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jié)
蘇靖荷一愣,本以為將東西交給下人便能離去,如今哪里肯,連連擺手:“府上還有活計(jì),奴才得趕緊回去。” “蘇二爺千叮嚀萬囑咐的東西,怎可馬虎,既叫你送來,也不差這么一時(shí)半會(huì),跟我進(jìn)來?!?/br> 不等蘇靖荷再次推脫,那人直接轉(zhuǎn)身,一眨眼功夫就走了許遠(yuǎn),蘇靖荷進(jìn)退兩難,想著慶王還在病中,應(yīng)不會(huì)見人,最多也是送到貼身丫頭手里,才是咬咬牙,跟著那人進(jìn)去。 轉(zhuǎn)過重重回廊,穿過花圃小院,愈走愈深,不是第一次進(jìn)王府,想起上次事情,蘇靖荷有些不大自在,低著頭緊緊跟著。 “言聲,可算找到你了,王爺......”迎面走來五十多歲的老漢,看見言聲身后的兩名小廝,嘴邊的話又吞了回去,直到走近言聲身側(cè),在他耳畔不知說了什么。 言聲臉色大變,囑咐蘇靖荷等在原地,而后二人行色匆匆離開,倒是讓蘇靖荷有些無措,那一瞬,她終是想起,這個(gè)年輕的少年,便是上回給她引錯(cuò)路的人。 院子里只剩下蘇靖荷主仆二人,蘭英走近幾步,小聲道:“這可如何是好?” 蘇靖荷抿著唇,看向不遠(yuǎn)處的假山,她幾步走近,正欲將方盒放置在假山上再回頭,卻突地聽見輕輕淺淺的吳越小調(diào)傳來。 曲調(diào)軟軟的,悠揚(yáng)飄來,帶著越地獨(dú)有的味道,卻是蘇靖荷最喜歡的小曲,她不曾去過吳越,腦海里卻描繪過無數(shù)次吳越的風(fēng)情。 她自小與小姨最是親近,當(dāng)初小姨遠(yuǎn)嫁江南,每年難得回來,這時(shí)候她一定賴著母親帶她回靖國公府,她最喜歡趴在小姨膝頭,聽著姨娘說起吳越的景致,深深的小巷里,撐著花紙傘踏在濕涼的石板路上,或是坐在烏篷船里,看岸邊開滿杏花...... 小姨教過她一首吳越的曲調(diào),也只這一首,卻不想能在慶王府再次聽見。 順著聲音的源頭,蘇靖荷緩步走去,轉(zhuǎn)過曲徑,仰頭,看著遠(yuǎn)遠(yuǎn)假山上一襲深灰大罩裹著的男子,面色蒼白如雪,紅唇若梅,眉宇間輕輕蹙起,手中一只小竹笛,短短的,卻奏出最悅耳的曲調(diào)。 孑然的身影單薄也孤寂,透著凄涼,在發(fā)現(xiàn)蘇靖荷的第一瞬,周辰景微微詫異,收起竹笛藏于袖間,有些不自然別開眼:“你怎么在這里?!?/br> 一身小廝裝扮,站在假山腳下,如此遠(yuǎn)的距離,對于周辰景一眼認(rèn)出她來,也是訝異。 “慶王爺?!边@一聲蘇靖荷很是篤定的喊出。 周辰景面上平靜無波,絲毫沒有被人識破身份的尷尬或是憤怒。 “這首曲子慶王怎么會(huì)吹?” 蘇靖荷仰頭看著周辰景,周辰景卻是抬頭望著天空,許久,淡淡說著:“偶一次聽見過?!?/br> 這曲子在吳越也算廣為流傳,慶王曾經(jīng)聽過也是正常,蘇靖荷不再說話,將方盒放在假山一處凹平處。 “王爺若是不想活命,大可繼續(xù)在風(fēng)里待著。”說完,轉(zhuǎn)身離去。 蘭英一路緊緊跟著蘇靖荷,臉上滿是喜色,曾聽傳言說慶王長得和容顏傾城的生母極像,今日一見,果真好看! 走出小院,正好撞見言聲,見蘇靖荷要走,與他插肩而過,不免出聲說著:“今日是曲貴妃的忌辰?!?/br> 蘇靖荷頓了頓,在言聲以為她要回身之際,卻聽她輕聲問著:“與我有何干系?” 蘇靖荷越走越遠(yuǎn),直到身影不在,言聲才匆匆往小院里走去,遠(yuǎn)遠(yuǎn)看著王爺倚靠在假山邊沿,手中的小方盒打開,里頭是成色極好的靈芝。 “蘇姑娘心里還是惦記王爺,特地送了良藥過來。”言聲看了眼慶王,小心翼翼說著。 周辰景沉默了許久,才是冷聲道:“收起你的心思,下不為例。” 倒是言聲看著王爺一步步往屋子里走去,心中大喜,每到曲貴妃忌辰,王爺都會(huì)在院子里待一整日,任誰都不敢勸也勸不動(dòng),這次又逢王爺舊病復(fù)發(fā),他們都是憂慮,卻不想才半個(gè)時(shí)辰王爺便肯回屋。 從慶王府出來,肩膀上漸漸落著雪花,蘇靖荷抬頭,看著天際緩緩飄雪,不禁回望身后的慶王府,仿佛看見那年深宮里的寒冬,十歲的皇子抱著慘死的母親,那份絕望與哀戚,和剛才假山之上一模一樣。 她已能體會(huì)失去母親的切膚之痛,而他,卻這樣一個(gè)人走過了十個(gè)年頭...... “下雪了,小姐還去西街嗎?”蘭英不知蘇靖荷心思,只在一旁小心問著。 雪越落越大,蘇靖荷猶豫了會(huì),才是帶著蘭英回了國公府,經(jīng)過榮華院時(shí),隱隱約約,能聽見墻外傳來的吳越小調(diào),蘇靖荷伸出手撫上墻面,她在這院子里住了許久,卻不知與慶王院落只是一墻之隔? 回到暖閣,算是有驚無險(xiǎn),大爺房里正鬧著事,大家也都沒注意蘇靖荷這邊。沉香一邊替蘇靖荷換著衣裳,一邊回道:“聽說大爺寵妾滅妻,大奶奶抱著祖哥兒回了娘家,老爺如今正動(dòng)怒,老祖宗也是氣急?!?/br> ☆、第38章 勸和 “大爺也不知著了什么魔,大奶奶溫柔嫻淑,又養(yǎng)了祖兒小少爺,如今為了個(gè)妾室,將大奶奶逼回娘家,聽說大奶奶被大爺打得遍體鱗傷呢,也是可憐?!?/br> 一路往蘇陽院落走去,明月的話語在耳邊不斷,孫姨娘和秦姨娘素來不和,如今大爺處出了亂子,秦姨娘樂得看熱鬧,明月也是可勁兒說閑話。 一進(jìn)院子,里頭老祖宗和老爺都在,跟著一屋子人,或是來勸解,或是為看熱鬧,甚至連不大理事情的二嬸都過來了。 李氏和葛家有親緣,二嬸這趟過來到底是為二哥,還是為大哥,卻不得而知。 李氏出身不高,在府里并不得多少人喜歡,平日里沒少受委屈,今日鬧得這么厲害,想來是蘇陽做了太過分的事情,也難怪驚動(dòng)蘇老爺,畢竟李家關(guān)系到即將結(jié)親的葛家,倒不是說國公府忌憚葛家,可定下的事情,若是節(jié)外生枝,蘇家的顏面有損。 老祖宗是心疼不過周歲的重孫子,也埋怨了蘇陽幾句。 “大爺年歲還小,耳根子軟也是正常,回頭哄了素娥回來便罷,老爺這模樣可要把大爺嚇著了?!?/br> 秦姨娘適時(shí)說這話,看著是幫著勸解,實(shí)則火上澆油,按年歲,大爺已經(jīng)二十好幾,日后若要立了世子,便得能撐起整個(gè)國公府,哪還容許他耳根子軟,尤其是寵妾滅妻這般荒唐! 蘇瑜臉色更是不好,黑著一張臉說著:“拿鞭子來!” 這話一出,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愁,老祖宗卻是這時(shí)犯起頭疼,惹得眾人上前關(guān)切,一時(shí)哪里還顧得上大爺,倒是孫姨娘趁機(jī)抱住兒子,滿眼心疼。 “陽兒趕緊去李府和素娥服個(gè)軟,把人接回來再說!祖兒認(rèn)生得很,離了這么些奶娘嬤嬤,李府哪里照顧得好。”說完沖蘇瑜道:“你這做爹的也是,從前不見你如何管教孩子,如今孩子犯個(gè)錯(cuò),不是棍子就是鞭子,像話么!” “這些孩子遲早被您慣壞,他如今敢打媳婦,以后還什么做不出來!混賬東西!”蘇瑜狠狠剜了一眼蘇陽,卻也知道老祖宗在這里,也難下去手了,遂囑咐了一旁的蘇佑:“扶老祖宗回去休息?!?/br> 蘇瑜的脾氣來得及,經(jīng)過一番折騰,也消去大半,之子莫若母,加上頭疼實(shí)在厲害,老祖宗便由著最疼寵的孫子攙扶她回去,臨走還不放心,囑咐了蘇靖荷留下盯著,萬不能讓老爺下了狠手。 老祖宗離去后,蘇靖荷才是上前替父親順氣:“我回府后大嫂多方關(guān)照我,如今大嫂受了委屈,靖荷心中也難過,但父親如今朝大哥發(fā)火也于事無補(bǔ),畢竟夫妻倆,只大哥想法子才能哄得回大嫂,等大嫂回來,父親再想如何懲處大哥?!?/br> 這話蘇瑜顯然聽了進(jìn)去,手中的鞭子也是交給了身旁下人,卻也讓在場所有人看明白了三姑娘在老爺心中的分量。 等大奶奶回來,時(shí)過境遷,誰還記得懲罰,一旁的孫姨娘感激看了眼蘇靖荷,趕忙說著:“陽兒知道錯(cuò)了,明兒就去李府賠罪?!?/br> 孫姨娘的幫腔卻惹得蘇瑜更是反感:“這有你說話的份么,兒子也教不好,盡知道給他納些亂七八糟的妾室!”說完撇了眼跪在外頭瑟瑟發(fā)抖的孫小小,才對蘇陽道:“挨近年關(guān),若瞧不見素娥回府過年,你也別待在府上了。” 蘇瑜甩袖離去時(shí),蘇陽卻是使了個(gè)眼色,很快,二太太也轉(zhuǎn)身離去,因?yàn)閳雒婊靵y,大家都沒注意到兩人間的眼神互動(dòng),卻是蘇靖荷瞧得明白,眼神暗了幾許。 老爺走了,大家也都勸慰了孫姨娘幾句,連著秦姨娘也說了些風(fēng)涼話,然而鬧得這般厲害,孫姨娘卻不忘護(hù)著自家侄女,看著在孫姨娘懷中哭得梨花帶雨的孫小小,蘇靖荷搖頭冷笑,孫姨娘在府上這么些年,一直介意自己卑微的出身,如今娘家好不容易脫了奴籍,她巴不得娘家人再能出息,對內(nèi)侄女更是維護(hù),卻不想想自家人什么出身,想在階級分明的京城有一番作為,只能搬起石頭砸腳,疼死自己。 