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節(jié)
只余尤氏,后來,兒子兒媳婦是沒有忘記她,給她送來了最肥那只雞腿。尤氏看到那只雞腿卻是氣到七竅生煙都有了。 “不知道我不愛吃甜的嗎?”尤氏一腳踢翻捧著盤子的喜鵲兩只手。 喜鵲趕緊跑過去撿滾落在地上的雞腿。 尤氏胸口的氣未完全平息。因?yàn)?,愛嚼舌頭的某些院內(nèi)人士,把李敏的話都傳到她這里來了。說她什么只會愛吃香愛吃辣的,其實(shí),對食材并不在意,全被醬料給糊弄了。說的她尤氏好像餓肚子的饑民一樣,看到什么東西就吃,不懂什么才叫做好吃。 “她能懂什么?她要是能懂吃的?能把自己吃到像病癆鬼一樣臭名遠(yuǎn)揚(yáng)嗎?!”尤氏料定了李敏就是個草包,只有一張嘴會說,會糊弄人。 她兒子愛吃甜?!笑話!跟在她兒子身邊多少年的伏燕都不知道朱隸愛吃甜,可能嗎? 聽到這話,尤氏身旁的一個婆子,因?yàn)楫?dāng)初照顧過朱隸的飲食,所以略為知道一些,對尤氏悄聲說:“大少爺小時候,有次是站在街上看著冰糖葫蘆不愿意走?!?/br> “冰糖葫蘆?冰糖葫蘆小孩子哪個不愛吃?騙小孩子的玩意兒。你們大少爺從小和人不一樣,知道那是騙人的東西,所以,只看著賣冰糖葫蘆的,沒有開口說要吃?!庇仁蟽删湓?,立馬為自己兒子正名。 不過,這個正名靠不住。因?yàn)椋洗卫蠲艉椭祀`上西市玩的時候,夫妻倆,一人是吃了一支冰糖葫蘆。 要李敏說,甜食是人類味覺的第一本性,沒有不愛吃甜的人。她老公愛吃甜,很正常啊。相反,正好說明,她老公內(nèi)心里最深處,是最善良最可愛的那一個。 尤氏卻一口認(rèn)定兒媳婦說兒子愛吃甜,是對兒子的誹謗,是非??膳碌囊粯墩_陷。因?yàn)椋腥嗽趺纯梢詯鄢蕴??愛吃甜是女人,中年女人的天性。像她們這些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太太,平常閑來無事,愛吃點(diǎn)甜點(diǎn)心,是對的。像男人整天在外,忙于公務(wù),若愛吃甜,不就變成了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的混賬東西了。 比如那個九爺,九爺愛吃,而且,愛吃甜,一副身板,卻被甜食害慘了,不到二十的年紀(jì),身材已經(jīng)走形,肚皮好象挺著半個西瓜圓溜溜的。 無論是萬歷爺,還是哪戶人家的長輩,哪個不會教育子女說必須愛吃苦。吃苦好,吃苦才有勤苦耐勞的精神,為國家,為社稷,兢兢業(yè)業(yè)做大事的精神。 要尤氏說的話,兒子最好是天天吃苦瓜,對,吃苦瓜,傳到外界,絕對是百姓們奔走相告的美聞一件。 大家就此都會評價護(hù)國公府為真正為民為國的典范,因?yàn)?,都為了錘煉心志天天吃苦瓜了。這樣一來,可以同時教育自己家兒女,學(xué)學(xué)人家護(hù)國公吃苦瓜的精神,以后才能有護(hù)國公保家為國的本事。 吃甜的?! 尤氏砰,打了桌子,警告底下所有的人:“此話不得傳到府外,倘若有誰到府外嚼了舌根胡說八道敢說大少爺愛吃甜的,割了誰的舌頭!” 婆婆因?yàn)樗齻骼瞎珢鄢蕴鸬拇蟀l(fā)雷霆,這事兒,由春梅的眼線傳到李敏耳朵里時,李敏吃飽喝足了,躺在屋里榻上,閉著眼睛假寐,歇會兒眼。 