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前男友,不要了(1v1)、男朋友是個兔子精(1v1H)、懷孕女星的秘密、[綜]骨科床位還沒滿、重生之影帝你快醒醒、愛或不愛都走開、本尊不開心、百歲之好,一言為定、我的女主她不求上進(jìn)、貼身女王
倆人的共同心思就是,只要他家殿下能把事業(yè)做好,縱謝王妃喜歡指點江山,也便忍了吧。 倆老男人回去安排調(diào)查帝都城這大街小巷對他家殿下歌功頌德之事了。 謝太太過來接孫女謝莫春與重孫女謝思安回家過年,也私下同謝莫如說了一句,“上回你祖父過壽吃酒,見那戲單子上還有頌揚閩王殿下的戲。你也知道你祖父那人,一向謹(jǐn)慎的過了頭,命人將那戲刪了去?!?/br> 謝莫如微微頜首,“有勞祖父了?!?/br> 謝太太十分謙虛,“也是你祖父謹(jǐn)慎太過?!?/br> 略說了些正事,謝莫如便命人找了謝莫春謝思安過來,謝莫如喜歡女孩子,自謝莫春跟著三位兄長回了帝都,謝莫如一見她便覺喜歡,索性將謝莫春養(yǎng)在自己身邊。且,謝莫春與謝思安雖是堂姑侄,年歲卻是差不離,謝莫如便一并接了來,讓她們做個伴。 如今過年了,自是要接回謝家去過年的。謝莫如并不攔著,還給二人備了許多東西,里頭也有給謝家上下等人的各色禮物,讓謝太太一并帶了回去。 謝太太帶著孫女重孫女回府,路上聽著倆人在車上嘰嘰喳喳的同她說些童言稚語,倒也頗能解頤。待晚間,謝太太少不得將去閩王府的事同丈夫說了說,謝太太道,“我把話都說了,莫如知道了?!?/br> 謝尚書也就放心了,如閩王府張薛二位長史還要去查流言出自何處,如謝尚書這樣的老油條,根本查都不必查,如今五皇子風(fēng)頭正盛,這帝都城,敢與五皇子對上的,一只手就數(shù)得出來。 龍子鳳孫的事,謝尚書不過一外姓老臣,不好插手。只得讓老妻提醒王妃孫女一聲罷了。 謝太太又拿出謝莫如的禮單給謝尚書過目,謝尚書道,“娘娘素來周全。”連帶謝家二房的禮都有了,就是沒謝家三房的。至于給謝柏和宜安公主的年禮,謝莫如更是每年都會早早的打發(fā)人北上送去。事實上,除了少時不得已跟著謝太太去過謝家三房幾次,謝莫如向來對謝家三房視而不見的。謝莫如的性子,對慈恩宮她都不忍,何況謝家三房。 看這禮單,長房之中,人人有份兒,當(dāng)然,謝尚書謝太太這份最為貴重。給謝家二房的東西,就是合在一處,憑謝楓蘇氏分派。還有就是,謝持謝拓謝拙三人,皆有成衣鞋襪,這份親近,又有不同了。謝尚書自是樂得謝莫如與娘家人親近,其實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謝尚書都的擔(dān)心謝莫如對娘家人的態(tài)度,如今謝持等人來了帝都,謝尚書倒是放下心來。 謝太太同丈夫道,“明兒我進(jìn)宮給娘娘請安,娘娘上次說叫我?guī)е?、思安一道去?!贝竽晗碌?,謝太太也很忙的。 “成,帶著孩子們?nèi)グ??!敝x尚書說到小孫女和重孫女很是滿意,笑,“莫春的規(guī)矩一直不錯,思安跟娘娘住了這在半年,也長進(jìn)不少。”其實孩子們還小,未到學(xué)規(guī)矩的時候。