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jié)
顯然,這也是一種孩子氣。 項羽確實孩子氣。包括他的殺人,也是。他一輩子殺人如麻,但往往是一時興起,很少出于政治需要有計劃有預(yù)謀地殺,跟范增的老謀深算完全兩樣。結(jié)果,是該殺的沒殺,不該殺的亂殺,比如屠城。 實際上孩子的天真,就是不懂事。因此,孩子往往殘忍。他們會滿不在乎地弄死一只蝴蝶,因為他不覺得這有什么了不起。但如果你明確告訴他這是犯罪,再要他去做,他就下不了手。所以,項羽能屠城,不能殺劉邦。 甚至就連當(dāng)年分配任務(wù)時,項羽提出“愿與沛公入關(guān)”,也是孩子氣。他的目的,是要為項梁報仇,并非怕劉邦搶了先。所以,諸侯聯(lián)席會議不同意,他也就不再堅持。因為他根本就不相信劉邦那笨蛋也能打敗秦軍。 但是,當(dāng)他聽說劉邦先入關(guān)中,“珍寶盡有之”時,便惱羞成怒,暴跳如雷,恨不得馬上殺了劉邦。這跟一個孩子被搶走了玩具要號啕大哭,沒什么兩樣。所以,劉邦把玩具還給他,他就笑了,還要請劉邦吃飯。 孩子,就這么好哄。19 難怪范增要說“豎子不足與謀”了。 范增說的臭小子是誰?項羽?項莊?可能都是,也可能明指項莊暗指項羽。不過就算明指項羽,他也不會在乎。因為他的心,已經(jīng)飛回了彭城。 在屠殺了咸陽人民,燒毀了咸陽宮室以后,項羽決定帶著搶劫來的財寶和女人回彭城去。有人勸他說,關(guān)中沃野千里,易守難攻,是周、秦兩代的發(fā)祥之地。建都于此,可以稱霸天下,何必還要回到彭城去? 項羽卻說,富貴了而不回故鄉(xiāng),那就好比穿著漂亮衣服在黑夜里走,誰看得見? 這就不僅是孩子氣,簡直堪稱“孺子不可教也”!于是有人評論曰:大家都說楚人是大馬猴戴高帽子,果然!項羽聽說后也不含糊,直接把那人扔進(jìn)了油鍋。 謝謝項羽!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為我們留下了四個成語:破釜沉舟,作壁上觀,衣錦還鄉(xiāng),沐猴而冠。 不過項羽回家之前,還有一件事情要做。 這件事,就是分封諸侯。這事非做不可,因為此刻的情況跟秦初不同。秦是滅六國而得天下,當(dāng)然可以不再分封?,F(xiàn)在卻是六國滅秦,豈能由誰獨吞? 但,怎么封,誰來封,是個問題。 楚懷王的意見,是照以前的約定辦。 項羽當(dāng)然不能同意。如約,就意味著劉邦成為天下之王,這哪是項羽想要的結(jié)果? 于是他決定分三步走。 第一步,宣布立懷王為皇帝。這時已是帝國時代,立皇帝并無問題。但,秦始皇叫“秦帝”,楚懷王就該叫“楚帝”,然而項羽卻叫他“義帝”。義,有假借的意思,比如義父、義子、義齒、義肢。 所以,義帝就是“假皇帝”。 既然是假皇帝,就管不了真問題。項羽便對將領(lǐng)們說:懷王是我家項梁立的,一點戰(zhàn)功都沒有。立他為義帝,已經(jīng)很夠意思。滅秦定天下,都是諸位和兄弟我的功勞。所以,應(yīng)該我們自己分封。 將領(lǐng)們都說:很好! 項羽便分封了十八個諸侯王。這是他的第二步。第三步,是自稱“西楚霸王”,都彭城。這樣一來,似乎就回到了春秋時代,天子、霸主、諸侯,共享太平。 可惜項羽的這個政治模式,實在不倫不類,分配的結(jié)果也不公平。項羽倒不自私。他自己的地盤并不大,楚軍集團的將領(lǐng)也只有四人封王。然而他分封的方式和原則卻沒有章法,既有孩子氣,又有防范心。 比如劉邦,是第一個入秦的。即便不能如約讓他王天下,至少也該讓他王關(guān)中。然而怎么樣呢?劉邦被封為漢王,擁有巴(約今重慶市)、蜀(約今四川?。?、漢中(今陜西省秦嶺以南即湖北省西北部)三郡,都南鄭(今陜西省漢中市,因春秋時期鄭國人南逃到此而得名)。 其實就連漢中這地方,也是劉邦通過張良向項伯行賄,走后門才得到的。項羽封給他的,原本只有巴和蜀。