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代善
代善說得聲音很大聲,即使他已經(jīng)被努爾哈赤廢了太子之位,但他依舊是金國的四大貝勒之首,在場的人,無人能與其爭鋒。 自努爾哈赤在建州確立了女真制度以來,建奴主奴等級可是無比森嚴得很,而努爾哈赤建了金國,自然更加將主奴等級限制嚴格。 在金國,主子就是主子,奴才就是奴才,哪怕這奴才功勞再大也是奴才,同理,主子再無能,再有過錯,那也始終是主子,所以,在場金國臣子,自然無人敢質(zhì)疑這已經(jīng)被廢了太子的代善首先發(fā)言。 而在努爾哈赤能理政的諸子里,沒了死去的努爾哈赤的嫡長子褚英,代善就是在世最大的兄長,保留著四大貝勒之首名義的代善,也不是其他弟弟現(xiàn)在敢質(zhì)疑的。 骨子里,代善面對這些弟弟和臣子,即使被廢了太子之位,但他依然有著他自己的驕傲——就算被廢,但他依然是金國除努爾哈赤以外,最尊貴的人,況且,難道他被廢了,就沒機會復太子之位嗎? 殿內(nèi),其他后金大臣,包括代善的所有可以理政的弟弟,還有努爾哈赤尚在世的開國五大臣中的安費揚古、扈爾漢和何和理三人,在聽了代善之言后,都點頭贊同。 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提議,代善提的明國拉攏朝鮮的策略,也和努爾哈赤自己想的一樣,說實話,就是努爾哈赤自己,也想不出其他的好的策略了,總不能,后金派出兵馬,去攻打朝鮮,好叫朝鮮做人吧? 那樣的話,對于后金也就危險了,畢竟,雖然朝鮮軍力薄弱,但后金攻它,肯定要集結(jié)相當數(shù)量的精銳才行。 真實歷史上,螨清打得朝鮮連番投降,絕不是其對外宣傳,大吹特吹的那樣輕松,兩次攻打逼降朝鮮,螨清也是集結(jié)了相當多的兵力,才能保證大獲全勝。 就是螨清一直吹的三百騎兵奪取朝鮮王京,一方面固然是因為朝鮮軍實力太弱,壬辰倭亂時的差點亡國,還沒有把他們打醒,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螨清那次出動的八旗兵和包衣家奴,也有三萬人。 有著大部隊隨時支援,這才讓螨清打出了這種大勝的戰(zhàn)役,而朝鮮被打懵了,又因為敵人太多畏首畏尾,螨清騎兵機動性更好,朝鮮要守得住才怪。 努爾哈赤所執(zhí)掌的后金的實力,還不如日后皇太極手里的螨清,況且面對的還是熊廷弼手底下的還沒墮落到極端的明軍,自然不敢說面對明國又一次集結(jié)的大軍,還抽調(diào)兵力,去朝鮮兩面開戰(zhàn)了。 “既然你們都同意代善的提議,那就派人和姜弘立那邊聯(lián)系下,讓他們務必阻止明國拉攏朝鮮國?!币姳娙藢τ诖频奶嶙h,沒人反對,想了想,努爾哈赤點頭同意道。 之后,把這現(xiàn)在對后金而言最重要的軍事策略談完后,努爾哈赤又對殿內(nèi)眾人談論后金現(xiàn)在的內(nèi)政。 隨著遼陽、沈陽的攻占,后金的地盤擴張的很快,如何建設鞏固現(xiàn)在的成果,自然成了后金當下的問題。 別看后金的發(fā)展,一直靠著搶劫生存,但對于所占領的地盤,后金的統(tǒng)治者明顯知道要鞏固,畢竟,后金的產(chǎn)出有限,原本靠著貿(mào)易渠道壯大,隨著和明朝開戰(zhàn),這條路也就沒了,因為他們現(xiàn)在自然要把內(nèi)政發(fā)展好,彌補貿(mào)易的缺少。 詢問并安排了內(nèi)政事宜,努爾哈赤覺得沒有其他事情后,便讓眾人退下了,眾人走的時候,努爾哈赤卻是一直看著代善的背影,感到可惜。 自從嫡長子褚英惹怒努爾哈赤,被他以不思悔改之名下令處死后,努爾哈赤便立了代善為太子。 可惜,代善處理事情的方式太讓努爾哈赤失望,后來更是氣得他廢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這件事,每每代善在努爾哈赤面前表露出他的軍事才華時,都讓努爾哈赤覺得可惜。 此時,在努爾哈赤的心里,又是在考慮他廢了代善,到底對不對。 說來,代善也是倒霉得很,本來和人聯(lián)手把親哥哥褚英的太子之位廢了,還害得他被努爾哈赤殺了,歡歡喜喜得了太子之位,結(jié)果這太子之位還沒坐夠,就因為自己的愚蠢,躲過了其他奪位兄弟的陷害,卻還是惹怒努爾哈赤,沒保住太子之位。 當初,褚英之死,為了爭位的代善,在這件事上脫不了干系,金國開國五大臣之流,在這件事上不過是順水推舟,借刀殺人而矣。 畢竟,建奴內(nèi)部主奴等級森嚴,若無代善這個二貝勒聯(lián)合諸弟出面首告,五大臣這幫奴才,又哪里敢和主子明著作對? 沒代善他們穩(wěn)著努爾哈赤,五大臣要是當努爾哈赤的面與褚英作對,努爾哈赤見了,也不會管他是不是開國元勛,該怎么罰,就怎么罰。 結(jié)果,褚英廢了,代善順利當上太子,沒坐穩(wěn),又被廢了。 其實,代善也不容易,他隨努爾哈赤一路走來,看似風光無限,但實際上卻是層巒疊嶂、崎嶇不平,甚至可以說是險象環(huán)生,稍有不慎便是萬丈深淵。 至少,代善在走到金國繼承人時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兩次重大考驗,可誰也沒想到,卻敗在了第三個考驗關口上,而這考驗關口,還是他自己搞出來,惹怒了努爾哈赤的。 代善的第一個考驗,便是在代善政敵們的精心策劃下,給他加上了一個與繼母,努爾哈赤的第二位大福晉富察氏關系曖昧的罪名。 去歲,努爾哈赤的庶福晉德因澤,告發(fā)大妃阿巴亥與大貝勒代善有私情。 因為阿巴亥曾經(jīng)送飯給大貝勒代善和四貝勒皇太極,當時對于阿巴亥送來的食物,代善接受而食之,而心機深的皇太極則接受而未食。 隨后,德因澤又說阿巴亥經(jīng)常深夜出宮到代善的住處,而且阿巴亥常常精心打扮和代善眉來眼去。 其他不少貝勒也說他們都曾經(jīng)目睹過,在宴會和議政之時,與大貝勒眉目傳情。 努爾哈赤聽了此事,大為生氣,派人探明,不過還好,努爾哈赤也并非是愚鈍之人,在了解清楚情況,知道這里面有貓膩后,沒有去追究代善。 只是,因為家丑不可外揚,努爾哈赤也不能憑白掩蓋這事,便找了一個竊藏財物的罪名,將阿巴亥休離,轉(zhuǎn)移阿巴亥和代善有私情的影響。 只是,代善雖然沒有獲罪,但威名卻因這事一落千丈,還好,有著努爾哈赤的支持,他的太子之位保住了,震懾了其他盯著他太子之位的人,沒繼續(xù)對他下人。 然而,之后代善做的事,卻是惹怒了努爾哈赤,他自己斷送了他這來之不易的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