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節(jié)
喬院長知道了我的身份和來意后,對墻邊桂花樹下的小男孩喊道:“小寶,有人來看你?!?/br> 小男孩并未轉(zhuǎn)身,一直站在桂花樹下不知道在看什么,喬院長嘆了口氣說:“他哥哥的事情后,就一直這樣了。” 我走到小男孩面前叫了一聲小寶,小寶抬頭看了我一眼,叫了一聲大哥哥。 我摸摸他的頭,跟他說一了一些鼓勵他的話。然后起身將事先準備好的兩萬塊錢遞給喬院長手里,算是捐給孤兒院的錢,讓她多照顧一下小寶這孩子。 入夜,我和姬子爭坐上了去河南汝州的火車,第二天早上九點到的汝州。 趙高的墓是在平頂山汝州市紙房鄉(xiāng)東的趙落村。我們租車趕到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下午時間,趙落村的地勢說不上偏僻,但是遠遠看過去卻十分蕭條,跟荒村一樣。 我們來的時候已經(jīng)給胡良發(fā)了短信,李青山的手機號也打了不過卻一直關(guān)機打不通。在趙落村找了好大一圈也沒見到有什么古墓。 我們在村口的路上攔著一個瘦瘦的老大爺,問他是不是趙落村的村民,是否看見一隊外來的人來過趙落村,李青山他們的樣子很容易辨認,若是看到肯定能記住。 那老大爺搖了搖頭說:“沒看見有人來過,你也不看看這兒是哪,你說的那些人來這破地方干啥?” 我猶豫了一下,看著四周荒涼無比,也沒個落腳地,晚上總不能住在這些村民家里,上次在廟子村現(xiàn)在心里還有陰影,生怕半夜再跳出個什么東西來嚇死人。 我直接開口問道:“那我直接問了吧。趙高墓在哪里?!” 老大爺一聽我問趙高墓,臉色一下就變了,但是他并不是畏懼,而是生氣:“你問趙高墓干啥,還盜墓???!”宏協(xié)引亡。 我沒想到老大爺竟然說得這么直接。搖了搖頭說:“找人?!?/br> 老大爺說:“趙高是你家親戚哪?” “大爺你看你說,我姓王,哪能跟他家扯上關(guān)系!”我一臉吃癟,不知道這老大爺哪來那么大的火。 “我跟趙高不熟,想見他自己編個繩子旁邊樹上一掛就下去了?!贝鬆斦f著就轉(zhuǎn)身走了,看起來是一肚子的火。 我心里納悶,姬子爭在旁邊看得也是傻了眼,都不明白這老大爺哪來這么大的脾氣,我若是用道術(shù)整他吧,那么大把年紀嚇得半死沒準回去躺下就起不來了,可他原因也不說實在是太氣人了。 正巧這時候身后的路口又來了一個扛著鋤頭的漢子,看起來四十多歲,這一次換姬子爭上去問了,他跟那漢子打招呼道:“大叔,跟你打聽個事?!?/br> 那大漢說:“問吧?!?/br> 姬子爭開門見山地說:“趙高的墓怎么走?” 大漢聽到姬子爭的話,眼睛一下就紅了,抄起手中的鋤頭就向姬子爭刨,我剛要出手可是姬子爭側(cè)身躲了過去,打了一下我的胳膊喊道:“快跑??!” 我心里憋得難受,這些人怎么一聽趙高就急成這樣,可他們就只是普通村民,而且出手也只是嚇唬人,我總不能出手教訓(xùn)他們。 大漢在后面紅著眼罵道:“兩個小屁孩,龜孫子,敢嘲笑你大爺!” 我們跑到遠處停了下來,姬子爭望著那氣得半死的大漢說:“趙高肯定欠了他們家很多錢?!?/br> 等那大爺走遠之后,我們望著荒涼的趙落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正在這時,不遠處一個坐在自家門前正剝花生的婦女招手讓我們過去。 我和姬子爭互相看了一眼,朝那大媽走去,大媽一邊剝花生一面笑呵呵地問我們:“旅游哪?” 我說:“找人。” 大媽說:“找趙高哪?” 姬子爭搶話說:“跟他不熟!” 大媽聽到姬子爭的話就樂了,他讓我們坐在旁邊的白石塊上,將手里的活計跟我們講起關(guān)于趙落村的事情來。 原來,趙落村早在很久以前就有傳說是秦朝大jian相趙高呆過的村子,這悠悠眾口一傳,到最后就成了趙落村的村民是太監(jiān)趙高的后代了。 