只是,小孫女親娘是公主,自幼有宮里出來的嬤嬤帶著,那份氣質(zhì),是自小浸潤的。相形之下,謝思安就差一些,好在,謝思安有運道,她跟著小姑姑謝莫春一道住進(jìn)閩王府,耳濡目染,環(huán)境使然,自然就跟在家時不一樣了。老妻帶著孩子們進(jìn)宮什么的,謝尚書很放心。 謝太太卻是知道,貴妃閨女對于謝莫如的手快很有些不滿。說來,謝莫如這手真的是太快了。 起初吧,謝太太實沒多想,家里擔(dān)心西寧戰(zhàn)事,接了孫子孫女回帝都,謝太太知道謝莫如與謝柏叔侄感情不一般,謝莫如也很惦記這幾個孩子,待孩子們一到,謝太太便先帶了孩子們來謝莫如這里說話。謝莫如喜歡女孩子是闔帝都有名的,閩王府那位庶出的昕哲郡主選伴讀的時候,帝都就有不少人說,謝王妃實在盡心,給庶女選的伴讀都是豪門嫡女出身,非常能拿得出手去。這謝柏家的三子一女來了,謝莫春不過四歲,正是招人疼的時候,謝莫如十分喜歡,直接留謝莫春住下了,謝太太多明白的人,想著,女孩子跟著謝莫如,能學(xué)到謝莫如三成本領(lǐng),以后也是不愁的。謝太太為孫女考慮,且謝莫如這也是照應(yīng)娘家人,謝太太便歡喜應(yīng)了。而且,謝太太那日運道爆棚,謝莫如或許是心情不錯,直接買一送一的,連謝思安也一并接到閩王府內(nèi)養(yǎng)育,謝太太這就更高興了。小孫女謝莫春有公主娘,以后前程自不會差,相較之下,重孫女謝思安的出身便有些不如,能得謝莫如教導(dǎo),對謝思安更是難得的機(jī)緣。 當(dāng)天,謝太太回府沒少念叨謝莫如的好處。然后,謝貴妃聞了消息讓謝太太帶謝莫春進(jìn)宮時,謝莫春在閩王府住宿的事兒已是板上釘釘了。 謝貴妃再也料不到謝莫如手快至此,當(dāng)時就臉色不大妙的同母親謝太太道,“太后娘娘知道孩子們來了,還說呢,當(dāng)年宜安公主就是在慈恩宮養(yǎng)大的??刺竽锬锏囊馑迹剖窍胱屇鹤m里,只是沒想到莫如這……”這下手也忒快了吧!簡直不給人留活路! 謝太太當(dāng)時很有些忐忑,生怕胡太后就此事插一手什么的,結(jié)果,胡太后知道謝莫春養(yǎng)在閩王府后,硬是強(qiáng)忍著啥都沒說。只是對兒子閨女表示了對謝莫如教育孩子的擔(dān)心,胡太后道,“就怕養(yǎng)出她那么個脾氣來,不是耽擱孩子一輩子么?!?/br> 文康長公主覺著,她娘實在是想多了。別個事上,文康長公主興許有些擔(dān)心,但在教導(dǎo)孩子上,文康長公主很是說了幾句公道話,勸她娘道,“平日里我來了,母親??淅衔寮业膸讉€孩子,昕姐兒你不也挺喜歡的,時不時的叫她過來用膳。老五媳婦,性子直率,教導(dǎo)孩子們倒還好。母親牽掛宜安,多宣召那小閨女進(jìn)宮就是了。”文康長公主不能說謝莫如的不是,事實上,人家謝莫如在這件事上,委實沒什么不是之處。謝莫如與謝柏叔侄關(guān)系好不是什么秘密,謝柏的子女,謝莫如自然會關(guān)心。倒是她娘,文康長公主想一想永福公主的智商,當(dāng)然,這不能怪她娘,長泰公主也是自幼養(yǎng)在慈恩宮的,就很好。 文康長公主笑,“母親要喜歡孩子,看中哪家的,要來宮里養(yǎng)著,可不是那孩子天大福氣?!