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jié)
可郭嘉清楚,呂布已經很克制了,而這也讓所有人都清楚的看到,其實呂布從來都不是個單純的傻白甜,當年的丁原說他是野性十足的孤狼,現在看來確實如此。 曹cao打下荊州之后,下一個目標就是江東孫策。 荊州劉表不堪一擊,打他對于曹cao來說不算什么太困難的事情,甚至在打完劉表之后,曹cao完全有能力南下攻取江東之地。 此時甘寧于海上練兵大有成效,得水軍精兵十萬余人,曹cao并不缺水軍。 可這一年,曹cao沒有南下,因為蘇云霜之故在兗州沉寂了近一年的郭嘉,再次回到了曹cao的身邊,而郭嘉給曹cao的第一個建議就是不打江東。 此時劉備因劉表的厚待,手下有兵馬兩萬多人,另有原本荊州大族蒯氏支持,此時的劉備已成氣候。 曹cao滅劉表之后,劉備帶領手下兩萬多兵馬逃往江東,與孫策結盟,共拒曹cao。 這時候所有人給曹cao的建議都是盡快攻打江東,攜荊州大勝之勢一舉攻下江東。 可郭嘉卻問曹cao:“主公觀孫策何人?劉備何人?” 這兩人都不是笨蛋,劉備能從一個織席販履之徒,一步步成長到今天,經歷多少坎坷磨難? “此時孫劉兩家聯(lián)手,我軍雖然攜大勝之勢,可我們勝的卻不是水軍,甘寧的水軍確實都是精兵,可主公還記得當年奉先剛到東郡,并州鐵騎和我東郡騎兵打的那一場嗎?” 那一場呂布以五百人大勝曹cao手下兩千人。 說到這里,曹cao已經明白郭嘉的意思了,此時的他的水軍就像當年的騎兵一樣,雖然訓練的很好,可卻沒有真正打過水戰(zhàn),而他手底下能夠為水軍大將的也就甘寧一個,可甘寧以前也只在水上當過水賊,小規(guī)模戰(zhàn)斗還行,幾十萬人的大戰(zhàn)可不是開玩笑,而曹cao手下的其他人就更沒有指揮水軍作戰(zhàn)的經驗了。 反觀孫劉兩家呢?劉備的兵馬來源于原本的劉表,而劉表和孫策兩家,全都是靠水軍吃飯的,說白了,曹cao在陸地上確實能吊打劉表,可兩家之間要是有個大江橫著,這打成什么樣子還不一定呢。 “即便不談兵力,主公若此時攻打江東,則孫劉兩家必然緊密聯(lián)合,共同拒敵。” 而若是等上一段時間,那可就不一定了。 郭嘉不覺得等一段時間能讓孫劉兩家強大多少,如今劉備是在孫策的地盤上,而孫策不是劉表,他不會給劉備在自己地盤上做大的機會,周瑜更不會。 劉表死后,劉備接手了劉表的基業(yè),而劉表的兒子卻沒得到多少東西,誰知道若是讓劉備在江東做大,他會不會反客為主,反而壓制孫策呢?到時候這江東之地還能姓孫嗎? 因此郭嘉斷定,劉備就算在江東待上一年,他也不會獲得太大的成長。 至于說孫策,那就更不用擔心了。 曹cao不打江東,則江東沒有外部壓力,這樣的話主要矛盾那就肯定是出在孫策和劉備身上了,劉備這個人可不簡單,恐怕到時候孫策周瑜要忙著和劉備斗,那么發(fā)展自身的精力自然就少了。 更別提他們還有個徐福在呢,不管什么時候打江東,其實都不算太難,既然如此,那還不如等著孫劉兩家矛盾積累的多一點再打,到時候就算兩家聯(lián)合,那估計也是面和心不合。 曹cao采納了郭嘉的建議,他整頓兵力,留下固守荊州的軍力之后,就將重兵派回后方了,不再對江東產生大軍壓境之勢。 但曹cao卻悄悄地將自己的北地陸軍漸漸地替換了不少水軍過來,又收降了原本劉表手下的不少水軍將領,讓甘寧在荊州練兵。 這下曹cao果然看出門道來了,劉表能壓著孫策這么多年就是過不了江,果然其水軍還是很有門道的,第一天的軍演甘寧直接就輸了。 于是曹cao一邊讓甘寧抓緊練兵,一邊開始了對江東的攻略。 