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節(jié)
蜀王留下了句莫名其妙的話,趙長卿回去將兩只玉玦放在一處,輕輕一合,正是一個圓。 中元節(jié)前后,孝子蘇白也給自己早死的爹在西山寺做了回道場,趙長卿還命人送了祭禮,知道蘇先生中元節(jié)后就要來別院的,提前命丫環(huán)將被褥拿出來翻曬,房間也要重新掃清干凈。 蘇 先生臨來西山別院前倒是遇著一樁事,魯安侯府著人來請?zhí)K神醫(yī),說是家里少奶奶生下嫡孫,原是喜事一樁,只是少奶奶|頭一胎生產(chǎn),本就是早產(chǎn),生產(chǎn)時又有些 艱難,孩子便有些病弱,幾番險死還生,請了多少太醫(yī)都束手無策,想請?zhí)K神醫(yī)過去瞧瞧。醫(yī)者父母心,蘇神醫(yī)本想去的,只是,這位少奶奶出身永安侯府,正是永 安侯嫁與魯安侯幼子的嫡長女,蘇神醫(yī)知道后就不大樂意去了,他自來厭惡一切與永安侯府相關(guān)的人和事。 蘇先生碰巧聽到,勸了蘇神醫(yī)幾句,蘇神醫(yī)便去了。 蘇 神醫(yī)醫(yī)術(shù)自不消說,他親自出手,魯安侯家的小公子逐日好轉(zhuǎn)。魯安侯府極是感激,魯安侯還親自出面謝了又謝,想請?zhí)K神醫(yī)就住在侯府,蘇神醫(yī)對病人向來認真, 道,“我家里還有事,小公子已經(jīng)好轉(zhuǎn),按我開的方子,讓乳母服下藥,乳汁里自有藥性。我每天過來,是一樣的。” 魯安侯再次稱贊蘇神醫(yī)的醫(yī)術(shù),道,“便是扁鵲華佗重生,也就是如此了?!?/br> 蘇神醫(yī)擺擺手,收拾起藥箱,淡淡道,“侯爺客氣了。令小公子只是胎里有些弱罷了,我以前看過一個孩子,自下生起,整整三年,不敢稍有分神,才算完全康復(fù)。” 魯安侯親自送蘇神醫(yī)出門,他堂堂侯爺,原不必如此客氣,不過,蘇神醫(yī)這樣的醫(yī)術(shù),不定什么時候還會用到。對大夫,自然客氣些好。 永 安侯夫人也惦記女兒的很,時常過去探望,得知請動了蘇神醫(yī),孩子的身體也有好轉(zhuǎn),永安侯夫人雙手合什念了聲佛。親家魯安侯夫人笑道,“你就放心吧。那蘇神 醫(yī),醫(yī)術(shù)十分了得。咱們覺著不得了的病,人家只當尋常,這才幾天,我看寶哥兒格外結(jié)實了些,吃奶也較先前香甜,連哭起來的嗓門也較往日響亮不少?!?/br> 盡管對蘇家沒啥好印象,永安侯夫人亦道,“蘇神醫(yī)的醫(yī)術(shù)是公認的好?!?/br> “可不是么。我聽我們侯爺說,蘇神醫(yī)還治過更難治的病呢,說一個孩子,生下來就不成了,蘇神醫(yī)整整三年,硬將人自閻羅殿拽了回來?!濒敯埠罘蛉艘?qū)O子身子轉(zhuǎn)好,心情也是大好,對蘇神醫(yī)更是不吝贊美,笑道,“這才真是神醫(yī)呢。” “是啊?!?/br> 蜀王府。 藩王在帝都也各有住處,如蜀王這樣的輩份地位,自然不會有人委屈到他。刑部尚書、大理寺卿、左都御史鄭伯巖親自到蜀王府詢問當初給咸陽王備禮之事。 三 人甭看是朝廷大員,在蜀王面前半點不敢拿架子。相對的,蜀王對他們也很客氣。蜀王嘆道,“你們都是朝廷重臣,但凡謀害一個人,不說是陛下兄長,一地藩王, 哪怕要害個尋常人,總要有個原因。我來帝都是頭一回見咸陽王,若是我下的手,我圖的什么呢?再者,誰下手會在自己送的東西上直接下毒呢?” 不僅如此,蜀王還替秦家說一句,“就是秦家,咸陽王是秦家的親外孫,咸陽王身上有一半秦家血統(tǒng)的。對任何一個家族而言,這都是天大體面。難道秦家會害自己的外孫?這事,處處是疑點,你們仔細想一想吧。” 