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節(jié)
劉七巧一邊接了清荷遞過來的水讓她漱口,一邊回道:“有個產(chǎn)婦,得了麻疹,大郎讓我出去走了一趟,我倒是回來了有一個多時辰了,大郎那邊還沒回來,只怕是要到掌燈時候了,我跟他說了今兒是中秋,讓他和爹他們早點回來,就是不知道他聽沒聽進去?!?/br> 杜太太只搖了搖頭,臉上閃過微微的感嘆道:“他們?nèi)齻€都是一個性子的人,凡是外頭有事情,就能丟下一家老小,整日就在外頭過活。今年是你進門的第一個中秋,大郎說什么也是要回來陪你一起才像話。” 里頭兩人正閑聊著,外面王mama進來道:“未時的時候恭王府的葉mama奉了王妃的吩咐,過來送了月餅,原本是要見見大少奶奶的,聽說大少奶奶不在,便先走了,太太那時候正巧在歇中覺,所以奴婢就沒來稟報,東西都在如意居的偏廳放著呢。” 恭王府每年也都會在杏花樓訂上很多月餅,等過節(jié)的時候送給京城的各家親朋好友,劉七巧剛過門就逢了中秋,前兩天才備了禮品歸寧,倒是忘了今兒的事情。劉七巧聽王mama說了起來,才拍了拍腦門道:“糟糕,我把這事兒給忘記的一干二凈了,這下我娘又要數(shù)落我沒禮數(shù)了?!?/br> 杜太太只笑著道:“放心好了,這中秋送月餅的親戚名單,我早半個月前就已經(jīng)定下來了,昨兒府上分發(fā)月餅的時候,外頭的管事就已經(jīng)挨家挨戶的送了,恭王府那邊自然是沒有落下的?!?/br> 這還真是不當家不cao這份心呢,劉七巧心里哪能想到這些芝麻大小的事情。雖然這幾天跟在二太太后面著實也是學到了不少東西,但這府上細碎的東西畢竟很多,她一時半活兒的,還是有遺漏的地方。 “還是媳婦自己沒上心,幸好下人們沒忘了,不然的話說出去可就怠慢了?!眲⑵咔上肓讼?,沒做好的事情還是老老實實的認錯比較好。 杜太太是個寬宏大量的人,見劉七巧低頭認錯,也只伸手摸了摸她得腦袋道:“你瞧瞧這孩子,有時候跟個大人似的,這會兒又是一個小姑娘模樣,到底年紀小,還是個孩子呢!” 王mama見了,也上前勸了幾句道:“可不是,大少奶奶如今才十五,你能當她多大呢?太太也是十六歲上頭才嫁到杜家來的,那時候老太太還管事,哪里用的著太太管家事的,大少奶奶如今這幾天下來,奴婢瞧著便覺得大少奶奶是個能干的?!?/br> 沒過多久,便到了掌燈十分,老太太那邊也派了人來請。雖說杜若和兩位老爺還沒回來,可今兒是中秋,又請了姜姨奶奶他們一家,作為主人家也不應該遲到的。 劉七巧扶著杜太太出了如意居,又轉身吩咐跟在身邊的綠柳道:“你先回百草院,讓小丫鬟們備好了熱水,然后去大門口候著,只等大少爺回來,就讓他先回去沐浴更衣,然后再過去敷衍,席上有幾個孩子呢,小心別沾了外面的病氣過來?!?/br> 杜太太只也忙吩咐白芷道:“你也按大少奶奶的吩咐,在如意居備好水,讓老爺務必洗過了再來?!?/br> 兩人到聽香水榭的時候,二太太那邊人都已經(jīng)到齊了。按照規(guī)矩姨娘是不準上桌的,這些年的中秋,從來都是蘼蕪居私下開席的,杜二太太也沒有要姨娘們服侍的習慣。她原先不是沒有過這樣的心思,可后來想想,那幾個俏生生的姨娘人前人后的走動,豈不是越發(fā)襯得自己樣貌不如人了。 聽香水榭被屏風一隔為二,左邊的桌子上坐著杜老太太、姜姨奶奶、姜梓丞和杜二老爺?shù)膬蓚€庶子,右邊則是女眷的席面。杜二太太帶著三個閨女、趙氏帶著嫡子庶女,已經(jīng)在那邊落座,見杜太太來了都起來福了福身子。杜太太在杜二太太的左手邊坐了,見沈氏隔著一個位子坐在自己的左手側,便只招呼沈氏道:“沈夫人這邊坐吧,下面的都是小輩了?!?