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jié)
老王妃聞言,只笑著道:“你這家伙,你不說,難道我還不留你們不成,客人還在呢,我能讓客人空著肚子來,空著肚子去的?” 眾人聞言只都哈哈哈的笑了起來,丫鬟們忙著去廚房傳膳去了。李氏有些不好意思的掃了一眼劉七巧,她從來沒在大戶人家吃過飯,自然也不知道在大戶人家吃飯的規(guī)矩。聽說這種人家規(guī)矩都是極嚴的,李氏著實很害怕自己犯了什么忌諱,便開口道:“老祖宗留飯,自然是不敢辭的,只是家里頭還有一個小的,還等著我回去張羅午飯?!?/br> 劉七巧知道李氏的心思,便只上前輕撫了一下她的肩膀道:“娘,老太太這邊沒什么了不得的規(guī)矩,你放心好了?!?/br> 王妃就坐在李氏的旁邊,便轉(zhuǎn)身對李氏道:“其實今兒請你來,也不光只為了說這么一個好消息,不知道七巧有沒有跟您透露過,我打算收了她當義女?!崩钍媳鞠虢涌诨卦?,那邊王妃只繼續(xù)道:“一來,我沒生過女兒,雖說有幾個庶女,如今大了也都要嫁了。二來,七巧跟我實在投緣,若不是她,我如今也不能這么安穩(wěn)舒坦。說句大實話,她確實也是一個好姑娘,你們老劉家雖然世代是給王府幫傭的,可畢竟不是家生子,她如今放著有了身子的娘,進來服侍我,那我自然是要拿她當親閨女一樣疼愛的?!?/br> 李氏本就是一個極溫婉的女人,在這一點上面她和王妃兩個可以拜把子,所以聽王妃這么說,只感激道:“我這閨女,我也是從小疼到大的,可我們家畢竟根基在那邊,不管如何疼她,她也都只是小家小戶的閨女,這親事、這出嫁,我們就是卯足了勁兒,也只有這么個排場,上回她也跟我說了,我私下只覺得過意不去,我們家靠著王府庇佑,才能有今天,如今又要處處沾著王府的光,以后七巧是我的閨女,便也是太太您的閨女?!?/br> 王妃見李氏如此識大體,又好說話,只高興的連連點頭,笑著道:“那以后我們之間便也是姐妹了,你只管留下來用了午膳,再讓七巧帶著你到院子里四處逛逛,走一走瞧一瞧,我如今是月份大了,越發(fā)懶怠了,也就不陪你了?!?/br> 李氏在王府吃過了午飯,又得了老王妃和王妃的一堆賞賜,那邊又安排了下人馬車,將李氏送回家。劉七巧只一直送到了門口,見李氏上了馬車走了,才折返回府上。 劉七巧回到院中,正巧碰見綠柳帶著幾個小丫鬟從玉荷院出來,見了劉七巧只笑嘻嘻的迎上去,命那兩個小丫鬟自己辦差去了。劉七巧見綠柳一派大丫鬟的作風,也不由笑了起來道:“綠柳jiejie,幾日不見,越發(fā)氣派了。” 綠柳只啐了一口劉七巧,拉著她的手往一旁的涼亭里聊天去,笑著道:“老虎不在家,猴子當大王罷了?!?/br> 劉七巧被她這個比喻給逗笑了,只正色道:“聽說前邊打仗打的差不多了,世子爺就要回來了呢?!?/br> 綠柳說著,只悄悄的湊到劉七巧的耳邊道:“我偷偷的告訴你,你可別告訴別人?!?/br> 劉七巧見她神神叨叨的樣子,也不由就好奇了起來,只將耳朵給湊了過去,那邊綠柳瞧著四下無人,便小聲道:“我瞧知書的樣子,像是有了,前幾日吃飯的時候看她什么東西也沒吃下去,只躲到?jīng)]人的地方干嘔了起來,我心里就奇怪了。” 劉七巧聽綠柳這么說,頓時也覺得綠柳的判斷應該不會有錯的。但是王府有規(guī)矩,在沒有嫡子嫡女之前,姨娘們是不準有庶子女的,這知書也不知道怎么就有了,只怕也是學了陳側(cè)妃的那一招,把避子湯給倒了吧。 “那怎么辦呢?