穆十五送走三位大員,蜀王不禁輕輕的嘆了口氣,穆十五端來一盞茶奉上,道,“父王何故嘆息?” 蜀王道,“當初不該一時心癢來帝都,來得容易,去則難矣?!?/br> 穆十五道,“父王且安心,不如我去問問,我聽說,咸陽王暴斃當日,是監(jiān)察司先得了消息,去過咸陽王府上的。只是內(nèi)閣不喜監(jiān)察司,此事才是三司來查?!?/br> 蜀王道,“勿必小心?!?/br> “父王放心?!?/br> 穆十五很快打聽了消息回來,只是這消息實在不是好消息,皇后娘娘親口說的,不想蜀王再回蜀地。 蜀王恨聲道,“這個毒婦!”終日打雁,卻被雁啄了眼!當初蜀王想著,他皇帝侄子死了,留下孤兒寡母,他來帝都瞧一瞧孤兒寡母的凄涼也算趁愿,不想竟遇著一條毒蛇!實在失策! 穆十五道,“我留在帝都,父王先回蜀中?!?/br> “這個時候走,豈不是坐實了毒殺咸陽王的罪名!”就此事,蜀王實在冤枉!咸陽王無權(quán)無勢的一個小小藩王,他殺咸陽王做什么??!這該死的毒婦,竟給他扣這個罪名! “如今西北不寧,父王一回蜀中便是龍歸大海,兒子不信,難不成宋太后還敢對蜀中開戰(zhàn)?” 蜀王道,“不成,一旦回蜀中,大義全失,以后百年,史官會如何說起本王。” 穆十五苦勸不成,只得作罷。 蜀王也不是沒主意的人,對穆十五道,“宋太后想留下我,也得看她夠不夠本事。你知道咸陽王的事是誰干的么?” 穆十五道,“兒子如何能知這個?若是知道,早去告訴三司。” 蜀王微微一笑,撫須道,“這事半點不難查。那塊鎮(zhèn)紙上的毒是后來為了誣陷本王下的,字帖上的毒卻是早就有的?!?/br> 穆十五直覺反駁,“秦家如何會對咸陽王下手,這太說不通?!?/br> 蜀 王早有準備,眼睛微瞇,道,“此事也很好解釋。秦家也并非鐵板一塊,秦太妃是秦家長房出身,知道秦太妃年輕時干過什么事嗎?那會兒她進宮有些年月,一直無 子,后來宮變,先帝痛失四子。這之后,久未有孕的秦妃忽然有了身孕,只是那時秦妃在宮里處境有些艱難,她既不是最得寵的,也不是最有靠山的。她為了拉攏仁 德親王,知道仁德親王的嫡女看中自己三房的堂弟秦崢,便湊成了這樁姻緣。而那時,秦崢早已與宋太后有親事在身。秦太妃就此得罪了秦崢。如今,不過是一報還 一報罷了。這事,不是別人做的,必是秦崢?!?/br> 穆十五聽的目瞪口呆,“父王如何知道?” “我怎么知道的有什么要緊?甚至有沒有證據(jù)都不要緊。一個正當年輕便守寡的太后,子幼母壯。一個曾與太后年輕時有過婚約的年輕大臣……”蜀王神秘一笑,“你猜,大臣們會不會相信?” 穆十五真是服了他爹,轉(zhuǎn)眼間便能捏造出這樣的事件來,穆十五有些擔心,“這種事,若是叫人知道是從咱們府里傳出去的……” 蜀王冷冷一笑,“癡兒!先帝臨終留下遺旨,命內(nèi)閣輔佐小皇帝,軍國大事裁于宋太后!你以為內(nèi)閣那些老家伙會甘心受制于一個婦人!有這樣的事傳出去,他們正巴不得借此轄制宋太后!把帝都這壇水攪渾,我們正可脫身!” 蜀王的計劃不可畏不刻毒,只是,宋太后的手更快,當晚,寧安侯奉宋太后懿旨包圍蜀王府,蜀王當夜便被賜死,蜀王府一干人等被秘秘關(guān)押,單獨審問。 彭相得知蜀王府變故后,連夜進宮求見,其時,宮匙已落,宋太后沒理會彭相。第二日,將審出的一些內(nèi)容給彭相看過后,才算是堵住了彭相的嘴。不過,彭相堅持,“此等謀逆大案,當由三司會審?!?/br> 宋太后早有說辭,“咸陽王的事三司尚沒查清。此事耽擱不得,還是由監(jiān)察司來辦吧?!?/br> 彭相沉默片刻,道,“起碼讓老臣見蜀王一面?!?/br> “待蜀王府之事查清,再見不遲。”宋太后道,“如今還需有人去蜀中,彭相看誰合適?” 彭相早便是屬王八的,咬住不松口的性子,道,“老臣還是想見蜀王一面。” 宋太后道,“哀家看,永安侯還算精明強干,彭相以為呢?” 