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jié)
“多謝大伯母。”顧蘊向她道了謝,思緒卻已飛遠了。 方才那兩個丫頭必定都以為自己會挑中她們,卻不知道因為前世的事,她有多厭惡她們,以致如今連想起她們的名字,都覺得惡心,又怎么可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再選中她們? 她不仗著主子的身份,一開始便將她們直接打入十八層地獄,讓她們一輩子都看不到出頭之日,已經是她所能忍受的極限了! ☆、第四十三回 倒霉的太子(上) 挑選完丫鬟,顧苒與顧芷被丫頭婆子們簇擁著過來了。 瞧得顧蘊也在,顧苒立刻撲了上來:“四meimei,你什么時候過來的,怎么也不去我屋里找我去?我屋里好玩兒的可多了,走,我?guī)闳?!”拉了顧蘊便要往她屋里去。 倒不是顧苒與顧蘊一日間便建立起了多深厚的感情,實在是素日里顧菁要幫著祁夫人管家,且比她大兩歲,對她自來是嚴厲的時候居多,與她玩到一起的時候少,顧芷則拘泥于自己庶女的身份,也不敢放開了與她玩兒。 惟獨顧蘊,年紀雖比她小,卻能放開了與她開玩笑,一看就是個有趣的,叫她如何能不對顧蘊另眼相看,加倍熱情? 眼見顧蘊被二女兒扯著身不由己的往外走,因人小腿短偏又走得太快,差點兒打了個趔趄,祁夫人忙斥道:“你這毛毛躁躁的性子,究竟什么時候才能改好!沒見這會兒正熱嗎,你四meimei才從飲綠軒過來已是曬了一回太陽了,你再拉了她往大太陽下走一趟,萬一熱壞了她,可如何是好?你要獻你那堆亂七八糟的寶貝,只管讓丫頭回去取便是,犯得著親自跑一趟嗎?” 說得顧苒吐了吐舌頭,“是我一時沒想到,娘您就別說我了,屋里這么多人,您也給我留點面子嘛!” 祁夫人哭笑不得:“你還知道要面子呢!”命人給她和顧芷端綠豆湯去。 一時湯來了,顧苒一邊喝著,一邊還不忘吩咐自己的丫鬟回去取她口中‘好玩兒的’去:“……把我的九連環(huán)七巧板什么的都取來,還有前兒舅舅送給我的萬花筒也取來,四meimei一定會喜歡的!” 顧蘊自然不可能真喜歡這些小女孩兒喜歡的東西,可顧苒的熱情卻感染了她,等到顧苒那些寶貝被取回來并極力邀請她玩時,她便沒有拒絕,而是做出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與她玩在了一起,也算是重溫了一回自己的童年。 顧菁與顧芷一開始只是在旁邊看著,后見二人玩得熱火朝天的,顧菁再少年老成也不過才十歲大,顧芷就更小了,哪里經得住誘惑。 漸漸便也與二人玩到了一起去,屋里一時間十分的熱鬧。 冷不防外面卻傳來小丫鬟的聲音:“侯爺回來了!” 正含笑看女兒侄女們玩笑的祁夫人一怔,隨即便忙下地穿鞋,迎了出去。 果見一身朝服,熱得滿頭是汗的顧準大步走了進來,祁夫人便上前屈膝見禮:“不是說今晚宮里有宴會,侯爺要當值宮中嗎,怎么這個時辰回來了?” 顧準一邊往里走,一邊解著朝服的扣子,不防卻見女兒們都在屋里,只得暫時停了解扣子的動作,待女兒們給自己行過禮后,笑道:“今兒倒是熱鬧?!?/br> 祁夫人跟進來笑道:“昨兒妾身不是說讓蘊姐兒今日過來挑丫鬟嗎,挑完后整好在妾身這里用飯?!比缓蠓愿李欇迹皫鉳eimei們碧紗櫥里玩去,也好讓你父親換件衣裳,涼快涼快?!?/br> 顧菁忙應了,帶著三個meimei去了碧紗櫥里。 祁夫人方親自服侍顧準換起衣裳來,一面壓低了聲音問道:“侯爺,可是宮里出了什么變故?” 顧準沉聲言簡意賅道:“也算變故也不算。太子殿下今兒吐血了,太醫(yī)都暗示皇上準備后事了,到底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斷沒有兒子都命懸一線了,老子與其他兄弟家人還大吃大喝的道理,所以皇上下旨,今晚上的宴會取消了,金吾衛(wèi)不需要再加派人手拱衛(wèi)禁宮,我自然就回來了?!?