帶著丫頭離去,一路上本還有些心情和丫頭說話,路過二房南苑,蘇靖荷卻突地駐足,深深朝里頭看了眼,若沒有眼花,她瞧見剛剛轉(zhuǎn)角那一瞬閃過的身影,是他的父親。 沉香和明月也跟著瞧了過去,卻什么都沒看見,只道:“三姑娘想去和二太太說話么?” 不料蘇靖荷卻是轉(zhuǎn)身作嘔,嚇得身邊丫頭大驚失色:“姑娘怎么回事?哪里不舒服,可要叫大夫來看?” 好不容易壓下胸口異樣,蘇靖荷搖搖頭,說著:“沒事,只覺著惡心?!?/br> 鬧過一場后,京城一連下了三天大雪,除了給老祖宗請安,蘇靖荷幾乎足不出戶,卻也能聽得外頭許多消息,聽說大哥接連三次前去李府,卻連嫂子的面都沒見到,便被攔在了門口。 眼看年關(guān)將至,府里上下一陣喜慶忙碌,孫姨娘那頭卻是熱鍋上的螞蟻,不知如何是好,最后還是求到了蘇靖荷這來。 挨不過孫姨娘的苦苦哀求,蘇靖荷只得同意幫忙,和老祖宗說明情況,老祖宗也是睜只眼閉只眼允諾了。 蘇靖荷親去李府,也不知是李府不敢得罪安國公府的嫡小姐,還是因?yàn)槔钏囟鹉罴爸肮蒙┣檎x,倒沒有吃閉門羹。 李府與安國公府相差許院,李老爺是個(gè)讀書人,雖家道中落,卻難得有些硬骨,而幾日不見,再瞧見大嫂時(shí),差些認(rèn)不得眼前憔悴不成形的人兒。 臉上還帶著淤青,因?yàn)橄?,更顯分明,難怪剛才李老爺看她的眼神有些敵意,應(yīng)是心疼女兒,她不敢想,若日后她受了委屈,父親可會(huì)為自己憤憤不平? 屋子里還有葛青青在,想來是聽說了事情,過來開解表姐的。 蘇靖荷抿著唇握住李素娥的雙手,有些心疼說著:“大嫂受委屈了,大哥實(shí)在混賬,也難怪父親當(dāng)日下了狠手抽他。” 這話雖是作假,但李素娥的手微微顫動(dòng),蘇靖荷卻是嘆息,即便大哥待嫂子如此心狠手辣,嫂子心里卻還關(guān)切著大哥,也是悲哀。 “你大哥也是該得些教訓(xùn),我曉得表姐性子,若不是那小妾在表姐面前欺人太甚,表姐斷不會(huì)跟她計(jì)較,如今倒好了,平日受了你姨娘的氣也就罷了,還得被丈夫如此毒打,可憐表姐,竟這般苦命。”葛青青在一旁卻是垂淚,她和李素娥自小一起長大,有些情誼,怎能不難過。 “是是是,家里都打罵過大哥,大哥也是因衙門里事情不順,一時(shí)昏了腦子,之后在老祖宗面前悔悟痛哭,卻是嫂子沒有瞧見的?!碧K靖荷夸大了勸解著。 “他哪里會(huì)?!崩钏囟鹫f完,用帕子拭淚,語氣卻好了許多。 “會(huì)不會(huì),嫂子且親自去問。” “有什么好問的,有了孫小小,他哪里還記得我……”話還沒說完,卻見蘇靖荷身后的小廝撲通一聲跪地,定睛一看,可不正是蘇陽。 “靖荷……”李素娥吃驚之余,不禁怨怪地看了眼蘇靖荷。 蘇靖荷卻是笑笑:“嫂子要打要罵,人我給你送來了,可別手軟,一直這般僵著也不好,有些話也得說清楚?!?/br> 說完,拉著葛青青出去,葛青青一步三回頭,很不放心,蘇靖荷卻是安慰:“放心,大哥可不敢亂來,如今可是在李府。” 