當(dāng)時,巴郡和蜀郡北阻山險,東扼三峽,窮鄉(xiāng)僻壤,歷來被當(dāng)作流放罪人之地,豈能用來酬勞大功臣呢?20 這也未免太霸道了吧! 不過劉邦很清楚,現(xiàn)在不是講道理的時候,項羽也不是講道理的人。他只能忍氣吞聲,先去漢中再說。21 漢元年四月,也就是秦帝國滅亡半年后,各路諸侯懷著不同的心情走向自己的封國,項羽也動身回彭城。這時的項羽,心中一定充滿衣錦還鄉(xiāng)的得意和喜悅,完全不會想到自己的敗亡,其實已經(jīng)進(jìn)入倒計時。 第四章 劉邦稱帝 劉邦雖然無情,卻并不冷酷; 雖然現(xiàn)實,卻也有詩意。 韓信拜將 項羽分封諸侯一個月后,天下就亂了。 亂,并不奇怪,不亂才怪。因為項羽在進(jìn)行權(quán)力和利益再分配時,只憑一己之好惡,賣弄權(quán)威。他把原來的燕王韓廣貶到遼東,把原來的趙王趙歇打發(fā)到代國,趙國的國號也被取消,國土則一分為二,豈非胡鬧? 更不像話的,是對待韓成。 韓成原本就是韓王。但因跟過劉邦,項羽便不讓他到封地去,而是裹挾到彭城降為侯爵,然后謀殺,另立鄭昌為韓王,終于把張良逼入漢營,跟他作對到底。1 還有齊國。 齊國也原本是有王的。項羽卻把齊國一分為三,其中兩塊封給幫過自己的人,原來的齊王則貶為膠東王。至于齊相田榮,寸土不封。因為當(dāng)年項梁跟章邯作戰(zhàn)時,田榮不肯出兵,項羽要報復(fù)他。 結(jié)果田榮大怒。 漢元年四月,各路諸侯離開咸陽奔赴封地,五月田榮就反了。六月,田榮自立為齊王。七月,田榮把項羽分裂的三齊重新統(tǒng)一。此前,他還收編了彭越的土匪隊伍,讓他們?nèi)ス繇椨穑殉姶虻靡粩⊥康亍? 與此同時,陳馀也反了。 陳馀當(dāng)然要反。因為他與張耳“一體有功”,然而張耳封王,張耳的部下也封了王,陳馀卻只封侯,趙歇也被貶為代王,這口氣怎么咽得下?于是陳馀向田榮借兵,把項羽冊封的張耳趕跑,把趙歇迎回來重做趙王。3 東邊的齊,歸了田榮;北邊的趙,歸了陳馀;西邊的秦,則歸了劉邦。八月,也就是田榮稱王兩個月后,劉邦兵出故道,拿下陳倉(故道和陳倉均在今陜西省寶雞市境內(nèi)),全面出擊。結(jié)果,雍王章邯戰(zhàn)敗,另外兩個王投降。三秦大地“城頭變幻大王旗”,都?xì)w了漢。 哈,項羽不是不肯把關(guān)中封給劉邦嗎? 那好,他自己拿。 這是項羽沒想到的。沒想到,是因為張良放了煙霧彈。當(dāng)時張良跟隨韓成去彭城,與劉邦話別。張良便建議劉邦去漢中時,燒掉沿途的棧道,表示自己安心于漢并無反意。項羽哪里想得到,那只是做姿態(tài)呢?4 他更想不到,幫劉邦奪取天下的,會是韓信。5 韓信是項羽的老部下,項梁時代就參加了楚軍,卻只是一個站崗放哨的侍衛(wèi),正所謂“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zhí)戟”。他也曾多次建言獻(xiàn)策,但項羽根本就不予理睬。 因此,當(dāng)劉邦去漢中時,他就投奔了劉邦。 然而韓信在劉邦那里也不得志,只做了連敖,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公關(guān)經(jīng)理。如果不是因為觸犯軍法,依律當(dāng)斬,他也許永遠(yuǎn)都沒有出頭之日。 韓信犯了什么罪?不清楚。我們只知道,當(dāng)時同案犯十三人,全部已被處決。輪到韓信時,他抬起頭來,正好一眼看見了劉邦的親信滕公夏侯嬰。 于是韓信便大聲喊道:王上不是要成就天下大業(yè)嗎,為什么要殺壯士? 結(jié)果,滕公“奇其言,壯其貌”,不但釋而不斬,還把他介紹給劉邦。劉邦仍然沒把韓信當(dāng)回事,但韓信總算官升一級,成為管糧餉的治粟都尉。好嘛,先是接待員,后是軍需官,韓信依然郁郁寡歡。 幸運的是,他從此有機會認(rèn)識了蕭何。 