/br> 聽得只是太子吐血了,祁夫人松了一口氣,道:“太子殿下自來體弱多病,不過吐血卻是頭一遭,也難怪太醫(yī)要讓準備后事……那我們豈不是也該預備起來了?” 一旦太子薨逝,那便是國喪,尋常百姓家尚且要掛白布白燈籠以示哀慟,何況他們這樣的勛貴人家,故祁夫人有此一說。 顧準點頭道:“是該預備起來了,這也正是我要與你說的,好在我們家本就才辦了喪事,一應東西都是現成的,倒也便宜?!?/br> 顧蘊在碧紗櫥里豎著耳朵聽至這里,倒是很想插嘴說一句,他們口中那位太子殿下眼下且死不了,總還有五年時間好活,他們不必白忙活。 卻也知道這話斷斷說不得,且也沒有必要說,遂三緘其口,繼續(xù)做專心狀看起顧苒與顧芷翻花繩來。 原來顧蘊方才見顧準急匆匆的回來,第一反應與祁夫人一樣,便是宮里莫不是出了什么大變故?半是出于好奇,半是出于對一切人事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放心的習慣使然,顧蘊立刻豎起了耳朵。 好在碧紗櫥并不隔音,顧蘊又有意豎著耳朵,這才會將顧準與祁夫人的對話聽了個七七八八。 不由在心里默默為那位倒霉的太子殿下掬了一把同情淚。 雖然對方是大鄴的太子,國之儲貳,全天下一等一尊貴的人物,本該輪不到顧蘊一個小小的侯門千金同情。 奈何這位太子的經歷,實在由不得人不同情他。 當今皇上登基時只得十歲,為拉攏朝臣,十四歲便大婚迎娶了其時首輔宗大人的嫡長孫女為后,后又陸續(xù)納了不少重臣的女兒或是孫女為妃。 然而后宮佳麗三千,卻一直到皇上二十五歲時,也沒有誰生下過一兒半女! 也就是說,皇上百年之后,這大好的江山沒準兒只能交到旁人手里,而非傳給自己的親生兒子了,換了哪個男人遇上這樣的事,能不糟心? 那十來年里,據說整個大鄴后宮上頭的天空都快被繚繞的煙霧遮得看不見了。 原本該是每三年一次的選秀,也不再是三年一次了,改為了一年一次,由太后和皇后親自掌眼,但凡瞧見身形是那等好生養(yǎng)的女兒家,不管其人出挑不出挑家世又拿得出手拿不出手,一律充進后宮;素日皇后聽得哪家母親好生養(yǎng)的,只要家世清白,也要將其女兒抬進宮里,只要能為皇上生下孩子,別說皇子,縱是公主,那也是大鄴的有功之臣! ------題外話------ 太子殿下:尼瑪以為終于可以出場了,原來根本不是直接出場,只是側面出場,作者你過來,本殿下保證不打死你! 作者:哼哼,膽兒肥了啊,竟敢威脅起你媽來,當心老娘讓你100萬后再出場,看誰狠! 太子殿下:不要啊親媽,嚶嚶嚶,我再也不敢了,你就原諒我一次,快點讓我出場,求你了,呵呵呵…… 作者:看你態(tài)度還算尚可的份兒上,好罷,考慮一下盡快安排你出場。 ps:那天無意點開了一個文《皇上請駕崩》,還不錯,有興趣的親們可以去看看哈,o(n_n)o~ ☆、第四十四回 倒霉的太子(下) 饒是如此,后宮里依然半聲兒啼聲都沒響起過。 宗皇后急得都要火燒房頂了,她自個兒沒有也就罷了,后宮那么多妃嬪都沒有,偏她男人還是皇上,天下至尊,誰敢說問題出在皇上身上?別說說了,連想都不敢往那上面想,所有的壞名聲就只能由她背著擔著,——可以說皇上都沒有她著急。 萬幸天無絕人之路。 就在皇上百般無奈之下,已打定了主意要自自己兄弟的兒子們中,挑一個最好的來過繼了,皇上所有的侄子們也都正摩拳擦掌之際,皇上一次酒后在御花園無意幸了一名蒔花宮女。 幸一名宮女本不是大事,關鍵兩個月后,這名宮女發(fā)現自己有了身孕! 宗皇后知道后,大喜過望,忙親自翻了彤史,見其上果然寫著“某年某月某日,于御花園幸蒔花宮女一名”,越發(fā)喜得無可無不可,忙忙遣人分頭去給皇上和太后報了喜。 她自家則立時越級晉了那宮女為嬪,后皇上又給賜了封號“慎”,闔宮都稱慎嬪。 