/br> 沈氏也是書香門第出生,家里兩個兄弟也有官職在身,無奈都放得遠,大家各過各的,一個老娘跟著大哥走了,如今弄的她一個人在京城也算是孤苦伶仃的?,F(xiàn)如今唯一的兒子也病了許久,沈氏作為親娘,早已經(jīng)絕了要讓他考科舉出仕的念頭,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的多活幾年。 沈氏起身謝過了一回,倒也就近坐了,只有些歉然的開口道:“老太太可憐我們孤兒寡母的,大節(jié)下的一家也只三個人,才讓我們過來跟著一起熱鬧熱鬧,太太這么款待,我到時不好意思了。” 杜太太只笑著道:“老太太和姨太太是親姐妹,論理我們也能算是姐妹家的,自家姐妹就不用這么客氣了?!?/br> 雖然是客套話,但是杜太太說的時候,神情語氣都是一等一的認真,到是讓沈氏狠狠的感動了一番。杜二太太因為姜梓歆的事情,心里一直不怎么待見姜姨奶奶一家,方才她們過來,也就是場面上的見了見禮數(shù)。沈氏也知道姜梓歆截了杜茵的夫婿,二太太每次見姜姨奶奶也帶著幾分不屑,對著她越發(fā)是不肯用正眼瞧她的,可這事情上頭,畢竟姜家人落了下成,所以她見了杜二太太,難免還有幾分心虛的。 說話間便有丫鬟來回話,說是兩位老爺和大少爺都回來了。杜太太臉上便露出滿滿的笑意來,又瞧了一眼坐在她對面的趙氏,只關切道:“只是辛苦了蘅哥兒,這大過節(jié)的又跑出去了?!?/br> 趙氏自從為杜蘅又生了一個兒子之后,兩人的感情多少也有些升溫。這種包辦婚姻之下的夫妻,感情能滿滿加深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趙氏如今帶著三個孩子,也不像以前一樣拘著杜蘅,兩人反而比先前更好了。 “昨兒他才說,今兒一早就要走,又吃不到今年的團圓飯了,去年在路上耽擱了就沒趕得回來,今年就差一天,還是等不及。”趙氏雖這么說,臉上倒也沒有多少埋怨,大抵是昨晚已經(jīng)溫存過了,且她也知道生意上的事情,是沒法耽擱的,這次辦得又是皇差,若是不及早將藥材進回來,難不成讓寶善堂斷貨嗎? 杜老太太問說他們都回來了,便讓廚房準備走菜了。這時候天色已經(jīng)完全暗了下來,一輪圓月從東邊的荷花池上升起來,倒影在水中,襯得整個荷花池都一片清亮。 杜老太太想起去年的中秋,原本也是打算賞月的,可結果杜若一病,最后大家伙連飯都沒吃的痛快。 “今年的月亮,我看著怎么倒是比往年越發(fā)圓了,你瞧瞧是不是?”杜老太太指著外頭的月亮,對姜姨奶奶道。 姜姨奶奶順著杜老太太指著的方向看了一眼,只瞇了瞇眸子,也帶著幾分感嘆道:“去年中秋還是在船上過的,也是瞧著明晃晃的一輪月亮,也沒關顧圓不圓的,就就想著,回到了京城,才算是到家了?!?/br> 這一句話說的杜老太太也感嘆了幾分,瞧著姜姨奶奶的眼神里就多了一份心疼,只寬慰她道:“你是福薄了點,不過有丞哥兒在,將來也是能享后福的。” 姜梓丞方才進來,與杜茵擦肩而過,只覺得才兩日沒見,那人就清減了不少心里也帶著淡淡的憂傷,雖然入了席,魂卻還沒回來。這會兒聽見杜老太太冷不丁的提起自己來,只愣了片刻,才朝著杜老太太那邊微微笑了笑,又拱手行了禮數(shù)。 杜老太太這會兒才又仔細的瞧清楚了姜梓丞,只覺得去年來時候芝蘭玉樹一樣的人物,怎么就病成了這副樣子,連那雙好看的桃花眼,都病得凹陷了下去。 外頭的丫鬟們循序的開始上菜了,杜老爺、杜二老爺和杜若三人,也都從外面進來了。 