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jié)
“對了...有件事情...不知你知不知道。” 圓姐兒抬頭去看康哥兒,后者想了想。似乎帶著幾分小心翼翼的說道 “詹熹....他定親了?!?/br> 圓姐兒一愣。是啊...算算時間,也是到了該成親的時候了,想當年,那個坐在馬車上頗為無禮的的小男娃居然也到了成親的年紀,而自己也已經(jīng)嫁做他人婦。 時間居然就這么過去了.... “哦?是么?什么時候的事情了?聘的是哪家的姑娘?” 康哥兒在圓姐兒臉上瞧不出什么,卻依舊小心翼翼 “唔?看來你真不知道...就前不久,那姑娘你倒是也認識....嗯...我也認識。” 圓姐兒瞧著康哥兒如此小心的樣子,頓時好笑, “怎的這幅摸樣?難不成不僅僅是認識,還很熟么?” 圓姐兒本是玩笑的一句話,卻不想康哥兒還當真點了點頭,道 “是譚寶珍?!?/br> “........” “小妹?” 瞧著圓姐兒半響不說話的樣子,康哥兒唬了一跳,這事兒別說圓姐兒,便是康哥兒和譚寶珍都沒有那么熟的人都嚇了一跳哩。圓姐兒這么熟,卻不知道這件事情....而且....無論是譚寶珍也好,詹熹也罷,總是有那么一些個糾葛在里頭。 康哥兒正想著岔開話題,誰知圓姐兒扭頭問道 “寶珍怎么和詹熹走到一塊兒的?你和詹熹在一塊兒,知不知道詹熹是不是真的心悅寶珍?對寶珍是個什么態(tài)度?” “......” 瞧著圓姐兒又著急又認真的樣子,便知,原來還真是自己想多了...比起二人在一起這件事情,圓姐兒儼然更在意譚寶珍嫁給詹熹會不會吃虧.... ☆、第249章 謝大郎和趙氏在謝府期間找過李氏和張氏,也不知說了什么,沒過兩天便帶著初哥兒靜姐兒一塊兒去了水溪村,當然,祥哥兒也是跟了去的。 長輩們一周,整個府邸倒是就剩下圓姐兒了,康哥兒不耐煩整日的在書院,加上只有圓姐兒一個人在府中,便干脆下了學就回府里住,第二日一早再去書院。 圓姐兒倒是平靜的多,每天早上給杜氏上炷香,說些零碎的話。一天就這么混過去了.... 這樣的日子還過了三四天,圓姐兒就有些想念潤哥兒了。 沒有成婚前,那也是一年半載都見不到面的,也就這么過來了??墒乾F(xiàn)在圓姐兒卻有些不習慣了。 到了夜里,一張足足能睡三四個人的大床,卻只有圓姐兒一個人,身邊都是冰冷空曠的... 越是如此,圓姐兒便越發(fā)的想念起潤哥兒了。 只想著,等謝大郎和趙氏回來,瞧著事情是個什么結果了便回晏城去....她想他了。 圓姐兒這么數(shù)著日子,大約□□天后,謝大郎和趙氏才回來,同樣,回來的還有李氏張氏和初哥兒靜姐兒。 而跟去的祥哥兒并沒有出現(xiàn),不說什么對錯,圓姐兒對這事兒倒是并沒有意外。 只是...... “初哥兒這是怎的了?眉頭皺著,誰欺負咱們初哥兒了?” 瞧著在李氏身上,癟著嘴,一臉“我不高興”的摸樣,圓姐兒就覺得好笑。一旁的靜姐兒看了看初哥兒,又看了看圓姐兒,想了想,張嘴叫道 “姑——” 靜姐兒現(xiàn)在還正是口齒不清的時候,對周圍的事情也懵懂無知。圓姐兒聽的這聲頓時小心肝兒都化了 “誒,靜姐兒回來了?村里好玩兒么?” 靜姐兒想了想,搖了搖頭,竟然也跟著初哥兒一塊兒皺著眉,不吭聲了。 圓姐兒是又好笑又心疼。雖說年紀小,可畢竟不是什么小事,情緒多少都會帶給孩子的。 “這幾日在家有沒有好好吃飯?” 見圓姐兒逗著初哥兒和靜姐兒,趙氏開口問道 “嗯,胃口挺好的?!?/br> 趙氏走得時候,圓姐兒就有些飲食不規(guī)律,一會兒沒到飯點便餓了想吃這個吃那個。一會兒又覺得撐了,飯都不肯吃了。 這會兒聽見圓姐兒說胃口好,便放了心。 圓姐兒瞧著一家子都在一塊兒,便干脆開了口 “爹娘,這事兒怎么樣了?” 圓姐兒一問,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圓姐兒心里“咯噔”一跳,難不成初哥兒和靜姐兒當真還得給謝三郎送回去不成? 雖說不是自家的孩子,可在一塊兒也是有點兒感情的,送回去可不就是回火坑了么? 圓姐兒正想著,李氏反倒開口了,叫一旁的丫鬟帶著初哥兒和靜姐兒回去,這才道 “這事兒也沒什么不好開口的。我早就想明白了...” 圓姐兒瞧著李氏的嘴里說著灑脫的話,可是眼里的疲憊與失落濃的幾乎要化不開的....圓姐兒有些不忍 “三嬸。” “你啊...往后也無需叫我三嬸,我不再是謝家的兒媳,也不是那混賬的媳婦兒了?!?