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hp]我喜歡你的不期而至、第一繡娘、誰把你放在宇宙中心寵愛、幽冥鬼探、佛門惡妻、[綜漫]關(guān)于我為了籃球排球部每天四點半起床這件事、愛你一笑傾城、圖謀不軌、jian妃得逞、再生之瓷[古穿今]
秦姝她們坐在椅子上,也不好說什么,郭氏都開口讓王才人離開了,那王才人就不算壞了規(guī)矩。 更別說,她們神仙打架,她們作為底下的小鬼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 好半天,郭氏在開口道:“說了這會兒子話,本宮也有些乏了,都回去吧?!?/br> 聽著郭氏的話,秦姝,如氏,還有葛氏才站起身來,福了福身子,告退了。 只過了兩日,就有太監(jiān)領(lǐng)著兩位新人進了東宮。 秦姝一早就派人打聽過了,那個一進宮就被封為選侍的,是鎮(zhèn)國大將軍的次女,姓韓,閨名叫做雅蘭,雖然是庶出,卻也是琴棋書畫樣樣皆通,可以說,是個全身上下都透著才氣的女子,在京城里,算得上有些名氣。 而另外一個姓曹的淑女,閨名叫做沁雪,出身比起韓氏來就不值一提了,只是一個從六品小官的女兒。 這會兒,兩人已經(jīng)在東宮住下了,只等著郭氏那邊發(fā)話,才好去給太子妃請安。 “主子,奴婢遠遠的瞧了一眼,那曹氏倒也罷了,那韓氏的相貌比起王才人來也不遜色?!便y杏說著,臉上忍不住帶了一抹擔(dān)憂。 這韓氏也不知道有什么福氣,不過是一個將軍府的庶出女兒,一進宮就能封了選侍。 這會兒就和自家主子平起平坐,那往后她若是得寵了,再給殿下生個兒子,主子可不就被她壓了下去? 韓氏長得這般好看,又是琴棋書畫樣樣都拿得出手,殿下怎么可能將她冷落了。 她也只能祈求老天,讓韓氏沒有孩子,要不然,就是和常氏一樣,即便有了孩子,也落不到好下場。 這樣的想法雖然有些狠毒,可在這宮里頭,可不就是拼誰得寵多一些,誰能替殿下生個孩子。 銀杏在宮中這些年,雖然偶爾也會動一些惻隱之心,可總的來說,見慣了生死利益,早就麻木的沒有感覺了。 聽出銀杏語氣中的擔(dān)憂,秦姝拿著茶盞的手微微頓了頓,才問道:“這韓氏,真有你說的那么好相貌?” 宮里頭美人多,連宮女十之□□都長得不錯,能讓銀杏這般防著的,怕是這韓氏真有那種讓人一見傾心的好相貌。 聽著秦姝的話,銀杏重重點了點頭:“等主子往后見了,就知道奴婢為何這么說了?!?/br> 秦姝聽了,倒是忍不住笑了出來。 她倒有些好奇,想盡早見一見這位京城才女。 韓氏和曹氏在東宮住了三日,才等來了太子妃身邊的孫嬤嬤,說是讓兩人一塊兒去拜見。 聽了孫嬤嬤的話,韓氏和曹氏很快就收拾妥當(dāng),趕到了正院。 因著是去拜見太子妃,曹氏顯然是有些緊張的,雙手握在一起,身子都在微微顫抖著。 而韓氏,卻是瞧不出一丁點兒的緊張來,身上有種從容冷靜的氣度,倒讓跟在身旁的孫嬤嬤高看了一眼。 聽說這韓氏只是將軍府庶出的女兒,卻也教養(yǎng)的這般好,也不知費了多少功夫。 孫嬤嬤在前頭領(lǐng)著路,很快就到了正院。 “兩位主子先在這里等會兒,老奴去通報娘娘一聲?!睂O嬤嬤看著二人,恭敬地道。 韓氏點了點頭,沖著孫嬤嬤露出了幾分笑意,而曹氏,卻是因為緊張,待韓氏說了這話之后,才張了張嘴想說什么,孫嬤嬤卻已經(jīng)福了福身子,掀起簾子走了進去。 過了一會兒,就有宮女出來,說是太子妃請兩位主子進去。 兩人一前一后走了進去,一眼就見著坐在軟榻上,身著一襲鑲金邊湖綠色菊紋宮裝的太子妃郭氏。 “婢妾給太子妃娘娘請安?!?