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節(jié)
有一次,齊宣王問:武王伐紂,有這事嗎? 孟子說:史書上有。 宣王又問:臣弒其君,也可以嗎? 孟子馬上硬邦邦地回答:破壞仁的叫作賊,破壞義的叫作殘,賊仁殘義的就叫作獨夫。我只聽說打倒了獨夫殷紂,沒聽說過什么弒君不弒君的!8 又一次,鄒穆公遇到難題。 鄒穆公告訴孟子,前些時我們跟魯國發(fā)生沖突,寡人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人,民眾卻袖手旁觀。這事讓寡人左右為難。殺了這些見死不救的吧,殺不完;不殺吧,又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先生,請問該怎么辦? 誰知孟子卻幸災樂禍。 孟子說:活該!誰讓他們平時對老百姓不好!這下老百姓可逮住報復的機會了。9 晚清的革命黨,也不過如此吧? 但,為什么? 因為在孟子那里,民權高于君權。孟子說──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10 也就是說,民權第一,政權第二,君權第三。君,可以高高在上,可以養(yǎng)尊處優(yōu),可以也應該獨一無二,叫“天無二日,民無二王”。11 但,如果他不合格,就不能享受這份尊崇,人民也就有權利革命。 這,也是國王培訓班的課程內(nèi)容。 一次,孟子問齊宣王:有人要出差,把老婆孩子托付給朋友,回來后卻發(fā)現(xiàn)老婆孩子在挨餓,在受凍。對這樣的朋友,該怎么辦? 宣王說:絕交! 孟子又問:如果長官管不了部下,該怎么辦? 宣王說:撤職! 孟子再問:一個國家政治搞不好,又該怎么辦? 齊宣王該怎么回答? 王顧左右而言他,看著隨從們說別的去了。12 但孟子還有機會。 又一次,齊宣王問:公卿都相同嗎? 孟子說:不同。有同宗之卿,有異姓之卿。但他們的職責,都是君王有了大的過錯就要勸阻。如果反復勸阻還不改,就要采取行動。 宣王問:同宗之卿會怎么樣? 孟子說:廢了那王! 宣王一聽,臉色刷地一下就白了。 孟子說:王上不必緊張。王上問臣,臣不敢不實言相告。照道理說,是這樣。 宣王的臉色這才恢復正常。 又問:如果是異姓之卿呢? 孟子說:拂袖而去!13 哈,還是不要那不合格的君主! 毫無疑問,孟子從來就沒反對過君主制,也不認為君臣關系是平等的。但他跟孔子一樣,不講平等,卻講對等。對等,就是我有義務,你也有;你有權利,我也有。大家禮尚往來,誰都不能盛氣凌人。用孔子的話說,就是“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14 忠誠與客氣,不平等,但對等。 孟子卻沒那么溫良恭儉讓。他的說法是──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15 也就是說,你把我當什么人,我就把你當什么人;你不把我放在眼里,我就把你當敵人。 呵呵,你不仁,休怪我不義。 但,這也頂多是翻臉,為什么要革命呢? 更重要的是,人民為什么就有權革命呢? 因為君權來自民權。 有一次,學生萬章問:堯把天下讓給舜,有這事嗎? 孟子說:沒有!沒人能把天下讓給別人。 萬章說:那么舜的權力,是誰給的? 孟子說:天給的。 萬章問:上天授權時,反復叮嚀告誡了嗎? 孟子說:沒有。天是不說話的,但上天會看人民群眾的反應。民眾滿意誰,天就授權誰。天子之權是上天和人民共同授予的,叫“天與之,人與之”。16 對,雙重授權,或共同授權。 這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