她也沒跟人說嗎?” “出了春月的事情,哪里還敢跟人說呢,雖說她們兩個是老太太賞的,可每日的避子湯是少不了的,這懷上了總是不好說的,我看她是打算瞞著,等世子爺回來,討了說法再跟老太太和太太說呢?!?/br> 劉七巧在外書房就職的時候,和知書是待過一段時間的,是一個懂禮數(shù)的姑娘,能識文斷字,這樣的丫鬟在王府里也是不多的,能跟著世子爺做了姨娘,雖然比不得外面正頭太太,但一輩子富貴榮華那是鐵定有的,怎么也偏偏在這個事情上糊涂了幾分?如今世子爺算是個鰥夫,當初老王妃對春月的處置是去母留子,那么以后就算春月的孩子生了出來,這王府也決計不會有春月這個人,那孩子多半會是記名在將來世子爺續(xù)弦的那位少奶奶名下的。而如今知書這情況卻是難辦了…… 劉七巧想了想,只覺得這事情委實難辦,若是說了出去呢,逃不過一碗落胎藥。要是不說出去,那肚子一天天的大起來,以后想瞞也瞞不過去了。 “她這事兒你們院子里還有誰知道?” “我估摸著秋彤應該知道,我都知道了,她是服侍過老太太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劉七巧只笑著道:“那你可別說,當時還是她跟春月一塊服侍老太太的呢,春月都幾個月了,她也沒察覺出來,我看著她倒是一個沒什么心思的簡單人,未必會理會這些事情。” 這時候時辰也不早了,池塘上人來人往的小丫鬟們走過,劉七巧便辭別了綠柳,回了青蓮院。劉七巧覺得,知書這事兒,是瞞不過去的,若是老太太知道了,見自己賞的人這么不老實,面上就先不過去了,賞一碗落胎藥是鐵板釘釘?shù)氖虑?,能不能還繼續(xù)在世子爺面前服侍著都還兩說。但王妃卻是再溫婉不過的人,沒準還能給知書一條生路。 誰知這晚上吃過了晚膳,知書果真就自己過來了。見青梅和七巧都在廳里伺候著,只跪著不敢說話。王妃最近精力不殆,很少管王府的事情,見知書這般舉動,自然也是非常奇怪的。 “你有什么話就直接說吧,青梅和七巧都是信得過的丫鬟,你和青梅還是從小一塊長大的,有什么話不好當著她們的面說的?!?/br> 知書原本有些吞吞吐吐,聽了王妃的話也顧不得其他,只重重的叩了叩頭,淚流滿面道:“奴婢鬼迷了心竅,想著能為世子爺生下一男半女,就倒了避子湯,如今已經(jīng)有了兩個多月的身孕,還請?zhí)p了我一碗落胎藥,奴婢已經(jīng)知錯了。” 王妃一聽,心上也不由一動,自己的兒子能有子嗣是好事情,可她也清楚王府的規(guī)矩,這孩子是萬萬不能生下來的,續(xù)弦還未進門,就已經(jīng)有了庶長子,這都是家聲極差沒有門風的人家才能做出來的丑事,恭王府是萬萬不能這樣的。 王妃糾結(jié)了半日,只開口道:“我知道你是個好的,你從小就跟在世子爺身邊,感情也定然是同別人不一樣的,你若是能長長久久的服侍他,我也是放心的,可規(guī)矩就是規(guī)矩,你如今犯了規(guī)矩,我卻不能手軟,這樣吧,你自己做個選擇,你和你腹中的孩子,只能有一個留在王府,你回去好好想一想,想清楚了再來找我。” 知書方才說的慷慨激昂,可聽王妃這么說了之后,頓時整個人也就愣了。原來她指望著王妃是個軟性子的,興許聽說她懷有身孕,會格外開恩一把,所以干脆先把錯處認在了前頭,只等著王妃寬恕了她。況且她料定如今王妃自己也有了身子,斷然不會做這種損陰德的事情。 “太太開恩,奴婢真的知錯了,奴婢不想離開世子爺,可是太太,世子爺已經(jīng)二十二了,還沒有個子嗣,奴婢……奴婢委實覺得可憐,奴婢是真心待世子爺?shù)??!?