/br> 兩人緩步上前,福了福身子,恭敬地道。 郭氏聽了,微微笑了笑,卻不叫起,只帶著幾分審視看著站在面前的二人。 她的視線在曹氏身上匆匆掃過,見著曹氏不自禁握緊了雙手,就將視線移到了韓氏的身上。 這一看,不免讓她這個太子妃都驚艷了一把。 雖然韓氏只穿著一件極為普通的牡丹花紋衣裳,頭上也只插著一支羊脂玉簪子,站在那里卻是讓人移不開眼。 她的年紀本就小,今年只有十六歲,烏發(fā)如漆,白皙的肌膚透著幾分紅潤的光澤,一雙眸子宛如水一般清澈,更讓人無法忽略的,便是她通身的書香氣,郭氏早就聽說這韓氏琴棋書畫樣樣皆通,心里卻并不以為然,京城中的女子,徒有虛名的多得是。 難不成,還真能比得過后宮的那些個女人? 可如今只見著她這通身的氣質(zhì),郭氏便知道這韓氏腹中的學(xué)問怕是真的。 郭氏看著站在那里的韓氏,心里頭很不是滋味兒,古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也不知道將軍府是怎么教養(yǎng)女兒的。 郭氏收回視線,才笑著開口:“起來吧。” “謝娘娘?!倍琢撕靡粫?,韓氏和曹氏的腿早就有些麻了,這會兒聽著郭氏叫起,心里頭才微微松了一口氣,卻也看得明白,這太子妃怕是個厲害的。 兩人起來后,孫嬤嬤這才拿了一個蒲團,放在離郭氏不遠處的地方。 又有宮女端著托盤,托盤里放著一盞茶。 依著宮中的規(guī)矩,新進宮的主子要給太子妃見禮,太子妃喝了這杯茶,才算是承認了二人的身份。 韓氏比曹氏位份高,自然是在前頭拜見,只見她緩步上前,從宮女的手中接過茶盞,恭恭敬敬跪了下來:“婢妾給娘娘請安?!?/br> 郭氏也不為難她,只接過茶來,輕輕抿了一口,將茶盞交給站在那里的孫嬤嬤,又將手腕上的一只玉鐲褪了下來,賞給了韓氏。 “既然進了宮,往后就好生伺候殿下,殿下向來喜歡有才氣的女子,想來也會看重你的?!惫线@話,便是給了韓氏極大的體面。 聽著郭氏的話,韓氏莞爾一笑,恭敬地道:“謝娘娘賞賜?!?/br> 韓氏起身后,曹氏又見了禮,只是她的身份低,郭氏只賞賜了她一根金簪,就讓她起來了。 這番鮮明的對比,讓曹氏心里頭很不是滋味兒,只礙著她身份低微,不能如何,心里卻是對韓氏羨慕得很。 她雖然只是個從六品小官的女兒,卻是嫡女,而韓氏,再怎么也只是一個上不得臺面的庶女,怎么就配成為殿下的選侍? 這一進東宮,她住的地方那么小,只有兩個人伺候,而韓氏,卻住了那么大一間房子,聽說,是原先常選侍住過的。 常選侍也是個有福氣的,雖然因為難產(chǎn)而死,卻到底為殿下生了個兒子,如今安哥兒還養(yǎng)在太子妃的名下。 可見是她住過的地方風(fēng)水好,要不然東宮這么多女人,怎么偏叫她生下了殿下的長子。 ☆、第75章 吃醋 韓氏從屋里頭出來,就朝曹氏點了點頭,回了自己屋里。 雖然兩人之前采選的時候住在同一處,可如今韓氏的地位可不是曹氏這一個淑女能比的。 曹氏見著韓氏離開,心中暗怒,只覺著韓氏仗著自己身份高,是故意在給她難堪。 她二人一同進宮,又被指給太子殿下,不管怎么說,,這些日子的情分不是假的,韓氏怎么能連話都不說一句,就走出去了。 曹氏心里委屈,她滿心歡喜進了東宮,卻沒想到,太子妃是個厲害的,昔日的“姐妹”也端著身份,不再和她親近了。 曹氏從未想過,之前在院子里韓氏和她同住一個屋檐下,兩人或多或少都要說幾句。 縱是這樣,也不過是面上的交情,哪里就能稱得上姐妹之情呢? 曹氏這樣,分明是高看了自己,也低估了韓氏的傲氣。 韓氏雖然只是將軍府的庶女,可也是自小在主母的身邊長大,那通身的氣度,可不是誰都能學(xué)來的。 