這可是天大的殊榮,要知道宮女晉封,依照祖制得從最低等的更衣一級一級逐級晉封,嬪卻是正五品,宗皇后一下子就給那宮女升了六級,皇上還親自賜了封號,帝后有多看重其腹中的胎兒,不言而喻。 自此宗皇后便將慎嬪養(yǎng)在了自己坤寧宮的偏殿里,看得眼珠子似的,什么補便吃什么,慎嬪每日睜開眼后什么都不必做,連洗臉水都是宮女給捧到床邊,這么個補法兒,到最后一個月時,慎嬪是想下地都因身形太臃腫下不來了。 如此直至破水,慎嬪足叫了一整日一整夜,好容易才將孩子給掙了出來,她自家卻血流不止,只有進氣沒有出氣了。她心里其實一早便知道自家此番是活命無望的,強撐著最后一口氣瞧了孩子一眼,見孩子生得白嫩肥壯,放下心來,立時便咽了氣。 皇上與宗皇后看重的原便只是慎嬪腹中的孩子,慎嬪的死對他們來說根本無關緊要,不過追封了個貴嬪,再下旨以妃位之禮下葬也就罷了,轉頭便喜笑顏開的逗弄起來之不易的獨苗苗來。 皇上不但親自為兒子賜了名叫“承川”,原還想叫“承乾”的,是太后說怕名字起得太貴重了小孩子家家的壓不住,這才退而求其次改為了承川,也是繼承大鄴山川的意思;直至這小嬰孩兒滿月,不顧宗親們的勸諫‘小孩兒家家皇上疼得太多,萬一承受不住’,又下旨冊了其為太子,端的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全天下獨一份兒的尊貴! 只可惜,好景不長。 太子承川眾星拱月的長到三歲,先是皇上自來便頗寵愛的貴妃有了身孕,緊接著,就連宗皇后也有了身孕,二人相繼平安的為皇上誕下了二皇子與三皇子。 這還不是最讓人啼笑皆非的,最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待二皇子與三皇子出生后,后宮其他妃嬪也相繼有了身孕,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便為皇上又添了十來位皇子公主,真?zhèn)€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皇上與后宮妃嬪們倒是一舉徹底洗刷掉了不育不孕的惡名,太子承川卻一夕從天上掉到地下,處境一日難似一日,第一個視他為眼中釘rou中刺的,便是曾經將他捧在手心里疼愛的宗皇后,宗皇后如今有了親生兒子,還是皇上的嫡子,自然覺得太子承川礙了她兒子的路。 與宗皇后一樣覺得太子承川礙眼的,還有貴妃,貴妃想的是,連一個卑賤宮女生的兒子都能做太子,她兒子憑什么不能,皇后的兒子是占了嫡,她兒子還占了長呢! 二人自此便開始明爭暗斗起來,你兒子叫承乾,我兒子便叫承稷;你父親是首輔又如何,我父親還掌著大鄴大半的兵權呢;你執(zhí)掌鳳印又如何,皇上不一樣下旨要我協理六宮? 不過二人再如何明爭暗斗,再如何視太子承川為眼中釘rou中刺,明面上都輕易不肯動他,冊封太子的詔書畢竟是昭告天下了的,那太子承川便是正統(tǒng),他死在誰手里,誰便是罪人,傻子才會出這個頭,讓敵人坐收漁翁之利呢! 也所以,太子承川處境雖險,到底還是磕磕絆絆的長到了如今十一歲。 當然僅靠著皇后與貴妃互為犄角形成的夾縫,太子承川還是長不到如今的,他能長到如今最關鍵的原因,卻是他自六歲那年生了一場大病,自此便體弱多病,好幾次都差點兒病死過去。 為了養(yǎng)病,他甚至連歷代太子的居所東宮都沒搬進去,反而一直住在乾西五所最偏遠的一個院落里,以致大鄴的文武百官對這位太子大多都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譬如顧準,雖因是拱衛(wèi)皇城的金吾衛(wèi)的同知,天子近臣,時常就要出入皇宮的,卻至今也沒見過這位太子殿下。 