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走馬成派史
郭鼎入山頭之前,對此山土匪也有所耳聞,此眾很少劫人,所做之事亮于明面,多行善,勤救濟,大不同于一般匪徒,倒是一般行俠仗義之輩,也有此舉,但多是劫富濟貧,一來經(jīng)濟來源穩(wěn)定,才可不誤自己食住,還能周濟百姓;二來上山做匪之人皆受迫于生計,或是遭人陷害。所以匪救民實為一不成文規(guī)定,只有泯滅良心,傷天害理,無惡不作之人,不懼天譴人言之輩,才會貧富不顧,照劫不誤。 但郭鼎所識之眾,只偶爾劫人,且專事于人多之處,此番行事,更多在向世人宣,我輩乃匪幫,諸神皆退的感覺。其實不然,鼎于后來知曉,此舉多為掩蓋自家盜墓行當(dāng),將白天見光之事多加宣揚,不見光之事于夜間做,多加掩蓋盜墓難面世之處。 鼎坐上第九把交椅之后,于一夜,被匪頭拉于密室中,拜了祖師,并發(fā)誓對于此事絕不透漏半句,然后跟著匪幫行事,第一次親見傳說之中的行當(dāng)。當(dāng)時匪頭姓陳,道上人稱二郎爺,傳言道,此人額上有一天眼,每逢兇事,疑難之處,念咒開天眼,所遇之事定能迎刃而解。 傳聞二郎爺平時于頭上蓋一頭巾,底色黃,上布朱砂文,不知內(nèi)情之人以為是防身辟邪之用,實則是為保護天眼,這眼也是意外所得,遇邪,不公,大災(zāi),違人道,傷天理等象,即會自己睜開,不過二郎爺自己念咒也能催開,只是要折壽,尤其是用于盜墓尋物上,折壽更多。即便如此,二郎爺用眼還是愈來愈頻,這主要得益于山頭二當(dāng)家之口,這二當(dāng)家也是聞名天下看相認(rèn)xue的好手,人稱地仙,只是給一官家選陰宅之時,遭小人陷害,地仙早已算得,所以在去官家之前,便與二郎爺通好氣,事畢,早早被接應(yīng)離去,躲了一場殺身之禍。 地仙給二郎爺開過一卦,說命絕于萬日之余,這萬日是何等概念,說他天生仙架上身,最少能活三百年,這二郎爺聽聞,酒一入腸,豪氣外漏,什么說好同生同死,為何留我一人獨活百年,于是在地仙指引下,習(xí)法開天眼。 再說這郭鼎,天賦極高,不多日便窺得要領(lǐng),加之高手點撥,很快便開始獨當(dāng)一面,只是卸嶺門規(guī)有限,不能單獨行門內(nèi)之事,除萬不得已,否則格殺勿論,由于門人較多,這規(guī)矩必須得硬才可。 郭鼎心有大恩,眼有仇火,地仙早已看出門徑。他未開口,地仙就已安排妥當(dāng),將門內(nèi)信物燃于祖師堂內(nèi),拿上盤纏去把此間事了。 與門內(nèi)兄弟別過之后,郭鼎拿著盤纏想去京城再安身,但思前想后,只覺此法太過冒險,于是一路北上,在內(nèi)蒙地區(qū)暫時安定下來,那里人雜關(guān)系繁復(fù),離京城也不遠(yuǎn)。他一人韜光養(yǎng)晦,四處打聽,即便偶得些許有用信息,但稍一調(diào)查,就線索全無,實在很難進展。他考慮過后,一人力量有限,要想盡快報仇,必須聚集人脈,這樣消息來的多,行事也方便。 但聚人起眾,需得資金,從卸嶺走時,只得了一點兒盤纏,不是頭領(lǐng)愛財,而是門規(guī)使然,你習(xí)得本門盜術(shù),講道理是要收回來的,但是這技術(shù)不同于武功,可以費去,要想收回,唯一辦法就是殺人祭地,但二郎爺命中與他有緣,加上他確實有功于山門,走時不讓帶走一物,將他在門內(nèi)所用之物,一并燒了去。以物代人,以表規(guī)矩沒破。 郭鼎除了養(yǎng)馬,盜墓,別無長處,于是為了心愿,重cao舊業(yè),慢慢認(rèn)識了一些行內(nèi)人,不過民間有高手,亦有魚龍混雜之輩,好在這行業(yè)不同于其他,技術(shù)性,學(xué)識性較高,只一個墓便將人分開了等級。后來沿用這招,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出了明器,倒賣成錢之后,老毛病又犯了,蒙古牛馬遍草原,他自然不能放過。不過這次養(yǎng)馬異于以前,還未到了那種愛馬如命的地步,而是換了作風(fēng),將愛馬送于親信,也方便了交通。 組織日益壯大,本就是聚了五湖四海之人,不能就這么亂糟糟,得有規(guī)矩,得管,不然遲早出事。思索良久,只有不忘使命,家仇得報,才不枉此行。于是摒棄前嫌,毅然取名九門提督,自稱是官門之后。這名字官家聽了,只當(dāng)是個笑談,以為又是江湖閑散的鬧劇而已。而外行聽聞,以為真是官門中人,處處給與方便,而內(nèi)行卻是窺出了門道,知道是一個噱頭而已。 后來因為外人見他們時,他們都在牽馬找墓,所以人稱走馬提督。同行一般喚作走馬軍。 這即為卸嶺不收走馬之因,離于門外,身懷門術(shù),當(dāng)時拜了祖師,離了卸嶺,規(guī)矩不能破,所以天下盜墓分六派,卸嶺獨以五脈居。 而這走馬提督成派后,也成其門規(guī),卸嶺特色是人多力大,而走馬是以馬和笛聞名于世,門人都吹的一口好馬笛,但走馬吹笛不是閑來無事,消遣時光,而是用來聯(lián)絡(luò)門人。根據(jù)音調(diào)和聲音長短組合,可以發(fā)出不同聲音,音調(diào)不同,表達(dá)意思不同,就如外門暗語一樣,這盜墓行當(dāng),肯定不能以盜墓自稱,以掘棺為言,所以每門每派都衍生出自己的一套暗語,有以符畫,有以聲音,有以方言,更有以手勢為語,見面不說話,直接比手勢。 走馬日漸強大,門眾越來越多,加上也秉承著卸嶺作風(fēng),一度讓人以為卸嶺易主,另起山門,后來郭鼎家仇得報,恩人也終尋見,本來圓滿無憾,卻因自己的盜墓身份,恩人不接受他的厚禮不說,連人都避而不見,江湖人最重情義,大恩未報,讓他一直耿耿于懷,畢生所得傳于一個蒙古人之后,郁郁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