葛青青也是輕輕一嘆,卻也放心下來。 “放心,我大哥雖混蛋一些,二哥卻是好得很,青青姐嫁過來,二哥定視你如珠如寶,若敢怠慢,我第一個(gè)饒不得他?!?/br> 葛青青卻是臉上一紅,嗔罵了一句,兩人便入了亭子賞雪喝茶,大雪深厚,沒過長靴,走起來蠻有些吃力。李府的院子小,卻得李老爺悉心打理,別有一番景致,兩人說話了許久,蘇陽才是從屋里牽出了李素娥,見大嫂紅著臉低頭,便知大哥將人哄好了。 沒多時(shí),李家上下都知道姑爺進(jìn)來了,蘇陽少不得挨了李老爺劈頭蓋臉一通痛罵,他倒也忍著聽完,因?yàn)樽鎯嚎摁[,耽擱了時(shí)間,二人在李府上吃過午飯,李素娥才帶著兒子隨蘇陽一同回去。 說來也巧,接連下了三天的大雪,卻在馬車駛過長街時(shí),突然雪停。 蘇靖荷獨(dú)自坐在馬車?yán)?,聽著街上熱鬧,不免掀開簾子,看著滿街通紅,很有些年味,街角兩個(gè)穿著深藍(lán)襖裙的小姑娘互相追逐玩雪,時(shí)不時(shí)傳來銀鈴般笑聲,融入長街的嘈雜,好不熱鬧歡快。 蘇靖荷看得入神,已經(jīng)有六年,她們姐妹沒有一起過年,然而,再也沒有機(jī)會(huì)了,多想與她一起玩雪、一起吃糖葫蘆,一起剪窗花、一起守歲…… “沉香,替我買兩串糖葫蘆?!?/br> 蘇靖荷吩咐完,馬車外頭坐著的沉香卻是微微一愣,說著:“糖葫蘆粘牙,姑娘吃一串就好。” “兩串?!?/br> 馬車?yán)锏穆曇舨蝗葜绵?,沉香也不敢再說話,交代了馬車師傅停下,才輕身跳下馬車,不遠(yuǎn)處便有賣糖葫蘆的,大冷天里,也是難得。 買了兩串付過錢,卻莫名被人群推開,擠出了許遠(yuǎn),待沉香回過神,便看著前邊經(jīng)過的隊(duì)伍,高頭大馬上,最出眾的是謝家三爺。 人群開始議論紛紛,說是郡王府的小少爺在南邊立了大功,今兒回京,定要得圣上嘉許,羨慕的,傾慕的,比比皆是。 隊(duì)伍由遠(yuǎn)及近,從安國公府的馬車旁經(jīng)過時(shí),蘇靖荷正好掀開了簾子,也是一眼看見謝玉,他一身白狐裘,身姿挺立,是人群中最出眾的那個(gè),一,也是一身白衣,策馬而來。 謝玉微微側(cè)頭,朝蘇靖荷清淺一笑,唇瓣輕輕蠕動(dòng),遠(yuǎn)遠(yuǎn)看去,并不知他說了什么。 可蘇靖荷卻明白,他說:“我回來了。” ☆、第39章 過年 李氏回府后,這一段小波折也算過去,如今府上看著安寧和樂,也不過是蘇陽怕再惹老爺不痛快,心里卻憋著氣呢,蘇陽和孫姨娘一個(gè)脾氣,氣量小、愛記仇,日后李氏的日子怕是愈加難過了。 轉(zhuǎn)眼便到臘八,老祖宗信佛,尤其重視,兒孫陪著喝過臘八粥,老祖宗便在佛堂里誦經(jīng),倒是暖心院的丫頭們很是歡喜,得了老祖宗賞賜的新衣裳,愛不釋手。 蘇靖荷早早回了暖閣,獨(dú)自在屋里看著書,沒多久,周嬤嬤卻是過來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