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前男友,不要了(1v1)、男朋友是個兔子精(1v1H)、懷孕女星的秘密、[綜]骨科床位還沒滿、重生之影帝你快醒醒、愛或不愛都走開、本尊不開心、百歲之好,一言為定、我的女主她不求上進、貼身女王
過兩日,江行云差丫環(huán)給謝莫如送了回東西,當天便與三老太太道,“已經與謝姑娘說了,謝姑娘果然沒有介懷?!?/br> 三老太太深吁了口氣,放下心來,贊江行云能干,又悄悄問她,“你是怎樣與她說的?” 江行云笑,“姑媽只管放心就是。”何需去與謝莫如說和,謝莫如的眼睛放的夠遠,姑媽不去招惹她就好,怕她也沒興致與姑媽計較那些瑣事。再者,謝莫如手邊兒最便(bian)宜的倚仗就是尚書府,姑媽是謝尚書的親嬸子,謝尚書對三叔三嬸素來禮待有加,謝莫如怎會無緣無故的對謝氏人出手?自斷臂膀,那就太傻了。 一個篤定的人,總能給人以信心。雖然心下好奇,但,江行云這樣說,三老太太便信了。 自三老太太那里回了自己的小院兒,江行云也不禁留意了一回廊下鳥籠,她對養(yǎng)鳥兒逗鳥兒沒什么興致,不過,富貴人家的內宅,多會養(yǎng)些鳥雀添上一景兒。這些鳥雀亦有專門的婆子丫環(huán)的照顧飲食,矜貴的很。江行云撫摸著烏木紫光竹絲編就的鳥籠,里面白眼棕額疊尾的畫眉精神活躍的嚦嚦叫著……這只鳥兒在想什么呢?不過,得先確定,籠子里的鳥真的是只百伶百俐的百靈鳥嗎? 倘是一只鷹,這樣的籠子,可是關不住她的。 謝莫如根本不知三老太太要與她求和的事兒,便是知道,她也不會放在心上。三老太太無關緊要,倒是與江行云交換了一本書后,過了初五,陛下開筆開璽,朝臣們也開始上朝當差了。 謝莫如知道自己如今是群邪辟易,除了上午去松柏院跟謝太太學理家事,余者時間就安安靜靜的在自己屋里看書。便是宜安公主去長公主府的春日宴,也只有謝莫憂相隨,謝莫如是不去的。 經過這一個新年,謝莫憂的人生觀再次得到顛覆,原以為謝莫如那樣得罪了永福公主,她都擔心家里會受謝莫如的連累,誰曉得謝莫如沒事,謝家也無事,倒是永福公主,把自己折騰到靜心庵里去了。哪怕皇室是說永福公主去靜心庵祈福,謝莫憂對皇室的解釋也深信不疑,可她又覺著,此事或者就與謝莫如有關。而且,聽說謝莫如還得了皇帝陛下御賜的一只百靈鳥兒。永福公主去靜心庵的那天晚上,內侍來了兩趟,都是找謝莫如的。 如今,謝莫憂早沒了與謝莫如爭強好勝的心思,她完全覺著,她跟謝莫如除了都姓謝,都是謝氏女外,謝莫如是一種,她認知之外的生物。 謝莫憂甚至后悔,要早知謝莫如這等本領,當初說什么也該勸著姨娘的。再想做正室,再想做嫡女,但,遇著謝莫如這種連太后說句話都能挑出不是、公主都能搞進靜心庵的家伙,她們母女,再怎么想,也該忍著的。 非但謝莫憂后悔,寧太太也在家后悔呢,不同于謝莫憂,寧太太的消息更靈通一些。寧太太簡直是后悔的n次方,上次行事,委實輕率。 相較于坐立不安的老妻,寧大人一如平常,急什么呢,在籠子里的都不急,籠子外的先沉不住氣。再者,他寧家與謝莫如,除了他那不爭氣的閨女外,皆為公仇。倘謝莫如真有大長公主的志氣,也不該找他尋仇。倘謝莫如要尋寧家報仇,那這帝都城中與謝莫如有仇的就太多了,不說別家,謝家也是其中之一。他其實就盼著謝莫如如此格局,介時不必任何人動手,謝莫如自己便是眾矢之地! 可惜的是,籠子外的太沒耐心,而籠子里頭的,太有耐心。 籠子里頭的謝莫如正在園中看迎春花,迎春花一開,天氣就漸漸暖了。春風拂過,謝莫如又搬回了紫藤小院兒。 謝柏過來看謝莫如,二人去紫藤小院說話,謝柏笑,“過些天紫藤花也要開了吧?” “是啊。”四季輪回,年年如此。 丫環(huán)捧來香茶,謝柏接了,笑,“怎么這般沒精神。” “春困秋乏?!背鲱^鳥不禁打,剩下的全都縮著脖子,不怪謝莫如精神不好。 