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盛世寵妃、現(xiàn)世修真、美食有點萌、原來我是高冷大佬的白月光[重生]、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重生后我掰彎了劍修第一人、創(chuàng)世神的作死洗白之旅、三流驚悚小說家[無限流]、全娛樂圈都在等我們結(jié)婚、我有特殊溝通技巧
姬老娘爽朗地笑道:“嫂子說的什么話,啥正事不正事的,嫂子能來家坐坐,漫不說沒啥正經(jīng)事,便是有,嫂子要來,那也算不得啥,快,快進屋,哎呦,來就來吧,拿啥東西,見外不是?” 趙氏笑呵呵的將手里的兩封點心塞進姬老娘的手里,略帶顯擺的笑道:“可不是啥見外,這點心呀,還是我那女婿送來的,聽說是晉陽府里買來的,香甜的很,咱們鄉(xiāng)野人家輕易見不著,就想著給親家?guī)┻^來,嘗嘗味兒,親家可別嫌棄!” 姬老娘滿臉熱情地看了一眼從自家流出去的已經(jīng)發(fā)硬的點心,笑道:“可是沾了老嫂子的光了,這點心可是香甜的緊,聽說城里官老爺家就吃這個!”別問她怎么可能一眼就看出這是自家流出去的點心,這封點心的包紙上左邊一個角上有個小小的墨點兒,還是當初清兒練字時候不小心弄上去的,家里人少吃不了,見沈家人多家貧,就給閨女收拾著送過去了,倒想不到又轉(zhuǎn)了回來。 姬老娘招呼著趙氏上了炕喝茶,姬老秀才招呼著沈老頭往地下一溜的兩把的官帽兒椅子上坐下,親自倒了茶水,端了兩碟兒小點心,姬老娘陪著趙氏聽姬老秀才和沈老頭說話,間或者,也對答兩句,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了,也不講究啥規(guī)矩,你說一句,她答一句,倒是一團和氣。 姬老娘最是個爽利的性子,笑著問道:“你家老四的婚事可定了沒有?冬月里只說要房子要地的,倒沒聽仔細!” 趙氏老臉一紅,強笑道:“定了,這趟來本就是給親家送帖子來的,定在了四月初八的正日子,這次來本是要接……” 姬老娘快人快語,不等她說完,就截口笑道:“恭喜恭喜,老嫂子好福氣,可算是定了日子,別說你著急,我都替你著急,你說說,有哪家的閨女說人家,只聽說過要聘禮銀子的,可沒聽說過要大瓦房子的,也虧得大小子去年攢下幾兩銀子給繡兒蓋房了那兩間,要不,咱拿啥娶人家去?聽說這六家閨女倒是個能干的,老嫂子你可是有福氣了,我家繡兒也算是放心了!” 農(nóng)家的屋子能有多大,炕上婆娘們說的話,地下椅子上的老爺們兒能聽不見? 沈老頭聽了姬老娘這話,一張老臉青一陣紅一陣,剛要出口的‘親家’生生的噎了回去。 趙氏聽著這話也好似不對,又不知該如何應答,一時就有些訕訕的。 姬老秀才只做未見,一個勁兒的招呼老哥哥喝茶吃點心。 姬老娘將炕桌上的點心碟子往趙氏跟前推了推,笑著招呼道:“老嫂子嘗嘗這點心,家里大小子中舉那時候人家送來的都給親戚們散完了,這是前兒才買回來的,倒是軟和著呢!”說著朝著地下椅子上招呼沈老頭的姬老秀才說道:“你招呼好沈家兄弟,當成自己家一般,可別見外才好!” 沈老頭憨憨一笑連忙附和道:“不見外,不見外!” “正是這個道理!”姬老娘笑道:“嫂子快嘗嘗,可好不好吃!” 趙氏推不過,扭捏著捏了一塊點心吃,吃著點心,喝著茶水,來前的打算卻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老兩口喝了一肚子的茶水,吃了幾碟子的點心,怏怏地回家去了。 