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那汪嬪猶自不甘,口中還道:“正是因為龍?zhí)ヒo,其生母的品行才重要,哼!不說退婚入宮嫌貧愛富的品行,單單是差點和前朝逆賊有所牽連,這就……” 她這話不僅指責(zé)越荷,還將楚懷蘭也連帶了進(jìn)去,幾乎叫她立刻變了臉色。 第102章 孰能無恨 被人踐踏輕蔑,嘗盡出生以來…… 眾人見汪嬪亦將楚懷蘭指責(zé)在內(nèi), 便道場面要更亂。 楚懷蘭往日里雖算安分,但涉及辱陳之事,卻是個一點就著的炮仗。豈料這回她僅是狠狠剜了汪嬪一眼, 扭過頭去再不說話。 越荷心道:汪嬪多年以來攀附玉河, 自己現(xiàn)在歸在玉河一派,她卻突然出言指責(zé)。 對方心機(jī)并不像極為深沉能潛伏多年的,那該是…… “汪氏!”正此刻, 又一人拍桌而起,眾人訝異望去, 原是薛婉儀。只見她一張素白面容氣得泛紅,張了半天的口,卻也沒吐出多厲害的詞句來:“住口!龍裔之事豈容你非議!” 越荷卻知她是在回護(hù)自己,心下微暖。 “正是如此?!鄙蛸F姬亦道,肅然有聲,“理貴嬪、楚貴人為圣上欽點入宮, 必然是品行端方, 早有查證, 哪里容得到你來胡言?至于龍裔生母的品行重要?” 她微微一笑中仿佛帶著刺:“說句大不敬的, 想來之前夭了的二皇子, 太醫(yī)說胎里帶弱, 是否就是汪嬪這位生母懷胎之時到處張揚(yáng)、借機(jī)生事之故呢?” 她這話既快且毒,汪嬪聽了先是怔怔, 隨即臉上出現(xiàn)極可怖的神情, 似是觸動了逆鱗, 掀開桌子就要撲過來:“你竟敢——” 一場針對越荷的風(fēng)波,在沈貴姬輕巧一言后,竟似被轉(zhuǎn)了鋒芒一般。 隨著汪嬪發(fā)瘋一般的動作, 宴席上一時大亂。而沈貴姬不慌不懼,她并不去看那汪嬪如何被宮人制住猶自辱罵不休,只在這紛擾亂象之中,對著越荷淡淡一笑。 越荷微微點頭,心中卻明白此間事決然未了。 上首的鐘薇看著亂象,心中倍感不樂。盡管此次發(fā)難亦有她的誘導(dǎo)在,然而今次乃她遷宮之賀的喜慶日子,又是在玉芙殿主位開席,李玉河也未至,好容易放開手腳一回。 原本借機(jī)刺上越荷一番,引起風(fēng)頭懷疑,也就罷了。這汪氏狀如潑婦,看了實在是…… 然而她終歸是知事的,站起來疾言厲色呵斥道:“還不快把她拉下去!” 汪氏自喪子之后便格外聽不得人說她孩兒的不好,加之今日又被越荷的肚子給刺激,現(xiàn)下更加是癲狂,污言穢語迭出不窮,讓人看了就皺眉。 便有妃嬪絮絮道:“果然是宮女出身的,沒教養(yǎng)。” 那頭汪氏已被拿了住,伏在案下咒罵哭泣。 寧妃憐她多年喪子,又惱她不分場合,現(xiàn)下冷了面色不言不語。倒是沈貴姬致歉道:“臣妾一時激憤,口無遮攔的,倒說中汪嬪的傷心事,是臣妾不對?!?/br> 寧妃道:“你也是好心?!?/br> 越荷見狀無法,亦要起身請罪。卻在此時,今日至此還不曾說過什么話的洛微言,卻恰到好處地止了她的動作,微笑道:“先等一等?!?/br> 她起身款款道: “本宮今日見了一番爭執(zhí),本不欲多言。只是聽方才貴姬提‘貴嬪、貴人’什么的,才想起理貴嬪同楚貴人一處出來,又是一同進(jìn)宮,是圣上要多加優(yōu)厚的。楚貴人為前莊敏公主之女,如今卻只居貴人之位,是否有些委屈她了?她資歷也夠了,別的不說,晉封一二卻是該的?!?/br> 這話不僅斷了越荷請罪的動作,反而讓宮嬪們回想起先前爭論的焦點來,看向越荷的目光也多詭異——無論如何,以前朝那邊的身份論,楚懷蘭是宗室之女,而越荷是臣子的女兒。 按照忠義的思想,怎樣都該是越荷幫扶著楚懷蘭。如今她更得皇帝看重也就罷了,但也不知道幫扶一二,自己倒成了貴嬪,楚懷蘭現(xiàn)下也只是個貴人。 這還真是……嘖。 越荷才聞此言,便感匯往自己身上的諸多目光愈發(fā)不屑。她明白此事沒什么好分辨,再是口舌如簧,明面上也辯駁不得,遂只安靜俯首道: “是此道理,臣妾慚愧。” 她這么干脆恭敬地認(rèn)下,又讓不少之前鄙夷她見利忘義的妃嬪心里泛起了嘀咕。 雖然“忠于舊主”的好話人人會說,可深宮之中也沒多高的道德水準(zhǔn)。理貴嬪面上隱有黯然之色,會否是楚貴人先行不善? 又想起之前楚貴人出言指責(zé)理貴嬪曾與旁人定親一事……氣氛一時微妙。 而越荷的表態(tài)終歸是有用的。她首先自認(rèn)了“慚愧”,挑起話題的洛微言便不好再明里暗里地給她扣罪名。不過這位昭儀娘娘到底沒看上去那么好相與,只瞧她溫柔和氣地一笑,口里道: “那么便再好不過,姐妹之間仍然是和氣親密,只是以后也須得多多關(guān)心留意呢。” 寧妃是不喜歡洛昭儀的。可要說起落越荷的臉面,她也不介意順手一做。盡管說,比起正爭奪后位的她和洛微言,懷著孕的越荷因她敏感的身世,也算不得什么。 ——可是比起懷孕有寵的越荷,入宮之時還曾引起不少波瀾的楚懷蘭,便更不算什么了。 而好笑的是,這位前朝莊敏公主之女仍自不知。 鐘薇清麗的面容上露出溫厚之色,望向楚懷蘭與越荷,仿佛滿眼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