念夏與春梅面面相覷時,不由都看向那屏風(fēng)外,只有一壁之遙的朱隸。 朱隸脫掉鹿皮靴,每天必備功課,不敢不聽李大夫的教誨,把腳泡在藥桶里。泡的發(fā)汗了,感覺頭暈,身體比較虛的時候,遵從媳婦的指示,吃一盤甜點(diǎn)心。 以前,他吃甜食時,真有點(diǎn)畏畏縮縮的,和尤氏的看法大同小異。大男人家吃甜的,算什么東西。如今聽了媳婦一番話以后,感覺眼界頓開。 原來甜食根本不是罪。有時候,甜食甚至是救人命的堪比救命神丹的東西。 大夫就是大夫,專業(yè),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懂。說回來,他問過公孫,公孫都稱自己原先不知道。 李敏在床上翻了一下,睜眼看到自己那兩個小丫鬟一臉憂愁,令她忍俊不禁:“又怎么了,你們倆?” “甜,甜——”其實(shí)春梅也不懂,吃甜的好不好。不過,小時候,她想吃甜的,大人不讓吃,一方面,糖貴,另一方面,都說吃糖多會吃壞牙齒。 “我說過多少遍了,大夫盡人事,說了就說了,病人聽不聽,是病人自己的選擇,要聽就聽,不聽就不聽。身體是病人自己的,病人自己都不愛惜,大夫cao什么心?”李大夫說完這話兒,趕兩個小老太太似的丫鬟,“去去去,這有什么你們好cao心的?!?/br> 兩個小丫鬟繞過屏風(fēng),見到朱隸已經(jīng)拿起塊棗泥糕在吃甜食了,更是一臉驚訝,半天說不出話來。 看來,在尤氏和李敏的說法上,朱隸顯而易見選擇了自己老婆。 尤氏知道后,八成得氣瘋了,跪在列祖列宗面前,訓(xùn)斥兒子現(xiàn)在連老祖宗的話都不聽了,竟然聽從兒媳婦的鬼話吃起了甜食。 不說朱隸敢吃甜的了,朱理這個小叔,更是早就對自己大嫂佩服到從頭到腳百分之百的執(zhí)行。朱理天天都要訓(xùn)練,射箭,騎馬,練武,累的一身發(fā)汗,有時候想吃點(diǎn)東西,都不知道吃什么好。李敏教他,運(yùn)動前半個時辰,要喝水,運(yùn)動后半個時辰,再喝水。喝的是鹽和糖混淆的特別的開水。 糖、鹽,都是人十分重要的一種東西。不要看醫(yī)院里整天給人開什么抗生素,但是,當(dāng)人真正到了危重病的時候,營養(yǎng)問題比什么都更重要。糖、鹽的補(bǔ)充,關(guān)系一個人的生死。 高了不好,低了,更是致人命。 李敏反正是透露了這個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發(fā)出來的信息,要說她老公聰明,真聰明。隔著一塊屏風(fēng)而已,她能清楚聽見,她老公和公孫良生在討論怎么給部隊(duì)儲備糖鹽了。 在古代,無論種糖,制鹽的工藝,都不發(fā)達(dá)。尤其是鹽,屬于管制流通的東西。私家不可賣鹽。有一袋鹽堪比黃金的說法。 護(hù)國公府里有關(guān)婆媳之間的問題,早就被京師里,皇宮里,許多人關(guān)注上了。因此,大家得知,尤氏和李敏為了朱隸能不能吃甜食的問題鬧矛盾時,大伙兒反而都一頭霧水了。 首先,這不是什么大問題。吃不吃甜,朱隸身為一個大將軍,一個王爺,想吃就吃,不吃就不吃。最多,像九爺說的那樣,為吃而死,也無憾。 其次,話說回來,真沒有幾個人贊成吃甜食。