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節(jié)
遇上赫連晟,她也變的不像她自己了。 若是此刻她面前有面鏡子,鏡子里的女子,一定是滿面紅霞,滿眼媚態(tài),完全是一副嬌柔女兒家的模樣。 兩人在船艙里打鬧,赫連晟連哄連誘,終于讓木香同意了,正月初二起程去京城。 木香要把木朗跟彩云也帶上,只當出去旅游了,有他們兩個在身邊,她才能放下心。至于其他的,再重要也沒有人來的重要??! 赫連晟提議,把家交給大梅兄妹兩個看著,還有個劉二蛋。作坊暫時不開工,至多不超過一個月,他們就回來了。 想到這一趟京城之行,就要回赫連晟的家了,木香心里還是有些忐忑的。 赫連家族那么龐大,她嫁的可不是赫連晟一個人,而是整個赫連家,壓力山大啊! 他們乘坐的船只,并沒有第一時間回到玉帶河上,而是繞了另一條水路,去往南晉國赫赫有名的寺廟——雷鳴寺。 那座寺廟就建在河中的一個小島上,很小的一個島,整個寺廟就占了島三分之二。 木香疑惑的看向赫連晟,“我們來這里做什么?你要拜佛嗎?” “帶你來拜天地,”赫連晟優(yōu)雅勾唇一笑,執(zhí)起她的手,拉著她一起步上島。 木香愣愣的站在那,腦子里一片混沌,又不清醒了。這家伙帶她來寺廟拜天地?他怎么想的! 赫連晟卻仿佛看不見她不解,依舊拉著她,邊走邊說:“天地為證,滿天諸佛,是我們的見證人,除了他們之外,誰也都沒有資格做本王的證婚人!” 其實他還有話沒有說。 在佛像面前拜天地,立誓言,便是與她結下了生死不棄的婚約,生生世世的不得反悔。 “阿彌陀佛,老納恭迎襄王殿下到坊,”一個身披袍子,頭發(fā)胡子全白的老和尚,帶著一眾小和尚,恭恭敬敬的站在寺廟門前的空地上,迎接赫連晟。 “恭迎襄王殿下到訪!”一眾小和尚齊聲說道。 赫連晟目光淡淡,既不熱絡,也不冷淡,“老方丈不必客氣,本王此次帶著內(nèi)人前來,在此處舉辦成婚儀式,要麻煩方丈多多費心才是!” “不敢不敢,靜空一定竭盡所能,為殿下cao辦,”老方丈仍舊低著頭。 木香覺得他恭敬的似乎有些過了,不是說出家人,四大皆空,不與世俗打交道的嗎?可這老方丈,好像對赫連晟格外尊敬似的。 吳青看出她的疑惑,在主子跟老方丈并排走在前面,木香落在后面時。 吳青小聲的給她解釋,“三年前,這條河發(fā)大水,這島差點就被淹了,我家主子帶人從這里經(jīng)過,見寺廟快被洪水沖走,便帶著幾萬大軍,從岸上往島上運土,搭起堤壩,這島以前還沒這么大,也就是從那次之后,這島才有了如今的樣子?!?/br> 吳青至今想起那一場跟洪水的搏斗,還心有余悸。那一場奮戰(zhàn)下來,他們損失了不少士兵。 也是自從那一次之后,雷鳴寺的人,對赫連晟無不膜拜崇敬。木香聽完吳青的敘述,再看向赫連晟時,視線里多了抹柔情。 老方丈跟赫連晟并排走著。 “聽說皇上曾有口諭,殿下的婚事,可以自己做主,雖說自古君無戲言,但皇家正統(tǒng),血脈傳承,殿下可有想過,若是皇上不同意,此事又該如何?” 肺腑之言,往往是最犀利的。不中聽,卻戳中最重要的地方。 赫連晟抬頭看著門匾上,雷鳴寺三個大家,淡淡一笑,“他不同意又如何?血脈傳承?我本不是正統(tǒng)的皇家人,何來的傳承?方丈,你該跟她好好聊聊?!?/br> 赫連晟伸手招來木香,“香兒,這是靜空方丈,方丈,香兒是我娘子,唯一的娘子?!?/br> 唯一的娘子?要說木香聽到這話不感動,那是不可能的。 這個男人,無時無刻的給予她感動。 靜空瞇著眼,看向木香,雖然眼睛小,卻炯炯有神,“這位姑娘從哪兒來?” 