謝柏笑,“說一件事你就有精神了?!?/br> “什么事?” “西蠻王的生辰在五月,我給陛下上書,問陛下是否譴使問候,陛下準了?!敝x柏并不貪謝莫如之功,特意過來與她說一聲。 謝莫如笑,“恭喜二叔?!?/br> “該是我謝你。”謝柏笑,“走,跟我去書房說?!?/br> 謝莫如道,“等我換衣裳。”她在杜鵑院都是穿常服。 “快點快點?!?/br> 不必謝柏催,謝莫如也俐落的很。迅速換好衣裙,謝莫如便與謝柏去了書房,謝柏自己的書房。墨菊上了兩盞茶,謝柏便打發(fā)她下去了,與謝莫如分主賓坐了,道,“我朝自太祖立朝,邊患不斷,陛下親政那年,晉王都陣亡在西寧關。這個西蠻王,你猜多少兒子?” 不待謝莫如問,謝柏笑,“成年的就有二十一子十五女。” 謝莫如驚嘆,“好會生?!?/br> 謝柏自袖子里取出一張薄絹,展開來,上面是西蠻王各子女聯(lián)姻的關系圖,詳盡至極,連多少年歲都有記述。謝莫如贊嘆,悄聲問,“二叔哪兒弄來的?”這些都是機密吧? “當然是打聽來的?!?/br> 謝莫如道,“帝都還有這般清楚西蠻境況的人。” “猜一猜?” 謝莫如思量片刻,望向謝柏,“通四海者,必商賈也。” “莫如真乃神猜?!敝x柏一笑,“去歲你給我提了醒,我便想著,西蠻什么境況,除非去過那兒的人才知道。帝都里公門侯府是有的是,真正熟知西蠻的,只有一家,永安侯府。先永安侯曾在西寧關打過仗,西蠻大致什么樣,永安侯府定是知道的??梢f現今形勢,先永安侯已經過身,今永安侯尚主之后就沒出過帝都城,怕永安侯也不大清楚的。不過,我還是跟永安侯打聽到了一些西蠻的事,年下公主得了一件紫貂裘,這種名貴的皮料,便是產自西蠻。我這才想到,與西蠻做生意的榷商。” “你素來對西蠻有興趣,這些事情我已經上稟陛下,給你看看,你心里有數,別往外說就是?!睂χx莫如的嘴巴,謝柏還是很放心的。 謝莫如低頭把絹帛上的記錄看一遍,便還給了謝柏,笑,“那二叔該準備準備出使西蠻了?!?/br> 說到這個,謝柏嘆,“自晉王戰(zhàn)亡西寧關,陛下便鮮少用親貴于危事了?!?/br> 謝莫如道,“說到晉王之死,我早便有些不解,上次聽祖父說,陛下因晉王之死問罪當時的西寧關守將老永安侯。既是問罪老永安侯,如何今永安侯又得以尚主,這般問罪,倒也稀罕?!蹦慵矣凶?,我把嫡親妹子許給你兒子?天下竟有這般邏輯?不通啊! 謝柏呷口茶,“這里頭的事兒就早了,我也不大清楚。不過,有一事倒是朝野震動。晉王死后,老永安侯回朝,接替老永安侯的守將宋大將軍在平定西寧關之后,給陛下上過一道奏章,名字就叫,諫權貴從軍書?!?/br> “反正吧,我猜著,晉王大概是別有死因,不一定就怪到老永安侯頭上?!敝x柏所齡所限,并不知此間內情,不過,他也能看出蹊蹺來,想到晉王還是自己岳父,又叮囑一句,“在公主面前萬不要提此節(jié)?!?/br> 謝莫如笑應,又道,“南安關守將一樣是承恩公的公子。既是二叔上的折子,陛下也批了,我猜使臣肯定有二叔的份兒。難不成出使比胡公子在南安關打仗還危險?” 謝柏笑,“這也有理。反正該做的都做了,陛下要用我,我時刻侯著。不用我,也悠閑,正好三月釀桃花酒去?!?/br> 謝莫如也是一笑,出身官宦之家,又是少年得意,二叔自然少不了名利之心,不過,謝氏清貴,二叔已是駙馬,并不需太過汲汲,故而,進退間便多了一分灑脫。謝柏笑,“跟你說,我少時志向輔國以忠、愛民以德,泓遠也空泛,如今真正做了官,才知做好一件事也不容易。” “要是這般容易,人人都能為卿為相了?!?/br> 謝柏哈哈一笑,道,“是啊?!?/br> 說話間,謝柏斂了笑,道,“長公主府春日宴,我托了公主試探李樵之事,誰曉得公主剛一開口,長公主便沉了臉。先時蘇不語托過李宣,也在長公主面前碰了壁。李樵明年還想考秋闈,怕他報名都難。” 