/br> 王妃方才雖然狠下心說那一段出來,必定心里也是不好受的,如今聽知書這么說,只覺得越發(fā)難受了起來,劉七巧知道王妃是個柔和的性子,想來被知書這么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又要轉(zhuǎn)暈過去,她正打算開口接話,那邊青梅卻已經(jīng)先開口道:“知書meimei這話說的到奇怪了,這王府中那么多人,誰不是真心待世子爺好的?有幾個丫鬟沒心思要跟了世子爺了,不是我說,只怕一只手也數(shù)的過來的。那么多人之間,老太太偏偏挑了你和秋彤,這說明老太太覺得你是最知書達理的,就同你的名字一樣,你如今背著主子做出了這樣的事情,先是老太太面子上沒光彩,若是被老太太知道了,頭一個饒不了你的?!?/br> 知書一時被青梅數(shù)落的沒話說,只低著頭小聲抽噎,想了想才開口道:“太太也是有身孕的,自然知道當一個母親的心思,如今眼看著太太這就要生了,何必還要染上了這殺孽,倒是不好了。” 劉七巧方才聽了青梅的話,已經(jīng)覺得她戰(zhàn)斗力爆表了,如今又聽了知書這一席話,越發(fā)覺得這些從小在宅門中長大的丫鬟們,真真都是七竅玲瓏心思,嘴巴就跟是暴雨梨花針的針筒一樣,一張口就要飛出刺來的。 王妃被氣得不輕,只歪在榻上捂著胸口喘出氣,劉七巧這時也看不過去了,只冷笑一聲道:“太太不必染上殺孽,這殺孽就由我來染罷了,我們鄉(xiāng)下人,從來不信什么因果報應的。規(guī)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犯了規(guī)矩再先,如今還說出這么些不著調(diào)的話。你方才不是口口聲聲說是來討落胎藥的嗎?一會兒我就差人給你送去。” 知書聞言,一張小臉已經(jīng)白了一半,劉七巧畢竟也是和她共事過一段時間的,方才威風夠了,見她沒了氣勢,這才軟下了聲音道:“你瞧瞧那陳側(cè)妃,前車之鑒就在眼前,你怎么就不長一點心眼呢?生孩子的機會多的是,你又何必巴巴的非要做不守規(guī)矩的事情呢,這事情若是讓老太太知道了,你以后的日子可不好過。” 王妃聽劉七巧為自己出氣,心里總算也舒服了些,只是她并非是沒有脾氣的人,不過就是現(xiàn)在有了身子,凡事都懶怠的去cao心罷了,便開口道:“七巧,不要跟她廢話,直接送一碗落胎藥過去,老太太那邊,她若是瞞得住就瞞著,若是瞞不住我們也沒必要替她藏著掖著?!?/br> 劉七巧知道這回王妃是動了怒了,也只點了點頭,上前扶了知書道:“你快回去吧,說什么渾話呢你?” 誰知道那知書卻還是跪著不肯起來,只開口道:“奴婢這么做,也是為了王府著想,那時候世子爺吵著要去前線,那是個刀劍不長眼的地方,若是世子爺有個三長兩短的,他豈不是無后了,奴婢真心心疼世子爺,也顧不得這些,便犯了規(guī)矩,也是情有可原的?!?/br> 青梅見知書還在那邊狡辯,也沒了耐心,只笑著道:“用不著你真心心疼世子爺,你若真真心心疼世子爺,就該天天燒香拜佛保佑他早日回來,而不是編這些亂七八糟的理由來騙人,實話告訴你吧,前面已經(jīng)打了勝仗了,世子爺就要回來了,你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知書這下子也沒話說了,只呆呆的跪在那邊,求饒道:“太太,奴婢錯了,奴婢就是想給世子爺生個孩子而已,奴婢真的沒有別的非分之想的?!?