第二十四章 “這可咋辦?”趙氏一出姬家大門就急慌慌的問道。 “能咋辦?先回家,不行就把那個鎏金的簪子當了,湊湊也能夠了!”沈老頭陰郁地擺擺手,邁開大步往家走去,姬家這門親算是斷了,唉! “那不成,那可是兒媳婦留給咱蘭花的嫁妝,不能動!”趙氏小跑著追上老頭子。 “不成?那行,四郎媳婦下聘的事,你自己弄去,我是不管了!”沈老頭氣惱地丟下這么一句,腳下走的飛快,饒是這樣,他還是覺著臉上燒的慌,好似姬家老兩口子那明晃晃的譏笑的眼神如影隨形一般。 “老頭子……哎……”趙氏一路小跑著跟上老頭子,這死老頭子,一說話就撂挑子,四郎又不是她一個人的兒子! 沈家如今的日子越發(fā)的艱難了,年前冬里聽了一冬的閑話,不說,還出了一樁大事。 村子里那群老娘們整日里吃飽了撐的沒事干,就會傳閑話,趙氏婆媳幾個出得門來,總有那最長的婆娘問她:你兒媳婦給留了多少銀子?;可不老少吧?;哎呦,你家可是發(fā)了,存勝家又賣地呢,你家要點唄?;你婆婆接了那么些銀子就沒說給你們妯娌分點?指定分了,快,說說,給分了多少?我又不要你的,瞧你那小氣樣!;一家子欺負人家一個小寡婦,不就是瞧著人家舉人老爺好性子么,你看著人家再理他們,也就是一錘子買賣,人家啊,只當是打發(fā)要飯的了…… 為了這些個傳言,沈家媳婦門都出不去了,大郎兄弟三個更是除了找些個零散的活計賺個油鹽錢,就是在家貓冬,沈老頭打掃西鄰姬繡虹留下來的小院子時卻發(fā)現(xiàn)個奇事兒。 冬里,十月多的天氣,不說滴水成冰,卻也冷得凍手凍腳了,可,偏偏,新院子里卻稀稀拉拉的長出了好些個青苗兒,可把沈家人嚇了一大跳。 驚嚇過去就是驚喜,還是吳氏心眼活泛些,立時就反應過來:“爹,這冬里的青菜可值錢著呢,您還記得不,去年年跟前兒,三弟妹的娘家哥哥不就給三弟妹送過一點子青菜么?后來才聽說,這青菜在晉陽府那樣的地界,比銀子還貴些!” 這話一出,整個沈家都沸騰了,一家子小心翼翼的看護著,生怕人知道了,那大門鎖的死緊,晚上院子里還留了守夜的,為了澆不澆水,一家人壓著嗓子吵成了一鍋粥,澆吧,一個晚上就凍成了冰疙瘩,再把菜苗也凍死了,可怎么辦?不澆吧,就沒見過誰家種菜不澆水的,萬一干死了,那銀子可就飛了,沈家老少十來口人多少年了,就沒見過銀元寶長啥樣,四郎見過一回整塊的銀子還是三嫂蓋房子時候拿出來的工料銀子,白花花的,好看的緊。 最后還是沈老頭年紀大了,有見識些,決定不澆水,能在這大冬天長出來,它就能自己長大,左不過是長的慢點,興許還能趕在臘月里過年前頭,還能賣個好價兒,萬一澆水壞了事兒,反倒不好。 守著青菜慢慢長大,沈家人閑來無事就想象著,青菜長大了,賣了銀子,干啥使用? 身老頭老兩口子覺著再賣幾畝地合適,家里地少,年年打的糧食不夠吃,兒孫一年年的長大,樹大分枝,家里地多點,將來分家兒孫們的日子也能好過些。 大郎兩口子覺著還是再蓋幾間大瓦房子,就照著這兩間蓋,也用土坯磚圈個院子,種菜,要是還能在冬天里長出青菜來,那可是……呵呵……銀子呦! 二郎兩口子沒啥心思,跟著爹覺著買地好,跟著大哥覺著蓋房好,反正都好,要是賣的銀子多,又買地,又蓋房子,都好,呵呵。 四郎沒覺著啥,這事兒是大事兒,爹說了算,他就是想著賣了銀子先割二兩肥rou解解饞! 冬月里將近臘月的時候,院子里的青菜長成了,那韭菜足足有一尺高,黃瓜也粗粗壯壯的,可把沈家人歡喜壞了。