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jié)
這是紅酸枝的木材? 姜萱有些驚喜,伸長了胳膊,努力去夠堆到角落的那個小木盒。 都說近代隨便撿一樣古董都是寶,畢竟造假和山寨還沒出現(xiàn),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紅酸枝首飾盒,說不定也藏有好東西呢! 弄得一身灰頭土臉,總算夠到了心心念念的小木盒。 拿到手仔細觀察,姜萱沒猜錯,這就是首飾盒,民國時期的那些姨太太就愛用這些東西,打開一看,里面果然空蕩蕩的。 想想也是,就算盒子里有值錢的東西,只怕早就被別人順手牽羊了。 哪能輪得到讓她撿漏? 姜萱擰眉,不信邪地順著盒子摸了一圈,也沒摸到暗格機關(guān),最后又使勁晃了晃,似乎能聽到有些輕微異響。 但是她真的沒發(fā)現(xiàn)哪里有暗盒的開關(guān)啊。 第30章 你怎么會的? 一時半會也弄不明白, 姜萱決定把這個小木盒一塊帶走了。 離開房間時,姜萱挑了厚厚的一沓廢舊報紙,連同三本舊書, 再加上小木盒,差不多三斤重。 老大爺放下秤桿,“三斤啦,一斤兩毛錢,剛好六毛錢。那個黑漆漆的小木盒……有什么好的?” 姜萱笑笑:“我想拿回去當首飾盒, 雖然有點破, 但是擦干凈了應(yīng)該也挺好看的?!?/br> “也是, 你們小丫頭喜歡這些東西!” 老大爺沒多想,收了姜萱遞過來的六角錢, 又重新躺回了藤椅上,樂呵呵地搖扇子,看著姜萱越走越遠。 從廢品收購站出來, 姜萱抓緊時間回到了大雜院。 對門的楊嬸正在燒水做飯, 見姜萱提前回來, 納悶地問:“今天下班這么早嗎?” “對, 今天下班早?!?/br> 姜萱說著, 把手里沉甸甸的一捆報紙扔進柴房,轉(zhuǎn)身問:“嬸子,現(xiàn)在幾點啦?” 楊嬸扭頭看了眼屋里的鐘表, “四點三十五?!?/br> 那應(yīng)該來得及去一趟糧店。 糧店和副食品店都是五點左右關(guān)門,離得不遠, 步行十分鐘就到了。 想到這里,姜萱急忙進屋,把三本菜譜隨手扔到桌上, 小木盒塞進空間,然后接了一盆水,洗手洗臉,把衣服上的灰塵拍干凈。 在廢品收購站走一遭,連頭發(fā)都能沾了不少灰。 姜萱草草收拾了一番,又取來糧本副食本,慌慌張張出門。 楊嬸喊道:“去哪里???” “去店里買菜!”姜萱頭也不回。 看她手里空蕩蕩的,楊嬸嘆口氣,攔住她道:“好歹把竹筐帶上,再拿一個盆,今天有豆腐供應(yīng)呢!” “還有豆腐呢?” 姜萱兩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慢半拍的去拿竹筐和不銹鋼盆。 楊嬸不放心地問:“糧票和錢都帶了嗎?豆腐票也不能忘了。” “全都帶啦?!?/br> 姜萱趕時間,飛一般地跑出大雜院。 短短五分鐘跑到糧店門口,店門敞開,里面還有不少顧客。 姜萱慶幸地彎腰大喘氣。 走進糧店,三個柜臺依次排開,后面的貨架分成了一格一格的,夾雜著稻殼的糙米堆得冒尖,其他米面糧所剩無幾。 前面有老太太正在買糧,姜萱大膽走上前,細心觀察。 只見老太太把糧本遞給售貨員,又把兩張糧票和皺巴巴的錢票遞過去,“同志,我買半斤的玉米面?!?/br> 售貨員翻白眼:“說了多少遍了,玉米面是細糧,早就賣光了,下次早點來排隊!” 老太太當即改口:“那買兩斤糙米?!?/br> 售貨員沒吭聲,不耐煩地打開糧本,劃掉原有的米面糧份額,重新寫上減去兩斤的糧食份額。 收了一角四分錢,還有兩斤的粗糧票,最后才給稱了兩斤糙米。 姜萱不禁咂舌。 算算價格,一斤糙米只要七分錢……未免太便宜了! 姜萱趁機問:“同志,請問玉米面賣多少錢?” “沒得賣。”售貨員愛理不理。 這什么態(tài)度?姜萱忍了忍,又說:“我就是問問價錢!” 