吃甜食的危害有目共睹,像九爺,像福樂公主的母親唐修容,都是典型的吃了甜食身體直接走形。 要說吃什么東西最好?對了,吃齋! 素食最好不過的了。吃多少素食,人的身體都不會走形。尤其老人家,更該多吃素食。吃素食能長壽。 按照這樣的邏輯,那些參加了給太后壽宴準(zhǔn)備菜品比賽的參賽選手們,一個個絞盡腦汁,都在素食上面大做文章。 王氏和大女兒小女兒再三商酌。 據(jù)說八爺為了常嬪,都到魯親王那兒尋找天下獨(dú)一無二的食材了,敵手們一個個的好牌一張接一張層出不窮。 “長春宮都緊張起來,這幾日,把廚房里的柴火、鍋鏟等東西,一路搬到了長春宮里,十一爺?shù)母W?,八爺?shù)氖绦l(wèi),天天都在長春宮的門前墻內(nèi)把守著,密不透風(fēng),不讓人知道究竟常嬪都準(zhǔn)備了什么稀奇的東西?;噬下劼暎蓚€人想先去一探究竟時,都被常嬪婉拒了。這個常嬪,真是深藏不露,平日里裝著清心寡欲,到了這個點(diǎn)上,卻是一副豁出去的模樣了。嘖嘖,皇后娘娘聽說了,都說是大開眼界。”說這個話的,倒不是李華和王氏、李瑩,而是靜妃所在秀慧宮里的張貴容。 李華和王氏以及李瑩,今天是都到了秀慧宮里拜會靜妃。結(jié)果靜妃出門了,說是又是去兒子府上監(jiān)工,一時半會兒沒有能回來的那么快。不過,知道自己未來兒媳婦過來,靜妃不敢怠慢,是急著要從朱璃在修繕中的王爺府先趕回來再說。 靜妃不在,秀慧宮里,品級較高的幾位嬪妃出來代替靜妃招待王氏母女。要李華她們說,這秀慧宮里的人際關(guān)系五花八門,更是讓人看不透這其中的脈絡(luò)。誰不知道靜妃娘娘和皇后娘娘要好,三爺是太子的人??墒牵踅B儀在秀慧宮里,作為十一爺?shù)哪赣H,十一爺卻是都一路粘著八爺不放。 現(xiàn)在,連張貴容,都敢當(dāng)著王紹儀的面,說十一爺?shù)牟皇?。而王紹儀,對此居然半句聲音都不出來。不知道是不是當(dāng)十一爺是逆子了,或是人在他人屋檐下不由自己,一句維護(hù)兒子的話都不敢說。 王氏坐在下位,磕著茶蓋子,喝口茶都覺得燙嘴,心口跳,手心發(fā)熱,渾身如火如荼,緊張的要死。女兒成敗,都在此一舉了。 張貴容這人,說話像快板,快人快語的,大大咧咧的,說出來的話,雖然讓人聽了不太順心,可是,卻透露了不少消息給她們聽。 比如,除了八爺常嬪,六宮里,其它有點(diǎn)等級的妃子,都全部動作了起來。因?yàn)?,你不爭,你不努力的話,太后會說你不敬孝,皇上會對你大失所望。哪怕是站在皇后陣營里的人,莊妃之類,都召集了有名的廚子為自己出謀劃策。 聰明點(diǎn)的,像是張貴容透露的:“據(jù)說,容妃娘娘的宮里,請了個不得了的大夫做內(nèi)參。本小主想了又想,莫非是護(hù)國公府的隸王妃?后來,在聽說隸王妃與靖王妃再生罅隙了,說是隸王妃主張吃甜食,靖王妃這個氣,生的有些道理,所以,容妃不太可能是請隸王妃當(dāng)內(nèi)參,怕隸王妃瞎說?!?/br> 李敏所謂的“瞎說”,不是一次兩次了。要說最讓人心驚膽跳的,要數(shù)那次李敏當(dāng)著太后的面,說齊常在會死,那時候,齊常在還好好活著呢。 “本小主一直想,隸王妃如果去當(dāng)算命先生的話,可能早就賺的滿盆金銀財(cái)寶了。”張貴容嘴角銜起一抹旁觀者只顧看熱鬧的涼笑。 