她哪里,會將一個小小從六品官員的女兒放在眼中? 曹氏心中暗恨,卻沒有辦法,只能匆匆忙忙跟了出去。 殊不知,這一幕早被院子里的宮女稟告給了太子妃郭氏。 郭氏聽了,眼中閃過一抹不屑:“本宮就知道,那曹氏小家子氣,成不了什么氣候。” “娘娘說的是,方才過來的時候,老奴就瞧了出來,老奴只是不明白,娘娘為何對那韓氏這般客氣?!边€賞賜了她一只鐲子,那羊脂玉鐲,娘娘已經(jīng)戴了好長時間了。 孫嬤嬤心里不明白,按說韓氏長得這般狐媚,娘娘心里頭哪能高興。 聽著孫嬤嬤的話,郭氏一哼:“她一個庶女,哪里配得上本宮與她客氣,本宮只不過瞧著她是個有造化的,從旁指點她而已。”郭氏說著,視線落在站在那里的孫嬤嬤身上,若有所思道:“嬤嬤可明白本宮的意思?” 孫嬤嬤伺候了郭氏多年,一聽這番話,哪里還有不明白的。 “娘娘的意思,是想讓韓氏為娘娘所用?”孫嬤嬤試探著開口問道。 聽著孫嬤嬤的話,郭氏點了點頭,嘴角勾出一抹笑意:“憑韓氏的相貌,遲早都會得寵的,她一得寵,得罪的可就是王才人和秦氏。秦氏倒也罷了,王才人背后可有皇后撐腰,到那個時候,韓氏是何境地可想而知。而本宮,就是要讓她成為本宮的人。” “姚氏是個不中用的,本宮身邊可不能沒有個可靠的?!?/br> 孫嬤嬤聽了,了然的點了點頭,面上卻閃過一抹擔(dān)憂:“娘娘難道不怕她日后......” 孫嬤嬤的話沒說完,可意思卻是明白的。 有郭氏的幫襯,再有韓氏這樣的相貌,韓氏想不得寵都難。可若是韓氏心大了,成了第二個常氏,那就不好了。 當(dāng)年常氏可是仗著自己的恩寵讓自家娘娘失了臉面,可別因著娘娘心善,最后卻養(yǎng)出白眼狼來。 到時候,可就不好收拾了。 郭氏拿起茶盞看了站在那里的孫嬤嬤一眼,徐徐道:“韓氏若是個聰明的,就會來投靠本宮。她讀了那么多的書,豈會是白讀的?!?/br> 聽郭氏這么說,孫嬤嬤也不好說什么,只是心里隱隱覺著不知哪里不對,卻又說不上來,只好暫時咽了下去。 “娘娘,老奴派人打聽過了,昨個兒康平公主已經(jīng)帶著如月郡主回了南邊兒了。” 自家娘娘惦記著壽康宮的事情,她這個當(dāng)奴才的自然要時時刻刻注意著。 只是沒想到,康平公主會帶著如月郡主離開,要知道,太后對如月郡主的寵愛可是實打?qū)嵉模绕饘ソ銉汉贸霾恢蓝嗌?,倘若如月郡主呆在太后身邊,讓太后親自教養(yǎng)著,日后怕是個更有造化的。 孫嬤嬤是個聰明人,琢磨了一夜,就想出了緣由。大概,是因為康平公主并不是太后的親生女兒,而是抱養(yǎng)的以故寧太嬪的孩子。 不是親生,再怎么得寵總也會有些忌諱。 大概是康平公主不放心,將如月郡主留在壽康宮。 聽了孫嬤嬤的話,郭氏的臉上才露出一抹笑意,這康平公主,只不過是太后的養(yǎng)女,卻在京城里呆了這么長時間,太后待那如月郡主,也是格外的好。 尤其想著那日在壽康宮如月郡主活潑歡快的樣子,再看看她的蕙姐兒,相比之下,她心里頭豈能不嫉妒。 她的蕙姐兒,本也該是這樣活潑的性子,卻被太后養(yǎng)的安靜老實,處處都守著規(guī)矩。 可見,太后對蕙姐兒的寵愛,比起如月郡主來,根本就不值一提。 她這個當(dāng)母親的心里也難受,可又能如何,只能盼著那如月郡主早點兒離開皇宮,回了南邊兒,這輩子就再也別回來了。 哪怕是等到殿下登基后再回來,那時候她就是皇后,而蕙姐兒就是正宮嫡出的公主。 哪一點比不得如月郡主的尊貴? 郭氏心里想著,眼中含笑,好半天才說道:“走的好,本宮倒盼著康平公主一輩子都別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