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這物件不是能隨意送的,只為心儀之人送出,意思再明顯不過。 腕戴美玉。 心有所屬。 昨夜那點疑慮盡數(shù)消散,加上滋味十分不錯,又得了禮物,九爺一上午心情都頗好。 喝茶或者寫字的時候,也不避諱旁人,露出腕上戴著的一截五彩繩。 九爺佩戴的東西里還從未有過如此接地氣的,一時不由讓人多瞧了兩眼,孫福管事管著私庫,見過無數(shù)寶物,一時都被那一丁點兒大的羊脂玉魚弄得迷茫起來——這到底是個什么寶貝,能讓九爺貼身帶著? 九爺問起謝璟,孫福管事忙道:“小謝家里來信兒,跟我告了假,說回家里去一趟,下午再過來?!?/br> 九爺點頭,又問:“他家里可是出了什么事?” 孫福管事:“應(yīng)不是什么大事,沒聽人來報,只是那個胡達(dá)還一直在周圍轉(zhuǎn)悠,爺,可要我找人把他趕走?” 九爺:“不用,隨他去吧。西川那邊查得如何了?” 孫福管事道:“回爺?shù)脑?,派去西川的人今早剛回來,正在外頭等著了?!?/br> “讓他進(jìn)來說話?!?/br> 西川回來的人風(fēng)塵仆仆衣服都未換下,那探子拱手道:“爺,謝家查到了,只是——” 九爺:“但說無妨?!?/br> 那探子拿了報紙并幾張照片出來,指給九爺看,在一旁道:“這是在西川帶回來的,照片費了些功夫,但也弄到幾張。爺,我們?nèi)チ艘惶?,才知道這上城謝家在西川極為有名,那十八條扁擔(dān),說的乃是蜀中鹽幫,輾轉(zhuǎn)打聽到謝家,探訪之后才發(fā)現(xiàn)那謝家當(dāng)家人名叫謝泗泉,十分了得,全憑一人振興了祖上基業(yè),如今蜀中鹽幫,大半船運碼頭皆在他掌控之下,富甲一方。只是謝泗泉性情古怪,未曾婚配,也沒有子嗣,只有一個外甥……” 九爺擰眉:“他還有一個外甥?”若沒記錯,謝璟的母親應(yīng)只有這么一個弟弟,并無其他兄妹。 對方看了九爺,小心翼翼道:“回爺?shù)脑?,謝泗泉只有一個外甥,如今養(yǎng)在滬市賀家。” “哪個賀家?” “通匯銀號,賀東亭?!?/br> 九爺閉了閉眼,喉結(jié)滾動,片刻緩緩睜開:“難怪?!?/br> 難怪謝泗泉會只派了胡達(dá)一人去北地,也難怪胡達(dá)態(tài)度如此奇怪。 他們不是怕接回一個假的,而是已經(jīng)養(yǎng)了一個假的。 探子道:“爺,我來時得到消息,謝家要往滬市運送大批井鹽,謝泗泉親自帶隊,往年他也是差不多這個時候到滬市,說是,說是要給外甥慶生……” 九爺閉閉眼,再睜開時已帶了憤怒,拂袖把桌上擺件掃下去:“荒唐!” 謝璟生日在三月末,分明已過了。鳩占鵲巢之人,卻堂而皇之占了位置,頂替姓名、人生,如今連生辰竟也改了。 探子倉皇跪下,地上滿是碎瓷玉片,孫福管事也嚇得不輕,小心看了九爺神色,很快視線就落在九爺手上,低聲道:“爺,您的手傷了……” 九爺看了探子,淡聲道:“你事情做的好,孫福,賞?!?/br> 孫福管事把嘴邊的話咽下去,忙應(yīng)了一聲。 九爺又道:“你繼續(xù)盯著謝家的船隊,另外撥幾人去賀家,記住,只跟著,不要讓人發(fā)覺,下去吧。” 探子拱手道:“是。” 九爺在書房沒再踏出,只接連叫了數(shù)人過來,其中有幾位大管事,也有極為面生從未見過的人。 孫福管事遠(yuǎn)遠(yuǎn)瞧著書房,面露擔(dān)憂。 與此同時。 謝璟剛到家中,推門進(jìn)去,卻看到李元站在那一動不敢動,只拿眼睛去看樓上期期艾艾喊了一聲:“姥姥,小謝回來了?!?/br> 謝璟倒了一杯茶水,一邊喝一邊問他:“怎么了,我回來又不是什么奇事——” 正說著,忽然聽到樓上“噔噔噔”腳步聲,寇姥姥租住的房子帶了一段樓梯,樓板陳舊,聲音極為響亮,這腳步聲明顯不是老人的,謝璟心里帶了警惕,看向樓梯口。 很快梯口沖出來一個年輕男人,大約二十余歲的模樣,穿著件顏色鮮艷的窄袖蜀錦長袍,細(xì)帶束腰,胸口佩一串白玉佛手手串,襯得人挺拔英俊,入眼盡是風(fēng)流。他看向門口,一雙眼睛落在謝璟身上,頓時亮了一下,上前先是仔細(xì)打量,緊跟著就要伸手。 謝璟不認(rèn)得他,下意識防范。 男人愣了下,抓耳撓腮,說了幾句什么,只是言語里夾雜了一些西川話,說得極快,謝璟沒聽清楚。 他說話的時候,謝璟也在打量他,視線落在男人左耳的寶石耳釘上,別說滬市洋派,這人就連中原打扮都不太像,太過熱烈張揚。 男人放慢了語速,笑著道:“璟兒?你叫謝璟,對不對?”不知為何,面上雖笑著卻紅了眼眶。 樓梯口傳來寇姥姥的腳步聲,老太太動作慢剛走下來:“慢些,慢些,他不認(rèn)得你……璟兒,這是你舅父,謝泗泉,你喊一聲舅舅呀。” 謝泗泉高興地不知如何是好,他抱不到謝璟,反手就抱住了老太太,親了她滿是皺紋的額頭一下,特別響亮! 寇姥姥氣地拍他胳膊:“少爺又胡鬧!這像個什么樣子!” 謝泗泉卻哈哈大笑起來,抱著她轉(zhuǎn)了個圈兒,:“保保,我可太高興了!” 今日有客,寇姥姥高興,要親自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