杜老太太見人都到齊了,也收了收方才的心思,只開口道:“人都到齊了,就開席吧,今兒難得,姜家姨奶奶跟我們一起過中秋,自從二十年前南遷之后,多少親戚都沒從南邊回來,杜家如今在京城也沒幾家走得近的親戚了,逢年過節(jié)的,更是要多親近親近才行?!?/br> 345 二十年前韃子進犯,京城權貴大舉南遷之后,年紀大的一批多半都掛在了江南,回北方來的大多只有靈位了。像杜老太太這一批算是壯年了,可上面去了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聯(lián)系,也不比以往密切了。如今又是十幾年過去,各家又有了各家的兒女,自己的年紀也大了,讓兒女們當家做主之后,親戚們之間的走動就更少了。 “老太太說的對,親戚間是要多親近親近才好?!倍爬蠣斏狭讼愦蜷_了話匣子,杜二老爺?shù)膬蓚€庶子連忙起身向幾位行禮,姜梓丞也跟著站了起來,向兩位老爺和杜若行禮。 杜老爺瞧了他一眼,見他雖然表面看著平靜,可是不自覺中卻還是眉峰緊鎖,臉上的神色也透著幾分郁結,便開口問道:“姜家侄兒的身子好些了嗎?平時有空大可以到院子里走動走動,不要老是窩在家里?!?/br> 姜梓丞只拱了拱手,彬彬有禮的回道:“多謝大表舅關心,二表舅妙手回春,晚輩如今已覺得好多了?!?/br> 杜老爺點了點頭,意味深長道:“你二表舅怎么說也是當今國手,大雍的太醫(yī)院院判,他的本事不止如此,應當更好一些才是。” 姜梓丞略略皺了皺眉頭,卻也只謙遜的低下頭道:“是晚輩沒好生養(yǎng),倒不是二表舅的關系?!?/br> 杜二老爺見姜梓丞談吐得益,禮數(shù)俱全,由又心動了幾分,便笑著道:“一會兒吃完了酒,去我的書房坐坐,我再替你診一診脈,沒準兒吃完這最后一貼藥,病也就好了?!?/br> 姜梓丞臉上的神色卻越發(fā)凝重了起來,但還是很禮貌的點頭應了。一時間宴席開了,左右兩桌都吃了起來,杜老太太也沒問杜老爺外頭的事情,省的心煩,便只讓兩個小孫子各自作了一首和月亮有關的詩歌出來。又笑著朝屏風后頭道:“姑娘倒是不必作詩了,只都自己吟一首平常自己喜歡的,讓我們聽聽罷了,二丫頭,就從你先開始吧。” 杜苡是三姐妹中學問最好的,讓她帶頭最合適不過。大雍對待女子教養(yǎng)方面,也不是非常嚴苛,平常人家的姑娘,能認字、能背出《女四書》、能知道幾個典故,吟誦幾首古詩,便已是不錯的了。 杜苡看了眼天上的月色,凝神想了片刻,才開口道:“古往今來詠月的詩不計其數(shù),我卻獨獨喜歡曹子建《怨歌行》里面的那一句: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雖然從全首看起來是悲了一點,但只單獨這兩句,倒是不少朱門綺戶人家的寫照?!?/br> 杜若一邊聽,一邊贊許的點了點頭,這時候月亮正高懸在天際,將整個聽香水榭攏在了流水一樣的月光下。杜老爺和杜二老爺都贊許了幾聲。那邊杜老太太也道:“光聽這一句,已是覺得美不勝收了,二丫頭說得好,大丫頭,輪到你說說看?” 杜茵的學問雖然只是一般般,但幾句詩還是難不倒她的,可如今姜梓丞還在席上,她究竟要選哪一首詩,才能讓姜梓丞得到一些共鳴呢?杜茵擰這帕子想了又想,才從席上站起身來,望著天空一輪皎皎明月,輕聲念了起來:“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托须m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br> 劉七巧聽杜茵念完這一首詩,整個人都覺得不好了,雖然這首詩的主旨是將游子客居異鄉(xiāng),望月思鄉(xiāng)的,可是這字里行間的形容,怎么看思的都不是鄉(xiāng),而是藏在她心里的那個人。 