王氏與自己兩個女兒對對眼。有一點(diǎn)可以肯定的是,容妃請了大夫當(dāng)內(nèi)參,說明,都是想從太后的身體健康下手?,F(xiàn)在,不是看廚子的本事,是看大夫的本事了。 廚子做的飯菜再想,再好吃都好,太后那種人,心思周密,吃什么東西,腦子里都會先想清楚了能不能吃,不會像肚子餓的饑民看見什么好吃的都一骨碌撲上去。所以,東西做的可口固然重要,但是,哪怕不可口,太后覺得那是對自己身體有益的東西,都會夸。 太后的想法摸清楚了以后,怎么下手破局,貌似,有利的地方,她們不是沒有。 王氏腦子里盤轉(zhuǎn)起了自己手中持有的那本徐氏秘籍。秘籍上寫有一個長壽方。如果這個方真的有用,把這個方熬成湯,進(jìn)獻(xiàn)給太后,太后豈不樂哉。 想來想去,這個長壽方,拿給靜妃最好。一個是,靜妃是皇后的人,靜妃品性德靜,曾經(jīng)都被萬歷爺和太后屢次夸贊,說是靜妃人如其名,女子素靜,是難能可貴的品質(zhì),論皇后身邊的人,也就靜妃作為貴妃的候選人里頭最有競爭力的一位娘娘了。然后,靜妃是李瑩的婆婆了,與尚書府關(guān)系密切。她們扶持了靜妃的話,對尚書府和李華都大有益處。 現(xiàn)在,只等靜妃回來之后,把她們的盤算告訴靜妃。 等了約一盞茶的功夫,宮門來報(bào),說是靜妃和太子、三爺十二爺,都一起穿過了神武門。 太子今日去了朱璃的王爺府。自己最好的兄弟要大婚,太子說什么都必須到朱璃的王府上去看看,關(guān)心一番,體現(xiàn)太子身為兄長的一份心意。 或許,太子想通了,三爺對于自己,依然是很重要的。 門口傳來太監(jiān)的聲音:太子到—— 秀慧宮里所有人,全部都站了起來,一串兒出了屋門,站在院子里整齊排列迎接。 王氏和李華等,心里卻不禁惶惶。想太子一上這兒來,她們這豈不是找不到機(jī)會和靜妃說了。這是橫生了什么茬兒。 太子率先進(jìn)門,明晃晃的綢袍,在午后的太陽底下像是鍍上一層金,雖然榮華富貴,可是,沉甸甸的,貌似連袍角,都飛揚(yáng)不起來。 靜妃在太子身后進(jìn)門,隨即吩咐人,馬上打盆水給太子洗臉。 一群嬪妃彎腰請安。 太子笑呵呵道:“各位小主,都起身吧。本宮只是來靜妃宮里坐坐,以前,常和三爺常到靜妃宮里來玩,算是探望長輩?!?/br> 嬪妃們答是,隨之散開去。都是皇帝的后妃,也不可以和太子太過親近,除非那些年長的,對太子而言是長輩的。 靜妃請了太子入屋坐,往前走著,都沒有留意到王氏母女。直到張貴容走上前,是有目的地給王氏母女們賣個人情,對靜妃說:“娘娘,華婉儀來了,帶著尚書府夫人及三小姐,都在這兒坐了有一會了?!?/br> 聽到這話,不止靜妃,走在前面的太子,走在后面的三爺和十二爺,才都轉(zhuǎn)過頭來。 王氏母女三人低著頭,不敢抬眼。 太子對朱璃勾眉一笑,道:“你媳婦你都沒有看見?” 朱璃沉聲回答:“臣是沒聽說過尚書府的人會到宮里來。” 口氣里略有些埋怨沒有提前打招呼的意思。 雖說是快要嫁到三爺府了,可是,沒進(jìn)三爺門里,不算。未婚男女,其實(shí)是不該相見的。 耳聽這個一毛不拔的三爺還是那樣冷聲冷氣的,王氏心里升起了一絲不悅。想當(dāng)初,是誰口口聲聲到尚書府里求著要娶她女兒的?,F(xiàn)在,要結(jié)婚了,居然口氣這般冷,對未婚妻如此,對未來丈母娘也如此。