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jié)
小小的人兒一臉歸心似箭,氣得沂山居士胡子直翹。 雖然吹胡子瞪眼,但老頭子心里美著那。他這小徒弟有良心,小小年紀做事就面面俱到,可真是撿到寶了。 然后他痛快地甩過去一只包袱,包袱里東西全是西北運來的。 “伯娘,猜我給你帶回來什么好東西?” 好東西! 自打跟衡哥兒去西北后,阿嫤每封家書都是走官驛。第一次她前去官驛取信,遇到了柳家下人,不知對方回府后跟主子說了什么,第二次來信就是柳家派人送過來。 阿昀從柳家回來,莫非是…… 見他單獨一個人站在跟前,小身子板藏不住什么東西,衛(wèi)mama也就心里有數(shù)。 不過看他那么雀躍,她還是頗為苦惱地皺眉:“好東西,莫非是昀哥兒悄悄藏起來的面人,讓我來找找。” 彎下腰,衛(wèi)mama靜往阿昀癢癢rou上撓。 “不是啦,好癢,伯娘欺負人。” 衛(wèi)mama停手,假裝沒看到他胸口露出來的一截信封:“那我就想不到了,到底是什么好東西?” 阿昀向來尊老愛幼,沒多為難衛(wèi)mama,小手從胸口掏啊掏,捏著信封一角抽出來,雙手遞過去。 “是阿嫤jiejie寄回來的,連帶著還有兩個大紙包。紙包在后面,滿?!禳c把包袱拿過來。” 滿福是衛(wèi)mama配給阿昀的小廝,十歲出頭,人長得憨頭憨腦,性子卻極趕眼力見。一開始沂山居士還想給徒弟配個書童,但觀察了滿福幾日后,見他翻書研磨樣樣做得極好,他便再也沒提此事。 滿福一直站在門外,聽阿昀喊,忙拎著包袱進去。 “mama,這是姑娘隨信從涼州一道運過來的。柳家人說來了三份,一份給了鎮(zhèn)北侯府世子,另外一份給祭酒府,剩余這份就是孝敬您的?!?/br> 雖然衛(wèi)mama已獨立出來,但四合院中下人仍習慣叫她mama。她被人喊了大半輩子習慣了,也就沒再讓人改口。不過衛(wèi)嫤那,她卻是強制每個人必須改口喊“姑娘”,說錯了懲罰很簡單,扣月錢。 兩個月潛移默化下來,現(xiàn)在所有人幾乎都忘了,衛(wèi)嫤曾是鎮(zhèn)北侯府老太君跟前的丫鬟紅綾。 待滿福退下,衛(wèi)mama隨意坐在圓桌旁的杌子上,阿昀拖另一個杌子過來,一大一小兩人排排坐,兩人開始看衛(wèi)嫤的信。 衛(wèi)mama是家生子,即便有幸跟在老太君跟前,也沒她女兒那般好運,自小有個喜歡教丫鬟識字的世子。她認字不多,其中最熟的便是記賬所用數(shù)字,她都是在管賬的。 阿昀雖然跟著沂山居士讀書識字,但他年級還小,也不可能把所有字識清楚。 一大一小排排坐,遇到不認識的字便互相查缺補漏。于是東廂房里,便傳來斷斷續(xù)續(xù)的讀信聲,衛(wèi)mama先開始讀,在某個字上卡殼了,阿昀一歪腦袋繼續(xù)跟讀。他認識的字多,基本能讀下來,但他偏偏讀一段,到簡單的地方停下來。簡單的字衛(wèi)mama認識,她繼續(xù)開始讀。 衛(wèi)嫤的家書很厚,從京城到西北,一路所有見聞都被她記下來。到酒泉郡后的第一封,她更是把晏家村和韋氏遷墳一事全都寫進去。 阿昀跟著兄長一路從涼州走來,沿途風景他都見過。遇到衛(wèi)嫤寫得不太詳細之處,他便嘰嘰喳喳對衛(wèi)mama解釋一通。