杜茵念完,臉上的神色卻是平淡無奇的,只繼續(xù)道:“我才疏學淺,記不得幾首古詩,只這一首平時在書上瞧見過,便記了下來?!?/br> 這會兒杜二老爺?shù)哪樕弦咽情W過一絲嘆息了,女大不中留大約就是杜茵如今的情況了。他抬起頭,正好瞧見坐在自己對面的姜梓丞,正神情木然的端著手中的酒杯,不知道是要飲還是要放。杜二老爺清了清嗓子道:“茵丫頭這一首也不錯,不過未免平鋪直敘了一些?!?/br> 劉七巧聽杜二老爺這么說,也松了一口氣,杜二老爺?shù)降资翘鄱乓鸬模词惯@樣,也不忍心多說她一句,看來他對姜家少爺也確實是滿意的。 杜茵見杜二老爺沒有生氣,也只低下頭,臉上神色淡淡的坐了下來。 杜二老爺點評完了,一時氣氛就有些沉悶了。杜芊便只笑著道:“老太太還沒聽我的呢,我平常功課也是不好的,這詠月的詩還真想不起幾首來,倒是姨娘小時候教過我一首她們家鄉(xiāng)的民謠,不如我念了給大家聽聽。”杜芊只說著,便深吸一口,饒有介事的念了起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br> 只就這短短的幾句話,劉七巧卻仿佛被觸動了一般,抬頭定定的看著眼杜芊,十三歲的姑娘,嘴角彎彎、眼神靈動,說話的時候眉飛色舞,卻分明沒有半點的矯揉造作在里面。 這一首詩實在太熟悉了,如果說這是一首家鄉(xiāng)民謠,那么這首詩,的確能稱得上所有穿越者的家鄉(xiāng)民謠了。 “芊丫頭這民謠倒是有意思,韻律也好,又簡單易懂,一聽就是一個會作詩的人寫出來的東西?!倍爬咸踩滩蛔】滟澚艘痪洹?/br> 一想起杜老太太對詩仙李白的評價是:一個會作詩的,劉七巧就差點兒要被憋出內(nèi)傷來了。只強忍著笑,湊到坐在自己左手邊的杜芊耳朵旁,小聲道:“三姑娘的民謠倒是通俗易懂的很,我小時候也學過一首民謠,不知道花姨娘教過你沒有?” “大嫂子,你們鄉(xiāng)下也有人學民謠嗎?”杜芊顯然也很感興趣,劉七巧點了點頭,又壓低了聲問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一首民謠,你姨娘教過你嗎?” 杜芊只驚喜的點了點頭,抬起眉毛又多看了一眼劉七巧,也小聲回道:“怪不得我娘說,大嫂你是她得老鄉(xiāng)呢,只是我聽說大嫂就是京郊人士,我娘卻是山西人,怎么會是老鄉(xiāng)呢?” 這會兒連劉七巧也不知道怎么回她了,只瞧著嘴角小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你年紀小自然不懂?!?/br> 杜芊只皺了皺眉頭,郁悶道:“大嫂不過也就比我年長兩歲而已?!?/br> 劉七巧裝出一副長嫂的模樣,只一本正經(jīng)道:“我比你大兩歲,便可以及笄成婚,你卻還只能待字閨中,所以即便只是一兩歲,有時候也是很關鍵性的?!?/br> 劉七巧這會兒也總算明白了,當日在太醫(yī)院,杜二老爺為什么會說她像自己的小花了。只可惜,跟她一樣從現(xiàn)代來的小花,卻最終做了杜二老爺?shù)男℃?,連堂堂正正坐在席面上和家人吃一頓團圓飯的機會都沒有。劉七巧打定了主意,明天就算是再忙,也要抽空去拜見一下杜二老爺?shù)乃奈皇替恕?/br> 宴席撤了之后,又換上了瓜果茶盤,聽香水榭就建在荷花池的邊上,離去年姜梓歆投河的地方不過兩三丈遠。因為是建在了池塘邊上,所以朝水里伸出去有一丈寬的地方,這里的水是有些深的。 “我們還是去對面那邊放河燈的好,今年水淺,這邊的堤岸倒是顯得有些高了?!