軍事不打,但其他方面還是要干架的,很快曹cao那邊出消息說因為曹軍多為北方人,不習慣南方氣候,更不適應水戰(zhàn),如今曹cao正在練兵,一時半會兒的是別想打江東了。 果然,曹cao不來打,孫劉兩家就開始矛盾不斷了。 劉備沒自己的地盤,他駐軍的那塊地方還是孫策撥給他的,可孫策給他地盤是為了兩家聯(lián)合共同抗擊曹cao,如今曹cao不來打,孫策又不傻,他肯定要壓制劉備,不給劉備發(fā)展的機會。 →_→不然那撥出去的地盤不就拿不回來了么。 本來局勢是對孫策有利的,真要戰(zhàn)場干架,劉備手下有關羽張飛,那肯定是不慫孫策的,可玩其他的,徐福周瑜,哪個出來都能把劉備玩的團團轉。 本來孫策都已經覺得劉備毫無威脅了,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劉備的手下多了個人,也就是這個人,讓徐福連夜面見孫策,并第一次主動提出要對劉備嚴加提防。 徐福這個人,大部分時候處事中正厚道,輕易也不說別人什么壞話,就算之前對付劉備,那也是周瑜提醒孫策要小心,可這次,偏偏徐福一副緊張的不行的樣子,連夜去見孫策要他小心劉備。 原因只有一個。 “我的同門師弟,如今投了劉備了?!?/br> 這大半夜的孫策原本都睡了硬是被叫起來的,整個人都處在一種迷迷糊糊的狀態(tài)之中,聽到徐福的話孫策更疑惑了:“此人比之先生如何?” “我不如他?!?/br> 徐福這句話一出來,孫策徹底清醒了,周瑜都說徐福之才天下少有,可對著那個所謂的師弟,徐福卻直接說出了我不如他這樣的話來。 見孫策緊張起來,徐福繼續(xù)說道:“主公應該知道曹cao帳下軍師龐統(tǒng)吧?” 當然知道,可以說,就一個龐統(tǒng),改變了曹cao和袁紹之間的戰(zhàn)局,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幫助曹cao在戰(zhàn)局僵持的情況下,一舉滅掉了不弱于他的袁紹,龐統(tǒng)可謂一戰(zhàn)成名。 之后郭嘉因蘇云霜之病留在兗州,另推薦龐統(tǒng)代替他,曹cao果然對龐統(tǒng)委以重任,龐統(tǒng)也沒讓曹cao失望,劉表說滅還真就給滅了,滅的劉表一點脾氣都沒。 先敗袁紹后滅劉表,龐統(tǒng)的名聲孫策怎么會不知道? 于是徐福直接說道:“龐統(tǒng)和如今劉備手下的諸葛亮都是我的師弟,只是后來龐統(tǒng)去投了曹cao,而諸葛亮卻繼續(xù)留在書院,我曾寫信勸他出仕,卻都被他推脫了,只說等待明主,如今看來,他怕是在等劉備?!?/br> 有了龐統(tǒng)打底,孫策再也不敢小看這個之前根本連名字都沒聽說過的諸葛亮了:“先生覺得,這個諸葛亮比之龐統(tǒng)如何?” “我只知道當年我回書院見這二人的時候,諸葛亮略勝龐統(tǒng)一籌。” 這下孫策沉默了,龐統(tǒng)敗袁紹一戰(zhàn)成名,在那之前龐統(tǒng)也不過是個普通書生,因此即使諸葛亮此前沒什么名氣,可孫策卻依舊將諸葛亮的位置擺的很高。 諸葛亮別說是比龐統(tǒng)略勝一籌了,就算是略遜一籌,那也足夠他頭疼了,如今諸葛亮投了劉備,那么劉備就真的讓他不得不防了,而且是嚴防。 有了徐福的話,之后孫策和劉備之間的關系果然緊張起來。 而就在這兩家互相斗的不亦樂乎的時候,曹cao卻已經悄然完成了原本青州水軍的整編,吸取了甘寧在海上練出的優(yōu)點以及原本劉表荊州水軍的精華,曹cao覺得,南下的時機已經到了。