彭相道,“如此謀逆大案,太后娘娘只信任監(jiān)察司,讓朝臣作何想?還是說,滿朝文武在娘娘心里皆是無能之輩!” 宋太后冷冷道,“彭相,我不管朝臣做何想!我只知道,我只會任用有本事的人,只會用合用的人!別成天一把年紀還抱著玻璃心來我面前哭訴!我沒那個空閑去聽你哀怨著一張老臉抱怨!我需要一個合適的人去蜀中收拾蜀王留下的爛攤子,請彭相給我個合適人選!” 彭相被宋太后諷刺的老臉微紅,“永安侯是兵部侍郎,當差素來謹慎,身上有爵位,可當此任。只是,還需派幾人協(xié)同?!苯又硐鄨蟪鲆淮诉x,宋太后吩咐道,“擬了折子呈上來。” 彭相領(lǐng)命,就要告退。宋太后完全沒有留他吃早飯的意思,便打發(fā)他退下了。彭相臨退下說了句,“太后娘娘身為陛下生母,還需注意言辭?!?/br> 宋太后未曾理會彭相,對穆瑜道,“不論陰謀陽謀,都不如武力來得直接。武功是最直接的手段,也是終極手段?!?/br> 她不是先帝,她既然敢留下蜀王,蜀王憑什么會認為她不敢對他下手呢?!敢造她的謠,無非是想早死罷了! ☆、第263章 孟婆茶 三司還在查咸陽王之事,宋太后已雷厲風行的辦了蜀王,動作之迅速,讓朝臣好不適應(yīng)。 穆瑜也有些不適應(yīng),小皇帝都不能相信,素來慈眉善目神仙模樣的蜀王叔祖,竟然要謀反。不過,穆瑜素來相信自己的母親,只得嘆一聲知人知面不知心了。 倒是五公主啥事也不知道,每日樂呵樂呵的,穆瑜心說,真是傻人有傻福。 穆瑜還跟自己母親打聽,“母親是怎么知道蜀王要謀反的?” 宋太后道,“藩王是要為皇帝鎮(zhèn)守藩地的,有沒有本事的再說,忠心是第一要緊之事。這宣召他們來帝都,一則是咱們皇家的恩典;二則,都是一個老祖宗的子孫,親近一二,也是應(yīng)有的情分;三則,就是要看一看他們的忠心。” “先 帝是做了多年皇帝的,他在位時尚且有逆臣謀反。先帝一旦去了,留下咱們孤兒寡母,你年紀小,還要念書。我呢,以前頂多幫著先帝從旁處理政事,到底沒親自當 過家。這些宗室大臣們,哪個都不是好纏的,自然要掂量一下咱們的斤兩。若咱們鎮(zhèn)得住,他們自然忠貞臣服,若咱們鎮(zhèn)不住,難保不會生出別的心思來?!彼翁?nbsp;緩聲道,“就如同蜀王,先帝在時也得叫他一聲王叔的。在蜀地經(jīng)營多年,如今見先帝去了,皇帝待他和善,他便有了自己的小心思?!?/br> 穆瑜道,“朕對他好,是因為他是宗室長輩,朕敬他三分罷了?!闭媸遣蛔R好人心。 宋太后笑,“皇帝要記著,你一直對人好,人是覺不出你好來的。你先給他兩巴掌,再賞他個甜棗,他才知你是好人,且不好惹?!?/br> 穆瑜深覺,他離他娘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不過,直到休息時,穆瑜才想起來,他娘還是沒告訴他,他娘是怎么知道蜀王會謀反的??? 蜀王之事,最終還是涉及到趙長卿,不僅是那塊玉玦,還有蜀王在西山寺同趙長卿說過些什么,都在監(jiān)察司詢問范圍之內(nèi)。 趙長卿又一次見到了林隨林大人。 監(jiān)察司在蜀王一事上出盡風頭,林大人卻依舊是那幅高山終年積雪的模樣,冷的很。 趙長卿如實說了,林大人道,“這事兒稀奇,怎么蜀王不給別人,單給你。你們別是同黨吧?” 趙 長卿哪怕不懂朝中形勢,也知蜀王倒了大霉。萬一受到蜀王牽連,不要說她,連她家都要受到牽連的。聽林隨這話,趙長卿倒也沒露出焦急模樣,道,“我曾外祖父 少時與蜀王相識,聽曾外祖父講,因覺蜀王品性不佳,二人斷交,以此玉玦為證。這玉玦,原是兩只,共合成一個圓。我曾外祖父半只,蜀王半只,就此一刀兩斷, 再無往來的?!边@些是趙長卿斟酌著編的,好歹盡量得把朱家擇出來啊。