他語言表達能力極強,能把信中那寥寥幾筆擴展成活靈活現(xiàn)的景象。一個月來,跟著衛(wèi)嫤的家書,又有小導游阿昀在,衛(wèi)mama游歷了大越半壁江山。 今日這封家書一如既往,講到韋氏遷墳時,小家伙臉上滿是激動。 而激動過后,最后一點內容卻讓他費解。 “栗米我知道,爹和繼母從小就吃這個,可好吃了?!?/br> 衛(wèi)mama摸摸他小腦袋:“那阿昀吃什么?” “我吃玉米,酒泉鄉(xiāng)下管它叫棒子。栗米和玉米磨成面后,味道其實差不多,就是玉米口感有點粗?!?/br> 解釋完,阿昀疑惑道:“伯娘,我看不明白。為什么阿嫤jiejie要管栗米叫小米,還起了“六福盈門”、“八珍賀喜”這樣更奇怪的名字。 最后一段并不復雜,衛(wèi)mama一打眼就看明白了。 “是因為晏家村產的栗米好,昀哥兒看,特別的東西總要有特別的名字。就像咱們桌子上這套茶壺茶碗,比街上賣大碗茶的商人所用之物細很多,所以它就叫景德鎮(zhèn)官窯青花瓷。” 阿昀有些明白,但他仍舊心存疑惑。 晏家村是他住最久的地方,那里出的栗米真的跟其它地方不一樣? 現(xiàn)實很快給了他答案,衛(wèi)mama打開包袱,里面果然是兩袋樣品。一只袋子扁些,一只袋子長些。扁些的是六斤裝,她那剪刀小心地剪開個口,一粒粒色澤鮮亮顆粒圓潤的小米倒出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股子特別的米香。 命下人拿到廚房熬了粥,等她重溫完家書,散著熱氣的小米粥上桌。 在四合院幫傭幾十年的婆子嘖嘖稱奇:“mama,姑娘可真是孝順您。大老遠寄回來成色這么好的栗米,比咱們在城西米行買的,專給京里達官貴人吃那些還要好。放鍋里熬不了多久,香味就出來了,而且都不用放糊糊,粥就又稠又香?!?/br> 衛(wèi)mama唇角泛起笑意,拿勺子一攪,粥并沒有放那么多米,但喝道嘴里就是有股濃郁的味道。經營米鋪多年,她對糧食多有了解,從一碗粥就能看出來,女兒寄來的絕對是上好的栗米。 不對,現(xiàn)在應該叫小米了。 “好好喝,比我在家里喝過的還要香?!?/br> 阿昀一口氣喝了兩大碗,捂著熱乎乎的肚子,發(fā)出滿足的喟嘆。 粥好喝,加上是女兒一片孝心,衛(wèi)mama更是胃口大開,不吃別的專門喝起了粥。下人們還在眼巴巴等著主子剩下點,他們也嘗嘗味,誰知等來等去,等到鍋底刮干凈,主子還意猶未盡。 同樣的早晨,同樣的情況發(fā)生在城西兩處深宅大院中。 柳家 雖然論親戚與沂山居士隔得比較遠,但同輩中柳祭酒最敬佩族兄才華。眼見本來暮氣沉沉的族兄,收徒后一天天打起精神,甚至偶爾舉止間會沾上點小徒弟的調皮,他看著也窩心。 不僅如此,自打臉上痘印能被遮起來后,女兒也活潑了許多,不再整日悶在自己的小院。跟外人相處多了,現(xiàn)在她甚至有時候不搽米分就出來跟家人用早膳,甚至偶爾會點著額頭痘印嚇唬三頭身的小侄子。 這一切都是晏夫人給府上帶來的,不僅如此,她還帶他認識了丁有德。想到丁有德,柳祭酒全是滿意。他生平愛好鉆研點小東西,無奈因家族關系進了國子監(jiān)。多年來只能聽著朗朗的讀書聲,對著另一條街上的工部暗做相思。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工部營繕所有他的人!