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戰(zhàn)將決定未來天下的局勢,也將決定曹cao是否能攜一統(tǒng)北方之勢統(tǒng)一天下。 這一戰(zhàn),曹cao若勝則天下再沒有能和曹cao相抗的諸侯,而曹cao若敗則至少十年內無力南下,十年的時間,足夠發(fā)生太多事情了。 正因為是決定命運的一戰(zhàn),因此雙方都擺出了自己最大的陣勢來,孫劉兩家自不必說,曹cao這里主將甘寧曹仁趙云呂布,另有荀攸郭嘉戲志才龐統(tǒng)為隨軍軍師。 當然,這只是高級將領和軍師的安排,實際上曹cao還另外提拔了不少青州水軍和原本荊州水軍中的人才,其實本來曹cao是想帶上蔡瑁張允一起玩的,然而在試探了一段時間之后郭嘉直接對曹cao說這兩人給個不錯的待遇養(yǎng)起來就行了,曹cao的水軍決不能交給這兩人帶。 這兩人雖然帶水軍的能力是不缺的,可郭嘉評價這兩人身帶暮氣不堪大用。 也對,劉表就是太過重用蔡瑁結果被坑了一臉血,因此曹cao也就聽從郭嘉的,在把蔡瑁肚子里那點東西都學的差不多了,又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發(fā)現了一批人才之后果斷把蔡瑁給換了。 對于曹cao來說他原本沒覺得這一仗會有多難打,如今孫劉兩家的地盤都加起來也沒他的大,兵馬糧草也沒他的多,怎么也不會是他的對手吧? 可開戰(zhàn)之后的第一仗曹cao就知道自己錯了。 第一戰(zhàn)甘寧就遭遇了江東水軍,要說士卒的精銳勇猛,兩家那還真差不多,不過江東的士卒經驗更豐富,而曹cao的士卒更加血性剽悍,算是大家互補一下也沒把差距拉開多大,然而將領卻讓曹cao吃了個大虧。 江東主將是周瑜。 之前曹cao這邊也聽過周瑜的大名,郭嘉更是不止一次的說過周瑜此人才智不凡,可就算是郭嘉當年跟蘇云霜去江東的時候看的最多的也是周瑜出謀劃策和搞后勤的才能,沒見周瑜還這么能打啊! 甘寧和周瑜的第一戰(zhàn)以甘寧小敗為結局。 聽到這消息,大家都嘆了口氣。 周瑜比文才智計百出算無遺策,比武略人家換套裝備上戰(zhàn)場也是個一流武將。 “這么個人怎么就那么死心塌地的跟著孫策呢!” 對于周瑜,曹cao不僅沒有怨恨,甚至他喜歡的不得了。 周瑜相貌英俊才華橫溢文武雙全,最重要的是又有藝術細胞文學素養(yǎng),這樣的人曹cao怎么也討厭不起來。 可仗還是要打的。 周瑜這種軍政雙優(yōu)的人曹cao這里確實沒有,曹cao這里的大部分人其實都偏科,而且偏科的十分嚴重,于是曹cao也淡定了,偏科算啥,偏科咱就不派一個派兩個唄,文武搭配打仗不累嘛。 而且真要說起來,周瑜在對水軍的使用上曹營從上到下所有人都只能說一個服字,那是真的輸的心服口服。 于是在搭配好新的將領組合之后,曹cao很淡定的拿江東水軍給自己練兵了。 剛開始三個月,曹軍與江東軍作戰(zhàn)每次都是小敗,可周瑜卻無力改自己的小勝為大勝,原因很簡單,曹cao的大營穩(wěn)固,他能在兩軍對戰(zhàn)之中占到便宜已經很不容易了,再說了,曹軍每次都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淡定撤退。 是的,淡定撤退,周瑜就沒見過撤退還能撤的那么淡定的!(╯‵□′)╯︵┻━┻ 可也因為曹軍的撤退安排太好,周瑜抓不到太多的機會。 對此,徐福搖了搖頭:“這樣下去不行啊,我并非指責公瑾,只是如今我們這樣不痛不癢的打著,只能是對那曹cao有利,很顯然曹cao是把公瑾當做了磨刀石,一旦他的刀磨好,那么我們就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了?!?