前世這些事因涉及到皇家,并沒有誰敢公然議論,但私底下卻是說什么的都有,顧蘊自然也有所耳聞,她自己便是久在內宅沉浸之人,如何不知道太子承川所謂的體弱多病,顯然大有文章,前世他不就在五年后“病死”了嗎? 后宮說穿了,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內宅而已,皇后就是主母,其他妃嬪就是妾室,尋常人家便有的妻妾嫡庶之爭,到了皇家,只會變本加厲,斷沒有真正妻妾一家歡的可能。 不過這些事離顧蘊實在太遙遠,此生也不大可能與她扯上什么關系,她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在心里為那位倒了八輩子霉的太子殿下搖一下頭掬一把淚,僅此而已。 很快顧準換好了衣裳,也到擺晚膳的時間了。 祁夫人讓人過來請了顧蘊姐妹四個過去。 因是中秋佳節(jié),雖然昨日已吃過團圓宴了,桌面上依然很豐盛,顧蘊見自己面前擺的都是自己愛吃的菜,不由對祁夫人心生感激,不管祁夫人拉攏她是為了什么,她的確感受到了來自她的善意。 顧準素日難得見顧蘊,今日見了,自然要多問幾句,得知她如今一切都好,也就放下心來,率先舉了箸。 大家寂然飯畢,祁夫人還要留顧蘊賞月,顧苒也拉著她不放,嚷嚷著:“你今晚索性別回去了,就跟我睡多好?!?/br> 顧蘊卻因想到了母親,心情低落下來,哪有心情留下看他們一家其樂融融,推說自己困了,并一連打了好幾個哈欠。 祁夫人見狀,便也不再留她,命金嬤嬤親自提了燈籠,送了她回飲綠軒。 ------題外話------ 一開始想女主一下長大三年的,所以說太子三年后死,后來覺得這樣女主還是太小,于是改為了五年,可上一張我修了一直到現在都沒過審核,真是醉了,大家記得以五年為準哈,上張我會聯系編輯盡快改的,么么大家,(^_^) ☆、第四十五回 人選 回到飲綠軒,顧蘊透過半開的窗戶望著天空那輪明月,發(fā)起怔來。 這樣闔家團圓的日子,她本來該與自己最親的人一起,共享天倫之樂的。 可她最親的人母親已經走了,父親她則不打算再認,祖母更是她的仇人……想來想去,她竟與前世一樣,仍是孤家寡人一個,真是可憐又可悲! 不過,比起前世的無親無故,這一世她好歹還有外祖母與舅舅舅母們,他們都是真心待她好,把她當手心的寶,舍不得讓她受一絲半點的委屈。 這般一想,顧蘊心里總算好受了些,也不知道這會子外祖母與舅舅舅舅們在做什么,是不是正坐在院子里,吃著月餅瓜果在賞月說笑呢? 想到外祖母,顧蘊不免就想到了前世外祖母的大限是在十月,也不知道這一世因為自己的重生,外祖母能否多活幾年?看來自己得盡快寫封信讓人送去保定府,提醒一下舅舅舅母們多注意才是。 當然,也得給外祖母寫封信,讓她老人家知道自己就算如今處境還好,畢竟離可以出嫁還得十幾年,誰知道這十幾年里會發(fā)生什么事,自己可離不開她老人家的看顧,讓她有所牽掛,哪怕生病了,想著自己,也無論如何要撐過去才是。 這人最不能泄的便是精氣神兒,一旦精氣神兒散了,人也就垮了,縱然華佗在世,只怕也是回天乏術。 想著,顧蘊又想到了父親。 此番之事,父親固然受到了懲罰,可比起母親的死,父親只是受了幾句惡言,挨了幾記拳頭而已,縱他們母子不得已賠了她五萬兩銀子,也有祖母擋在前頭,真正頭痛rou痛的也是祖母,于父親根本不痛不癢;便是彭氏的由妻變妾,也只是于彭氏不亞于滅頂之災,于父親卻是自己的女人還在,自己的孩子也還在,得實惠的還是他。 等母親的孝期一過,他更是少不了要續(xù)弦,照樣坐擁嬌妻美妾,照樣兒女成雙,享盡齊人之福天倫之樂……這世上哪有這么便宜的事! 顧蘊原本的打算,是待五年后,無論如何也要攪黃了父親承繼顯陽侯的爵位和侯府的家產,讓他再別想像前世那樣體面榮耀,而是一輩子只能看兄長或是侄兒的臉色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