/br> 劉七巧只搖了搖頭,見她沒有走的意思,便到門外喊了小丫鬟們進門,把她給拖了出去。 王妃依然依靠在榻上,臉上神色蔫蔫的,嘆息道:“知書這孩子,小時候看著是很好的,會識文斷字,對世子爺也盡心,怎么就在這一點上想不通呢?” 劉七巧上前為王妃捏了捏越發(fā)腫脹的小腿,疏通一下筋骨道:“太太快別為了這事兒心煩了,不值當,她也是一時鬼迷了心竅?!?/br> 青梅見劉七巧這樣護著王妃,只撲哧笑了起來道:“這還沒改口呢,就真跟護著親娘一樣,七巧,你方才那架勢,我看著都怕了你幾分,還真有當家太太的氣勢呢?!?/br> 劉七巧只啐了青梅一口,不理她繼續(xù)為王妃給按摩了起來。 入了夜,院子里便靜悄悄的,青梅服侍王妃睡下,來到廳里稍微歇息一會兒。那邊劉七巧見她出來,便上前道:“青梅jiejie,我先出去一趟,一會兒就回來?!?/br> “你這小蹄子,大半夜的去哪兒去?”青梅拉著劉七巧的袖子問道。 “我去一趟玉荷院,就回來。” 青梅聞言,只也嘆了一口氣道:“去吧,勸著她一點,我們都是一起長大的姐妹,那樣說她,我心里也是過意不去的,可她犯了府里的規(guī)矩,又沖撞了太太,我自然不能偏袒她的?!?/br> 劉七巧點了點頭,只帶著一個小丫鬟,轉(zhuǎn)身出了青蓮院。自從出了秦氏的事情,入了夜這湖岸邊上便很少來人,只有值夜的婆子巡夜的時候走一走。這會兒夜涼涼的,劉七巧身上只穿著夾衣,無端就覺得有些冷了。 到了玉荷院,劉七巧只留了小丫鬟在外面同丫鬟們說話,自己則進了知書的房間。那邊知書正在燈下做針線,見劉七巧來,便只扭頭不語。 “想明白了嗎?若是沒想明白,我再罵你一頓?”劉七巧口不留情道。 “就算想不明白又能怎樣呢?胳膊擰不過大腿,做小的總是要吃虧的。”知書說著,只抬頭看著劉七巧道:“別人不懂我也就罷了,怎么連你也不懂我?你不是一門心思是要奔著正頭太太去的嗎?緣何也不幫我一把?” 劉七巧只搖了搖頭道:“你說這話就錯了,各人的命都是自己選的,別的不說,但是這恭王府,卻還是一個守規(guī)矩的地方,當初你若是不想做姨娘,回了老太太,老太太也必定不會勉強了你,可你分明是愿意的,既然你愿意做姨娘,又不愿意守姨娘的規(guī)矩,那這就是你的不對了。” 知書只低頭聽著,這會兒她的心緒已經(jīng)平靜了不少,見劉七巧這么說,便抬頭問道:“所以七巧你才不愿意做姨娘,因為你覺得自己守不了規(guī)矩?” 咳咳……劉七巧覺得,知書這對她的結(jié)論也未免太武斷了,不過跟她談什么愛情啊什么的……似乎也有些多余。在她們看來,劉七巧這個就是大逆不道,是千萬要不得的行徑。 “沒啊,我不愿意在王府當姨娘是因為我不喜歡世子爺?!眲⑵咔善狡降?。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世子爺他喜歡你,他還抱過你……”果然那湖畔上的一次摟抱,成了劉七巧這輩子都洗不清的冤屈了。 “可是,我喜歡兩情相悅的,世子爺喜歡我是他的事情,我也可以喜歡別人?!眲⑵咔傻拖骂^,有些眼不在焉的說,她自己也越發(fā)覺得自己的話題偏了,急忙拉了回來道:“知書,我知道你是真心喜歡世子爺?shù)?,既然你打算長長久久的陪在世子爺身邊,這一回還是算了吧,今兒你已經(jīng)將太太氣了個半死,要是讓老太太知道了,你在這府里如何呆的下去?不如聽我一聲勸,先把孩子打了,安安分分的等著新少奶奶進門,若是造化好的,遇上了跟太太這樣大度的少奶奶,你以后的日子也不會難過的?!?