倍乓鹇氏日玖似饋?,朝另外兩位姑娘看了一眼,繼續(xù)道:“你們不去嗎?我今兒才讓小丫鬟們把對面的小水橋給打掃了一下,站在那邊放河燈正好呢?!?/br> 杜苡杜芊平常都以杜茵馬首是瞻,便都起身對自己的丫鬟道:“去房里把花燈送到對岸的水橋那邊去吧,我們和大jiejie先過去。” 杜苡站起來,眼神見稍微撇了撇隔壁桌的眾人,只開口道:“莘哥兒和茂哥兒跟不跟大姐一起玩,放花燈可好玩了?!?/br> 兩個孩子畢竟年紀小,被杜茵這么一說,臉上就浮現(xiàn)了興奮的神色,只一個躍躍欲試起來。 杜老太太瞧了眼兩個孩子,只笑著道:“放花燈都是姑娘家的玩意兒,你們湊什么熱鬧,再說你們年紀還小,在水邊玩也不安全?!?/br> 杜茵見杜老太太這么說,只不依不饒道:“難得一家人吃了團圓飯,才想帶著弟弟meimei們一道玩一玩,老太太怎么又來掃我的興致呢,大哥哥,你說是不是?” 杜若雖然不知杜茵葫蘆里賣得什么藥,卻也不忍心拂了她的興致,正想開口說話,卻瞧見劉七巧不知什么時候站在了自己的對面,悄悄的朝著姜梓丞的方向對自己努了努嘴。杜若愣了愣,隨后卻也很快反應了出來道:“難得今日高興,不如我陪著弟妹們一起去放花燈吧?!?/br> 劉七巧聽見杜若這一句話說出來,差點兒就要急得跳腳了起來,繼續(xù)朝著他擠眉弄眼的,杜若只云淡風輕的繼續(xù)道:“姜表弟不如也一起去吧,聽說放了花燈能讓自己心想事成,姜表弟不想試試嗎?” 劉七巧差點兒被杜若這過山車弄的心肌梗塞,見杜若終于繞回了正題,只忙不迭的裝作恩愛狀:“相公,我也陪著你一起去?!?/br> 杜老太太見一群愛玩的小年輕,她縱使再不樂意,也不好意思掃了他們的興致了。 ☆、187|4.15 劉七巧見張mama轉身時候如釋重負的樣子,只隨手端著茶盞抿了一口,招呼綠柳靠到自己耳邊道:“你一會兒出門,去陳尚書府跑一趟,問他們家少奶奶借幾支蠟燭來。” “大少奶奶你這是?”綠柳問了半句,那邊劉七巧便接著道:“奴才們暗地里坑主子家銀子也是有的,我不過就想知道她們坑了多少,再看看到底怎么發(fā)落?!?/br> 綠柳笑道:“昨兒陳家少奶奶不是還托人給奶奶送了東西嗎?正巧今兒去還禮,我瞧著昨天早上大姑娘送來的那個江南的月餅看著不錯,不如送些過去給陳家少奶奶?” “隨你怎么安排吧,反正幫我把蠟燭借過來就行了?!?/br> 劉七巧又坐了半天,陸陸續(xù)續(xù)又有很多管事們進來問話,凡事著急的,劉七巧便按著自己的法子處理了,凡事這會兒不急的,便讓她們站在外頭等著,等著杜二太太來了在一起說。 這時候百草院里頭的一個小丫鬟忽然進了議事廳的院子,見這邊站著一堆管事,自然不好直接進去,便在門口探頭探腦了幾下。 綠柳正巧出門安排去陳家的事情,見了她便問道:“你大早上的跑到這邊來做什么?” 那小丫鬟正是連翹的表妹小麥,就是那日快嘴說錯了話的,見了綠柳就有幾分發(fā)憷,只小聲道:“連翹jiejie讓奴婢來通知奶奶一聲,茯苓姐被喊去老太太那邊問話了,奴婢方才在過來的路上遇見了二太太院子里的小丫鬟,說是二太太這會兒也在老太太那邊?!?/br> 這些話是連翹讓她說的,畢竟她算是犯過事兒,雖然是要被調(diào)去外書房的,但是若是能在劉七巧面前將功補過,面子上也會好很多。 綠柳腦子轉的快一些,又問了一句道:“那大少爺走了嗎?紫蘇現(xiàn)在是誰照看著?” 小麥只低著頭道:“大少爺一早帶著紫蘇jiejie一起走了,其他的奴婢也不知道?!?/br> 綠柳聽聞紫蘇被杜若帶走了,臉上還少少的驚訝了一下,只是如今茯苓被帶了過去問話,看上去倒很像是二太太突然發(fā)難了。 