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愛入窮途、修仙之師傅保護我、重生之享樂系統(tǒng)、絕色小醫(yī)妃、跌落獸人國(NPH)、只是豬顏改、于塵埃處、回到古代開產(chǎn)科、快穿之炮灰女配她反了
檢查完畢,食盒與信又由太監(jiān)加緊送往圍場。 半日后,順利到達。 如今這食盒正擺在景譽眼前的桌子之上。 單看這兩道菜沒什么稀奇,不過是一個顏色鮮亮,一個湯羹純香,送食盒的太監(jiān)如何快,運來的也就是兩道陳菜了,景譽更感興趣的是信。 他拿起魏珠寫予他的信,坐在太師椅上,打開后,依然是那五個字——望一切安好。 這丫頭就不能換換詞? 寫點別的什么……這么久沒見,她就不想念爺嗎? 景譽合上信又來到桌前,對這兩道菜研究了一翻,雖然知道菜已冷,可一想到是丫頭所做,還是怎么看怎么好。只是這湯羹燉菜中的原料看起來有些怪異,那rou條上的皮花紋十分獨特,似不是尋常之物。 好奇之下,景譽讓小六子將此次隨行的御廚魏大廚請來了。 魏大廚一聽是魏珠送來的菜,也想來看看這丫頭送來了什么,廚藝可有長進? 這進來一瞧啊,火就大了:“這個丫頭!” 景譽一聽,似是內(nèi)有玄機,便問道:“魏師傅,魏珠送來的這兩道菜可有什么問題?” “問題大了!”當?shù)臄?shù)落起自家閨女的手藝,那是毫不客氣,“就說這道龍虎斗吧!她是怎么處理的蛇rou?看色澤便知,一定是rou質(zhì)老了,給主子做的吃食,怎么能馬虎呢?” “你是說,這道湯羹叫‘龍虎斗’?”景譽似是抓住了重點。 “沒錯,就道叫龍虎斗,是以貓rou和蛇rou為材料的一道菜肴,看似是道簡單的湯菜,在處理上十分考究?!?/br> “那這道呢?”景譽指向旁邊那道顏色鮮亮,有蝦仁覆蓋的菜問魏大廚。 “這道嘛,如果我沒看錯,應該就是蝦爆鱔了!這道菜講究的是趁熱吃,不然會腥。這丫頭怎么能用加了冰的食盒運來呢?不對,這菜吃就吃個新鮮鮮嫩,就不能吃陳的……” 魏大廚還在對魏珠的廚藝發(fā)表意見,景譽已經(jīng)陷入了沉思之中。 龍虎斗! 以貓和蛇比喻成“龍”與“虎”,以示兩者相斗。 蝦爆鱔! 鱔魚食蝦,這兩者也是水中的天敵。 想到這里,站在窗前眺望的景譽,微笑著瞇起了眼睛。 第57章 行跡敗露 信上所書,似是一切無變,同送來的兩道菜的菜名卻道出了截然不同的意思,而且這食盒早不送來,晚不送來,趕在他們臨回宮前的這次送來了,其中的意味還不明顯嗎? 丫頭是在鋌而走險。 其實,景譽讓魏珠三天一送吃食來,不過是因為劉妃知道了他與丫頭的關系,怕自己不在宮中,對方加以陷害,沒想到在關鍵時刻,還起到了這個用處,妙哉,妙哉啊! 見太子爺笑成了院子中養(yǎng)的那條大柴狗曬太陽時的模樣,小六子以為自己看錯了,一想許是因為魏珠姑娘送來了好吃的,爺開心呢?他的臉便也跟著笑成了括號狀。 “主子,您這是……” “走,爺要開始忙活了!” 哇,忙碌都這么開心,魏珠姑娘的威力又增強了呢!咱以后得抱緊了她的大腿! 主子那邊收了食盒的消息也隨寄送的小太監(jiān)傳回了宮中。 也不知道主子看到那菜可明白了她的意思? 這幾日,魏珠更加的惴惴不安。 不做吃食時,她一個人坐在小廚房中發(fā)呆,一坐就是一下午。晚上又不能回御膳司,太妃可心疼這兩個丫頭了,就讓她和丹杏住在了西太院的偏殿之中。 第二日,入夜后,魏珠正在榻上瞇著,望著漆黑的房頂睡不著覺。突然,似是聽到身旁的丹杏起身的聲音,魏珠剛要出聲詢問,便被她捂住了嘴巴,然后她悄悄的在丫頭的耳邊低聲說道:“記住,你要往地上滾,一會聽見什么也別出聲?!?/br> 處在黑暗之中,又聽到了這番話,魏珠驚恐的睜大了眼睛,只感心跳驟升! 說時遲,那時快,只聽有破窗而入之聲,什么東西進入屋內(nèi),似是與飛身而起的丹杏動起手來。魏珠想起了丹杏的話,朝著下面滾去,也顧不上榻與地面的距離有多高,先滾了再說。 是想到會疼,也沒想到落的地的那一刻能這么疼啊…… 魏珠臥在榻邊兒上,借著從破損的窗口透進來的月光就見兩個黑影在與丹杏纏斗。那兩人均以黑巾遮面,武功套路也極為相仿,且都身手不凡,一會兒的功夫,丹杏便落了下風。 留一人牽扯著丹杏的精力,另一人則跳到了床榻之上,意不在動手傷人,而是一直在上面翻找著什么。丫頭就藏在他的下側(cè),只得捂緊了嘴巴,不敢發(fā)出一丁點兒的聲響。 現(xiàn)在的情況是,留,有性命之憂,走,恐被發(fā)現(xiàn),先死于非命。 真是兩相為難,怎么左右全是死局呢? 魏珠正在猶豫之時,榻上之人先一步發(fā)現(xiàn)了她! 丫頭一抬眼正對上了那人直視著她的眼眸,寒光閃閃。在她驚恐過后,想要逃離,已是難上加難…… 與此同時,整個皇宮已被大隊人馬入侵! 由于之前極度戒嚴的關系,就算門外發(fā)出響聲,乃至于是廝殺聲,竟無一人敢出門看上一眼。 恐懼籠罩之下的皇宮內(nèi)院中,殺戮不止。 翌日。 一輪明日升起,金光普照京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