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忽然有一天,江承光不再踏足玉堂殿了,她快速地失了寵,突然地就像是當初短暫的得寵一樣。期間她分明不曾做錯說錯一件事,僅僅是突然地便失去了所擁有的一切。 李月河愕然、受傷,但只能歸于沉默。 賞賜不曾斷過,但人卻再也沒有來。很偶爾的幾次,也是眼神晦澀,笑容難懂。李月河困居深宮,思念家人和烈馬。而蘇合真,也就是那個時候開始得寵,并漸漸和她形同陌路的。 直到她前世死去的那一刻,蘇合真依然是寵冠六宮。 想到這里,越荷無意識掐起了手帕,暗嘲地笑了。 景宣六年,李貴妃病逝。容妃晉貴妃,為蘇貴妃。李家嫡次女入宮封貴妃,稱小李貴妃。 那是李玉河,她嫡親的meimei。而現(xiàn)下,乃是景宣七年秋。 蘇合真啊蘇合真,枉你做了這么多,宮里的李貴妃雖去了,現(xiàn)下卻又捧出一個,這是何苦呢?你的皇后夢終不能成。而玉河,她的親meimei—— 對李家來說,宮里的李貴妃是叫月河還是玉河,有什么分別呢? 越荷心下微黯。 不說李家如何,現(xiàn)下的她不照樣是往那處宮室去的么?又有什么資格去指摘旁人? ——她借了身子還魂重生的這個姑娘,現(xiàn)下正是即將參選,甚至半內(nèi)定了的秀女之身。 第3章 今生越荷 前路必不會平順,注定了風刀…… 越荷的容顏生得很美麗,盡管現(xiàn)下大病初愈,也不掩姝色。 她的祖父是一位將軍,故眉眼雖因水鄉(xiāng)滋養(yǎng)透出秀婉妍色,卻不失棱角。 面容沉靜端麗,神采中卻隱有光耀之態(tài)。微勾的鳳眼沉下時,便自然地流露出屬于李月河的貴重氣質(zhì)。若展顏歡笑,則有爽朗豪美之色,可嘆實不常見。 又生得瑩潤肌骨、如瀑青絲,端的是位美貌佳人。 若非要挑些不足,則在其人太瘦。若能養(yǎng)得豐盈些,便可以稱雍容國色了。 然而,就是這樣的紅顏美人,不過十六的年紀就斷送了性命。 越荷思及這少女的身世,不由倍感命運之心酸坎坷、造化之弄人。 李月河之父李伯欣,一生最為人所稱道的功績,便是在夏陳的東陵之戰(zhàn)中打敗了由老將越威所率領(lǐng)的三十萬陳軍,并迫使其自盡。那年的越荷才剛一歲。 在傅氏的陳王朝崩潰的過程中,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數(shù)次慘烈戰(zhàn)爭。其中極艱險的一次,是越威老將軍帶著幾個侍從拼死地救出了陳朝皇帝和大皇子。 在逃難過程中,陳帝有感越威之忠烈,親口允諾,將來要為大皇子娶越威的孫女越荷。那時兵荒馬亂,在場的不過陳帝、傅北、越威與越氏家仆兩人。 陳朝不久覆滅,而這一婚約便不為人所知。 至少前世的李月河便從未聽傅北提起過此事。 夏滅陳后,大定皇帝為顯寬厚,也是為了防止傅氏余孽暗衛(wèi)、刺客之流魚死網(wǎng)破,將陳朝最后一位公主傅卿月接入宮中撫養(yǎng)。 而大皇子傅北先是被李伯欣所俘,之后成國公的軍隊卻被土人和叛軍圍城半年,傅北被迫在李氏軍營里耽擱下來,由成國公夫婦半監(jiān)|禁、半撫養(yǎng)了一段日子。 后來大定皇帝聽說,高興地大筆一揮,命成國公夫婦繼續(xù)撫養(yǎng)下去,前朝皇子的問題就此解決。 李月河隱約聽父親講過,大定皇帝是個極粗疏豪邁的英雄人物,既是剛毅果決,又肯憐貧惜弱。 他一是嫌傅北身份麻煩,二是懶得和個小孩子為難,三也有借他的血脈引一引前陳死忠的意思。 不過大定皇帝平生最不耐煩掰扯,隨手把這些事情一氣兒交給成國公來辦,惹得李伯欣苦笑連連,對這燙手山芋不知如何是好。 越荷現(xiàn)在想來,大定皇帝果不愧是英雄豪杰。 把前朝皇子交給領(lǐng)兵大將來撫養(yǎng),幾乎是逼著父親為了自保丟棄兵權(quán),不然密謀復辟罪行簡直翻手可扣。只是大定皇帝不曾想到,滅陳之后天下戰(zhàn)火竟又燒了數(shù)年,成國公不僅未能卸甲,反而功勞愈厚。大定皇帝自己卻因積年病根,猝然去世,未來得及替兒子料理了老功臣。 這些都是長大后慢慢才琢磨清楚的事兒,髫年的李月河卻不會懂。 她只是欣喜于有了個溫潤的哥哥。而李伯欣豪爽過人,李夫人亦心胸寬闊,俱不曾阻他們兒時相親。李月河,也就這樣和傅北兩小無猜地長大。 但是,她從沒聽傅北說過那婚約的事情。 可對于越荷而言,那樁婚事卻是早已定下、并無法更改的。 ———————— 越荷留給李月河的記憶多半是模糊的,像是隔著紗窗,長長的影子拖在地上。 唯獨退親和之后的死亡一節(jié),記得最為清楚。 大約就是在宮中的李月河身故后不久,傅北行色匆匆地趕到了越家后人被劃地貶黜的江南,并提出退親事宜。 其實此時誰都清楚,和他結(jié)親乃是一個天大麻煩。加之這樁婚事也沒幾個人知道,便是悄悄退了也不傷顏面。傅北的態(tài)度又極誠懇,只說自己身體有疾,不愿耽誤了越姑娘。 照常理說,這退親之事是無有不成的。 然而,偏偏當年見證了此事的越氏老仆忠誠耿介,自越荷幼時便教育她要忠于前朝、嫁給傅北,使她得知退婚事后一病不起。而這老仆氣性極大,以為少主辜負,不多久竟和老妻一道懸梁自盡了。越荷姑娘得悉此噩耗,悲從中來,珠淚滾滾,自責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