/br> “可是,有孩子傍生總是好一些的,當了偏房,要是還沒個子嗣,那過著有什么意思呢?”知書想了想,任舊不服。 那邊劉七巧卻已經(jīng)有點沒耐心了,她這次來,還是看在了之前共事一場的情分,見她這般冥頑不靈,也只能無奈道:“話我也已經(jīng)勸了一大推了,既然你聽不進去,那我也就不勸你了,明兒我會讓人送了落胎藥過來,你自己熬了吃吧?!?/br> “七巧……”知書見劉七巧這么說,頓時就慌了神了,拉著劉七巧的袖子哭哭啼啼道:“七巧,太太那邊當真就沒有余地了嗎?太太一向心善的很?!?/br> 劉七巧只搖了搖頭,推開知書的拉扯道:“人心善不是讓人利用的,若是你這么想,我還倒情愿太太不心善的好?!?/br> ☆、第130章 卻說姜家姨奶奶應那日聽了杜若的話,頓時心中也沒了什么遺憾,心道攀不上杜家這門親戚,也是命中注定了的。說實話若是她男人和兒子都在,家里又有人在朝中任職,就算往高去找親事,那也是夠的。如今沒了男人倚靠,家里就只祖上留下來一點單薄積蓄,又要擔憂以后孫兒的仕途,所以這孫女兒的親事也越來越難辦了。 姜梓歆今年已經(jīng)十六了,明年就是十七。若是明年姜梓丞沒有高中,那這親事只怕還要往更下面的人家找去,誰能知道姜家如今落魄至此呢。那邊沈氏也不知從哪兒聽來的,說是重陽節(jié)太后娘娘請了京中四品官員家的老太君,帶著姑娘們一起進宮赴重陽宴。沈氏掐指算算,那杜院判的職位,可巧卻是正四品的。想必杜老太太和杜家的三位姑娘皆在赴宴的名單之中。沈氏瞧了瞧自家姑娘,只無奈道:“若是老太爺還在,我們家也是個四品官,老太太也正好可以帶著歆丫頭進宮開開眼界?!?/br> 姜姨奶奶想了老半天,只嘆了一口氣道:“為了歆丫頭的婚事,我也只能豁出這張老臉了,好歹讓老太太帶著歆丫頭一起進宮去,不是我高看我家丫頭,論品貌也是出色的,宮里頭老太君們多,沒準就給誰家看上了,這機會實在難得?!?/br> 沈氏見姜姨奶奶松了口,只笑著道:“媳婦這里已經(jīng)備下了一些薄禮了,老太太不如趁此機會送了過去?明兒就是重陽了,我這里也好幫歆丫頭準備進宮要穿的衣裳。” 那邊杜老太太的福壽堂里面,也正熱鬧著。原來自收到了太后娘娘的請?zhí)螅爬咸忝私o三位姑娘準備進宮時候的穿戴頭面。杜家是商戶,從來不缺錢,杜老太太年輕的時候怕別人笑話他們杜家是商賈之家,從來不敢鋪張。后來杜老太太又發(fā)現(xiàn),有錢確實是一件讓人舒心快意的事情,便也不藏著掖著了,反正這銀子也不是杜二老爺貪污受賄來的,她花著心里踏實。 杜太太沒有女兒,見那邊杜二太太把三個姑娘都打扮的妥妥帖帖的,心里是又高興又郁悶。高興的是自己的媳婦劉七巧從容貌到舉止,那都是不差的。郁悶的是,這杜老太太那邊還不知道是個什么心思,她也不敢開口。好在前幾日杜老爺告訴她,水月庵的大長公主答應了為杜若和劉七巧保媒,她的心事總算也是放寬了一些。 那邊姜姨奶奶帶著禮進來,見了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三位姑娘,心里也暗自嘀咕,這衣服若是穿在了歆丫頭的身上,只怕也不輸她們幾個。 杜老太太喊了三個丫頭,一溜煙都站在了自己的跟前,一一品鑒了一番,開口道:“我看著都不錯,苡丫頭頭上的珠花,換一個素凈些的,才顯氣質(zhì)。芊丫頭明日不要上這么艷的胭脂,你皮膚白,淡一些的好。”杜二太太也只能笑著點頭道:“媳婦一會兒就送一個素凈些的給她送去?!?/br> 杜二太太雖然臉上賠笑,心里卻不太受用。