趙長卿將兩只玉玦給林隨看,又道,“曾外祖父后來將玉玦傳給了我,我在蜀中時,在成都 府的神仙宮偶遇了蜀王,他見到了我的玉玦。不過,先前只見了那一回,還有蜀王十五公子在畔,可以為證。上次中元節(jié),我到西山寺給曾外祖父做道場,碰巧也遇 著了蜀王。興許是人之將死,其行也善。這玉本就是我曾外祖父的東西,蜀王便將玉玦還給了我。就這么點事兒?!?/br> 林隨挑起半根眉毛,“這么說,你與蜀王半點關(guān)系都沒有了?” 趙長卿道,“就見過兩次面,絕對沒有任何關(guān)連。不信你們監(jiān)察司去查查,當初蜀王府的密探凈找我麻煩。” “咦,你還有蜀王府密探的消息?” “就是以前住在我家隔壁的楊玉芙,不過,她好像死了?!?/br> 林隨問,“還有其他人嗎?” “柳舉人舉家回蜀中了。”趙長卿解釋一句,“柳舉人就是楊玉芙的相公。他家在蜀中的住址我倒是知道?!北M數(shù)告訴了林隨。 “那個姓楊叫什么福的是蜀王府的密探,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猜的。” 林隨:…… 林隨正色道,“趙安人,我們監(jiān)察司辦案是講究證據(jù)的。你猜出來的事,可以不必跟本官說。” 趙長卿心道:還不是你一個勁兒的問個沒完! 林隨問,“聽說趙安人和離了?” 趙長卿道,“這也與蜀王府的案子有關(guān)?” 林隨唇角一綻,“無關(guān)。我是特意來跟趙安人道喜的?!?/br> 每次跟林隨說話,趙長卿總有一種隨時會被噎死的感覺,她看了林隨兩眼,面無表情,“林大人客氣了?!?/br> 林隨笑,“許多女人和離后都得去跳井,趙安人和離后過得是神仙日子,委實可喜可賀?!?/br> 趙長卿道,“只要不指望男人過日子,老天爺還餓不死瞎家雀呢,女人們本就不必去跳井?!?/br> 林隨輕聲一笑,起身告辭。臨走前,林隨忽然問,“我有些關(guān)于楚家的消息,趙安人想知道嗎?” 趙長卿臉色猛的一沉,一手虛按的幾案頃刻間化作齏粉,林隨挑起一邊眉毛,他身邊的路人甲百戶身形繃緊。趙長卿冷冷道,“不勞林大人費心。慢走不送!” 將趙長卿的一對玉玦當做證物收走,林隨瀟灑離去。 路人甲百戶表示,“大人,您可別沒事兒找死。我的天哪,嚇得屬下一身的冷汗。真惹毛了趙安人,她萬一給您來上一下子,您可不得跟那幾案一個下場?!?/br> 林隨渾然未當回事,道,“難不成她還敢吃了本官不成?婦道人家罷了?!?/br> 路人甲百戶心里琢磨著,哪天閑了,他還得再去買兩身護身軟甲穿,跟在大人身邊,實在太沒安全感了有沒有。 監(jiān)察司被宋太后委以重任,三司對監(jiān)察司難免有些不快,原本覺著能壓下監(jiān)察司來查咸陽王暴斃之事,是朝廷對抗監(jiān)察司的一次勝利。不想,監(jiān)察司轉(zhuǎn)身摘了這樣大的一個桃子。 真能讓人郁悶的吐了血。 蜀王都被請到監(jiān)察司去了,刑部尚書打算,咸陽王之事,也就是蜀王干的了。大理寺少卿對此也沒什么意見,偏生鄭伯巖意見天大,鄭伯巖堅持細查咸陽王之事。 鄭伯巖素來有鐵面名聲,大家拗不過他,只得接著查,只是查案熱情遠不比以往。 蜀王一倒臺,還在帝都的襄陽王立刻乖得跟孫子一般。 這位是昭文帝的兄弟,穆瑜的王叔。襄陽王態(tài)度之溫順,令穆瑜大為感嘆,他娘的話果真沒錯。 他沒給襄陽王耳光吃,襄陽王只看到他娘的厲害,態(tài)度便大有轉(zhuǎn)變??磥恚@世道還真是人善被人欺了。有此心得,穆瑜平日里愈發(fā)將架子端得足足的,小模樣要多威嚴有多威嚴,看得宋太后心下暗覺好笑。 五公主對此的意見是,“哥,你能不能把下巴低下一點來,我只能看到你鼻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