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jié)
蔡姑父立馬站了起來,“我這就去?!?/br> 蔡老姑也要跟著,“我也去!” 蔡爺爺抬眼看了下,“你得聽勝利的,別亂扎呼?!?/br> 蔡老姑連連保證。 蔡母也跟著站了起來,“爹、娘,我們也回去了,明個還上工呢?!?/br> 蔡爺爺點點頭,“回吧?!?/br> “老二媳婦,你一天給三丫吃個雞蛋,得補幾天,那幾家要敢裝瞇(沒表示),我找她們?nèi)??!辈棠棠绦奶鄣拿嗣痰さ男∧X袋。 蔡母連連點頭,“我知道了娘?!?/br> 天頭已經(jīng)徹底黑了,不過有月亮,還是能看清路的。 蔡老姑和蔡姑父將她們娘四個送回了家才去辦事。 家里已經(jīng)黑咕隆咚的了。 “三丫,要不你和娘睡東屋?”蔡母問道。 這時候也沒啥娛樂,天黑了就是睡覺。 蔡丹無所謂,應(yīng)了聲“好”。 她之前在爺爺家看到的應(yīng)該就是煤油燈了,不太亮,還冒黑煙。 但她家還沒有。 爺爺家的家具比她家多不少,桌凳都有。 她還看到了日歷,也確定了如今的月份,7月8日。 今天沒白出門。 “三丫頭,快躺下。”蔡母摩挲著給她蓋了被單,還拍了她幾下。 蔡丹以為自己會睡不著,畢竟白日睡的那么多。 結(jié)果…卻是秒睡。 “三妹,太陽都照屁股了,你咋還睡呢。” 蔡丹皺了下小眉頭,翻了個身準備再來個回籠覺。 “咕嚕嚕…”肚子響了,她餓了。 “三妹,娘給你蒸雞蛋羹了,你趕緊起來?!辈涛甯缋^續(xù)咋咋呼呼。 不過這話蔡丹卻是聽進耳了,一骨碌爬了起來,穿鞋下地,一氣呵成。 咦…? 鞋子縫上了。 “娘大早給你縫的,快來喝粥?!辈涛甯绾叭恕?/br> “哎!”蔡丹應(yīng)了聲,趕緊出去了。 沒忘洗臉洗手和漱口。 她沒用那唯一的木盆,直接用的葫蘆瓢。 就是半個葫蘆,平時就放在水缸里頭,它很輕,不會沉底。 蔡丹用木勺子挖一塊雞蛋羹,“五哥,給你吃?!?/br> 蔡五哥這次沒推,直接吃了,吃完了吧嗒吧嗒嘴,很是回味,“好香??!” 蔡丹很是贊同的點頭,蔡母手藝真不錯,這蛋羹做的滑嫩無比,入口即化。 就著雞蛋羹,一碗米粥很快就吃完了。 “三妹,你自己待家行不行,我去摸魚,回頭給你煮魚湯喝?!辈涛甯邕@是待不住了,想出去玩。 蔡丹當然是不放心了,萬一淹了咋辦,再說魚也不好抓,“五哥,咱倆抓蟲子喂雞,雞下蛋了,咱們就能多吃雞蛋羹了。” 蔡五哥雖然滿臉的不情愿,還是沒走成。 因為蔡丹還答應(yīng)陪他玩砸石頭。 “三妹,你大點勁,差的也太遠了,看我地!” 蔡丹翻了個白眼,她小胳膊小腿的,腦袋還帶傷,能發(fā)揮這樣就不錯了。 要求還真高。 要是她真的百砸百中,到時候不玩的還是他。 呵…男人! 快中午了,蔡四哥提前回來了,抱著樹枝子燒火做飯。 “四哥,娘呢?”蔡丹問道。 “沒敲鑼呢,還沒下工。老五,你摘幾個黃瓜,再揪把蔥?!辈趟母缰共涛甯绺苫?。 蔡五哥沒動彈,“中午做啥???” 蔡四哥瞪眼,“熬高粱粥,快點去,就在外頭把蔥扒了?!?/br> 蔡五哥還是有點怕他哥的,嘟囔著,“去就去,三妹,你去不去?” 蔡丹擺手,“不去,我給四哥燒火?!?/br> 蔡四哥那里會用,“三妹去玩吧,四哥給你燒土豆,誰也不給,就給你吃。” 蔡丹想捂臉,她這是被當小孩哄了?! 別說,心里還挺好受! 