敝x莫春這個就算了,現(xiàn)下五皇子在外,文康長公主不愿意看到謝莫如與慈恩宮起沖突,不然真像欺負(fù)謝莫如一般,倘五皇子知曉,恐令其寒心。 胡太后想了想公主閨女的建議,道,“就盼著太孫早日成親,倘有了重孫,我抱來養(yǎng)。” 文康長公主暫時不對她娘這想頭發(fā)表意見,倒是謝莫春養(yǎng)育權(quán)一事,就此歸于謝莫如之手。 如此,謝貴妃也沒了法子,只是時時讓母親帶謝莫春進(jìn)宮說話,表示她對娘家人的關(guān)心罷了。 哎,說來,以往謝貴妃總覺著,媳婦禇氏不若謝莫如周全能干。其實,擱她自己身上,遇著謝莫如,一樣心累。 要說謝貴妃這樣的精明人,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對娘家都是十分親近照顧的,可自從有了謝莫如,謝貴妃時不時的便想吐血。胡太后想養(yǎng)謝莫春之事,純粹是謝貴妃攛掇的,不過,謝貴妃攛掇功力高強(qiáng),不露痕跡罷了。她只是在胡太后面前回憶了宜安公主自幼長在宮中的各種溫馨瑣事,胡太后一動情,就生了養(yǎng)謝莫春的心思。 謝貴妃自覺是好意,想著孩子養(yǎng)在宮里,也可加重其身份,就是她自己,可是謝莫春嫡嫡親的姑媽,亦能就近照顧謝莫春,萬不能叫孩子受半點兒委屈的。如今弟弟與宜安公主在西面兒,西面兒總是不太平,陛下對西面兒看得重,她幫著照看孩子,陛下也會喜歡,弟弟與宜安公主也能放心,想來想去,實是一舉多得。 結(jié)果,給謝莫如手快的截了和。 這就夠叫謝貴妃吐血的了。 更讓謝貴妃沒想到的是,謝莫如還把謝思安接府里一道養(yǎng)了,聽母親的意思,是叫謝思安給謝莫春做個玩伴,但,謝貴妃何等人也,謝思安這孩子,父母都不出眾,結(jié)果,硬是能養(yǎng)在王府,這就是謝莫如對娘家大大的照顧啊!經(jīng)此事,不說別人,謝蘭于氏就得拿謝莫如當(dāng)恩人。 謝貴妃自覺自己也很照顧娘家啊,但是,她不能把娘家侄孫女接跟前兒撫養(yǎng),更不能給娘家侄子安排官職。這兩樣,既是身份所限,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倒也罷了。更令謝貴妃吐血的是,她連年節(jié)賞賜都要遜謝莫如n個檔次。 謝莫如素來手面兒大方,且她是正經(jīng)王妃,當(dāng)家做主的人,給娘家東西一向豐厚,愿意給多少就給多少,絕不是謝貴妃那種給幾件首飾幾匹料子幾樣古董玩順啥的,說來,甭看謝貴妃也是掌管后宮多年,她當(dāng)真不若謝莫如過得自在隨心。 就像紅樓夢里賈蓉對烏進(jìn)孝說賈妃那一段,“娘娘難道把皇上的庫給我們不成他心里縱有這心,他不能作主?!?/br> 謝貴妃面臨的境況與賈妃是一樣的,貴妃,再尊貴也不是皇后,還管不到皇上的庫。而謝莫如,是管著五皇子的庫的。 當(dāng)然,謝莫如也不會把五皇子的庫給娘家就是。但,謝莫如隨心而為,遠(yuǎn)勝謝貴妃是一定的。 于是,在沒有謝莫如做皇子妃之前,謝貴妃覺著自己同娘家各種親近,各種照顧,待謝莫如做了皇子妃,尤其隨著五皇子愈發(fā)出眾,謝莫如的手段施展開來,謝貴妃竟發(fā)覺,自己自以為是的周全,在這丫頭面前總有不足之感,而一向與自己最親近的娘家,竟慢慢的被謝莫如收攏了過去。 