這個女婿太不會當(dāng)了。 可惜,這是人家的地盤里。而且,人家身份高貴,她們尚書府其實(shí)算是高攀了,攀上了皇室這個高枝。 王氏悶悶的,心里想,還要不要把東西獻(xiàn)給靜妃。 靜妃側(cè)耳,是聽張貴容在她耳朵里細(xì)叨,張貴容把自己剛才觀察到的,幾乎全都給靜妃說了。靜妃眉眼里,全是和兒子那張臉一模一樣的肅敬,仔細(xì)傾聽了張貴妃的話以后,靜妃的眸子里靜靜地轉(zhuǎn)了一圈光,接著,對太子說:“請?zhí)映员柙僮甙??!?/br> “本宮本是打算在靜妃這里吃杯茶的,誰讓本宮和三爺情同手足,只是,三爺和靜妃您這兒都來了親家。本宮和老十二呆在這里不合適,對不對,十二弟?”太子張口一喊。 十二爺傻乎乎地跟著點(diǎn)頭:“是——” 靜妃卻沒有罷休,早叫人都準(zhǔn)備吃的東西了,說:“本宮知道十二爺喜歡吃涼皮,特別讓人做了涼皮。十二爺吃過再走吧?!?/br> 涼皮是夏季解暑吃的東西,這都秋冬的季節(jié)了,但是,十二真是好吃這口,冬天吃涼皮吃的更爽。 沒想到靜妃惦記他這事兒,十二一旦感動,推卻不了,就此留了下來。沒法拉十二一塊走的太子,只好一塊入屋里吃杯茶。 朱璃跟在太子身后,坐在了椅子里后一直默然沒有吭聲。李瑩抬起頭看他時,都對不上他眼睛。 李華略微都察覺到了這對男女之間貌似哪兒不對勁。 如果朱璃不喜歡李瑩了?有這個可能嗎?之前,朱璃是口口聲聲非李瑩不可的。 當(dāng)然不可能的了。這點(diǎn),靜妃自己都清楚。因?yàn)椋瑑鹤拥幕槭赂牧嗽俑?,如果再次更改,萬歷爺都要發(fā)脾氣的了。這個李瑩,是朱璃抗命自己去求來的。靜妃都不敢出聲讓兒子不要。 但是,娶是一定要娶的,娶了以后,夫妻生活變成怎樣,誰也不敢保證。 李華看了看meimei。李瑩接到她眼神,有口難言。 她也不知道朱璃是怎么回事。說朱璃回心轉(zhuǎn)意喜歡上李敏,可是,朱璃并沒有去找過李敏。實(shí)際上,朱璃這段日子,都好像全心全意投入到了幫皇帝辦事的公務(wù)上。像今天,要不是靜妃到王爺府上監(jiān)工,朱璃一早去了刑部以后,怕是不到晚上都不回來的了。 靜妃心頭對此埋怨不少,心想萬歷爺明知道兒子要完婚,給兒子安排那么多公務(wù)做什么。這些事,太子不能做嗎?為什么偏偏是三爺做? 一群人坐在屋子里,心思各異,只聽屋內(nèi)寂靜之中,只有太子手里的茶蓋拂杯口,一下兩下,杯子里的水早涼了。 太子終究忍不住,道:“太zigong里太傅在等著本宮,本宮先回東宮,否則要被太傅罵。” 聽到這話,靜妃忙讓人去取來要送給太子妃和太子妃兩個孩子的東西,讓太子順道帶去。朱璃走去送太子。十二在隔壁吃涼皮,沒有吃完不得走。 瞧著礙事的人走了,終于有空兒了。王氏在心頭呼出口氣。瞅準(zhǔn)了機(jī)會,示意自己女兒。 李瑩不好出手。只得由李華站起來,走到靜妃面前。剛要屈膝福身,靜妃兩只手扶她起來:“華婉儀趕緊坐著。身懷龍?zhí)?,到本宮這兒來行禮,到時候出個什么意外,本宮萬萬擔(dān)當(dāng)不起。” 意思大有李華到她宮里盡是惹麻煩的,靜妃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