想養(yǎng)雞 第四章 蔡丹坐在炕上,看她奶編柳條筐。 兩手一擰,這筐就多了一層,速度可快,編的還密實,一看就是老手藝。 “奶,您手真巧!”蔡丹這彩虹屁絕對出自真心。 她看了好一會。 腦袋:會了! 手:廢了! 蔡奶奶搖頭,“我這算啥,你爺還能編字呢?!?/br> “奶,那些人為啥要飯啊,他們家里不種地?。俊辈痰ぱb著懵懂問道。 因為她腦袋上的大包蔡母不讓她出門,在家憋了兩天,隊上突然出現(xiàn)一群來討飯的,挨家拍門要飯。 怕家里就他們倆小孩兒在家被拍花(拐賣)了,就把她送奶奶這兒來了。 至于蔡五哥,則是跟著蔡四哥一起割豬草去了,一天也能掙倆工分,蚊子腿也是rou啊。 蔡爺爺如今是大隊長,每天滿工分,每月還有點補助,雖然不多,但在農(nóng)村也好過。 蔡奶奶是小腳老太太,雖然建國后就放腳了,但走路多了仍然會疼,所以這幾年年紀大了就不下地了,在家里洗衣做飯。 蔡丹對蔡奶奶的腳很是印象深刻,看過老太太洗腳,幾個腳趾是交疊在一起的,很是恐怖。 老太太性子很是豁達,還給幾個好奇她腳的孫子、孫女講過纏腳的故事,蔡丹有些記不清了。 不過她記得一句話,老太太說如今的丫頭們命好,不用再遭這份罪了。 蔡奶奶聽到孫女的問話,嘆口氣,“肯定哪又鬧災(zāi)了,不是活不下去,誰愿意討飯啊。” “鬧災(zāi)?咱們這鬧過么?”蔡丹繼續(xù)問道,她印象里沒有的,確認一下。 蔡奶奶來了興致,“嘿!咱這可是塊寶地,外頭又是鬧旱災(zāi)、蟲災(zāi)的,這片年年大豐收,不過那幾年交公糧多,剩的也不夠吃,好在咱們還有山,這才沒餓死人,這兩年日子才越來越好了?!?/br> 蔡丹點頭,想到家里的飯菜,雖然沒有油水,但還能吃飽,在這個年代也是十分難得了吧。 “奶,我四哥去割豬草能掙工分,工分是啥玩意兒啊,能吃嗎?我有工分不?”蔡丹托著下巴,一臉的期待。 蔡奶奶被逗笑了,“哎呦呦…工分還能吃,咋吃?。」蹦税研Τ鰜淼难蹨I,“奶和你說啊,這工分不能吃,但是可以換糧食,糧食才能吃。你娘你哥她們每天干活就能得工分,你姑父就管記這個,你人小干不了活,可沒法子掙工分。” 蔡丹皺著小眉頭,一副“苦惱”的樣子,“那我不是沒糧吃?!?/br> 蔡奶奶哈哈笑,“咋沒有,只要你是咱大隊上的娃,大隊就按人頭給分糧食?!?/br> 如今的分糧食是規(guī)則都是人四勞六。 人頭糧食占四成,不過這個人頭又分幼兒、小孩、青壯、老年等等。 不同的年齡段分的人頭糧也是不等的。 剩余的六成則是看工分。 不過這工分太多了也沒用,這年頭講究夠不夠三百六。 不過這些就不用和小孫女念叨了,她也聽不懂。 蔡丹自然能聽懂,她又不是真小孩,從蔡奶奶剛才的幾句話里已經(jīng)確定了一些事情。 拍著小手作高興狀,“我有糧食,太好了?!?/br> 蔡奶奶也樂呵呵的繼續(xù)編柳條筐。 “奶奶,我家就兩只雞,你家咋一堆呢?”蔡丹自然不會放棄這么個好機會,繼續(xù)問道。 蔡奶奶反問,“你還知道兩呢?” 蔡丹點頭,“四哥說的,我家兩只母雞,每天能下兩個蛋?!?/br> 還伸出兩根手指頭來,表示真懂。 “奶家有十只老母雞,現(xiàn)在一家讓養(yǎng)五只,我們五只,你老姑家五只?!彪m然她們和老閨女一起住,其實戶口都是分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