/br> 周瑜也贊成徐福的看法:“那么以先生之見呢?” 徐福站起身,對孫策一揖:“主公,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了,必須要有一場大勝來挫敗曹cao,否則……” 否則他們將只能束手待斃。 曹cao只要自己沒損失就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可他們不一樣啊。 周瑜也同樣說道:“不錯,元直先生說的對,伯符,我們必須要打一個大勝仗了,這一仗能打要打,不能打,創(chuàng)造機會不惜代價也要打?!?/br> 孫策沉默了一下,然后說道:“那就請劉將軍來商討怎么攻曹吧。” 劉備那邊以諸葛亮為軍師,遇上這種事情肯定是要帶著諸葛亮來的,諸葛亮在江東這邊和徐福的關系還挺不錯,徐福雖然提醒孫策要小心劉備要小心諸葛亮,但是他本人卻從不做破壞兩家關系的事情,平日里徐福的話也不多,他給諸葛亮的理由也很簡單,雖然兩家算是聯(lián)合然而到底還是各為其主,他是諸葛亮的師兄,有些話作為師兄他需要說,可作為江東軍師卻不能說,因此干脆少說話。 諸葛亮對徐福還是很敬重的,這次商討攻曹,諸葛亮便詢問了徐福的意見:“元直先生以為郭嘉此人如何?” 在座的所有人里面,和曹cao的手下的頭號謀士郭嘉有過接觸的也就徐福了,諸葛亮只是聽了郭嘉的一堂課而已,要說了解,諸葛亮自認不如徐福。 徐福想了想說道:“郭嘉此人才智某陸皆為世間少有,說句不客氣的話,若論奇謀妙計在座諸位皆不如他?!?/br> “而現在曹cao那里不僅郭嘉來了,荀攸戲志才龐統(tǒng)這些人皆不遜于郭嘉,我們若要謀算曹cao,則這幾人當是最大的阻力?!?/br> 曹cao不是袁紹,底下的謀士吵幾句他自己就昏頭了,曹cao本人也是個精通兵法jian詐狡猾的人。 可曹cao那邊的陣容強大,江東這邊也不弱啊,周瑜徐福諸葛亮,加起來也不容小覷。 于是曹cao原本以為會是一場很好打的仗,最后足足打了半年多不分勝負。 話是這么說,然而曹cao這邊卻不見得多著急。 郭嘉最后只對曹cao說了一件事情:“也是時候讓元直動動啦,免得他真把自己當江東人了?!?/br> 徐福幾次折騰他們可半點沒留手,郭嘉想起曹仁那被坑的一臉苦逼的樣子都好笑。 曹cao大概也是想到同一件事情了:“是該讓元直動一動了?!?/br> 徐福這顆他們十幾年前埋下的關鍵一子終于要發(fā)揮其作用了。 應該說從頭到尾徐福真正發(fā)揮作用的也就這一次,可這一次也就夠了。 就如同當年所計劃好的那樣,徐福這顆棋子不動還好,一動立收奇效。 孫劉兩家根本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就已經輸了,甚至直到輸了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輸的,只知道曹軍有如神助蹭的一下就打過江了,而過了江說是孫劉兩家的地盤,然而實際上比步卒比騎兵,兩家綁在一起也不夠曹cao一只手揍的。 曹cao帶的那可是縱橫北方無敵手的精銳部隊! 直到孫策和呂布多年后重逢大戰(zhàn)數百回合最后被呂布一畫戟戳下馬,江東之戰(zhàn)正式結束了。 別問劉備干啥去了,劉備又跑了_(:3ゝ∠)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