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隨后,羅蒹葭去做飯了。 等吃過早飯,歇了一個多時辰,面水沉淀得差不多了,趙氏他們便去做涼皮了。 如今趙氏也長了個心眼兒,做涼皮的時候把門插上了,生怕這門沒什么技術(shù)含量的吃食被人學(xué)去了。 今日羅蒹葭沒做涼皮,是趙氏和褚老大做的。 因為羅蒹葭要去鎮(zhèn)上,走得早,所以她得把去碼頭要賣的菜炒出來。 這一項可是家中做穩(wěn)固的收益。跟涼皮這種季節(jié)性的吃食不同,米飯配菜一年四季都有人吃,且,吃的人很多。 而她增加力量的屬性,用在這方面正好合適。 這邊她把菜炒好了,趙氏褚老大還沒做完涼皮,她又轉(zhuǎn)頭幫忙把涼皮做完了。 等忙活完,差不多到巳正了。 羅蒹葭收拾好去鎮(zhèn)上要用的涼皮調(diào)料等等,便去隔壁叫王嬸子了。 王嬸子不僅修剪了指甲,還重新梳了頭,換了身衣裳。 她不僅嘴巴快,也是個利索的人,兩個人也沒磨蹭,推著車子去了鎮(zhèn)上。 今日雖然不是集市,但來買東西的人也不少。 那些早起賣菜的人已經(jīng)賣得差不多,開始往外面走。 羅蒹葭先去交了錢,又跟王嬸子一塊兒找位置了。 恰好在邊上有個賣菜的大叔賣完東西要離開了,她跟王嬸子就去把車停在了那里。 一旁萵筍的七八歲小子聽說他們交了一日的錢,直呼他們上當(dāng)了。 這里的是按照時辰來算的,不管來得早來得晚,到了午時就算是半日。若是過了午時,不管你之前是來了一個時辰還是三個時辰,都是按一整日。最劃算的法子是,要么早來,要么過了午時再來,都算是半日。 羅蒹葭趕的就是飯點兒,來得太早或者太晚也沒什么用,便笑了笑,沒做過多解釋。 那賣萵筍的小子心里覺得這兩個女人不會做生意,蠢笨。 然而,一刻鐘后,當(dāng)他收拾好東西要走時,看著越來越多的人聚在旁邊時,他頓時覺得打臉了。 推銷的事情自然是羅蒹葭做的,王嬸子負(fù)責(zé)站在一旁切涼皮,調(diào)涼皮。 平日里羅蒹葭沒少給王嬸子家送涼皮吃,她自然是知曉該怎么調(diào)的。 而她干活也很利索,很快就調(diào)好了。 鎮(zhèn)上的人購買力自是要比村里人高上許多,之前在碼頭時,每日也有一些附近村子里的人去賣。 如今來了鎮(zhèn)上,買的人就多了一些。 雖不及碼頭上賣得快,但賣了近兩個時辰,還是賣出去三十來份。 如今面價漲了一些,涼皮的成本也高了一些,再除去攤位錢、給王嬸子的錢,那便是一百文左右。 若是能保持住,她一日賺五十文,一個月下來就是一兩半。加上碼頭那邊的錢,一個月能攢上四兩左右。 雖然于她而言錢仍舊不多,但立女戶的錢應(yīng)該是夠了。 先這樣賣著,等以后涼皮生意不好了她再另想別的法子。 等她們二人收拾好東西,已經(jīng)快到申時了,而這邊也沒多少人了。 因著第一日來鎮(zhèn)上,沒什么經(jīng)驗,兩個人還沒來得及吃午飯。 雖然羅蒹葭覺得自己的錢還不夠多,得多攢些錢,但她也不會因此就苛待給她幫忙的人。 回去的路上,路過大包子店時,羅蒹葭買了四個大包子,把其中兩個給了王嬸子。 王嬸子受寵若驚,連忙推拒。 “都怪我,第一日沒搞清楚狀況,害嬸子餓了那么久,今日就當(dāng)是我給嬸子賠禮了。嬸子快吃了吧。” 王嬸子又推拒了幾回,見羅蒹葭堅持,她也著實餓了,便收下了。 她一邊吃,還一邊念叨:“明日可別這樣了,咱們帶些吃的,賣涼皮的間隙吃。” 王嬸子也是個會過日子的人。 “好,都聽嬸子的?!绷_蒹葭道。 雖然忙活了兩個時辰有些累,但兩個人都賺到了錢,都聽開心的,也就沒覺得累了。 不一會兒,兩個人就推著車回到了褚家村。 剛一到村,村里坐著閑聊的人就聚了過來問東問西。 羅蒹葭不善言辭,也極少跟人交流,便跟王嬸子說了一聲,說要先推著車回去了。 王嬸子見離褚威冷家不遠(yuǎn)了,便沒跟過去,坐在石頭墩上跟人聊了起來。 這自然沒少說羅蒹葭的好話。 羅蒹葭一回家,趙氏就迎了過來,連忙道:“你們再不回來,我跟你爹正準(zhǔn)備去鎮(zhèn)上看看了?!?/br> 羅蒹葭笑了笑,把已經(jīng)空了的盤子給趙氏看了一眼,趙氏立馬就明白過來了。 “竟然賣完了?”趙氏驚喜地問。 “對,賣完了?!绷_蒹葭道。 趙氏笑著說:“這可真好啊,咱們家又多了些收入。” 羅蒹葭把東西放下之后,剛想去洗刷,就被趙氏接過去了。 “你去了那么久,累了吧?先回屋歇會兒,我來收拾就行。” 羅蒹葭身上帶了不少銅板,今日又有些熱,衣裳都汗?jié)窳恕?/br> 見就幾個盆子要洗刷,便沒推辭,先回屋把銅板放下了,又收拾了一番。 過了一會兒,羅蒹葭拿著十文錢出來了,遞給了趙氏。 雖說今日還沒算賺了多少錢,但該給別人的還是要先給的。 今日算是只待了半日,所以給十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