么?買糧食嗎?” 男人笑得有些苦澀,“說句丟臉的話,早在我爺爺那輩,就靠著不光彩的勾當(dāng)掙口飯吃。后來改朝換代,朝廷在這一片清剿過幾次,大伙就藏在寨子里不敢出去了。再后來二毛他爺爺當(dāng)了家,徹底把這事禁了,大伙就只能靠著這座窮山撿點(diǎn)食吃,哎,苦??!” 江逸心里不太好受,腳下一個不留神兒差點(diǎn)踩空。幸好蘇云起及時抱住,才沒出更大的狀況。 “小逸,不然你和老大先回去,俺們保證把你要的東西摘到了,好好地送到家里去!”二牛擔(dān)憂地說道。 江逸白著臉,沖著他露出一個虛弱的笑,“我總得練出來,不能事事都辛苦你們。” 小川在一旁開玩笑地說:“你用不著練什么,老大啥都愿意為你做,小逸你盡管‘辛苦’他?!?/br> 蘇云起聽了這話不僅沒惱,反而煞有介事地點(diǎn)點(diǎn)頭。 江逸忍不住笑,心情也隨之輕松了一些,“其實(shí)我想跟著過去也不是純粹為了較勁,我是想看看這種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到時候咱們也好跟著種?!?/br> 雖然大致知道現(xiàn)代南瓜的種植方法,可是不同品種對于環(huán)境的要求也不大相同,江逸還是想親自看看才能放心。 “啥叫生長、生長環(huán)境???”二牛好奇地問,“我們不能替你看?” 江逸這才知道他一不小心說了個現(xiàn)代常用的術(shù)語,連忙解釋道:“生長環(huán)境就是……看看它是長在土里還是石縫中,周圍有沒有水,向陽還是背陰,是一棵獨(dú)長著還是三五株長在一起……” 二牛一拍腦子,叫道:“俺滴娘,還有這么多道道呢?那還是你自己去吧,俺可不會看這個?!?/br> 他們雖然沒太聽懂,但覺得江逸說得很有道理的樣子。于是也不再勸他,只是更加用心地護(hù)著他。 看到掛滿整個山壁的瓜蔓的那一刻,江逸頓時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就連帶路的山民都驚奇異常,直說他見時這個窟窿還沒這么大,兩天不見竟然變成大天坑了! 這個天坑幾乎占了整個山頭,從山頂開始向內(nèi)凹陷,那模樣倒是像個火山口。不過這個“火山口”如今被青黃的藤蔓覆蓋著,從邊沿到里面零零落落地掛著大大小小的南瓜。 江逸站在天坑邊上,看到垂下去的一串串金黃的南瓜,幾乎哽咽地說道:“以后……你們不用再擔(dān)心挨餓了?!?/br> 男人聽完愣了片刻,看看莫名多出來的天坑,又看看站在坑邊恍如天神的江逸,“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老天爺沒忘記我們啊,老天爺派了神仙來幫助我們!”男人一邊哭喊一邊對江逸不住磕頭。 江逸又驚又窘,趕緊走過去,試圖把人扶起來,卻沒成功。 最后,還是二牛硬把人拽起來的。二牛有些生氣地說:“小逸可不是什么神仙,他是俺家大嫂?!?/br> 幸虧男人沉浸在激動之中,并沒聽清他的話。 小川在后面踢了二牛一腳,對江逸咧著嘴笑笑。 二牛有些不服氣,嘟囔道:“本來就是嘛,以前不讓叫,現(xiàn)在還不讓?” 江逸只當(dāng)沒聽見。他轉(zhuǎn)而對男人說道:“你能回去叫些人嗎?這么多瓜,單憑咱們幾個可弄不回去?!?/br> 男人幾乎把江逸的話當(dāng)年了神仙口諭,使勁點(diǎn)著腦袋說:“行行行,我這就去叫!” 江逸不放心地拉住他,無奈地說:“你這狀態(tài)可不行,先冷靜些。你也看到了,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可別再瞎想了。二牛,你陪這位大哥走一趟吧,路上看顧著些?!?/br> 二牛憨憨地應(yīng)了一聲,拉上男人就走了。 小川和蘇云起這邊也開始作起了準(zhǔn)備,他們把背褡里的麻繩拿出來,一頭纏在大石頭上,一頭綁在腰上,打算攀著崖壁一邊往下走一邊摘南瓜。 江逸不放心地問:“繩子結(jié)實(shí)嗎?綁在石頭上沒事吧?” 蘇云起摸摸他的頭,安慰道:“放心,天坑不深,繩子也結(jié)實(shí),一會兒就能上來?!?/br> 江逸還是拉著他的衣服不放。 小川在一旁笑道:“小逸,看來你還不夠了解我家老大。憑他的功夫,這點(diǎn)深度根本就用不著繩子?!?/br> 小川指指蘇云起,又指指天坑口,繼續(xù)道:“依著老大的本事,從這里下去再上來,用不了一柱香時間。他如今綁個繩子,其實(shí)就是綁給你看的。” 小川說完就率先下去了。 江逸看著他在山石間跳躍騰挪,那靈活的樣子,確實(shí)是個熟手。不一會兒,好幾個黃澄澄的南瓜就被他扔了上來。 小川不僅沒有絲毫疲憊之色,還笑嘻嘻地說:“剛剛有幾個熟透的,一摸軟趴趴的,都被我扔掉了。” 江逸趕緊說:“軟的也要,軟的更好,咱們是為了留種,自然越熟越好?!?/br> “曉得了!”小川應(yīng)了一聲,又下去了。 蘇云起低頭輕輕吻了吻身旁的人,也束著繩子下去了。 江逸趴在天坑邊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心臟隨著他們的動作一縮一縮的,簡直比那倆人還累。 二牛帶著人回來的時候,天坑邊上已經(jīng)堆了上百個大大小小的南瓜。 江逸按照成熟程度把它們分成了兩份,分別是可以留種的以及可以吃的。 “可以了,剩下的就留下來當(dāng)種吧,來年還能再長。”江逸對再一次上來的蘇云起和小川說。 饒是兩人有功夫在身,此時也免不了有些氣喘。尤其是小川,頭發(fā)都被汗打濕貼在臉上,身上就更不必說了。 寨子里的人看到這樣的情景,又驚又喜。 想來是先前的中年人給他們說了什么,大伙來到天坑邊上,紛紛跪了下去,甚至還有人喜極而泣。 江逸心里明白,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并不是因為南瓜的價值,而是敬畏突然出現(xiàn)的“神跡”。 江逸并沒有過多地解釋,無論怎樣,讓大家心里存下一個希望也好。 作者有話要說: 關(guān)于南瓜,普遍認(rèn)為是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后傳到中國的,然而最近幾年有專家考證,最遲元末中國就有了關(guān)于南瓜的記載,而且,中國本土也是很可能有南瓜的,所以…求別拍~ 第80章 殺小鴨 東西是在人家的地盤上摘到的,在江逸的觀念里肯定得跟人家分或者自己出錢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