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官場洗牌
書迷正在閱讀:【末世】性癖(簡)(微NTR)、二手童話、聽說我是渣攻[快穿]、農(nóng)女如玉、德之我命 (高干 1V1 H)、隔壁住著小鮮rou、覬覦(1v1)、我什么時候成圣了、寵嬌顏、拯救瑪麗蘇女配
楊耀在洛陽城門前本來可以將武三思一起砍了,但,事到臨頭,他又強忍了這個沖動的念頭,放了武三思逃進洛陽城。 砍一個內(nèi)侍監(jiān)蘇醒,和砍了虎媽的侄兒,事件性質(zhì)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說砍了內(nèi)侍監(jiān)蘇醒,虎媽還可能以大局為重,忍下這口氣的話??沉宋淙?,雙方就只能拔刀子見紅的開戰(zhàn)了。 小不忍則亂大謀,武承嗣、武三思兄弟的人頭暫時存在他們的脖子上,朕早晚會來取,不急在一時嘛! 楊耀終于回到了闊別大半年的貞觀殿,眼下的他作為斗地主的一方,已是虎媽、裴炎的重要對手。政治斗爭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什么兵變、政變,暗殺都可能接踵而來。整個貞觀殿的安保工作當然不能疏忽,絕不能再交由之前的左右羽林衛(wèi),而必須由龍武軍來接管。 進出貞觀殿的兩道重要的大門,北邊是玄武門,主要防備由西內(nèi)苑,儀鸞殿方向的北衙禁軍; 南門是燭龍門,主要防備皇城方向的南衙十二衛(wèi)戍衛(wèi)軍。 薛楚玉各安排了一千龍武軍進駐兩道大門,又在楊耀日常休息的貞觀殿主殿的駐所,安排了三千龍武軍,將安保工作做得滴水不漏。 至于在貞觀殿侍奉皇帝的宦人,宮女,全部由長安之行的親近之人接管,虎媽之前留在貞觀殿的那些人一概清退,全趕回了掖庭。 進駐了貞觀殿兩日,楊耀既沒有去西內(nèi)苑拜見虎媽,虎媽也沒有派人來向楊耀追究洛陽城門的屠殺,更沒有否決王德?lián)蝺?nèi)侍監(jiān)的任命,似乎,洛陽城門的屠殺從來未曾發(fā)生過。 虎媽只是重新任命了一個內(nèi)侍監(jiān),與王德官位一樣,一個為皇帝服務(wù),一個為太后服務(wù),雙方井水不犯河水。 虎媽真的能忍了這口氣?還是在憋大招哇! 楊耀一時間也摸不透虎媽的真實心思,既然虎媽沒有公開追究,既來之則安之唄! 至于楊耀安插在朝堂的眼線狄仁杰,這是一支可以出奇制勝的奇兵。楊耀也并未親自前去見狄仁杰,只是令王德安排了小宦人,偷偷的靠傳遞書信,打啞謎的方式與狄仁杰暗中溝通。 兩日來,狄仁杰在私信里詳細的匯報了這半年來背地里串聯(lián)中低層官員的成果。 裴炎,還有政事堂的宰相們,幾乎把持了五品以上的高官職位,自然引起了官場絕大多數(shù)失意官員的不滿。短短的半年,狄仁杰已暗中串聯(lián)了至少四十七個中低層官員,范圍涉及了六監(jiān)、六部、九府下設(shè)的各個部門。其中的大部分,還是真正掌握著各部門日常運行的業(yè)務(wù)骨干,而不是掛了個名兒,成日混吃混喝的部門領(lǐng)導(dǎo)。 當然,這么大規(guī)模的串聯(lián),虎媽、裴炎又不是傻子,以他們的情報渠道,必然早已知曉了一切動靜。但,楊耀倒也不擔心暴露了全盤計劃,引起虎媽、裴炎的警惕。 因為狄仁杰串聯(lián)這些官員,全是打著針對權(quán)臣裴炎,把持朝政的借口,沒有半點針對虎媽和武家子弟的風(fēng)聲?;尶v然知曉了官場的暗流涌動,或許還會樂見其成,甚至暗中添一把火,看裴炎怎么收場。 至于裴炎,他既然敢把持朝政,不斷提拔親信,自然早就能預(yù)料到中低層官員的怨氣和蠢蠢欲動。但一個虎媽已令裴炎疲于應(yīng)付,焦頭爛額。只要這些中低層官員不公然在朝堂起哄,投靠虎媽那一方,他已是謝天謝地,哪里還有能力去禁錮官員們私下串聯(lián)的行為? 再說了,耍嘴皮子的官員一抓一大把,真正干實事的官員是可遇不可求哇!若是將各監(jiān),各部,九府干實事的骨干官員全解決了,誰來做事?離開了這些中低層的骨干官員,他提拔的那些高官親信能將全大唐龐大的政務(wù)系統(tǒng)玩轉(zhuǎn)了? 裴炎是看在眼里,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隨他們?nèi)チ税桑?/br> 三日之后,事關(guān)與吐蕃是戰(zhàn)是和的重要軍政會議在九洲池邊的觀景亭召開。 重要的軍政會議,一般是在乾元殿進行,但楊耀卻故意安排在了觀景亭。因為,去了乾元殿那是上朝也,游戲要扣分的哦!在觀景亭算是君臣間聊天,并不算上朝。 參與軍政會議的,只有楊耀、裴炎、虎媽,還有政事堂其他四個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宰相。 在楊耀離開洛陽,前去關(guān)中之前,政事堂的五個宰相是裴炎、岑長倩、韋思謙、劉祎之、魏玄同。 但楊耀離開的這段日子以來,裴炎、虎媽也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了政事堂宰相的班子,各自安插了親信,搶奪政事堂的話語權(quán)。 裴炎、韋思謙、劉祎之算是一黨,也是署名請求楊耀回歸洛陽的三個宰相,這三人在政事堂的職位沒有任何變化。 魏玄同,乃是當年一代名相魏征的族人,高宗朝,因和上官儀相熟,也受牽連發(fā)配過。但后來被赦免,又進了政事堂,但并未參與到虎媽、裴炎的爭斗之中,基本算是個打醬油的宰相。 虎媽為了涉足政事堂,在政事堂安插親信,直接將魏玄同給踢了,安排了侄兒,禮部尚書武承嗣頂替了魏玄同的宰相之位。 岑長倩,算是政事堂里唯一站在虎媽這一方的宰相。歷史上,虎媽掌控大權(quán)之后,岑長倩也隨之飛黃騰達。連越王李貞的叛亂,也是岑長倩擔任行軍大總管,率軍平定的。 虎媽安插了武承嗣進入政事堂后,政事堂一下有了兩個聽命虎媽的宰相。裴炎再也坐不住,直接找了岑長倩一個過失,也將岑長倩給踹出了政事堂。裴炎為了向在關(guān)中的皇帝楊耀示好,更是為了將皇帝也拉進來一同對抗太后,直接提名了出自京兆韋氏的韋弘敏進了政事堂,頂替了岑長倩的宰相之位。 經(jīng)過中間一連串的洗牌,如今政事堂的宰相是裴炎、韋思謙、劉祎之、武承嗣、韋弘敏五人。 當然,五個宰相分為了三派。 裴炎、韋思謙、劉祎之一黨;武承嗣乃是虎媽一黨;韋弘敏名義上是不偏不倚,但實際上早已上了楊耀的賊船,可以算作是楊耀一黨。 楊耀暗中理清了政事堂宰相的底細,軍政會議終于可以召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