對方聞言,難得抬頭瞥了她一眼,哧笑道:“玉米面嘛,一斤九分錢,連這個都不知道,恐怕從來沒買過吧?!?/br> “……”姜萱白眼,“我倒是想買啊,你不是說沒得賣嗎?” 姜萱看不慣她這副狗眼看人低的嘴臉。 都說相由心生,對方年紀輕輕,看著倒是眉清目秀的,偏偏要斜著眼睛看人,愣是多出了幾分刻薄。 姜萱冷哼兩聲,當即走到旁邊的柜臺,拿出自家的糧本,和白白凈凈的小姑娘搭話。 “同志,請問這個高粱米、豆面、白面,店里還有賣嗎?價錢又是多少?” 小丫頭梳著兩根麻花辮,圓臉圓眼睛,笑起來挺可愛,“高粱米和豆面還有剩,白面就是餃子面啊,到貨的第一天就賣完了!” 姜萱擰眉:“那個玉米面也是剛到貨就賣完了?” “對,”小丫頭又說,“你不看公告的嗎?這個月的細糧還沒派下來,如果到貨了店里會提前貼公告,到時候記得早點來排隊,晚了說不定就賣完了?!?/br> 姜萱:…… 敢情還要排隊搶著買?。?/br> 姜萱也不敢再問別的,只能挑著買了兩斤的高粱米和豆面,價錢都是一斤一毛錢,很便宜。 至于最便宜的糙米,一斤七分錢,沒有經(jīng)過脫殼加工處理,摸一把都扎手,吃起來估計更扎嘴了。 姜萱才不愿意買這個呢。 從糧店出來,又抓緊時間去了隔壁的副食品店。 剛進門,姜萱看見賣豆腐的柜臺,連忙走過去,“同志,請問這個怎么賣呀?” “一塊豆腐兩分錢,要豆腐票的?!?/br> 姜萱真沒想到價格這么便宜……默默掏出兩張一分錢,一張豆腐票,最后把副食本也遞過去。 順利買到一小塊新鮮豆腐。 副食店的供應(yīng)種類繁多,包括雞鴨魚蛋蔬菜瓜果,可惜姜萱只看見了雞蛋和其他一些常吃的食材,比如圓白菜胡蘿卜, 至于雞鴨魚,那都是節(jié)假日才有供應(yīng)的。 豬rou攤子一個月只開兩三次,會提前張貼公告通知,到時候又是排隊搶購。 逛完糧店副食品店,姜萱對這個年代的糧食物價再次有了一個深刻的認知。 太便宜了。 要知道,姜萱剛剛買了兩顆圓白菜,三個西紅柿,還有胡蘿卜,最后只花了不到五角錢。 這樣算下來,平時買米買菜,還是在糧店和副食店買更劃算。 黑市糧的價格反而太貴了。 可惜糧店副食店都是限量購買,鄭西洲每月有四十五斤的定額糧,姜萱有二十一斤,加起來只能買六十多斤。 姜萱嘆口氣。 怪不得還是有人愿意花大價錢買黑市糧,城里人吃商品糧,單單靠供應(yīng)根本吃不飽啊。 一路慢吞吞地走回家,還沒進院子,迎面撞見了鄭西洲。 男人穿著灰色汗衫,軍綠色工裝褲,腳踩一雙發(fā)舊的短軍靴,襯得那雙長腿越發(fā)筆直。 說起來,鄭西洲的個頭很高,應(yīng)該超過一米八了。 姜萱也算是長得高的,將近一米七,站在鄭西洲面前,剛好到他下巴。 不是姜萱有偏見,和現(xiàn)代滿大街一米七左右的人群相比,這個年代的人,個頭普遍挺低的…… 興許是缺乏營養(yǎng)。 大部分人都是一臉菜色,瘦巴巴的,穿得也破,不愧是貧窮落后的1958年。 姜萱正胡思亂想著,后腦勺猛地被拍了一下,男人聲線低沉,“愣著干什么?進院子啊。” “……” 姜萱瞅著他雙手插兜一派瀟灑的英俊模樣,再低頭,瞅了眼自己懷里沉甸甸的竹筐。 她懷疑人生地問:“你沒有主動幫忙的那個自覺性嗎?” “什么?”鄭西洲納悶。 姜萱沒好氣地把竹筐扔進他懷里,“拿著,我快累死了!” 狗男人,眼睜睜看著她抱著沉甸甸的竹筐,也不說幫忙搭把手! 姜萱快被他氣死了! 她累得跑了一下午,又是去廢品收購站找菜譜,又是去糧店副食品店,這會灰頭土臉的,熱得滿頭大汗。 結(jié)果這個混混二流子悠閑自在,比誰都輕松。 鄭西洲這才反應(yīng)過來,看著竹筐里的面袋子和其他食材,好笑道:“這不是都到家門口了嗎?走兩步的事情,至于嗎?” 姜萱踢他:“以后看見我手里有東西,就得有這個自覺性,幫我拎著拿著!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