興趣上來了想做點什么小物件,拿回家逗小孫子玩,那簡直再方便不過。 柳祭酒生平三大憾事,從未在外人跟前透露過,但誤打誤撞全都被衛(wèi)嫤一個人彌補了。可想而知,他對衛(wèi)嫤印象好到什么程度。柳夫人遺憾倒沒有那么多,但她最大的心病就是女兒,故而她更承衛(wèi)家姑娘的情。 見到她從西北捎回來東西,雖然只是一點不值錢的小米,但夫妻二人還是很高興。 他們這種人家,真不缺什么金銀珠寶,要的就是這份心意。 祭酒府兩大巨頭都點頭了,廚房上對這兩大袋子東西分外重視起來。到的當日已經用過晚膳,再熬粥也有些來不及。等過了一晚,第二天早上,香噴噴的小米粥便端上了祭酒府的飯桌。 早已滿周歲,正在添輔食打算斷奶的祭酒府幼孫,對小米粥表示出了極大的歡迎。這天早上,他沒再如牛郎織女般地看著天河(娘)后面的奶娘胸脯,眼巴巴地要奶喝。 驚奇之下,所有人都嘗了一碗,這一嘗也就覺出了不同。 “以前家里也做過栗米粥,跟這味道不一樣?!?/br> 首先開口的是阿容長兄,十年前他早早地考中功名,如今正在翰林院參與修書工作。 阿容逗弄著小侄子,舀起一勺小米粥,吹涼了遞到三頭身小娃娃嘴邊。在他眼巴巴張口的時候,她收過來啊嗚一口喝掉,惹得小娃娃哇哇叫。 “姑姑,壞!” “阿容可真是的,竟然不叫上我。” 柳家二嫂頗為不滿地擠兌小姑子,然后學著她把勺子放兒子嘴邊,在他升起希望時自己再吞掉,甚至她更過分,最后還故意咂咂嘴表示粥很好喝。 連番被逗弄,三頭身覺得整個世界都在跟他作對。將最后一絲希望投向祖母,瞧見平日的大靠山在專心喝粥,他絕望地哭起來。 滿桌子人哈哈大笑,裝作喝粥的柳夫人抱起小孫子搖一搖:“不哭不哭,奶奶喂?!?/br> 奶娘拿來三頭身專用的小碗和小勺,一勺子小米粥喂下去,小娃娃不哭了。不過他記仇,滿是坑的小手指指無良二人組。 “娘、壞。姑姑、大壞蛋?!?/br> 阿容與二嫂對視一眼,然后繼續(xù)沒良心的笑起來。 待他們笑完,柳夫人懷中的三頭身早已扭過頭,面對面求投喂,只留給姑嫂二人白白嫩嫩的小屁股。 早膳用完,丫鬟撤掉一大桌的盤碟碗筷,伺候每個主子凈手漱口,又奉上熱茶。 柳祭酒忙于上早朝,中間早就走了。柳夫人按照往常習慣,一直送他到院門口,只是今早他特意囑咐件事。 想到夫婿囑托,抱著小孫子,柳夫人狀似無意地開口:“今年中秋,府中送往別處的五福臨門彩盆,就用晏夫人送來的小米。” 中秋是豐收的節(jié)日,所為五福臨門彩盆,顧名思義,就是一燒成五格的彩陶瓷盆,中間放上大越種植范圍最廣的五種農作物。大米和小麥必不可少,富貴人家為了好看,往年一般選比較偏門,但色彩比較豐富的豆類。而小米,或者說是栗米,顏色與小麥是有些相似的發(fā)黃,米粒小且不打眼,一般不會有人家選用。 柳家大嫂總覽此事,斟酌再三委婉道:“娘,晏夫人統(tǒng)共就送過來那么一點,咱們全家吃都來不及,哪夠送人的?!?/br> 柳夫人放下茶盞:“這你倒不必擔心,阿嫤那孩子送給咱們的,是經官驛送過來,速度自然快些。后面她還運來許多,不日就能到城西的衛(wèi)記米鋪。這米顏色頗為鮮亮,添進去剛好有些新意?!?/br> 說到新意她眼神若有似無地朝柳容處瞥了眼,見此柳家大嫂也明白了。前兩年小姑子就到了年紀,不過因為出痘之事蹉跎下來。如今她年已十七,雖然還說不上大齡,但也不能再耽誤下去。 