就像現(xiàn)在,謝莫如一并將謝思安養(yǎng)在府里,謝貴妃郁悶的直想飆臟話,尼瑪,我也有孫子,也可以聯(lián)姻娘家?。?/br> 結(jié)果,又給謝莫如搶了先。 遇著謝莫如這樣的對手,謝貴妃都想吐血而亡了! 好在,謝貴妃是個十分自制的人,縱使對上謝莫如時不時的要吐血,見著孩子們也只有高興的,先夸謝莫春規(guī)矩好,再贊謝思安,“思安這孩子,愈發(fā)長進(jìn)了?!?/br> 謝太太笑,“以前只覺著她孩子氣,跟著王妃,有樣學(xué)樣,小大人一般?!?/br> 謝貴妃笑,“是啊,閩王府家的幾個孩子都很懂事。莫如一向喜歡孩子,莫春思安跟著她,也是一段福緣?!?/br> 謝太太聽這話很是歡喜,她知道閨女的一些心思,謝太太也為難,閨女是親閨女,她也盼著閨女好。但謝莫如實在太兇殘,非但自己能干,五皇子也大放異彩,謝太太自己倒是偏心閨女,可她偏心沒用??!現(xiàn)下問一問自家兒孫,孫子輩,謝芝一直在閩王府當(dāng)差,謝蘭家長女給謝莫如養(yǎng)自己個兒身邊兒去了。就是兒子輩,長子謝松雖然與謝莫如關(guān)系平平,但謝松是愿意做皇后她爹還是太后她哥呢?次子謝柏,與謝莫如素來親厚,謝柏他閨女還給謝莫如留身邊兒養(yǎng)了。更不必說謝家二房,謝貴妃對長房娘家是盡可能的照顧,但她照顧不到早已分家的二房去。謝莫如不同,謝莫如與二房關(guān)系也很好,連帶遠(yuǎn)在北昌府的謝姑太太一家,對謝莫如也素有好感。除了謝家三房,謝莫如從不理會,可謝貴妃你要拉攏謝家三房么?話說謝貴妃還真叫兒子與謝家三房接觸過,兒子的評價么……謝貴妃都不想提。 有用的全給謝莫如拉攏走了,謝太太一個內(nèi)宅女眷能如何,無非是勸著閨女同謝莫如搞好關(guān)系罷了。 好在,閨女對謝莫如,盡管心下微辭,面兒上向來只有好話的。就聽閨女道,“我在宮里,也不曉得外頭的事,倒是聽老三說江南那邊兒挺順利的,如今全帝都都知道五殿下戰(zhàn)功赫赫,我也為莫如高興,她一個女人家,在帝都不容易?!?/br> 謝太太想了想,道,“我不如娘娘消息靈通。容不容易的,也是為朝廷盡忠了?!?/br> 謝貴妃有些訝異,“母親沒聽說么,聽說,外頭戲班子都有五殿下平定江南的戲?!彼锟刹皇窍⒉混`通的人哪。 謝太太頗有深意的看向閨女,道,“那些戲怎能當(dāng)真呢,前頭咱家請了戲班子,也有幾出這樣的戲,一看就知道是討好主家的,你父親慣不愛如此,命人刪了去?!?/br> 謝貴妃忖度著母親的意思,不再多說。 謝貴妃是個懂得分寸的人,謝太太告辭之后,謝貴妃就悄提醒了兒子,命兒子少提五皇子之事,就是家下人,也約束著些。 謝貴妃這些年的貴妃不是白做的,她自然察覺得到怕是有人特意推動此事,謝貴妃不介意添把火,但家族對此已有察覺,謝貴妃當(dāng)即立斷,命兒子約束好府中人。她可以不著痕跡的給五皇子府添個堵啥的,畢竟,謝貴妃心下難服,她是宮中貴妃,她的兒子出身比五皇子更為尊貴,結(jié)果,竟叫五皇子占了上風(fēng)……但,縱心有不服,謝貴妃觀帝都風(fēng)向,也是不會與五皇子為敵的,從她在宮里對淑仁宮頗為周全的照顧就能感覺出來,謝貴妃一直向五皇子府表示善意。