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庶女良醫(yī)、重生草木師、曙光、真人不露相、重生之超能系統(tǒng)、重生八零:毒妻不好惹、全修真界都對我窮追不舍[穿書]、君本良人(快穿)、穿越之食色系統(tǒng)、宅門小寡婦
還有奇奇怪怪的……“木葉主義兄弟情”是什么? 她家的朋友定義難道有什么不對嗎? 小姑娘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想不通,最后只好將此歸咎于忍界土著的腦電波無法和現(xiàn)代人聯(lián)通。 木葉把看過的信件都壘到一處,繼續(xù)翻下一封。 這時,她眼眸一亮,立刻精神抖擻。 好長的篇幅! 感覺是個寶藏讀者… 定了定心神,木葉逐字逐句讀了下去。 【敬啟 森葉老師: 鄙人仰慕老師許久,為老師筆下的世界折服,心神往之,卻因為自身才學疏淺,遲遲不敢給老師來信,以訴一二。 如今,欣聞森葉老師的續(xù)作上部出版,鄙人反復揣摩,終于有底氣,在信中表述鄙人淺見薄識,還望老師莫要見怪。 鄙人斗膽詢問,森葉老師,是否在書中埋下了很大的伏筆,或者是暗線? 鄙人細究過森葉老師設定的“忍者世界”,若說在第一部 中尚有欠缺,那么在第二部里,森葉老師的世界觀已然相當完善,完善得就好像恰有這么一個,真實存在的世界。 ………】 開頭四段,僅僅幾行字,把小木葉驚得倒吸一口氣,平靜的池水被狂風攪亂,直指人心的敏銳刺破了輕薄的表象。 她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 【從第一部 到第二部,是有著明確鏈接的線的,“線”不止一條,鄙人能力有限,實在挖掘不出老師埋下的暗線,但是明線,鄙人可以自信地指出,就是“木葉隱村”的衰敗史。 是的,衰敗史。 得出這個結(jié)論時,鄙人也有所懷疑,但不論如何翻來覆去地究查,鄙人也只能看到光芒漸漸暗淡的落日黃昏。 森葉老師設定了一個畸形的世界,在那個條件下,不可能被打破的局面。 您所描繪的生死離別、戰(zhàn)火紛飛,全部都是桎梏于那個畸形世界的人們,無望無用的掙扎--這就是鄙人在第一部 書中,看到的全部。 您為我們展現(xiàn)了兩個覺醒的少年,最后卻給了他們悲哀的結(jié)局,您讓我們看到金子般的希望,然后再一點點將之掐滅。 最后零落的,是遺憾的灰塵。 其實,在第一部 書中的戰(zhàn)國末期,在當時因為戰(zhàn)爭侵擾,秩序半崩塌的情況下,是最有可能重建新秩序、開創(chuàng)一個新時代的,而森葉老師,您也的確這么寫了。 您讓那兩個心懷夢想的少年充當先驅(qū)者,就鄙人看來,他們做的一切雖從現(xiàn)在看來有所欠缺,但在當時情境下無疑都是偉大的嘗試,他們在試著給全世界一個新的生存模式,不斷地為忍者群體尋找一個“最優(yōu)解”--鄙人并不認為他們有哪一步走錯了。 但走在正確之路上的他們,為什么會迎來失敗的終局? 為什么宇智波斑在與初代目深夜密談后便一走了之?他究竟看到了什么?您沒有為我們解答這一疑問,這個懸念遺留至今。 但鄙人一度十分不解,您為何要用如此辛辣、諷刺的口吻,尖銳地指出那位初代目是“本末倒置”?您不認為,這個詞實在有所偏頗嗎? 難道千手柱間做錯了嗎?難道他當真忘記了初衷嗎? 不,他仍然行走于他們理想的道路上,只是在他的眼中,“村子”的概念已然不僅僅是一個村子,那是他理想中,未來能夠老有所依,幼有所長,鰥寡孤獨,皆有所養(yǎng)的“天下”。 只有在那個“天下”,他所重視的人們才能真正安居樂業(yè),僅僅一個木葉隱村,還達不到這種程度,還不是他理想的終點。 與其說他是“為了村子斬殺親友”,不如說他是“為了達成最終理想而做出必要的流血犧牲”。 那么,難道是他斬殺摯友錯了嗎? 鄙人也不以為然。 在宇智波斑劍指木葉,村子受到巨大威脅之時,身為初代目的他此時若不站出來,鄙人才以為這辱沒了他忍界之□□號。 那又是為什么木葉會衰落,為什么會失敗,為什么會蒙上這樣一層陰影? 柱間和斑,他們踏出了正確的第一步,但之后卻迷失了方向,斑被不知名的東西蠱惑(信息不足,請原諒我姑且這么說),而柱間……他本可以繼續(xù)往前走,卻早早死去。 他走得太早了,還來不及給木葉規(guī)劃正確的路線,還來不及等到忍界局勢安穩(wěn),還來不及鞏固既有的成果,他就拋下了現(xiàn)世的一切,赴身黃泉。 于是他們錯失了改革的最佳時機,戰(zhàn)火再起,二代戰(zhàn)死…… 但是,木葉隱村跌落神壇,一步步走向衰敗,真的是初代領導人的“本末倒置”? 我曾為這個詞輾轉(zhuǎn)許久,直到第二部 面世,我才驚覺-- 不是千手柱間。 也不是宇智波斑。 創(chuàng)設的那些人,他們誰都沒走錯。 森葉老師,您藉由宇智波斑之口,那句“本末倒置”所針對的,是木葉啊。 是的,只是木葉而已?!?/br> 脊背驟然松弛,木葉靠在椅背上,闔上雙眸,輕輕地呼出一口氣。 唇角輕顫,不知覺地揚起慰然的弧線。 --說得好。 就像困結(jié)了許久的死結(jié)被終于扯開,堵塞的墻被轟然砸破,鋪天的迷霧被清風吹散…… 世界終于明朗。