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最后一個貴族(第一更,求訂閱)
書迷正在閱讀:涉江而來(一路向你)、云水深處有個家、家傳私房菜[重生]、神偷鬼盜之鑒寶空間、主神競爭者、重生攝政王的心尖寵、蟬鳴里(啞巴妓女和反水臥底的故事)、沉醉、惡魔kiss,惹上撒旦殿下、監(jiān)守自盜(青梅竹馬)
“公子師荀子,集商君之法、申不害之術(shù)、慎到之勢為一,先生之法當(dāng)為天下之法?!?/br> “七國動亂,百姓受苦,百家各有其道,唯有公子之法,適合我秦國!先生可愿與我攜手,開千古霸業(yè),成就五帝之功業(yè),三皇之德行!” 嬴政徑直問道。 眼充滿無盡的希冀,知音難求,求賢若渴。 在一剎那,韓非心中生出了想要答應(yīng)之感,但卻被他強(qiáng)行壓制住。 韓非說道:“我是韓國公子,韓國是我的家。家國天下,家國天下,終究是家在前,國在后。我很想跟隨陛下而去,可我舍不得韓國!” 他始終是韓人,心中向著韓國。 嬴政是微微一笑,神色莫名,說道:“韓國已經(jīng)沒救了。先生雖有大才,可韓國太弱。不說公子只是一個公子,沒有大權(quán),受到韓王制約。即便公子成為韓王,即便是變法圖強(qiáng),可能改變韓國的命運(yùn)?!?/br> “大秦十萬大軍攻擊韓國,韓國可能抵擋!” 韓非沉默了,說道:“不能。大廈將傾,獨(dú)木難支!” 嬴政說道:“庶人之劍,蓬頭突髻垂冠,曼胡之纓,短后之衣,瞋目而語難。相擊于前,上斬頸領(lǐng),下決肝肺,此庶人之劍,如果韓非所料不差,此刻的宅院之外,應(yīng)有多者!” “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圣士為鐔,以豪杰士為夾。此劍,直之亦無前,舉之亦無上,案之亦無下,運(yùn)之亦無旁?!?/br> “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biāo)臅r,中和民意以安四鄉(xiāng)。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內(nèi),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百年之前,衛(wèi)鞅為秦國鑄就一把最強(qiáng)的諸侯之劍,秦國強(qiáng)悍至今!” 嬴政上前道:“韓非,可你愿入秦國,若是不愿意,三十萬大軍南下,韓國頃刻灰飛煙滅。若是你入秦國,韓國還是會滅亡,可孤會善待韓國王室!” 言語霸氣,還帶著威脅。 劉備會三顧茅廬,可嬴政不會,第一次邀請,也是最后一次邀請。 人才若是不能為己所用,那就殺之。 韓非若是不入秦國,那就屠滅韓國,斬殺韓非。 “陛下,臣愿意入秦!” 韓非立刻躬身答應(yīng),不得不答應(yīng)。 他感到了秦王政的殺氣,若是再拒絕,韓國會有大災(zāi)難,他會死。 嬴政道:“孤得先生,好似秦孝公得商鞅!” 韓非道:“諾!” 可心中卻想著,商鞅的結(jié)局可不美好。 可若是能活到商鞅那個地步,名垂千古,成為一代圣賢,縱然是五馬分尸也是值了。 “這天下分分合合,最終受苦的還是這蕓蕓眾生?!被叵肼飞嫌龅降酿嚸?,嬴政不由道:“孤要十年平天下,十年養(yǎng)百姓!” 韓非也道:“大周共主八百年,孔子著春秋,春秋分五霸,戰(zhàn)國分七雄,總算是要王天下,天下太平了!” 嬴政霸氣道:“寡人,欲鑄造一把太阿劍,此劍以秦法為材料,秦國百萬大軍為如火,以燕趙為鋒,齊岱為鍔,晉魏為脊,韓宋為鐔,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制以五行,開以陽,持以秋,行以秋冬,舉世無雙,天下歸服。” “先生可愿為孤,做這鑄劍之人?” 韓非上前道:“諾!此生,不能九鼎食,亦要九鼎烹!” ……… 殺殺殺! 外面喊殺不斷。 已經(jīng)有刺客,前來刺殺。 刺客,名為八面玲瓏。 八玲瓏根本并不是八個人,而是一個人,用異心一體,一體八面更為恰當(dāng)。 八玲瓏的真正身份,乃是一代劍之豪者,手持越王八劍之一的,黑白玄翦。 可沒有蹦多久,就是撲街了。 刺殺是最無用的,若是刺殺有用,還需要幾十萬大軍干什么。 看似嬴政與蓋聶二人,獨(dú)入新鄭。 可黑冰臺在行動著,在清理著一切,收拾著背地里的老鼠。只可惜,黑冰臺剛剛發(fā)力,敵人就是掛了。 …… 回到咸陽宮,端坐在王座上,嬴政神色陰沉。 夜色如水,咸陽宮內(nèi)沉靜,肅穆。 墻上掛著七國的地圖,看著七國地圖,嬴政心中在籌劃著,滅六國之策。 就在這時,項(xiàng)羽出現(xiàn)了。 嬴政說道:“當(dāng)年,長平之戰(zhàn)的時刻,趙國精銳盡數(shù)覆滅,那時是滅趙國的最佳機(jī)會??上?,不久后,白起遭受讒言,自殺了!” “不久會,秦昭王去世。爺爺在位三天,就是去世。父親在位三年,也是去世。那時,我十三歲登基,直到二十一歲才親政,掌控大權(quán),又是疏離內(nèi)政兩三年,才有機(jī)會覆滅六國……六國早該滅亡了,拖得時間太長了!” “為父為你十年平定天下,為你打下大大的江山。我為周武王,你就是周成王!” 憧憬著未來,嬴政暢想著未來。 項(xiàng)羽說道:“父王,不能著急。六國弱小,可也不容小看,小看會吃大虧。誰成想,弱小的六國會在信陵君率領(lǐng)下,打入函谷關(guān)。” “行九十則半百,越是靠近成功的時刻,也是最接近失敗,當(dāng)年三家分晉的時刻,智氏最強(qiáng),就要攻克晉陽,就要滅趙,就要站在人生巔峰。可誰成想,一夜之間,最強(qiáng)的智氏一夜滅亡!” “未來誰又能想到,強(qiáng)大的秦國會一夜滅亡!” 歷史,往往比小說還玄幻。 很多小說作家不敢寫的情節(jié),可在現(xiàn)實(shí)當(dāng)中卻是接連發(fā)生了。 想著晉國最強(qiáng)的智氏,再想著七國最強(qiáng)的秦國,嬴政思索著,點(diǎn)頭道:“我會注意的!” 項(xiàng)羽說道:“不過,父王說秦滅六國,卻是錯誤!” 嬴政道:“錯在何處?” 項(xiàng)羽道:“應(yīng)該是滅七國,秦國率先滅掉六國,最后要滅掉秦國自己。春秋戰(zhàn)國本質(zhì)上,是貴族落,庶民起!” “所謂的變法,本質(zhì)是提升庶民地位,削弱貴族勢力。所謂統(tǒng)一之戰(zhàn),本質(zhì)是庶民與貴族之戰(zhàn)?!?/br> “秦國一天下,依仗的不是貴族,依仗的是無窮無盡的庶民。當(dāng)一名貴族率領(lǐng)一群庶民消滅了列國貴族,即自己的所有同類,從而一統(tǒng)天下。最后一個貴族,夾雜在諸多庶民當(dāng)中很危險!” “父皇很危險,我也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