謝莫如認真聽了,道,“我勸二叔,以后莫走長公主這條路子了,長公主非言語可動之人。而且,李先生少時之事,絕非長公主所為。倒是長公主,怕是代人受過了?!毕葧r聽人口口相傳,只以為文康長公主為人魯莽彪悍,可真正接觸后才知道,長公主彪悍是真,魯莽絕對沒有。這位長公主明晰善斷,非尋常人,便是瞧不上庶子,也不會這種不入流的手段。只是,長公主過于彪悍,一力降萬法,才讓許多人誤會,以為李樵少時之事是長公主指使下人所為。 謝莫如的話,謝柏也是贊同的,他自從尚主后,直接進入皇族的圈子,對這位長公主也有了些自己的了解,也覺著長公主不像做出那種事的人。 李樵少時之事,竟成謎團。 謝莫如忽然道,“二叔倘有意使臣之職,倒不如請李先生介時一道隨行?!?/br> 謝柏道,“你是說,讓永安侯府……”把永安侯府捆到一處。 “李先生科舉頗是艱難,何必一棵樹上吊死,除了科舉又不是沒有別的活路了。”謝莫如當然是想到李樵的出身有可用之處,起碼倘此事成行,永安侯府派兩個老家將,就能幫上二叔大忙。她道,“科舉不過是晉身之階,像二叔,如今為官,可用得上當年十年寒窗所讀的四書五經禮義文章?再者,出使西蠻的機會,不是尋常能有的。李先生有興致再好不過,倘李先生沒興致,也便罷了。并不是要勉強她,我只是覺著這是兩相得益的好事,才有此提議?!币粋€人,有可用之處并非壞事。最怕的是,倘連可用之處都沒有,便可悲了。 謝柏正色道,“李樵還有一樣天大好處,他精通西蠻文?!?/br> 謝莫如頗是訝意,“李先生實在學識淵博?!?/br> “李樵之優(yōu)異,尚不止于此?!敝x柏笑,“且看吧,倘我真能名列使團,我必請李樵同往?!?/br> ☆、第59章 萬全策之一 李樵當然是優(yōu)秀的,而且不是尋常優(yōu)秀。 如果只是尋常會做兩篇錦繡文章的書生,想來謝柏與蘇不語不會同他有這等交情,這兩位簡直是急李先生之所急,想李先生之所想,把李先生的事當自己的事。 李先生名聲之事,謝莫如真沒看出李先生哪里著急,倒是謝柏、蘇不語兩人,一個走李宣的路子,一個走公主媳婦的路子,而且雙雙碰壁都不肯罷休…… 能做到這一步,總不是沒有原因的,不是嗎? 紀先生在教兩位女學生煮茶,其實謝莫如對于烹茶之類的事興趣不大,她只是單純的喜歡這種安靜的光陰。一道水流傾入紫砂盞,紀先生遞一盞給謝莫如。謝莫如欠身接過,茶香清透悠長,不愧是今春新茶。紀先生再遞一盞給謝莫憂,謝莫憂嗅一嗅茶香,慢呷一口,道,“也就先生這煮茶的手藝,才算不辜負了這好茶。” 紀先生笑,“是茶好?!?/br> 謝莫憂笑,“茶好,先生更好,都好。” 紀先生示范后,兩姐妹分別學著做了一回,紀先生道,“煮茶怡情養(yǎng)性,但有悠閑時光,煮上一盞茶,解乏寧神?!?/br> 謝莫如將紫砂盞放下,問,“先生喜歡什么茶?” “以往機緣巧合,倒是見過不少名茶。要說哪種茶格外好,就是各花入各眼了?!奔o先生笑,“我的話,更喜歡蒙頂茶多一些?!?/br> 謝氏清貴,家中對子女教育極為重視。紀先生一提蒙頂茶,謝莫憂便知此茶,道,“我聽說,蒙頂茶是貢茶,極是稀罕來著?!北闶撬?,也沒有極品蒙頂茶的,想是紀先生在宮里做女官時見過。 紀先生一笑。說茶想到舊事,卻是無關宮廷。她出身宮中女官,便是做了謝府的供奉,嘴也是很緊的,從來不說宮中舊事。故此,謝莫憂提及貢茶,紀先生并未多言,轉而與姐妹二人說些茶道故事,直到中午放學。 謝莫如是在傍晚知道謝柏要出使西蠻的事的,如今她與謝莫憂都只上半日課,下午隨謝太太學理家。謝尚書謝松父子二人都是一臉喜色的回府,謝莫如謝莫憂起身見禮,謝太太笑,“什么事這般高興?”難得見這兩人喜形于色。 謝柏笑,“是阿柏,今日早朝,陛下點阿柏為副使,出使西蠻?!?/br> 謝家父子都高興的很,倒是謝太太乍聽這事兒,還以為自己幻聽呢,不禁問一遍,“出使西蠻?” 