既然家族已有所察,謝貴妃當(dāng)即收手。 收手的不止謝貴妃一人,趙霖趙時雨也提醒了大皇子,別再推波助瀾了。趙霖并不似謝貴妃有謝家的消息,但趙霖夠機(jī)敏,他察覺到,五皇子府的人在調(diào)查此事了。 大皇子不以為意,“壞話不叫說,好話也不叫說?世上有這個理?”這位以前是真的說過五皇子府壞話,然后被五皇子一狀告到穆元帝跟前,然后大皇子被臭罵一頓的歷史。 趙霖道,“該做的已做了,難道殿下此時要與閩王府翻臉?” 大皇子并不很擔(dān)心,“老五家的還敢找上門兒不成?” “找上門兒不至于,只是殿下難道要代東宮去與謝王妃相爭?” “那不能!”事實上,大皇子打得是漁人得利的主意,就盼著東宮與五皇子互掐,兩敗俱傷,叫他撿個大便宜方好呢。他此番幫著火上燒油,無非就是想著現(xiàn)下把五皇子的名聲抬起來,東宮必有后手,東宮與五皇子府掐得越慘,于他越是有利呢。 大皇子很肯聽趙霖趙大人的話,也識趣的撤回了人手。 至于六皇子妃,正在與謝莫如說自己小meimei的事呢,“唐家家風(fēng),家父母也是極仰慕的。只是我家兄弟姐妹六人,三妹最小,父母難免多疼她一些,今歲二妹嫁了,父母的意思,是想多留小妹兩年?!?/br> 謝莫如笑,“如今唐大人在江南,一時半會兒的也回不來。這親事,原是結(jié)兩家之好,其他皆是小節(jié),都可商量。就是小唐,他是心心念念準(zhǔn)備明年春闈下場的,什么時候成親,你們兩家商量就好。關(guān)鍵,還是看人品,對不對脾氣,有沒有緣分?!?/br> 六皇子妃笑,“五嫂說的是,我也這么想呢。”鐵家對這樁親事倒是挺樂意,無他,鐵家其實是走清流路線,可鐵王妃入了皇室,鐵二姑娘嫁了李宇,李宇屬豪門,到三姑娘這里,因是最小的閨女,鐵御史自己清流出身,就想給小閨女說個會讀書的??赏瑯樱F家的家境,上面兩個閨女婆家門第,父母對閨女的疼愛,鐵家也得給小閨女尋個適齡般配,門當(dāng)戶對的人家。 小唐的條件不是最好,但也絕對不差,唐家千年世族,家族底蘊(yùn)遠(yuǎn)勝鐵家。再說小唐這個人,雖然跳脫了一些,但六皇子妃仔細(xì)打聽過了,一直在閩王府當(dāng)差,身邊兒也沒亂七八糟的人。倘這兩點,還不足以動鐵家之心,鐵家最看重的,是另外兩樣:其一,小唐是舉人,雖然是在閩地那窮鄉(xiāng)僻壤的偏僻地界兒考出的舉人,也是正經(jīng)舉人哪。其二,小唐是江北嶺的徒孫,而且,不是記名徒孫,而是實實在在受江北嶺指點教導(dǎo)的徒孫。 再想一想,小唐的爹也是做過一地總督的,雖是外官,品階比鐵御史只高不低,高嫁低娶,門第堪配。故此,小唐的條件雖不是最好,但想找個與小唐旗鼓相當(dāng)?shù)?,也不容易?/br> 鐵御史鐵太太還親見了見小唐這個人,就十分愿意了。 謝莫如與鐵王妃都是有身份的人,既是說定,此事便定了下來。至于定親迎娶之類的事,自然要等唐家人出面的。 謝莫如做媒給鐵三姑娘說了門好親事,鐵王妃管著六皇子府里里外外,自不能叫府中人給五皇子添亂。 