因為她的長相問題,直接就連累的杜茵的容貌比不上杜苡和杜芊,可是杜茵必定是她親生的,她委實不忍心讓自己的女兒給比下去了。不過杜二太太又是極要顏面的人,所以明著里使壞她是做不出來的,只能暗地里就動一些小腦筋。這不她自作主張的給杜苡上了紅石榴的珠花,又讓丫鬟給杜芊多打了兩遍的胭脂。反正就算別人瞧出不好看了,頂多也是說她審美觀點不合格,也不會往別處想去。偏生老太太就單單指出了這一兩點來,她也只有干笑的份兒了。 杜老太太見姜姨奶奶來了,忙喊了丫鬟上前扶了入座,只等丫鬟們上了茶,才開口問道:“我正說要找人喊了你過來聊聊天,可巧你就來了,快來看看我這三個孫女如何?” 姜姨太太捧著茶盞看了一圈,只連連點頭道:“都出落的跟鮮花一樣的,只可惜我那孫女,沒有這個福分,她爺爺死的太早了。” 杜太太聽姜姨奶奶這么說,心里頓時就明白了幾分。杜太太一開始是不知道姜姨奶奶按了什么心思的,直到杜若上回赴宴回來,把前前后后的事情說了一通,杜太太才明白過來了。如今見姜姨奶奶終于明白過來,想要為自己孫女另覓良媒了,她又怎么有不幫忙的道理。 “老太太,依我看,不如把姨奶奶家的歆丫頭也帶上吧,我們家這幾個丫頭畢竟年紀小,歆丫頭看著知書達理,有她這個大jiejie帶著,老太太也可以放心些,玩的盡興一些?!?/br> 姜姨奶奶見杜太太為自己說話,只抬起眉毛看了一眼杜太太,略略笑了笑。杜太太也是眼底含笑的向她點了點頭。一個人仿佛在說:我放過了你兒子,你好歹知恩圖報了。另一個則回應道:感謝放過我兒子,你孫女的婚事我也會盡力幫忙的。兩人深交了一會兒,只各自滿意的點了點頭。 那邊杜老太太只坐在上首,并沒有注意到兩人的神交。不過她想起這姜梓歆的年紀,也確實不小了,如今著急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且都是自家親戚,舉手之勞的事情,也沒什么好拒絕的,便開口對一旁的小丫鬟道:“你去梨香院把歆姑娘給請過來?!?/br> 恰巧今兒趙氏也在,她前一陣子聽說姜姨奶奶家跟著杜蘅一路上的京城,心里早就對這姜梓歆忌憚了幾分,就怕她是個不要臉想當姨娘的。后來聽杜蘅說姜家看上的是杜若,心里也略略放寬了一點??啥湃暨@大伯子,趙氏是實在弄不明白的很,他壓根對姑娘家就沒什么想法,萬一杜若不要姜梓歆又退給杜蘅,這燙手的山芋可就不好接了。所以趙氏也覺著,有這樣一個絕色表妹養(yǎng)在家里是極不妥當?shù)?,最好的辦法是趕緊把她嫁出去。 趙氏聽杜老太太發(fā)話,便笑著道:“可巧了,我前一陣子才做了一身新衣裳,還沒穿過呢,到不如送給了歆meimei進宮穿去?!壁w氏說著,已命自己身邊的小丫鬟進西跨院去取了。 那邊姜姨奶奶也是受寵若驚,只笑道:“二少奶奶客氣了,衣服我們家丫頭倒也是有幾身的?!?/br> 那邊杜老太太只笑著道:“她的衣服,你別推辭,我們家如今上上下下的衣服,竟不喊自家繡房上的人做了,她母親娘家原來是開繡坊的,里面人做出來的針線活那可是沒的挑剔的。如今在府上教三位姑娘繡花的師父,便是她們家繡坊上請來的人物?!?/br> 姜姨奶奶聽杜老太太這么說,便也是笑著受了趙氏的好意。不一會兒,人也來了,這衣服也來了。姜梓歆往里間去換了衣服,出來在人前那么一福身,一點頭的,整個人都透著一股靈秀端莊的氣息來。 杜老太太只點了點頭,不得不說直到現(xiàn)在這一刻,她才覺得這姜梓歆興許還是能配上杜若的。可再想想姜家現(xiàn)在人丁凋敝,以后姜梓丞能不能成個氣候還兩說呢,若是這會兒就訂下了這門親事,賭注也未免下的太大了點。