這個中秋節(jié)皇上要西巡,公公也在隨行之列,府上已經定下來會帶小姑子去散散心。跟著西巡的有不少大家子弟,到她回來,府上也差不多該辦喜事。 想到多災多難的小姑子,她抿起唇角:“還是娘想得周到,等過幾日米到了,我便差人去城東訂貨?!?/br> === 鎮(zhèn)北侯府 一個月來在翰林修書,楚璉的變化顯而易見。雖然依舊是那副書生容顏,但他周身的穩(wěn)重卻是與日俱增。他處事手腕溫和,學問極好,做事又認真,遇到不懂之處更是放下世子架子虛心請教,雖然當初是靠走后門進來,但一個月后翰林院上下對他已是交口稱贊。 沒有人比楚璉更清楚,他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因為阿嫤。 阿嫤勸他,要用實力恢復鎮(zhèn)北侯府榮光;阿嫤上花轎前告訴他,她羨慕吳氏,她也希望有個有權有勢的兄長,寵得她敢胡作非為。 關心阿嫤早已成為銘刻進他骨子里的本能,無關男女之情。這種念頭支撐著他,一直到他融入翰林院。 ☆、第64章 算計不成 時近中秋,鎮(zhèn)北侯府正院的秋菊競相盛放,香氣淡雅,聞之心曠神怡。 吳氏撫摸著微凸的小腹,倚靠在窗前,看著窗外的菊花。錦衣從外面進來,手里捧著個掐絲琺瑯彩的金色花瓶,花瓶中插著幾朵菊花。 “我看夫人極喜愛這菊花,便擅作主張,在府中大花園采了幾朵。夫人坐下慢慢看,仔細累著?!?/br> 吳氏唇角泛起笑意:“在大花園采的?” 錦衣瞥一眼后面:“可不是,那邊mama還老大不樂意。我說夫人想看,他們便忙不迭送了上來?!?/br> 吳氏斂眸,后面住著侯府老太君封氏。自幼長在吳家,看慣了大家族人多事多,她本覺得嫁進鎮(zhèn)北侯府這樣早已分家,人口簡單的人家會很省心。誰知人少是省心了,可人少的壞處也凸顯出來。老太君執(zhí)掌府中中饋多年,無旁人制約,她想找個由頭插手都千難萬難。 她也明白自己不用心急,老太君年事已高,她上頭婆母又早亡,熬不了今年侯府中饋便會落到她手里。嫁進來前她是這樣想的,直到她一日日感受到一個丫鬟的威脅。 世子一心向著那個丫鬟,誰又能明白她心里的苦? 最可恨的是,她好不容易冒著跟世子鬧僵的危險趕走那丫鬟,誰知鬧了那幾出,反而讓她在世子心中地位越來越高。衛(wèi)嫤說一句他得上進重振鎮(zhèn)北侯府,他便急吼吼地去做官。衛(wèi)嫤及笄禮少了正賓,他便不顧一切請了柳夫人。 衛(wèi)、嫤! 咬牙切齒地吐出這兩個字,吳氏手上力道隨著聲音一道加重,轉眼間,方才花瓶中嬌艷欲滴的大朵金菊,便化成了滿地花瓣,凄凄涼涼地撒在地上,還要被捏碎它們的女子狠狠□□幾腳,場面要多凄涼有多凄涼。 “夫人,怎么您也要為肚子里的哥兒想一想,現(xiàn)在不宜動怒。” 吳氏深呼吸幾口氣,陰測測地笑道:“我沒生氣?!?/br> 似乎想到什么,她眼神看向窗外,話語中滿是傲然:“錦衣你看,這世間之人,有的像地上的雜草人人踐踏,幸運點的雜草開出朵花,一時間看著倒是一派繁盛,而那花也真把自己當回事,卻不知道,花開不過幾天,風光過后他們還是與雜草無異。只有花頭頂上,隨時能籠罩住它的松柏,才是最牢固的萬年長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