張薛二人將事查明,就是臨近年關(guān)了,這也是他二人做事有效率,不然,哪兒能查得這樣快。 謝莫如看了一回名單,對二人道,“我知道了?!?/br> 張長史道,“自吳國公戰(zhàn)亡,太子極是依賴寧徐翁婿?!睂幨侵笇幖谰?,徐就是寧祭酒的榜眼女婿徐寧了。 謝莫如微微頜首。 薛長史道,“娘娘若有差譴,微臣愿效犬馬?!彪m然謝王妃說她有法子,但謝王妃畢竟是女眷,倘謝王妃有不便之處,他們是很愿意幫忙的。。 謝莫如收下二人的好意。 其實是張薛二人把事想復(fù)雜了,還什么鄭伯不鄭伯的,鄭伯要就這點兒手段,江山早是共叔段的了。謝莫如沒急著破局就是因為,她也需要提高一下五皇子的聲望,不過,凡事總有個度。如今五皇子名聲有了,謝莫如也不會任其繼續(xù),想要破局,根本不必去找東宮算賬或是給吳國公府難堪,謝莫如直接給穆元帝上了一封奏章,她寫的內(nèi)容,與穆元帝偷看的謝莫如給五皇子的家書也差不離。 謝莫如寫的是:城中頗有贊揚殿下軍功之事,臣以為,殿下得失,自有圣心知之,倘有贊頌,何不選現(xiàn)下名將秩事,廣為傳播。如此,一可令百姓知我朝軍備實力,安以民心;二可以名將建功封侯之偉業(yè),動以民心,招募新兵,擴(kuò)充軍力…… 基本上,謝莫如的意思就是,與其這樣歌頌五皇子,不如去歌頌此次戰(zhàn)事的將軍們,叫人知道,打仗能建功能封侯能富貴能封妻蔭子,如此,多多宣傳,好趁機(jī)招募新兵啊。 朝廷打仗,軍隊折損不是不嚴(yán)重。 要補(bǔ)充兵源,就要募兵,而募兵,可以硬攤硬派,但如果能鼓舞人心,百姓自發(fā)愿意當(dāng)兵,豈不更好!戰(zhàn)時,就得有戰(zhàn)時的宣傳策略。 在謝莫如看來,穆元帝手下的宣傳部門就很不合格。 所以,她給穆元帝遞了奏章。 當(dāng)然,王妃的奏章,有王妃奏章的遞法。 既是東宮對閩王府設(shè)局,那么,能破東宮此局的,非穆元帝莫屬。 而穆元帝此人,向來對事不對人。 朝廷內(nèi)外都說五皇子的好話,穆元帝倒沒覺著怎么著,他自己也很看重五兒子。至于鄭伯不鄭伯的事兒,穆元帝還不至于為有人說他五兒子的好話去疑心這個。 但,朝廷,江山,在穆元帝心中永遠(yuǎn)是第一位的。哪怕穆元帝對謝莫如的指手劃腳有些看法,但謝莫如的話是對的,有建樹性的,穆元帝也會用。 穆元帝直接插手輿論,輿論頓時換了方向。 此時,他遠(yuǎn)在江南的五兒子還愁眉苦臉呢,有人要把他吹上天再叫他掉下來跌死,五皇子能不郁悶?zāi)懿话l(fā)愁么。 五皇子知道自己現(xiàn)在也管不到帝都的事兒,且以他媳婦的聰明,他都能察覺不對勁了,他媳婦肯定更早就察覺出來了。五皇子就想著,他媳婦會怎么應(yīng)對呢? 這事兒,叫五皇子應(yīng)對,他除了多多寫信跟他皇爹聯(lián)系父子感情外,五皇子還真沒啥好法子。 直至過了新年,正月里再接到他媳婦的信,五皇子看后大樂,百愁全消,五皇子將信翻天覆地看了數(shù)遍,而后,方歡歡喜喜的將信收起來。想著,近來他深覺自己頗多長進(jìn),跟他媳婦一比,還是略有不如的啊。 五皇子將自己與妻子的智商差距歸結(jié)于倆人的年齡差距上,畢竟,妻子比他年長幾個月么,所以,比他聰明也是有道理的。 ☆、第274章 交鋒之行云之一 帝都大后方有妻子坐鎮(zhèn),五皇子十分放心,一開春,顯然靖江王已經(jīng)搞定了自己的內(nèi)部紛爭,又派出難纏的馮飛羽,五皇子欲收復(fù)皖地,皆因馮飛羽善戰(zhàn),幾番交鋒,勝負(fù)各論。 五皇子雖心急,倒也穩(wěn)得住,畢竟,縱馮飛羽驍勇,柳扶風(fēng)也能擋他一擋的。何況,馮飛羽雖是難得的將才,但靖江世子一死,世子嫡長子雖立為太孫,太孫在政治地位上也是合法繼承人,但在政治經(jīng)驗上,怎敵得過野心勃勃的靖江諸子。尤其是邱側(cè)妃所出的穆三,此次世子在穆三府上被毒殺,靖江王雖將此事扣在穆元帝頭上,可這種結(jié)案方式,有多少是出自對局勢的需要?而穆三,就果真清白么? 饒是靖江王壓服手下各方勢力,強(qiáng)勢的冊立太孫,但沒有重懲穆三,也是事實。 馮飛羽重返前線,糧草卻掌于邱姓人之手,當(dāng)然,邱家一向是靖江大戶,深得靖江王信任。而且,邱家也沒腦子犯抽,不會在這時候給馮飛羽下絆子。 只是五皇子方如何肯放過這等機(jī)會,江行云就細(xì)研究過馮飛羽的背景,馮飛羽與靖江世子頗有淵源,說來馮飛羽是靖江世子母族出身,少時卻過得頗為坎坷,倒不是出身不好,事實上馮飛羽還是靖江世子母族的嫡系族人,馮飛羽自己也是嫡出。之所以坎坷是因為馮飛羽有個腦抽的爹,迷信,超級迷信,閑著沒事就一個愛好,算命。馮爹對算命的愛好癡迷到,出個門都要算一算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馮飛羽呢,少時命運頗為不濟(jì),出生時母親難產(chǎn)死了,然后攤上個愛算命的爹。馮爹不知找哪個高人算的,說馮飛羽命硬,出世就克死母親,要養(yǎng)在身邊,接下來就要克死馮爹了??上攵T爹對這個兒子多么嫌棄了,馮飛羽自幼是給他爹扔田莊里長大的,按他爹的說法是,離得遠(yuǎn)些,不令其命硬克著自己。這么個不受主家待見的孩子,可想而知,少時日子是怎么過的。馮飛羽命硬不硬不知道,但有本事的人,怎樣都不會埋沒的。馮飛羽少時就有智擒山匪的逸事,主要是馮爹為防這個兒子克著自己,把兒子扔的田莊不是尋常城外田莊,而是不知哪個犄角旮旯窮鄉(xiāng)僻壤的山林田莊。那兒臨山,地方窮,有匪患,基本上比穆元帝收拾六皇子的山村好不了多少,但馮飛羽顯然不是六皇子那慫貨,人家馮飛羽十二歲就設(shè)計端掉了一窩山匪。管那片山林的馮家管事倒是有些見識,覺著這位小主子不是池中物,把這事兒告訴了主家,不是馮爹,而是馮爹的伯爺馮氏族長,馮族長的見識更非馮家管事能比,親自見過馮飛羽后,不忍他埋沒,最后此事為靖江世子得知,靖江世子不信什么命硬不僵硬的事,馮飛羽是他母系族人,就此入了靖江世子眼緣。靖江世子看他在武事上頗有天分,命人悉心教導(dǎo),馮飛羽文武皆有不錯天分,世子原是想留他在身邊給兒子做個伴讀,馮飛羽卻是另有打算,十五歲就去軍中歷練,累功至飛羽大將軍,世人都稱一聲馮飛羽。 這就是馮飛羽的大致簡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