木香心中一動,挑眉看向他,語氣不卑不亢,打了句啞謎,“從來處來,方丈聽過嗎?” 靜空笑呵呵的點點頭,“老納孤陋寡聞,并不曾聽過,姑娘既然能來,自有一番用意,世事皆有天意,我佛慈悲,三生緣,三世劫,是緣也是劫,襄王殿下好福氣。” 此番意味深長的話,連赫連晟都聽懵了,不過他知道出家人都喜歡說這些,也沒在意,“多謝方丈增福!” 赫連晟拉起木香的手,步入寺院。 靜空站在原處,看了看天,又捋了捋手上的佛珠,默默的低下頭,神色不明。 旁邊的小和尚,見老方丈站著不動,上前詢問,“師傅,您怎么了,殿下都進去了,咱們得趕快進去準備齋飯才是?!?/br> 老和尚把佛珠握在手里,佝著背,重重的嘆氣,“唉,走吧,世事皆有定數(shù),看天意,天意吧!” “師傅,你在說什么?是不是那位女施主有什么地方不妥?”小和尚扶著他,不明白他說的什么意思。 靜空不說話了,眼睛直直的看著跪的佛堂上的兩個人。 如赫連晟所說的,他的成婚禮,天地為證,滿天神佛為鑒。還有什么比在佛堂中,對著莊嚴肅穆的佛像拜堂更慎重的了? 小和尚撓著光頭,納悶極了。 師傅總是這樣,總喜歡把話的云里霧里,叫人似懂非懂,卻又不肯給他們解答,讓他們自己去猜,去想。 寺廟里鐘聲響了,幾個小和尚挑著水桶,要去齋堂打水做飯。 靜空邀了赫連晟,在槐樹下擺了棋譜,盤膝對弈。木香便自己到處去轉轉,無意中,便走到了齋堂。 她好奇的走進去,入眼的是一片霧蒙蒙的。 一個面貌清秀的小和尚走過來,沖她彎腰拜禮,說道:“施主,齋堂很亂,施主想游玩的話,可以去后堂,那里風景很好?!?/br> 人家講話很客氣,倒是讓木香覺得自己唐突了,“我隨便看看,你忙你的,我肯定不會打擾你們干活!” 小和尚知道她是襄王帶來的客人,見她執(zhí)意想進齋堂參觀,也不好再攔,便領著她,走進齋堂,“我們吃的齋飯很簡單,蔬菜都是我們自己種的,米面是從鎮(zhèn)上買的,有些是施主送的?!?/br> “那你們這兒總共有多少僧侶?”木香邊走邊問??此麄兊凝S堂,不太大,只擺了四張桌子,也就能供十幾個人同時吃飯而已。 “哦,我們這兒地處偏僻,香客不多,加上師傅,總共才十五個人,每年也就趕廟會的時候,香客才會多,平時沒什么人來,”小和尚如實的回答。 交道不便,當然沒人來了。 就像坐班車一樣,你沒車,人家費老勁的跑那么遠的路,趕來拜一個不出名的寺廟,任誰都不愿意干。 寺廟跟旅游景點的經(jīng)營模式,都是一樣的。要么你這寺廟傳出來,哪個菩薩很靈驗。這樣的話,不用去宣傳,香客自會絡繹不絕的跑來拜佛,香客一多,香油錢自然就多了。 要么,就得有其他特色。 她要是沒記錯,有的寺廟,齋菜做扔也是一絕。 但是以她目測來看,雷鳴寺的伙食,除了清淡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菜是水煮出來的,撈上來之后拌一點菜油或是芝麻油,就成了齋菜。 ☆、第119章 素齋歸途 木香對佛家齋菜略懂一些,知道他們除了不吃rou之外,還要借五葷。這里的葷,指的不是rou類,而是蔥、蒜、韭菜、蕓苔、芫荽。 因為這幾種,香味太濃。古人有云,“生食生瞋,熟食助銀!”他們認為這幾樣東西,吃了會破壞清靜之心,影響修為。 可是這幾樣東西,卻恰巧都是用來調(diào)味的。少了他們,這菜做出來,滋味就會大打折扣。 看著兩名小和尚,正搓了面做饅頭。還有一盆子豆腐也準備好了,另外還有幾棵大白菜待洗。 身為廚娘,木香實在忍不住要親自動手,給他們做一桌齋菜。 “小師傅,這一頓飯,我?guī)湍銈冏?,給你們改善改善伙食,”木香卷起袖子,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 齋堂里的幾個小和尚,見她竟然想做飯,嚇的不輕,特別是領她進來的那個小和尚。 “施主萬萬不可,齋堂煙火太重,會弄臟您的衣服,要不我?guī)ニ闹苻D轉,做飯的事,有幾位師兄即可?!?/br> 都知道她是襄王妃,身份肯定很尊貴,哪能干燒飯這種粗活。小和尚心想,她肯定也是一時興起,覺得做飯好玩,不是真的會做飯。 齋堂里其他人也紛紛勸阻。但木香執(zhí)意不肯走,“實話告訴你們,我不是什么千金大小姐,我就是個地地道道的廚娘,廚房里的活,我會的可比你們多著呢,你們呀,只管在旁邊看著,有料沒料,亮出來便知道了。” 木香拿著木盆,走到堆放糧食的地方,像是找東西。 領著木香進來的小和尚,緩步走過去,“施主,你要找什么東西?我們幫你找?!敝浪且鲲埐豢?,小和尚也不攔她了。 木香想了想,“我找糯米,你們這兒有沒有蘑菇,要是有的話,也給我拿來些,另外,把你們這兒有的蔬菜統(tǒng)統(tǒng)拿來,看我給你們做一個全齋宴!” 她說的豪氣沖天,小和尚卻聽額頭直冒冷汗。 “施主,冬天蔬菜不多,除了這些大白菜之外,就只有菠菜,蘑菇倒是有,不過也不多了。” 雷鳴寺資源匱乏,島上能食用的蔬菜,本就不多,再加上現(xiàn)在是冬季,能吃的東西,除了白菜,就屬豆腐了。 這里的豆腐,都是小和尚們自己磨的,壓的很結實,口感也不錯。 木香充分感受到了,啥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替我把吳青叫來,你們這兒沒有的東西,他肯定能搞到。” 小和尚領了命令出去了,也就轉身的功夫,吳青就來了,他就在齋堂外面。 了解到木香的意思,吳青嘴角抽了抽了,真是到哪都不忘燒菜啊! 他們帶著的船,備著的東西不少。 吳青拿來了好幾種蘑菇,還有蘿卜、土豆、山芋。其實還有羊rou牛rou的,就是不能拿而已。 木香看著滿桌子的食材,滿面笑容,“今兒咱們的主食是燒麥跟花卷,至于齋菜,等到吃的時候,大家就知道了,過來兩個人,幫我的忙?!?/br> 木香開始指揮著兩個小和尚,洗菜、擇菜、淘米。 連吳青也沒能跑得了,他負責燒火。反正最近在木家待著,燒火這活他也沒少干,熟練的很。 做花卷,步驟還是那樣,只不過不能放香蔥,木香便用咸菜代替。 把小咸菜切成粉末,拌上辣椒醬。等面團揉好了,先在面上抹一層菜油,再撒一層切碎的辣椒醬拌著的小咸菜。 然后將面片卷起來統(tǒng)一繞成花樣,再用刀切成方塊,便可以上鍋蒸了。 木香把做好的花卷擱在干凈的籠屜上,另一邊的兩口大鍋里正蒸著糯米。 “你們看著,把香菇切成小碎丁,加上一點蘿卜丁跟土豆丁,這兩樣食材要先用鹽腌一下,不然拌到餡料里,會出水?!?/br> 木香做菜的同時,還細心的講給小和尚們聽。 兩個跟著她干活的小和尚年紀都很小,跟劉二蛋差不多。 他倆看木香弄的那一盤一盤的食材,驚奇不已。 “俺就以為只要把菜燒熟了就可以,沒想到做菜還有那么些講究!” “我也沒想到把面團搟一搟,抹上油跟菜,還能上鍋蒸!” 木香笑著道:“做菜的方法有很多,即便只是做齋菜,這里頭也有很多訣竅的,你們倆是專門負責齋堂的吧?” “是呢,我叫明真,他叫明善,寺里的伙食都由我們倆負責燒的,就是……”明真不好意思的笑了,“就是做出來的飯菜不好吃,雖然師兄們不說,可我們知道,我出家以前,家里連白面都吃不上,又哪里會做呢!” 在他旁邊的明善,也憨厚的笑,“師傅他老人家也說,出家人不講究口腹,只要能填飽肚子就可以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