/br> 圓姐兒一愣,這是和離了? “和離了。他一門心思的念著別的女人,罷了...就當我上輩子造的孽?!?/br> 要是李氏還是如同以前一般,圓姐兒很“黑心”的表示絕對不會同情李氏的。可是這會兒..無論是感情上頭還是理性上頭,都覺得謝三郎混賬了。 “我是和離了,可是祥哥兒她媳婦兒我這個做婆婆的,沒同意?!?/br> 圓姐兒訝異的看向張衣,原來張衣這是也要和離的么? “不過,孩子如今還小,祥哥兒也是混賬,拖著也是害人,她還年輕,若是執(zhí)意要離開謝家....便由她去?!?/br> 圓姐兒看向張衣 “堂嫂也和離了?” 張衣抬頭看向圓姐兒搖了搖頭 “為了初哥兒,他也沒有同意?!?/br> 這不過一句話,圓姐兒卻聽出來許多,這二人是沒有和離的,而且是為了初哥兒,為了謝家三房的香火,祥哥兒這才沒有同意。 謝大郎這時候卻發(fā)話了 “初哥兒和靜姐兒是不能回去的。這事是咱們謝家對不起你們,我是謝家長子,這事兒我自然擔下了。祥哥媳婦兒若是想和離,我和你大伯娘也不攔著,你要再嫁我和你大伯娘也給你添妝,只是初哥兒和靜姐兒是謝家三房的香火獨苗,必須留在謝家?!?/br> 圓姐兒看向張衣,張衣點了點頭。 看來這事兒是在水溪村就已經(jīng)談妥了。 謝三郎和李氏和離,謝三郎被逐出謝家族譜,張衣和祥哥兒如今雖說也在邊緣了,可是畢竟孩子還小,張衣的娘家再怎么疼張衣總是不樂意養(yǎng)著一個被夫家休棄的寡婦,自然不同意和離。 可這事兒是三房的不地道,是謝家對不住人家,謝大郎身為這一輩謝家當家人,只得將李氏也好,張衣也罷,接到了冀州養(yǎng)著。便是張衣咬死了打算和離,也不攔著,即便是嫁人,謝家大房也會給添一份嫁妝。 只是初哥兒和靜姐兒必須留下了。這是三房的香火獨苗。 如今的謝家大房家大業(yè)大的,謝大郎是長子所承擔的自然要更多,倒是也不介意多樣幾個人。便是杜氏在世,也沒有比這個更好的解決法子了。 圓姐兒點了點頭 “這也好。初哥兒和靜姐兒如今還小,跟著咱們總是不會讓學壞了去?!?/br> “嗯?!?/br> 祥哥兒就是個被養(yǎng)歪了的例子,初哥兒可不能學他爹和他爺、的。 “祥哥兒留在了水溪村?那個女人呢?” 如今圓姐兒也是嫁了人的,并非閨中姑娘了,趙氏倒也沒有避諱,說道 “你三叔執(zhí)意要娶,祥哥兒又在一旁攔著不肯,他們怎么鬧騰都是他們的事兒了??傊c謝家無關?!?/br> 說道后面趙氏也忍不住的有些嫌棄起來。這二人,早年也不覺得,這幾年越發(fā)的荒唐。說完,就不愿再說了。 而這會兒一直沉默了張氏也說話了 “我想和離,我也不會再嫁,我守著初哥兒和靜姐兒長大?!?/br> 張衣的話讓所有人都看向她,倒是趙氏,許是這次去水溪村瞧了,實在厭惡那亮父子,便道 “這也成,早先在水溪村就該大膽的說,大房養(yǎng)幾個人還是養(yǎng)得起的,等初哥兒大了,出息了,便是你的好日子到了!” 張衣聽著,身邊也沒有祥哥兒虎視眈眈的盯著自己,盯著兒子,勇氣也足了些 “嗯。我要和離。” “這事兒不急,如今你們也不見面,與和離也沒什么兩樣了。倒是初哥兒那里,你要與他好生說,雖然孩子小,卻也懂的。” 謝大郎反倒是一群人中最理智的了。畢竟初哥兒和靜姐兒還小,夫妻雖說不在一起,也沒個名分,但到底還有那么一層關系在,初哥兒和靜姐兒面上也好看。往后長大說媳婦兒也好,嫁人也好,總是比寡婦的孩子要來的體面。 當然...這是謝大郎的意思,若是張衣真是一點關系也不想維護,身為大哥雖然覺得可惜卻也沒覺得多不好。畢竟初哥兒和靜姐兒還小,往后的事情也可以再說不是? 三房的事情倒是這么安頓了下來。 圓姐兒這會兒才說起自己的事情。 “爹,娘,這里既然已經(jīng)妥當了,過兩日我打算回晏城去?!?/br> 趙氏張口就想說怎的這么快,可是想想兩人便忍住了,嘆了口氣道 “這也成,回頭我讓人準備些東西,一塊兒帶過去?!?/br> 說完,想到什么道 “這幾日瞧著你臉色不太好,反復的很,待會兒讓大夫來瞧瞧?!?/br> 圓姐兒想了想,也覺得自己有些不太正常,便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這事兒過去,便安排了李氏一行人的院子。院子靠后,有些偏,卻最是安靜的,李氏如今是寡婦的身份,這院子倒也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