趙落村的村民那是氣得半死,可是總不能因為一句奚落就把祖祖輩輩住的地方給挪地兒吧? 趙高的臭名一直籠罩著趙落村,趙落村的村民也就一直湊合著過,時間一久了,大家也都習(xí)慣了,更何況從秦朝到現(xiàn)在改朝換代都多少次了,趙高本來就是罵名,也沒人愿意提他,抗日戰(zhàn)爭的時候幾個村的村民都是一家親,就更沒人在乎誰是趙高了,那時候大家也都不讀書,根本就不知道趙高是誰。 可是偏偏趙落村就出了一個漢jian,那漢jian帶著小日本鬼子差點將十里八村的村民都屠了,說是附近幾個村子里面都窩藏抗日分子。最后眼看著小日本要屠村,幾個解放軍不得不走出來送死。 新中國成立以后,日子逐漸太平起來,鄉(xiāng)鎮(zhèn)大隊開辦學(xué)校,大興教育,組織各個村子里邊的讀書人給孩子們教書,人和動物的區(qū)別就在于知識的積累和傳播,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趙落村也就在兩千年的動蕩不安中,漸漸平靜下來,家家戶戶的小孩都背著花布包去上學(xué)。 可是有一天,一伙盜墓的人來了。 那伙盜墓賊在趙落村的地下找到了一座規(guī)模并不算很大的墓,那時候鄉(xiāng)下人對古墓這種東西很忌諱,埋死人的地方能是什么好地方?更何況,這里是趙落村,在這地方挖墓,那不就是刨人家祖墳嗎? 可那伙盜墓賊也不避諱,大白天當著村民的面都敢開挖,這才剛打完仗,解放戰(zhàn)爭都還沒徹底打完,摸山倒斗的人個個都是練家子,一個頂五個,就是有村里的野性青年出言不遜也非得給打一頓。 那伙盜墓賊告訴他們這里是趙高的墓,挖完就走,也算是除了一個禍害,村民們不懂,不管是趙高還是趙低,總歸他都姓趙,是趙落村的人,于是就有人去鄉(xiāng)鎮(zhèn)舉報,說有人刨趙落村的祖墳。 鄉(xiāng)鎮(zhèn)里的領(lǐng)導(dǎo)可都是讀書人,一聽說趙落村被挖出來墓了,那就意識到是盜墓,但那時候各個部門職責(zé)還都不是很明確,更沒有盜墓這個罪名,他們也就本著一切都是國家的原則,派人要去抓那伙盜墓賊,到了之后才知道盜墓賊聽到動靜早被嚇跑了,最后也不知道趙高的墓有沒有被盜。 旁人不知道趙高是誰,幾個鄉(xiāng)鎮(zhèn)領(lǐng)導(dǎo)知道,一聽說是趙高的墓,怕在這節(jié)骨眼上報這禍國殃民的孫子不吉利,也就沒敢上報。 教育的春風(fēng)普及而來,有一個人知道了趙高是誰,用不了多久大家就都知道趙高是誰了,大家一聽說趙高是秦朝最壞的jian相,而且是個太監(jiān),這就熱鬧了,幾年前趙落村出過漢jian的事情就被挖了出來。 大家都說趙落村的祖上是禍國殃民的jian相,是太監(jiān),怪不得會出漢jian。 那時候的人對名聲問題還是很看重的,一句“某某村小伙是太監(jiān)之后,是漢jian之后,那東西天生不行!”傳出去就算長得跟潘安一樣也沒人敢嫁過來了,男人嘛,有那東西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沒用,更不能沒有! 從此以后,趙落村就成了光棍村。 趙落村的女人嫁出去地位不高,男人則是光棍,任誰聽到了趙高這個詞就氣不打一處來。 這玩意兒絕后。 第182章趙高 趙落村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叫紙坊鄉(xiāng),那時候紙坊鄉(xiāng)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叫“趙高送令嬡,一去不會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