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長悲山最大的佛像釋迦牟尼像在前朝桓宗滅佛時被砸斷了——那佛像歷時六年才完成開鑿,精美而巨大,然而頭顱和半個肩膀在佛難中被砸毀,至今未能重修。 前朝的桓宗是英宗的兄弟,六十七歲登基,登基后下令砸毀長悲山下英宗為懷念母親文宗而修建的釋迦牟尼巨佛?;缸诤蘖四赣H一輩子,也恨了jiejie英宗一輩子,下令砸毀佛像后,他親自去了長悲山下,看著匠人鑿去佛像的眼睛、耳朵、口、鼻,看著巨大的佛頭墜落。 隨后桓宗賜死了自己的meimei襄城公主。 如冬室熱,其相輕微,而余勢強(qiáng),說名為恨1。長悲山下,自有長恨。 佛子陪奉玄去了長悲山下。白天才下過雪,天色漸黑,世間似乎只剩下了黑白二色,忽然,前方金光大盛,現(xiàn)出了黑白之外的第三種顏色。 長悲山石壁上,百余間佛窟透出燭光,佛窟中巨大的佛像被燭火照亮,似乎被鍍上了一層金色,令人依稀想見百年前的宏偉盛況。燈火不止亮在空中,也亮在水上,長悲山下的佛窟前有一塊水泊,平靜無波,名叫鏡泊。 釋迦摩尼像的佛頭就墜落在鏡泊中,鏡泊水淺,失去了耳朵和眼睛的佛頭半露出水面。金光閃動,燭火和山壁上的佛像倒映在鏡泊中,石像、石像倒影生成了兩種色幻虛實世界。 奉玄站在了長悲山下,四丈高的菩薩低眉下望,在金光之中,他抬頭看時,忽然感受了到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人生在天地之間,如稊米處在大倉之中,自神佛觀之,人的欲望與煩惱是否太過渺小,人自身是否又總為太過渺小的自身所困。 奉玄并不信佛,然而當(dāng)他見到人力開鑿出的巨大佛像時,突然明白了何謂小大之辯。困于小則不知大,以我心觀天地,天地局促,以天地之心觀天地,足以超塵拔俗。人生煩惱心、欲心、色心,滅煩惱心、欲心、色心。 震撼過后,奉玄和佛子沿著長道向前徐行,低處的石壁上似乎寫了梵文佛經(jīng),痕跡磨滅,看不清晰,佛子看了片刻,說刻的是《維摩詰經(jīng)》:釋迦牟尼說佛國不在遠(yuǎn)處,就在眼下,佛弟子舍利弗觀看眼下,只見地上遍生荊棘沙礫,于是以為佛國不凈,釋迦牟尼答舍利弗:“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yán)凈,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凈,而汝不見?!?人心不凈,穢惡充滿,不能見佛國功德莊嚴(yán)。 走著走著,奉玄發(fā)現(xiàn)幾個佛像身后的大光相石刻上都鑿有幾個方正的洞,那洞是以前插柱子用的:匠人在石壁上鑿出方洞,插上木柱,可以借此為佛像搭出遮風(fēng)擋雪的長棚。一百多年過去,木頭早已朽壞,佛像的蓮華大光相上就只剩下了空洞。 無數(shù)燭火因從佛窟外吹過的風(fēng)而微微閃動,一些高處的佛窟中的蠟燭在風(fēng)中熄滅了。范寧郡還在戒嚴(yán)之中,長悲山下幾乎沒有游人,幾個守?zé)舻纳擞鲆姺钚头鹱?,叮囑他們二人不要往沒有燈火的地方走,那里怨氣重,說完就去重新點燃蠟燭了。 奉玄和佛子沿著長道走了沒多久,看到前面堆了一些無法拼湊重修的石像殘骸,或是戴著瓔珞的肩頸、或是只剩下結(jié)跏趺坐的腿的蓮座,后面立著一座重修碑。佛子怕奉玄大病初愈,走路不穩(wěn),先邁過碎石,然后拉著奉玄走了過去。奉玄提燈籠細(xì)細(xì)看了一遍碑文。 碑上有一段碑文說壽安皇太女額外出資,讓匠人修復(fù)了一尊三丈高的菩薩立像,那菩薩頭上的寶冠殘損,寶冠正中本來應(yīng)該有一個小阿彌陀佛,然而皇太女要匠人在重修時將阿彌陀佛小像換成了一只蟬。 奉玄不太了解佛門的造像,剛才見過的幾座菩薩像頭上雕刻了寶冠,但是只是華蔓冠。佛子修佛,奉玄有不懂的地方就可以問他,他問佛子:“好友,菩薩的寶冠正中刻阿彌陀佛,有什么說法嗎?” 佛子回答:“那種寶冠叫化佛寶冠。阿彌陀佛發(fā)愿建下西方極樂凈土,菩薩寶冠上刻阿彌陀佛是為了表示菩薩接引生死,將帶人前往無上極樂世界。” “刻蟬呢?” 佛子說:“我沒見過?!彼肓讼耄f:“刻蟬或許有高尚其節(jié)、光明重生之意,這倒也很貼切。陳思王《蟬賦》稱鳴蟬‘皎皎貞素’,蟬在地下隱居多年,一朝破土,展翼高飛,餐風(fēng)飲露,淡泊寡欲,最后蟬蛻人間,始終不染塵埃。” 在佛子說自己沒見過刻蟬的寶冠時,奉玄的心忽然像是被什么扎了一下。刻蟬……與佛門無關(guān)。蟬與道門關(guān)系密切,道門有時將得道稱為蟬蛻。荀靖之沒有去往極樂世界,“荀靖之”這個名字已經(jīng)消逝,奉玄不再擁有這個名字,有了新的身份,如同一只鳴蟬蛻去了舊殼。石像凝結(jié)了一個過去的片刻,留住了那個片刻——當(dāng)壽安皇太女讓人將阿彌陀佛換成鳴蟬時,是如何懷念自己的幼子的呢。 一位母親如何懷著最好的祝愿懷念自己不能相見、不能相認(rèn)的骨rou。 奉玄忽然覺得眼中一片酸澀。 佛子發(fā)現(xiàn)奉玄臉色不對,問:“吾友身體不適?” 奉玄說:“酸風(fēng)射眸,只是風(fēng)太涼了。”他說:“我想去看看那座蟬冠菩薩像?!?/br> “我也想看一看,我們一起找?!?/br> 佛子和奉玄走出了佛骸石堆。 三丈高的大像應(yīng)該很容易找到,然而奉玄和佛子沿著石壁下的長道走了許久,一直沒有看到蟬冠菩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