綠柳隨*代了一聲道:“你回去吧,大少奶奶這邊事兒還沒忙完了,告訴連翹jiejie,大少奶奶都知道了,讓她放心?!?/br> 綠柳瞧著小麥轉身走了,這才抬起腳步擰著眉毛往議事廳里頭走,見了劉七巧只加快了腳步,湊上去把方才小丫鬟回的話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 劉七巧臉色一變,旋即又平靜了下來,眉宇微微上挑,端著茶盞道:“既然紫蘇已經(jīng)走了,那二太太也抓不住什么把柄,問話就問話吧,茯苓應該知道怎么答的。” 茯苓正指使著小丫鬟們打掃紫蘇的房間,外頭福壽堂的人就來傳話了。茯苓自從進了百草院,便很少去福壽堂那邊了,便是姐妹們平常遇見了,也都照面打個招呼就完事兒了。茯苓起先過來,也是知道老太太的心思的,奈何那幾年杜若身子實在不好,多半日子都是病歪歪的。茯苓的父母又是杜家莊子上的老實人家,便想著與其讓茯苓當個寡婦姨太太,不如就回家安安生生的找個人家,所以就給她定下了人家,是她們家干活的那處莊子上莊頭的兒子,雖說種地人家是辛苦些,但當個莊頭,衣食無憂,也不用自己動手干活,家里養(yǎng)一兩個奴婢也是夠的,所以茯苓也就應了。 杜二太太放下茶盞的時候,便瞧見茯苓正從外頭進來,她穿著青綠鑲領粉藍撒花束腰對襟比甲,走路的時候裊裊娜娜的,臉上又白凈清爽的,看著讓人眼前一亮。杜二太太忽然就生了另外一個讓劉七巧不爽快的辦法出來。 “不愧是老太太給大侄兒的人,如今出落的越發(fā)好了,聽說已經(jīng)許了人家,倒是可惜了,這樣的人才,要是放在房里做了通房那才好呢。”杜二太太面上雖然對妾氏姨娘是不在意的,可作為女人,誰不想常常遠遠的霸占著一個男人,偏生她沒這種命,可杜家大房兩個卻有這樣的好命。 杜二老爺天生風流,杜老太太從沒有起過給他塞女人的想法。杜老爺房里只有杜太太一人,因為生了杜若壞了身子,杜老太太倒是動過好幾次這樣的念頭,無奈杜老爺百般堅持,最后也只得作罷了。杜老太太原本選了茯苓去,就有這樣的想法,如今被杜二太太一提,也只有嘆息的份兒了。 “誰說不是,她爹娘也太著急了些,好像我們杜家會虧待她似的。”杜老太太又瞧了一眼茯苓,心里還是喜歡。 茯苓這會兒臉都白了,后背濕成了一片,幾乎就要亂了陣腳了。大少奶奶才過門幾天啊!跟大少爺正是蜜里調(diào)油的時候,二太太提起這種事情來,簡直是要人命啊!萬一傳了出去,別人還以為她自己生了什么想法,那她就更沒臉在府上待著了。 “老太太錯愛了,這些年在府上服侍,父母兄弟們都在莊子上,幾年都見不上一次,我母親便起了心思,以后不想把我給了太遠的人家,所以就定下了本莊的,倒不是因為著急,只是舍不得我而已?!避蜍呒贝掖业墓蛳?,斟酌著字句開口。 那邊杜二太太還想說什么,杜老太太就點了點頭,表示理解道:“一家人在一塊總是好的,難為你父母還想著你?!?/br> 茯苓唯唯諾諾的說了一聲是,那邊杜老太太便開始發(fā)問了:“聽說大少奶奶帶來的一個陪嫁丫鬟病了,不知道是什么病,如今好了沒有?府里的規(guī)矩你是知道的,小病清養(yǎng),大病可是要出去的。” 茯苓聽杜老太太提起這事情來,才算真正的送了一口氣道:“是染了風寒,吃了兩貼藥已經(jīng)好了,今兒一早大少爺說水月庵那邊要個照顧的人,紫蘇便自告奮勇的跟了去,這些日子只怕要在那邊照看病人,大抵要過些時候才能回來了?!?/br> 杜老太太聽了茯苓了話,只抬眸冷冷的瞟了一眼杜二太太,眼里偷著一些不屑,懶懶道:“原來是這樣啊,我知道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