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jié)
賬冊上記著綢緞名稱種類,從哪里買來,花了多少銀子,最后又分到了哪里。 她手里有那一點秋香色的布料,查這些自然是想找出端倪來。 最后查到秋香色的蘇繡緞子今年只進了三匹,一匹在老太太處,一匹被老爺姜源撥給了衛(wèi)姨娘,一匹則在姜媚這里。都是女人…… 那壓井石,可不是女人才能搬起來的。 不過好歹心中有個眉目,姜姒便暫時放下,接著便跟著老太太一起去天夷道場。 府里姨娘們與周氏不去,爺們要上學(xué),也不去,去的照舊是府里的姑娘們。 天夷道場就在天夷道觀,位于城東,本就是天家賜名的道觀,香火一直挺盛,與城西的明覺寺齊名。 今歲大晉朝對戰(zhàn)北域大捷,多虧了國師大人,傳聞之中國師大人乃是雷神降世,手一伸便是四處炸雷響動,將敵軍炸得是粉身碎骨,這才在短短一個月之內(nèi)便報了捷。 于是皇帝一高興,一擺手就封了問道子一個國師。 如今國師來天夷道場講道,京中自然權(quán)貴云集,平民翹首,恨不能一瞻國師風(fēng)采,見見活神仙。 來的一路上,姜姒都聽見這樣的傳聞,真是差點笑得打跌。 人人都當問道子乃是國師,是神人,卻不知問道子見了她,會是個什么表情? 姜姒一想起來,就覺得壞心情都沒了。 上了山,老太太先去前面祭拜,府里姑娘們便出來轉(zhuǎn),姜姒自來不合群,索性自個兒帶著人出去轉(zhuǎn),山側(cè)有長長的九百九十九級臺階,她們上來的時候走的是前面山道,不曾爬旁側(cè)的臺階。 八珍搶著上前道:“這九百九十九級臺階,傳聞只要誠心從下面一步步上來,就能得上清庇佑,心想事成,可靈著呢?!?/br> 姜姒笑笑,卻只從臺階頂上慢慢往下走,只問:“我要這樣走下去,可能心想事成?” 八珍一時無言,似乎被姜姒這話給震住了。 姜姒頓時失聲笑了起來:“那我這樣是不敬神靈了?” “……您還是別走吧……”八珍年紀小小,卻一副大人模樣,憂心忡忡地看著,“若是以后壞了事可怎么辦?” 若真能壞事就好了。 姜姒只一步步往下走,駭?shù)弥車硕笺蹲×恕?/br> 一直往下走到一半,時近中午,也快到了道場開講時候,人也看不見幾個。 姜姒正覺清凈,就聽見下面“哎喲”一聲,轉(zhuǎn)頭看去時,卻是一名面相和善的婦人一腳踩了個空,竟跌在了臺階上,叫了一聲。 姜姒看這婦人打扮普通,荊釵素裙,是個尋常人家出來的婦人,也不好見死不救,便讓紅玉上去扶人。 “這位夫人,您還好吧?” 紅玉上去扶了那婦人一把,將臺階擦了擦,才讓這婦人坐下。 那婦人疼得厲害,只捂著自己腳踝,還有些不好意思,看著紅玉便道:“小桃你倒是跑得快,不是叫你去看看那混小子嗎?” 紅玉忽然愣住,小桃是誰? 姜姒走近了來,也是奇怪,插道:“這位夫人,您是否錯認了人?她叫紅玉……” 這會兒,那婦人才抬頭來,打量著姜姒,還有她身邊幾名丫鬟。 于是,像是明白了什么,她臉上忽然浮出幾分尷尬之色,道:“老婦人老眼昏花了,竟錯認了人。我家丫鬟這會兒被我給支走了……如今這世道,也還有古道熱腸之人啊。許久不出府,到底這天夷道場沒變。對了,這位姑娘是……” 八珍瞧了姜姒一眼,才道:“我們是鴻臚寺卿姜大人府上。” 這名號一報出來,這一位婦人忽然眼前一亮:“難道這位姑娘便是那名揚京城的姜三姑娘?” 姜姒默然,隨手一壓,便阻止了八珍自報家門,她只覺得這一婦人有些古怪,不說是,也不說不是,道:“如今大伙兒都去了道場,還在前山,您一個人在這里,還受了傷,不知您家的下人……” “小傷何足掛齒?” 這婦人看著姜姒,上下打量,雖看著無禮,可眼光并不叫人討厭,甚至還透著一種難言的歡喜。 “看這身段臉蛋,神韻氣質(zhì),果真不愧是三姑娘啊……” 謝鄒氏這會兒心里已經(jīng)有些樂,心地善良的姑娘,又大體端方,更有才華,真是個上上之選啊。 早在聽說姜嫵之名時,謝夫人心思就已經(jīng)活動起來了。 顧家姑娘那邊問了許多回,謝乙那混小子老說什么看不上,眼瞧著人已經(jīng)老大,媳婦兒還沒娶一個,這不是叫二老著急嗎? 好不容易出了個姜家三姑娘,庶出是庶出吧,萬一能看對眼兒了,成全一樁姻緣,也算了了她與老頭子的心事。 誰料想,心里剛動念頭,今兒竟然還碰上了,真是老天賜福啊! 謝夫人一時之間笑瞇了眼,越加慈和,拉了姜姒的手道:“姑娘真真是個善良的人,還沒許配人家吧?” 姜姒唇邊的笑意已經(jīng)有些掛不住了,老覺得背后有些發(fā)涼。 她緩緩抽了手出來,才道:“夫人還是早些上去吧,要不我叫丫鬟扶您?” 聽見這話,靈芝立刻就上去了,她今兒與紅玉穿的是差不多樣式的衣裳,剛剛搭手過去,那夫人便說話了:“哎,這是紅玉姑娘吧?姜家的丫頭也漂亮啊……” 姜姒并著三名貼身丫鬟都傻眼了。 鬧半天,這一位夫人…… 似乎眼神兒不大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