謝尚書坐椅中,接過謝太太遞上的溫茶喝兩口,一幅老懷大慰的樣子,“是啊,下個月動身,有兩三個月就回來了?!碑敵踔x莫如提的醒真是提對了。 謝太太并不是那種一意溺愛兒子的母親,她出身官宦之家,自然知曉為官非得有差使才能往上爬呢。兒子尚主雖得體面尊榮,在鴻臚寺卻不比翰林院有前程啊。原以為做駙馬就得閑置了,不料陛下竟給派了遠差,謝太太亦十分歡喜,笑道,“這可是大喜事!下月動身,倒還不急,有的是時候準備出行的物什,這些瑣事有我就行,只是得派兩個得用的管事跟著阿柏才好。他雖是成家的人了,可長這么大,還是頭一遭出這么遠的差使。” 謝尚書笑,“只管放心?!彼匀恍睦镉袛怠?/br> 謝松看謝莫如的眼神也柔和許多,謝柏有此機緣,謝莫如居功甚偉。謝莫如還是老樣子,不驕不躁,亦不多話。謝莫憂活潑的多,她好奇的很,道,“不知西蠻什么樣子?聽說那里產皮毛,吃羊rou?!?/br> 一家子都為謝柏高興,謝芝笑,“不是二jiejie你想吃羊rou了吧?” “我是聽蘇才子說那邊兒人喜歡吃羊rou的,而且,還不煮熟了吃?!?/br> “不煮熟怎么吃?” “就煮個兩盞茶的時間。”謝莫憂道,“大jiejie也知道的,是吧?”把謝莫如拉來做證人。 謝莫如道,“羊rou略生一些吃沒什么,挺鮮嫩的,倒是老了不好吃,除非燉的軟爛?!?/br> 謝蘭不能理解,道,“那豈不是吃生rou?”腦中頓時浮現西蠻人吃生rou的模樣,這,這是茹毛飲血么! “算是半生吧?!敝x莫如是在莊子上吃過的,蘇不語親自弄的水煮羊,三個月大的小羊羔,rou質鮮嫩,只是當時聽蘇不語說,此等rou質都不能與西蠻的羊相比,可見西蠻羊味美。謝莫如實在羨慕二叔,可以去西蠻開闊眼界,亦能品嘗到如斯美味。 謝莫如正在幻想西蠻的種種好處,謝太太已是開始擔心,“唉喲,那地方難道不吃熟食,這可怎么辦?”她雖不會攔著孩子上進,到底是親娘,便忍不住心疼兒子,又想個主意,“要不派兩個廚娘跟著?” 謝尚書失笑,輕斥,“胡說。帶什么廚娘,還不夠丟人的。他只是副使,還有正使大人呢。到時,別人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沒的養(yǎng)出這般嬌氣來?!?/br> 謝太太道,“他們兄弟兩個,便是少時也沒嬌氣過。我是擔心這要是半生不熟的東西,吃了生病可怎么辦?本來就是千里跋涉,水土不服怎么辦?” 謝尚書不以為意,道,“西蠻人都那么吃,怕什么?!?/br> 謝太太可不這樣想,她道,“人跟人一樣么。同樣是樹,還有南橘北熾的道理呢。” 謝莫憂道,“祖母放心吧,二叔早就吃過,大jiejie也吃過呢?!?/br> 謝莫如見謝太太看她,便道,“挺鮮嫩的?!毕肓讼耄x莫如道,“二叔去西蠻,便是有一時的水土不服,也不要緊。在一個地方,最好當地人吃什么,二叔就吃什么。食也是藥的一種,每個地方的出產,都是應當地的氣侯水土而生,醫(yī)書上說,吃當地的東西應該是最相宜的。” 大家都這樣勸她,謝太太也笑了,“那就算了?!苯o兒子帶廚娘什么的,她也曉得不大合適。謝太太又與謝尚書道,“明日叫阿柏回來,咱們好好兒吃頓飯?!?/br> 謝松想到一事,與謝芝幾人道,“北嶺先生就要來帝都講學了,第一場設在國子監(jiān),我托人給你們安排了位子,到時你們一并去,好生聽一聽,長些見識?!?/br> 謝芝三人齊聲應了。 謝莫憂有些迷糊,問,“父親,北嶺先生是誰?是教書先生么?” 謝松笑,“北嶺先生是大儒,學識淵博,天下少比,這次是受邀來帝都講學?!?/br> 謝莫如道,“能去國子監(jiān)講學,想來定是學問大家?!币凰膊荒苓@般鄭重的給兒子走后門聽人家講課。 謝松笑,“這是自然,北嶺先生在北嶺有弟子三千,著書立說,尤其于經史一道,造詣非常人能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