杜老太太想了想,還是壓制住了心里的想法,只將姜梓歆從頭到尾都夸了一遍道:“瞧瞧,還真是把我家三位姑娘都比下去了,我就說江南養(yǎng)人吧,你們都來瞧瞧,這jiejie如何?” 三個丫頭只笑著上前,杜苡瞧了一眼姜梓歆頭上的發(fā)飾,便把自己發(fā)髻上的紅石榴簪子給取了下來道:“jiejie皮膚白,正配這個紅色的?!倍跑诱f著,轉(zhuǎn)身對二太太道:“母親,我把這簪子送給jiejie可好?” 那邊杜二太太正郁悶呢,聞言便隨口道:“我給了你便是你的,你愛送給誰就送給誰吧。” 杜苡聞言,只掂著腳跟,把紅石榴流蘇簪子插在了姜梓歆的發(fā)髻上。 眾人見了,也連連點頭道:“果真是相得益彰,歆姐兒明天就這么進宮去,便是那些公主郡主們,也是壓不過去的?!?/br> 杜二太太回了房,心里便帶著一肚子的火氣,只擰著眉頭道:“你那兩個meimei也就算了,如今又來這么一個遠房表姐,也把你的風頭給蓋過去了,她們家如今連個當官的男人都沒有,也配進宮?” 杜茵見杜二太太這般生氣,也是有些無奈了,只笑著道:“母親把我打扮的那么好看,難道是想讓我進宮當妃子不成?” “當什么妃子,當妃子的能有幾個好命的?我才不稀罕呢?”杜二太太只氣呼呼道。 “那不就成了,你又不要我當妃子,干嘛把我打扮的那么漂亮呢?再說了,就算我蓋過了家里這三位,明日進了宮,別人家的姑娘家,難不成她們都打扮的臭臭的嗎?母親何必生這些閑氣呢?”杜茵只說著,便繞道杜二太太的身后,只為她捏了捏后背道:“父親前幾日總算是回了母親的房里睡了,母親就應該多忍耐幾天,大哥哥那邊的事情也可千萬別再管了?!?/br> 杜二太太雖然心下不爽,可也不得不嘆息道:“哪個當母親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拔尖的呢,你要是生的隨你父親,倒也好了?!?/br> 那日劉七巧勸過知書之后,第二天知書便喊了綠柳來找了劉七巧。劉七巧念在往日的情分上,便寫了一封信,讓不識字的小廝帶給了錢大妞,果然第二天,錢大妞就跟著鄭大娘進了王府,把劉七巧要的東西給帶了進來。 錢大妞一向不是嘴碎的人,也沒問劉七巧這東西是給誰的,兩人閑聊了幾句,那邊老太太房里的丫頭便來喊了劉七巧道:“七巧jiejie,你可真是讓我好找,老太太說了,明兒是重陽要進宮赴宴去,給各位姑娘都做了新衣裳,還有七巧jiejie的,讓jiejie去試一試?!?/br> 錢大妞見劉七巧有事兒,便也不久留了。那邊劉七巧瞧瞧的去了一回玉荷院,把東西送進去之后,便先回了一次青蓮院。 王妃還在為幾天前知書的事情耿耿于懷,她從不是個壞心眼的人,但是被人這么說,心里著實也是氣不過的。要是換了別人,早就告到了老太太面前了。劉七巧見王妃臉上不誠心,便上前道:“太太,知書的事情已經(jīng)打理好了,太太是過來人了,我知道太太氣什么,太太是氣她千不該萬不該,不該用太太腹中的孩子做掩護。” 王妃見劉七巧說中了她的心事,是嘆了一口氣道:“你這孩子,倒是懂我,別人怎么說我,我都不會生氣,可她說出那樣的話來,如何讓我不生氣?!蓖蹂肓讼耄媪艘豢跉獾溃骸安还茉趺凑f,這件事算是過去了,老太太那邊,我也不會說什么,便看她自己的造化吧?!蓖蹂f著,又心疼起了劉七巧來,只握著她的手道:“倒是你,年輕輕的就讓你做這種事情,我心里著實不忍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