蕭何才是韓信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韓信與蕭何,似乎有一種奇緣(他倆姓名拼音的第一個字母,韓信是hx,蕭何是xh)。后來把韓信騙進(jìn)長樂宮殺害的是蕭何,此刻把韓信推薦給劉邦的也是蕭何,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但現(xiàn)在,是成。 事實上,當(dāng)時韓信是準(zhǔn)備離開劉邦的,因為他的志向絕不是一個小小的軍需官。韓信打算上哪?不清楚。總之,他不辭而別。蕭何聞訊,大吃一驚。他甚至來不及跟劉邦打聲招呼,心急火燎地拔腿就追。 劉邦卻以為蕭何逃跑了。 實際上自從劉邦一行離開咸陽前往南鄭,軍心就不穩(wěn)定。劉邦的部下多半是南方人。項羽都知道衣錦還鄉(xiāng),他們難道不想?因此,開小差的接連不斷。現(xiàn)在,連丞相蕭何也跑了,劉邦豈能不氣急敗壞,手腳冰涼? 所以蕭何回來后,劉邦又喜又怒,破口大罵。 劉邦說:蕭何,你他媽的為什么逃跑? 蕭何說:臣不敢逃,臣去追人。 劉邦問:追誰? 蕭何答:韓信。 劉邦又罵:扯淡!那么多將領(lǐng)逃亡,沒見你追,追什么韓信?你騙誰? 蕭何說:韓信跟他們不一樣。 劉邦問:有什么不一樣? 蕭何說:眾將尋常人等,韓信國士無雙。王上如果只想在漢中了此一生,那就沒韓信什么事。如果還想有所作為,那就非重用韓信不可。就看王上怎么想了。 劉邦說:寡人何嘗不想東進(jìn),誰肯一輩子待在這里。 蕭何說:既然如此,那就必須重用韓信。能重用,韓信就留。不能,他遲早還會走。 劉邦揮揮手說:看你面子,就讓他當(dāng)將軍好了。 蕭何說:當(dāng)將軍他也會走。 劉邦又說:那就當(dāng)大將軍好了,你叫他進(jìn)來吧! 蕭何說:你這個人,向來就簡慢無禮。如今要拜大將軍,怎么就像使喚小孩子?怪不得韓信要走了。 劉邦這才擇吉齋戒,設(shè)壇具禮,正式拜將。 拜將以后的韓信,與劉邦有過一次長談,全面評論了劉邦與項羽的長短,更加堅定了劉邦的信心。韓信還說,現(xiàn)在是爭權(quán)天下的最好時機。因為將士們思鄉(xiāng)心切,恨不能插翅高飛。這種心理完全可以利用。等到天下一統(tǒng),人心思定,就沒法用兵了。6 劉邦聽了欣喜若狂,連連表示相見恨晚。他采納了韓信的建議,出故道,下陳倉,首先打擊民憤最大的雍王章邯,一舉平定三秦,勢力擴展到咸陽。 劉邦成功地走出了困境。 這就是韓信的功勞,更是蕭何的功勞。 所以,后來劉邦論功行賞,蕭何便排名第一。眾人不服,說我等披堅執(zhí)銳,出生入死,攻城略地,才打下江山。蕭何并無汗馬之功,憑什么第一? 劉邦笑呵呵地問:諸位知道打獵嗎? 眾人都說:知道。 劉邦又問:知道獵狗嗎? 眾人又說:知道。 劉邦說,抓住野兔,當(dāng)然是獵狗的功勞。但獵狗去抓野兔,卻是獵人的指揮。所以,你們這些人,只能算是“功狗”。蕭何,那才是“功人”。7 不過此刻的蕭何倒更像“獵頭公司”,他為劉邦找到了最好的ceo。但,這是需要業(yè)績來證明的。沒有戰(zhàn)功,劉邦不信,眾人不服。韓信必須漂漂亮亮地打一仗。 韓信當(dāng)然做得到,而且機會很快就來了。 天下亂作一團 得到韓信后,劉邦一路凱歌。 請看時間表—— 漢元年八月,雍王章邯敗,塞王司馬欣降,翟王董翳(翳讀如依)降。 二年十月,河南王申陽降,韓王鄭昌降。 三月,魏王魏豹降,殷王司馬卬被俘。 我們知道,秦始皇的一項所謂改革,就是把十月份作為每年的歲首。傳統(tǒng)史學(xué)家的紀(jì)年,則是把秦亡以后算作漢的元年。因此,漢元年,是從十月到第二年九月。 也就是說,子嬰投降,項羽分封,諸侯就國,劉邦出漢中,都在漢元年。但按照公歷,則跨了年份,分別在公元前的207年和206年。 這很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