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呢,就摘了菜,用棉被裹了,小心翼翼地放進籮筐里,讓大郎,二郎,四郎兄弟三個一人背了一份,前往晉陽府賣去。 倒是賣了個好價兒,大郎說他背著菜就往哪看著貴氣的店里去,也不問人家原是賣啥的,一進去就找那年紀大,穿的好的活計掀開籮筐里的被褥,讓人家看看,他倒是好運氣,那一身兒綾羅的老掌柜一見這個,當即就拿出一個大銀元寶來,瞅著咋也有十來兩,大郎一把揣了元寶,籮筐被褥全部要了。 二郎沒那鬼點子,他聞著香味進了一家飯館子,把籮筐放在人家柜臺上給人看,人家問他哪來的,這個,在家時候,沈老頭倒是想到了,萬一人家問起來咋說,就說親戚里有個去年的舉人老爺,府城的貴人給的,又給他家一些,家里舍不得吃,就拿出來賣,指望得幾個銀子好過年使。 二郎人老實,照著爹的話就說了,人家飯館子里的掌柜倒也沒說啥,瞅著籮筐里的菜,埋頭撥了好一通的算盤珠子,抬頭就給了個價兒,五兩四錢零六文錢,二郎也沒弄明白這價兒是咋來的,就點頭接了銀子,讓人倒騰出菜來,才背著籮筐出了店,臨出門人家掌柜的還給了倆大rou包子,饞的二郎咽了好幾口口水,硬是沒舍得吃,揣懷里,一個給爹娘吃,一個給妻兒吃! 四郎的運氣就沒有他倆哥哥的好,才剛進城門和哥哥們一分開就遇著了幾個叫花子,將他一團兒圍住,哄笑這,轉(zhuǎn)了幾個圈子,不知怎地一不留神肩膀上的籮筐就被卸了下來,再接著那群叫花子就一哄而散,只剩下背上空空如也的四郎欲哭無淚,耷拉著腦袋去了城門口等哥哥們。 大郎二郎揣著銀子匯著四郎,懷里揣著好些個銀子,兄弟三個也不敢多說,甩開大步,悶頭就往回趕,誰知道出了城門,還沒走出多遠呢,就被人打劫了。 一開始兄弟仨還反抗了幾下,被人家用那明晃晃的大刀的刀背好一通亂砍,砍倒他們,搜了銀子幾個起落就不見了蹤影。 兄弟仨相互攙扶著,踉踉蹌蹌的回到家時已經(jīng)是后半夜了,好懸沒遇上野狼,要不小命兒也保不住。 三人又疼又怕,連凍帶嚇,一回了家就大病了一場,活雞吃了好幾個,煎了六七百錢的藥,吃了三四天才好些。 忙活了一個多月,除了一家人分吃了兩個站了泥土的大rou包子以外,一文錢沒賺著,還倒貼了三四只雞,七百錢的藥不說,包菜的被褥也丟了一條,沈家眾人欲哭無淚。 其實,二郎還暗自藏了幾個錢才身上沒被搜了去,當時人家老掌柜的給五兩四錢零六文銀子,他往懷里揣了五兩零六文,那四錢一小塊子就順手塞進了鞋子里,打劫的,沒人能想到他鞋子里藏了錢,這一小塊銀子就到了連氏手里,咋也要不出來了,沈家眾人沒有一個知道的。 虧了老本兒的沈家人只盼著第二茬菜能盡快長出來,好再賣一次,不敢說賺多少銀子,好歹能把花出去的賺回來,沈家父子幾個甚至把賣菜的經(jīng)過反復的回想了好幾遍,雖然沒想出問題出在了哪里,倒也讓他們想出了好幾個應對的法子,一家人再次鼓起了干勁兒,準備著,年前再干一票。 第二十五章 西鄰小院里的菜到底沒能再長出來,長不出新菜不說,那些個已經(jīng)長出來個子尚小的黃瓜茄子和剛露頭的韭菜都漸漸的有了要凍住的架勢,唬得沈老頭轉(zhuǎn)著菜地繞了幾個圈子,整整守了一夜之后就趕緊就帶著兒子兒媳婦們挨個摘了下來,誰知道當天,小菜地里的菜苗漸漸的軟趴在了地里,結(jié)成了冰坨子。 沈老頭暗自慶幸的時候,不明就里的趙氏卻起了埋怨,說肯定是他摘了人家沒長成黃瓜把黃瓜秧子氣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