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早上醒來,羅蒹葭看了一眼窗外。 瞧著外頭陰沉沉的天氣,微微嘆了嘆氣。 南邊潮濕的天氣可真是讓人難受。 最近這半個月,衣裳越穿越厚,也越來越難干了,被褥也像是在水里泡過一樣,濕冷濕冷的。 她很想用熱水袋,可惜這邊根本就沒有。 她倒是聽說有暖腳的銅壺,可惜窮苦人家根本用不起,她也不舍得買。 羅蒹葭在被窩里又躺了一刻鐘,起床了。 屋里濕冷,倒不如去外面,外面還能舒服一些。 推開門,趙氏已經(jīng)在打掃院子了。 昨夜刮了一晚上的風,現(xiàn)在院子里落的都是樹葉子。 不過,跟北方不同的是,南邊落的樹葉子仍舊是綠色的。即便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入了十一月,還有不到兩個月就要過年了,樹葉也就沒有泛黃,仍舊是郁郁蔥蔥的模樣。 “娘,早上好?!?/br> “哎,蒹葭,你起來了。” 打完招呼后,羅蒹葭去洗漱了,洗漱完,就去喂雞了。 這大半個月來,羅蒹葭沒再改良吃食,每日就是吃吃喝喝,很是放松。 如今涼皮買的人越來越少了,本來她打算不再賣涼皮了,但這種吃食在鎮(zhèn)上跌到每日只能賣出去十來份的時候突然穩(wěn)住了,不再往下跌,她就繼續(xù)賣了。 而碼頭上的情況比鎮(zhèn)上還要好一些,碼頭上來來往往的人有許多是新的客商,而這些人對新鮮吃食比較感興趣,所以涼皮能維持在二十來份。 這樣的話,兩邊加起來每日能賣個四十份,賺個一百多文,仍舊是吃食的大頭。 茶葉蛋的銷量也很穩(wěn)定。 只不過,烤餅卻不如從前好賣了。 烤餅實在是太簡單了,若說一開始大家還不知道怎么做,在吃過幾次之后,也漸漸學會了。 這東西沒太大的技術(shù)含量,不管是在烤爐里烤,還是放在平底鍋上烙,都能做出來這樣的效果。 模仿者越來越多,他們家烤餅的銷量也漸漸少了不少。 羅蒹葭覺得,烤餅這種東西利潤本就不高,一個賣一文錢,賣好幾個餅子才能賺一文錢。跟涼皮不一樣,涼皮一份能賺個兩三文。 再加上它沒啥技術(shù)含量,被模仿也是遲早的事情,就沒怎么當回事兒。 她想著,銷量要是再低,就不賣了,省得還要麻煩去做。 這樣的話,他們每日現(xiàn)在能賺個兩百多文,已經(jīng)許久沒達到三百文了。 雖然天色不好,陰沉沉的,但雨一直沒下下來,快到巳時時,羅蒹葭跟王嬸子還是去了鎮(zhèn)上。 今日一到鎮(zhèn)上,狗剩就偷偷地跟羅蒹葭說了一件事情。 “嫂嫂,不好了,我早上瞧著鎮(zhèn)東頭錢寡婦家也開始賣烤餅了,三文錢四個,好些人在門口排隊呢?!?/br> 這是羅蒹葭知道的,鎮(zhèn)上第三家了。 “啥?!又有人賣烤餅了?這些人真討厭,自己不會做吃的,就喜歡模仿別人的!真是不要臉!”王嬸子罵道。 狗剩道:“還不是因為嫂嫂家吃食生意做得太好了,很多人都眼紅呢?!?/br> 王嬸子道:“呸,爛了心肝兒的東西們!” 羅蒹葭早就知道會如此,非常平靜地說:“多謝你告訴我這件事情?!?/br> 說完,她順手把一個甜的烤餅遞給了狗剩。 “嫂嫂,你咋還不急啊,聽說你們這幾日烤餅沒賣完都剩下了?!惫肥S行┲钡卣f道。 羅蒹葭道:“因為急也沒什么用,烤餅挺簡單的,且咱們大歷朝北邊非常常見,早晚會有旁人來賣?!?/br> 她之前賣得好,不過是這邊沒人賣罷了。 沒人賣,不代表他們不知道這種吃的。 狗剩疑惑地問:“那涼皮呢?別處也有嗎?為啥沒人模仿?” 羅蒹葭道:“別處也有,但做飯新奇,很少有人會,也就沒人模仿?!?/br> 狗剩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因著又多了一家賣烤餅的,且還比她賣得便宜,今日他們烤餅賣得更差了,剩下了五六個。 王嬸子一直罵罵咧咧的,瞧著馬上就到褚家村了,見羅蒹葭始終沒有動怒,她忍不住問道:“蒹葭,你就打算這樣了?他們賣得這么便宜,在這樣下去,咱們的生意都被人搶光了。” 羅蒹葭道:“嬸子放心好了,烤餅成本在那里放著,他們不會太便宜的?!?/br> 她已經(jīng)把價格做的很低了,走的時候薄利多銷的路子,旁人若是想賺錢,勢必不會賣太便宜。 那錢寡婦今日也定然是虧本的。 等到了門口,羅蒹葭還分給了王嬸子幾個烤餅。 不僅鎮(zhèn)上遇到了這種情況,碼頭上也是如此,不過,她做的東西畢竟有力量加成,碼頭上做工的人又比較多,所以情況比鎮(zhèn)上好上一些。 等晚上數(shù)錢時,今日只賺了二百四十三文,比昨日還少了十來文。 趙氏和褚老大都有些著急。 “蒹葭,這可怎么辦?咱們家的烤餅沒之前賣得好了。”趙氏問道。 “是啊,碼頭上今日又多了一家。”褚老大道,“咱們要不要做些什么?” 這已經(jīng)是今日第四個人在羅蒹葭面前說這個問題了。 她想著,烤餅這種東西跟涼皮不太一樣,它就跟包子面條似的,是非常大眾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