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羅蒹葭全程沒什么反應(yīng)。 這一次羅蒹葭買了很多種類的食材,每樣都不多。 這邊沒怎么有菜,rou卻不少,她買了不少種類的。 因著要熬湯底,除了這些食材,還買了不少骨頭,比如大骨頭、筒子骨、排骨等等。 好在大骨頭比較便宜,買rou的時候店家就送了不少。 除此之外,還買了不少調(diào)料。 調(diào)料看起來很小,也沒什么太大的作用,但價格卻很高,有些香料比rou還要貴。 褚威冷第一次跟著她買調(diào)料,那些調(diào)料他甚至分不清名字,也不知道有啥用。 但瞧著羅蒹葭認(rèn)真的模樣,他就知道,這大概就是羅蒹葭做飯好吃的秘訣,放了許多旁人不會用也舍不得用的調(diào)料。 羅蒹葭調(diào)料越買越多,越挑越細(xì)致,褚威冷反倒對她越發(fā)佩服。 畢竟,這些調(diào)料的味道非常奇怪,若是量用得不對,搭配不對,怕是會非常難吃。 兩個人約摸逛了半個時辰就回去了。 今日羅蒹葭打算做一些麻辣串招待王青玨,一是為了感謝,二則是讓王青玨嘗嘗味道,看看有沒有需要改進(jìn)的地方。 雖然這邊不怎么生長竹子,但羅蒹葭他們還是在集市上買到了一些,這幾日削了一些竹簽子。 今日正好能用上。 回去之后,羅蒹葭把這些骨頭處理了一下,在廚房開始熬串串的鍋底。 之前她已經(jīng)研究了很久,這還是她第一次正式熬制,也不知道味道會不會好。 她一次熬了兩種鍋底,一種麻辣口味的,一種清湯的。 雖說名字叫麻辣串,麻辣是靈魂,但褚老大和趙氏年紀(jì)大了,這么多年又習(xí)慣吃清淡的,突然吃太多辣的對腸胃不太好。所以她才又準(zhǔn)備了清湯的。 熬上鍋底后,羅蒹葭和趙氏開始處理食材,把蔬菜和rou類分門別類的放著。 大白菜的話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正方形,一片一片的串在竹簽子上。 小油菜洗干凈,不用切,一瓣一瓣地串上去。 土豆、藕片之類的就切成片串起來。 不過,也不串太多,要不然不好燙。 rou的話也是如此,切成薄片串起來。 串還沒串完,鍋里的底料香味兒已經(jīng)傳出去了。 褚威冷正在外頭弄竹簽子上的倒刺,仔細(xì)打磨,聞著味道肚子不爭氣地叫了起來。 瞧了瞧日頭,還不到巳正,他咽了咽口水,又繼續(xù)干活了。 串完串串,羅蒹葭開火炸了一些菜丸子、酥rou、酥雞。 這下,褚威冷坐不住了,放下手中的竹簽子,來廚屋溜達(dá)了一圈兒,拿了幾個菜丸子吃了起來。 他也不怕燙,剛做好的就塞到了嘴巴里。 只可惜他媳婦兒這回做的丸子比從前個頭小了不少,吃得不過癮。 羅蒹葭之所以做的小,是因為這些一會兒要放在鍋里燙,太大的話,容易散開。 不止丸子、藕夾、酥rou等這些炸過的東西她都打算放在鍋里燙一下。 接下來,趙氏和褚老大去烤餅,羅蒹葭則是炒了幾個菜。 她怕王青玨吃不慣麻辣串,也怕褚老大和趙氏吃不慣,所以打算做兩手準(zhǔn)備。 正炒著菜呢,王青玨來了。 王青玨這次確實如承諾一般沒再送食材過來,也沒帶布匹、茶葉等禮物,但他也沒有空手來,而是帶了一些新鮮的水果,比如橘子、再比如蘋果。 這些個東西,可比rou還要貴一些。 除此之外,還帶來一個好消息。 離家近的那條小吃街上,有一家早點鋪子要關(guān)門了,主家賺夠了錢,全家打算搬到南邊的城鎮(zhèn)去。 這種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鎮(zhèn)北城雖然繁華,可畢竟是邊塞城鎮(zhèn),數(shù)百年來,不知攻破過多少回。 對于土生土長的百姓來說,他們家的祖輩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死在了鄰國的鐵騎之下。 也因此,不少人都想搬到里面去。 只不過,手中沒有銀子,搬不走罷了。 而羅蒹葭之所以敢搬過來,還沒勸趙氏他們,是因為她知道,男主擁有強(qiáng)大的主角光環(huán),有他在,這城就不會破。 王青玨一來,就被褚老大迎到了堂屋去。 不過,他跟褚威冷一樣,注意力都被廚屋吸走了,哪里肯去里面。 “叔,不用了,我在外頭站站就好,外頭太陽大,暖和?!蓖跚喃k道。 褚老大看了眼兒子,見兒子也同意了,便沒再多說。 王青玨和褚威冷坐在一處,同時朝著廚屋看了過去。 聞著漂浮在空中的香味兒,王青玨盯著羅蒹葭的背影,問:“嫂子做的啥飯,怎么這么香?我還沒進(jìn)巷子口就聞到了?!闭f完,不自覺咽了咽口水。 褚威冷瞧著王青玨的反應(yīng),擰了擰眉,搬起來椅子,坐在了王青玨對面,擋住了他的視線。 “褚兄這是做啥?”王青玨詫異地問。 “這邊太陽足,暖和。”說完,褚威冷轉(zhuǎn)移了話題,“說是做的麻辣串?!?/br> “麻辣串?”王青玨問,“可是上次咱們說的那個?” 褚威冷點頭:“嗯。” 想到上次來褚家時羅蒹葭描述的情形,王青玨的口水又不爭氣地泛濫了。 好在羅蒹葭也沒讓他們等太久,一刻鐘后,就宣布可以準(zhǔn)備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